季羨林散文精選

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鳳凰出版?zhèn)ッ杭瘓F,譯林出版社  作者:季羨林  頁數(shù):387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季羨林散文精選(漢英對照)》匯集了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的散文精品,季羨林先生的散文集史、識、才、情于一體,有“學者散文”的美譽。錢煒先生、林珍珍女士現(xiàn)在美國大學任教,他們的英譯文忠實貼切,入微傳神,再現(xiàn)了季羨林散文“樸實無華”和“情真意切”的特點。  學貫中西的季羨林先生也是散文大家。他在20世紀30年代直至近年的七十多年里,寫作、發(fā)表了大量散文作品,出版了多部散文集。這些散文,淳樸、雋永、平易、深邃,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

作者簡介

  季羨林 語言學家、比較文化學家、佛學家、翻譯家、散文家。1911年出生于山東臨清縣。1935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1935年至1945年留學德國,獲哥廷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46年任北京大學教授至今,為終身教授。主要著述有《糖史》、《吐火羅文譯釋》、《中印文化關系史論叢》、《校注》等,并翻譯印度古代史詩《羅摩衍那》。已出版《季羨林文集》24卷。季羨林的散文創(chuàng)作是他學術研究之余的一種“余興”。他從高中開始創(chuàng)作散文,幾十年筆耕不輟,至今已出版散文集20余本,150萬字以上。季羨林散文屬“學者散文”一派,集史、識、才、情于一體,是當代“老生派”散文的代表之一。

書籍目錄

1.月是故鄉(xiāng)明2.我的童年3.Wala4.我的老師們5.別哥廷根6.夢縈水木清華7.清塘荷韻8.夢縈未名湖9.聽雨10.二月蘭11.洛陽牡丹12.兔子13.老貓14.喜鵲窩15.我愛北京的小胡同16.母與子17.一雙長滿老繭的手18.三個小女孩19.成功20.知足知不足21.有為有不為22.九十述懷23.一個老知識分子的心聲24.我和書25.我的書齋26.登廬山27.別印度28.游唐大招提寺29.重返哥廷根30.回憶陳寅恪先生

章節(jié)摘錄

  1.月是故鄉(xiāng)明  每個人都有個故鄉(xiāng),人人的故鄉(xiāng)都有個月亮。人人都愛自己故鄉(xiāng)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牵绻挥泄铝懔阋粋€月亮,未免顯得有點孤單。因此,在中國古詩文中,月亮總有什么東西當陪襯,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勝數(shù)?! ∥业墓枢l(xiāng)是在山東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時候,從來沒有見過山,也不知山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個圓而粗的柱子吧,頂天立地,好不威風。以后到了濟南,才見到山,恍然大悟:原來山是這個樣子呀!因此,我在故鄉(xiāng)里望月,從來不同山聯(lián)系。像蘇東坡說的“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  之間”,完全是我無法想像的?! ≈劣谒业墓枢l(xiāng)小村卻大大地有。幾個小葦坑占了小村一多半。在我這個小孩子眼中,雖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那樣有氣派,但也頗有一點煙波浩渺之勢。到了夏天,黃昏以后,我在坑邊的場院里躺在地上,數(shù)天上的星星。有時候在古柳下面點起篝火,然后上樹一搖,成群的知了飛落下來,比白天用嚼爛的麥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樂此不疲,天天盼望黃昏早早來臨?! 〉搅烁淼臅r候,我走到坑邊,抬頭看到晴空一輪明月,清光四溢,與水里的那個月亮相映成趣。我當時雖然還不懂什么叫詩興,但也顧而樂之,心中油然有什么東西在萌動。有時候在坑邊玩很久,才回家睡覺。在夢中見到兩個月亮疊在一起。清光更加晶瑩澄澈。第二天一早起來,到坑邊葦子叢里去撿鴨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閃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個蛋。此時更是樂不可支了?! ∥抑辉诠枢l(xiāng)呆了六年,以后就離鄉(xiāng)背井漂泊天涯。在濟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過四年,又回到濟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歐洲住了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現(xiàn)在已經十多年了。在這期間,我曾到過世界上將進三十個國家,我看過許許多多的月亮。在風光旖旎的瑞士萊芒湖上,在平沙無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萬頃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過月亮。這些月亮應該說都是美妙絕倫的,我都異常喜歡。但是,看到他們,我立刻就想到我故鄉(xiāng)中那個葦坑上面和水中的那個小月亮。對比之下,無論如何我也感到,這些廣闊世界的大月亮,萬萬比不上我那心愛的小月亮。不管我離開我的故鄉(xiāng)多少萬里,我的心立刻就飛來了。我的小月亮,我永遠忘不掉你!  我現(xiàn)在已經年近耄耋,住的朗潤園勝地??浯笠稽c說,此地有茂林修竹,綠水環(huán)流,還有幾座土山,點綴其間。風光無疑是絕妙的。前幾年,我從廬山休養(yǎng)回來,一個同在廬山休養(yǎng)的老朋友來看我。他看到這樣的風光,慨然說:“你住在這樣的好地方,還到廬山去干嘛呢!”可見朗潤園給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樹,有花,有鳥,每逢望夜,一輪當空,月光閃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一碧數(shù)頃,而且荷香遠溢,宿鳥幽鳴,真不能不說是賞月勝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誰來到這里,難道還能不顧而樂之嗎?  然而,每值這樣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仍然是故鄉(xiāng)葦坑里的那個平凡的小月亮。見月思鄉(xiāng),已經成為我經常的經歷。思鄉(xiāng)之病,說不上是苦是樂,其中有追憶,有惆悵,有留戀,有惋惜。流光如逝,時不再來。在微苦中實有甜美在?! ≡率枪枢l(xiāng)明,我什么時候能夠再看到我故鄉(xiāng)的月亮呀!我悵望南天,心飛向故里?! ?.我的童年  回憶起自己的童年來,眼前沒有紅,沒有綠,是一片灰黃。  七十多年前的中國,剛剛推翻了清代的統(tǒng)治,神州大地,一片混亂,一片黑暗。我最早的關于政治的回憶,就是“朝廷”二字。當時的鄉(xiāng)下人管當皇帝叫坐朝廷,于是“朝廷’’二字就成了皇帝的別名。我總以為朝廷這種東西似乎不是人,而是有極大權力的玩意兒。鄉(xiāng)下人一提到它,好像都肅然起敬。我當然更是如此??傊?,當時皇威猶在,舊習未除,是大清帝國的繼續(xù),毫無萬象更新之象?! ∥揖褪窃谶@新舊交替的時刻,于1911年8月6日,生于山東省清平縣(現(xiàn)改臨清市)的一個小村莊——官莊。當時全中國的經濟形勢是南方富而山東(也包括北方其它省份)窮。專就山東論,是東部富而西部窮。我們縣在山東西部又是最窮的縣,我們村在窮縣中是最窮的村,而我們家在全村中又是最窮的家?! ∥覀兗覔?jù)說并不是一向如此。在我誕生前似乎也曾有過比較好的日子??墒俏医瞪鷷r祖父、祖母都已去世。我父親的親兄弟共有三人,最小的一個(大排行是第十一,我們把他叫一叔)送給了別人,改了姓。我父親同另外的一個弟弟)九叔)孤苦伶仃,相依為命。房無一間,地無一壟,兩個無父無母的孤兒,活下去是什么滋味,活著是多么困難,概可想見。他們的堂伯父是一個舉人,是方圓幾十里最有學問的人物,做官做到一個什么縣的教諭,也算是最大的官。他曾養(yǎng)育過我父親和叔父,據(jù)說待他們很不錯??墒羌彝ゴ?,人多是非多。他們倆有幾次餓得到棗林里去揀落到地上的干棗充饑。最后還是被迫棄家(其實已經沒了家)出走,兄弟倆逃到濟南去謀生。“文化大革命”中我自己“跳出來”反對那一位臭名昭著的“第一張馬列主義大字報”的作者,惹得她大發(fā)雌威,兩次派人到我老家官莊去調查,一心一意要把我“打成”地主。老家的人告訴那幾個“革命”小將,說如果開訴苦大會,季羨林是官莊的第一名訴苦者,他連貧農都不夠。  我父親和叔父到了濟南以后,人地生疏,拉過洋車,扛過大件,當過警察,賣過苦力。叔父最終站住了腳。于是兄弟倆一商量,讓我父親回老家,叔父一個人留在濟南掙錢,寄錢回家,供我的父親過日子?! ∥页錾院?,家境仍然是異常艱苦。一年吃白面的次數(shù)有限,平常只能吃紅高粱面餅了;沒有錢買鹽,把鹽堿地上的土掃起來,在鍋里煮水,腌咸菜;什么香油,根本見不到。一年到底,就吃這種咸菜。舉人的太太,我管她叫奶奶,她很喜歡我。我三四歲的時候,每天一睜眼,抬腿就往村里跑(我們家?在村外),跑到奶奶跟前,只見她把手一卷,卷到肥大的袖子里面,手再伸出來的時候,就會有半個白面饅頭拿在手中,遞給我。我吃起來,仿佛是龍膽鳳髓一般,我不知道天下還有比白面饅頭更好吃的東西。這白面饅頭是她的兩個兒子(每家有幾十畝地)特別孝敬她的。她喜歡我這個孫子,每天總省下半個,留給我吃。在長達幾年的時間內,這是我每天最高的享受,最大的愉快?! 〈蟾诺搅怂奈鍤q的時候,對門住的寧大嬸和寧大姑,每到夏秋收割莊稼的時候,總帶我走出去老遠到別人割過的地里去拾麥子或者豆子、谷子。一天辛勤之余,可以揀到一小籃麥穗或者谷穗。晚上回家,把籃子遞給母親,看樣子她是非常喜歡的。有一年夏天,大概我拾的麥子比較多,她把麥粒磨成面粉,貼了一鍋死面餅子。我大概是吃出味道來了,吃完了飯以后,我又偷了一塊吃,讓母親看到了,趕著我要打。我當時是赤條條渾身一絲不掛,我逃到房后,往水坑里一跳。母親沒有法子下來捉我,我就站在水中把剩下的白面餅子盡情地享受了?! ‖F(xiàn)在寫這些事情還有什么意義呢?這些芝麻綠豆般的小事是不折不扣的身邊瑣事,使我終生受用不盡。它有時候能激勵我前進,有時候能鼓舞我振作。我一直到今天對日常生活要求不高,對吃喝從不計較,難道同我小時候的這一些經歷沒有關系嗎?我看到一些獨生子女的父母那樣溺愛子女,也頗不以為然。兒童是祖國的花朵,花朵當然要愛護;但愛護要得法,否則無異是坑害子女?! 〔挥浀檬菑氖裁磿r候起我開始學著認字,大概也總在4歲到6歲之間。我的老師是馬景功先生?,F(xiàn)在我無論如何也記不起有什么類似私塾之類的場所,也記不起有什么《百家姓》、《千字文》之類的書籍。我那一個家徒四壁的家就沒有一本書,連帶字的什么紙條子也沒有見過。反正我總是認了幾個字,否則哪里來的老師呢?馬景功先生的存在是不能懷疑的?! ‰m然沒有私塾,但是小伙伴是有的。我記得最清楚的有兩個:一個叫楊狗,我前幾年回家,才知道他的大名,他現(xiàn)在還活著,一字不識;另一個叫啞巴小(意思是啞巴的兒子),我到現(xiàn)在也沒有弄清楚他姓字名誰。我們三個天天在一起玩,浮水、打棗、捉知了、摸蝦,不見不散,一天也不間斷。后來聽說啞巴小當了山大王,練就了一身躥房越脊的驚人本領,能用手指抓住大廟的椽子,渾身懸空,圍繞大殿走一周。有一次被捉住,是十冬臘月,赤身露體,澆上涼水,被捆起來,倒掛一夜,仍然能活著。據(jù)說他從來不到官莊來作案,“兔子不吃窩邊草”,這是綠林英雄的義氣。后來終于被捉殺掉。我每次想到這樣一個光著屁股游玩的小伙伴竟成為這樣一個“英雄”,就頗有驕傲之意?! ∥以诠枢l(xiāng)只待了六年,我能回憶起來的事情還多得很,但是我不想再寫下去了。已經到了同我那一個一片灰黃的故鄉(xiāng)告別的時候了?! ∥伊鶜q那一年,是在春節(jié)前夕,公歷可能已經是1917年,我離開父母,離開故鄉(xiāng),是叔父把我接到濟南去的。叔父此時大概日子已經可以了,他兄弟倆只有我一個男孩子,想把我培養(yǎng)成人,將來能光大門楣,只有到濟南去一條路。這可以說是我一生中最關鍵的一個轉折 點,否則我今天仍然會在故鄉(xiāng)種地(如果我能活著的話),這當然算是一件好事。但是好事也會有成為壞事的時候?!拔幕蟾锩敝虚g,我曾有幾次想到:如果我叔父不把我從故鄉(xiāng)接到濟南的話,我總能過一個渾渾噩噩但卻舒舒服服的日子,哪能被“革命家”打倒在地,身上踏上一千只腳還要永世不得翻身呢?嗚呼,世事多變,人生易老,真叫做沒有法子!  到了濟南以后,過了一段難過的日子。一個六七歲的孩子離開母親,他心里會是什么滋味,非有親身經歷者,實難體會。我曾有幾次從夢里哭著醒來。盡管此時不但能吃上白面饅頭,而且還能吃上肉;但是我寧愿再啃紅高粱餅子就苦咸菜。這種愿望當然只是一個幻想。我毫無辦法,久而久之,也就習以為常了?! ∈甯竿映升?,對我的教育十分關心。先安排我在一個私塾里學習。老師是一個白胡子老頭,面色嚴峻,令人見而生畏。每天入學,先向孔子牌位行禮,然后才是“趙錢孫李”。大約就在同時,叔父又把我送到一師附小去念書。這個地方在舊城墻里面,街名叫升官街,看上去很堂皇,實際上“官”者“棺”也,整條街都是做棺材的。此時“五四”運動大概已經起來了。校長是一師校長兼任,他是山東得風氣之先的人物,在一個小學生眼里,他是一個大人物,輕易見不到面。想不到在十幾年以后,我大學畢業(yè)到濟南高中去教書的時候,我們倆竟成了同事,他是歷史教員。我執(zhí)弟子禮甚恭,他則再三遜謝。我當時覺得,人生真是變幻莫測??!  因為校長是維新人物,我們的國文教材就改用了白話。教科書里面有一段課文,叫做《阿拉伯的駱駝》。故事是大家熟知的。但當時對我卻是陌生而又新鮮,我讀起來感到非常有趣味,簡直是愛不釋手。然而這篇文章卻惹了禍。有一天,叔父翻看我的課本,我只看到他驀地勃然變色?!榜橊勗趺茨苷f人話呢?”他憤憤然了?!斑@個學校不能念下去了,要轉學!”  于是我轉了學。轉學手續(xù)比現(xiàn)在要簡單得多,只經過一次口試就行了。而且口試也非常簡單,只出了幾個字叫我們認。我記得字中間有一個“騾”字,我認出來了,于是定為高一。一個比我大兩歲的親戚沒有認出來,于是定為初三。為了一個字,我沾了一年的便宜。這也算是軼事吧?! ∵@個學校靠近南圩子墻,校園很空闊,樹木很多。花草茂密,景色算是秀麗的。在用木架子支撐起來的一座柴門上面,懸著一塊木匾,上面刻著四個大字:“循規(guī)蹈矩”。我當時并不懂這四個字的涵義,只覺得筆畫多得好玩而已。我就天天從這個木匾下出出進進,上學,游戲。當時立匾者的用心到了后來我才了解,無非是想讓小學生規(guī)規(guī)矩矩做好孩子而已。但是用了四個古怪的字,小孩子誰也不懂,結果形同虛設,多此一舉。

編輯推薦

  雙語譯林?! ★L乍起,一片蓮瓣墮入水中,它從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卻是從下邊向上落,最后一接觸到水面,二者合為一,像小船似的漂在那里。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季羨林散文精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