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課

出版時間:2008-4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作者:都德  頁數(shù):291  字數(shù):225000  譯者:李沁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文集由選自法國19世紀著名的現(xiàn)實主義小說家都德的《星期一故事集》的三十三個短篇,和選自《磨坊書簡》的十五個短篇組成。所有這些作品,都染上了都德沉醉田園的微醺的酒意,用詩一般的語言和意境,發(fā)掘著普羅旺斯人的性格,關注著他們淳厚、樸實與率真的天性;小說的讀者也隨著作者的描寫墜入甜蜜的夢鄉(xiāng),那里處處呈現(xiàn)著童話似的純凈和牧歌式的天真

書籍目錄

最后一課
一盤臺球
小間諜
母親
柏林之圍
糟糕的佐阿夫兵
保衛(wèi)達拉斯貢
貝利塞爾的普魯士兵
在巴黎的農民們
前哨見聞
渡船
旗手
沙文之死
阿爾薩斯!阿爾薩斯!
沙漠旅行隊客店
我的軍帽
公社的阿爾及利亞步兵
拉雪茲神父公墓之戰(zhàn)
小餡餅
法蘭西仙女
記事員
吉拉爾坦答應我的三十萬法郎!
亞瑟
三次警告
最后一本書
房屋出售
圣誕故事
教皇死了
美食風景
海邊收獲
紅山鶉的感憤
鏡子
盲人皇帝
安家
博凱爾的驛車
科爾尼耶師傅的秘密
塞甘先生的山羊
繁星
阿爾勒城的姑娘
居居尼昂的神甫
老倆口
散文敘事詩
金腦人的傳說
詩人米斯特拉爾
兩家客棧
尊敬的戈歇神甫的藥酒
在卡馬爾格
懷念兵營

章節(jié)摘錄

  最后一課——一個阿爾薩斯孩子的故事  這天早晨,我很晚才去士學。我非常害怕被老師訓斥,更何況阿麥爾先生說過要考一考我們分詞的用法,而我連一個字都不會。有那么一會兒,我甚至動了逃學去田間玩耍的念頭?! √鞖饽敲磁?,又那么晴朗!  我聽見烏鶇在林邊歌唱,普魯士士兵在鋸木廠后邊的里貝爾草地上操練。這一切比起分詞規(guī)則來要誘人多了。不過,我還是忍住了逃學的愿望,向學校跑去?! 〗涍^村政府的時候,我看見布告欄前圍著好多人。兩年來,所有壞消息都是從那里發(fā)出的:比如打敗仗啦,征兵征物啦,普魯士軍隊司令部的命令啦,等等。我一邊跑,一邊想:  “又有什么新花樣了了”  我跑著穿過廣場的時候,鐵匠瓦克特爾正和他的學徒在看布告,他朝我喊道:  “別這么急,小家伙!你去得再晚都不會遲到的!”  我知道他在嘲諷我。我氣喘吁吁地跑進學校的小院子?! ∑綍r,上課之前,教室里總是亂哄哄的,喧鬧聲連街上都聽得見:同學們開關課桌的聲音,捂住耳朵一起高聲背誦課文的聲音,還有老師一邊用大戒尺拍打桌子、一邊大叫的聲音:  “安靜一點!”  我原本打算趁亂偷偷溜到座位上去??墒瞧@一天教室里,卻非常安靜,就像是星期天一樣。透過開著的窗戶,我看見同學們已經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阿麥爾先生則用胳膊夾著那把可怕的戒尺,在教室里走來走去。我必須推開教室的門,在這一片寂靜之中走進去??上攵寒敃r我有多么尷尬、多么害怕呀!  然而,竟然什么事都沒有!阿麥爾先生看了我一眼,并沒有生氣,而是溫和地對我說:  “快去坐好吧,小弗朗茲;你再不來,我們就要開始上課了。”  我連忙跨過凳子,坐到課桌前。稍稍定下神來之后,我才發(fā)現(xiàn)我們的老師穿著那件漂亮的綠色禮服,領口系著精心折疊的領結,頭上戴著繡花的黑色絲綢小圓帽。這套裝束,只有學監(jiān)來視察或者學校頒獎的時候他才會穿。另外,整個教室里有一種不同尋常的莊嚴氣氛。不過讓我最驚訝的是,教室后面平時空著的凳子上,坐著很多村里的人,他們和我們一樣,都默不作聲。我看見頭戴三角帽的奧澤爾老人,前任村長,前任郵遞員,還有其他許多人。他們都顯得很憂傷;奧澤爾老人還帶來了一本邊角都磨損了的舊識字課本,攤開在膝頭上,課本上斜放著他的那副大眼鏡?! ∥艺隗@訝眼前這一切的時候,阿麥爾先生走上了講臺,用剛才對我說話時那種溫和而低沉的聲音說:  “孩子們,這是我最后一次給你們上課。柏林來了命令,阿爾薩斯和洛林的學校今后一律只準教德語……新老師明天就到。今天是你們的最后一堂法語課。我希望你們認真聽講。”  這幾句話把我驚呆了。啊!這些壞蛋!貼在村政府門前的原來就是這個消息!  …… 

編輯推薦

  《譯林世界文學名著:最后一課(都德短篇小說選)》在都德主要的兩個短篇小說集《磨坊書簡》和《星期一故事集》中,精選了四十八篇不同主題的作品,使我們可以再次領略作者的妙筆,感受心靈的震撼。  《譯林世界文學名著:最后一課(都德短篇小說選)》在1912年被首次翻譯介紹到中國,從此,在將近一個世紀的時間里,它被長期選入我國的中學語文教材,超越了不同時期、不同意識形態(tài)的阻隔,成為在中國家喻戶曉、最具群眾基礎的法國文學名篇之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最后一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0條)

 
 

  •   很喜歡這個 都德的代表作品呢 非常經典
  •   都得的《最后一課》一直是我喜歡的! 孩子大了,也希望能夠介紹給她看看,就買了。希望她學會珍惜現(xiàn)在的一切。
  •   孩子看了一點,字有點小,看得慢
  •   Vive La France!merci pour Luxembourg!
  •   翻譯質量都不錯
  •   譯林出版社的版本不錯,封面設計略差了一些。
  •   不錯,大師經典之作啊
  •     (摘自《唐山師專學報》) 作者:趙 朕
      
       《最后一課》的作者阿爾封斯﹒都德(1840~1897),法國十九世紀著名的小說家。他一生中,除一部詩集和一些戲劇外,共寫了十三部長篇小說和四部短篇小說集。《最后一課})是他短篇小說的代表作。
        《最后一課》寫于1873年,即普法戰(zhàn)爭結束的第二年。1870年7月普法戰(zhàn)爭爆發(fā),8月份普魯士軍隊深入法國境內,在色當大敗法軍,法國皇帝路易﹒波拿巴投降并當了俘虜。戰(zhàn)后法國和普魯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條約,將法國東北部的亞爾薩斯和格林兩省割讓給普魯士?!蹲詈笠徽n》就是以這一歷史事件為背景的。主要反映了在普魯土侵略者的殘酷統(tǒng)治下,亞爾薩斯省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他們敵汽同仇的愛國主義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小說中表現(xiàn)這一重大主題時,既沒有正面描寫普魯士侵略者的強盜行徑,也沒有寫抽丁拉夫,敲骨吸髓的殘酷剝削,而是寫了淪陷區(qū)生活的一個小小的側面:已經被普魯士侵略者統(tǒng)治兩年的亞爾薩斯省人民接到了柏林的命令,不準在學校里教授法文,一律改教德文。小說通過一個小學生的自述,描寫了一個鄉(xiāng)村小學接到這項命令后,全體師生和當?shù)厝罕姷膹娏曳从?,深刻地揭示出了小說的主題。
        小弗朗茨是一個貪玩的頑皮孩子。他法文學習成績差,怕考問,怕挨老師的訓斥,經常逃學。在這天的法文課上,哈墨爾先生心情沉重地宣布;“這是我最后一次給你們上課?!薄敖裉欤悄銈冏詈笠惶梅ㄎ恼n?!崩蠋煹脑捊o小弗朗茨極大的震動,使他意識到,他們將要同祖國的語言告別了,現(xiàn)在他們將要喪失學習祖國語言的權利了。于是,他開始變得懂事起來,剛才還使他頭疼、討厭的法文課,一下子就像老朋友一樣舍不得離開。他悔恨自己沒有學好法文,并在悔恨中對祖國的語言產生了新的認識,新的感情。“要是我能從頭到尾把這些分詞的規(guī)則大聲地、清清楚楚地、一字不錯地背出來,任何代價我都是肯付的啊!”這是多么巨大的思想飛躍,多么深沉的感情變化呀!是啊,連一個愛逃學的頑童都如此地留戀祖國的語言,都如此地憎惡普魯士侵略者,那么,熱愛祖國、不愿做奴隸的成年人的感情則是不言而喻的了。作者采取這樣精巧的藝術構思,比直陳對普魯士侵略者的憤怒和譴責,更具有較強的感人力量。
        為了更深刻地揭示小說的主題,作者還別出心裁地在這“最后的一課”上,安排了一些校外的村里人到課堂里來。他們有前任村長,有退職郵差,還有像霍瑟老頭那樣的老年人。這些群眾在敵人的殘酷統(tǒng)治下,飽嘗了淪為異國奴隸的苦痛,對祖國的眷戀之情是非常真摯而強烈的。他們到學校來聽課,不僅表現(xiàn)出對哈墨爾先生在本鄉(xiāng)任教四十年的感謝,而更重要的是表明他們對失去的祖國的無比熱愛和對普魯士侵略者的憤怒抗爭。小說曾細致入微地描寫了在哈墨爾先生教小班學生練習拼音時,課堂內所有的人都“一齊頌唱”的情景。那個霍瑟老頭,“戴上了眼鏡,兩手捧著識字課本,也和小孩們一起拼字母??吹贸鏊埠苡眯?;他的聲音由于激動而顫抖,聽起來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鄙钍軘橙缩遘k之苦的群眾,因為從明天起就聽不到朗讀祖國語言的聲音了,于是他們不顧自己的年邁口拙,也同小學生一起讀起來。這種場面怎能不扣動人的心扉,使人心酸落淚,悲憤填胸呢?作者在情節(jié)上大膽設計群眾聽課的場景,與小弗朗茨的悔恨、醒悟是互為表里,相得益彰的。它們從兩個生活側面表現(xiàn)出小說的思想傾向,使小說對揭露和鞭撻普魯士侵略獲得了感人至深,無可辯駁的力量。
        《最后一課》在表現(xiàn)其重大主題時,從淪陷區(qū)的現(xiàn)實生活中攫取并概括出典型化的生活場景,并從這些場景中挖掘出生活的本質特征,從而收到“以一斑而窺全豹”的藝術效果,給人們以深刻的思想啟示和強烈的藝術感染。這篇小說把對普魯士侵略者的憎恨和對祖國、對民族的熱愛,熔鑄于小學校的一堂法文課上,從而使這堂法文課的意義得到了升華,使我們感到這不是一般的課堂教學,而是一次聲討普魯士侵略者的集會,是亞爾薩斯人民向祖國語言告別的儀式。這樣,就給小小的場景和平平常常的情節(jié)賦予了深刻的內容。
        《最后一課》中的哈墨爾先生的形象,是凝聚著作者感情的一個形象。他是在亞爾薩斯省農村小學服務40年的小學教師。作者在刻劃這個人物時,沒有介紹他的全部歷史,而是把他放在“最后的一課”的典型環(huán)境中,集中刻劃,雖用筆墨不多,卻能把他的聲音容貌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在這“最后的一課”上,他比任何時候都更如認真地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從服裝上,他穿上了“只在上級來校視察”時或給學生們發(fā)獎的日子才穿戴的衣帽;講課的語言也變得“溫和而嚴肅”。對于小弗朗茨背不過書來,也不再像以前那樣訴諸于戒尺,而是由此責備起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一些沒有盡職的事情。這時,他當眾自我譴責的感情同小弗朗茨的悔恨自己沒有學好法文是一脈相通的,同樣是表現(xiàn)了對祖國語言的熱愛和留戀。哈墨爾先生的自譴,為我們更為深刻地表達了他在民族命運生息攸關的時候,所表現(xiàn)出來的愛國熱和高尚的情操。
        作者還巧妙地通過小弗朗茨的觀察,進一步刻劃了哈墨爾先生離開本鄉(xiāng)前痛心疾首的心情。他“站在講臺上一動也不動,眼睛死死盯著周圍的東西”。40年來,他所在的這個學校,桌橙因長期使用變得光滑了;院子里那棵核桃樹長高了;他親手栽的啤酒花已經跳上窗子碰到屋檐了。這是他多么熟悉的地方?。∪欢?,現(xiàn)在他卻要離開這里了,這該是多么讓人傷心慘目的事情!這種描寫決不是單純地對故地的留戀,它卻凝結著多少對祖國深沉的愛和對普魯士侵略者強烈的恨啊!不是嗎,當外面?zhèn)鱽砥蒸斒寇婈牭能娞柭晻r,他再也不能自制了,感情的波濤沖決了堤岸咆哮而來。他在黑板上奮筆疾書“法蘭西萬歲!”幾個大字。這幾個大字是法國人民愛國主義思想的高度集中和概括,也是《最后一課》主題思想的升華和結晶。作者匠心獨運,設計了這樣一個畫龍點晴的結尾,對于揭示哈墨爾先生的思想境界,對于表現(xiàn)亞爾薩斯人民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敵人不妥協(xié)精神,收到了“一目盡傳精神”的藝術效果。
        高爾基在談到19世紀歐洲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時,曾經指出他們的作品“在技巧上是典范的文學作品”。都德的小說《最后一課》正是這樣,它以獨特巧妙的藝術構思、高度凝煉的藝術概括、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和質樸而富于感情的語言,表現(xiàn)了重大的社會題材,揭示出生活的本質,是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的優(yōu)秀范例。
        (摘自《唐山師專學報》)
  •     朽木先生感古文之隳圮,乃出法蘭西都德先生,文言譯之,以警同仁。初,就賤惠寄於在下。余慕其高行,深愧擡舉,惶恐僭飾,雜狗尾於貂裘,終成此篇。
      
      
      是日晨課,晚起,懼見詈。且先生將考教分詞,吾不堪一字,欲去學而就樂於郊也。日和風煦。鋸木廠後,普兵操於青野,碧樹林前,畫眉鳴於新枝。此景趣乎分詞哉!幸吾自持,終奔西塾。過鎮(zhèn)公所,見示前眾集。邇來二載,不詳皆聞於斯。戰(zhàn)北、課征、軍令耳。吾未駐足,惟忖:“復生變矣?!?br />   鐵匠華西特者,攜弟子趨觀,見吾而喝曰:何所疾也!孺子,爾必無失期哉!
      想必揄揶,足下愈急。至韓麥爾先生塾院,喘喘不止。往日授業(yè)時,起桌閉蓋聲,掩耳狂誦聲,戒尺扣案聲,先生大呼“肅靜”聲,喧囂相聞於道。吾嘗以此陰入。今寥蕭若假日,恨無以乘也。
      自牖窺之,同窗各安其位,先生挾戒尺巡行。吾計無他出,乃直門入,負眾目,顏有慚色,心懷惴惴。未意先生不讓,而溫語曰:“小子正坐,將授課,不俟矣。”吾縱身跨凳而座,心稍安。乃見先生衣禮服,紮領結,著文邊玄絲冠。向惟學政親臨,頒獎授勛所著。又傾室肅穆,後座空席,赫然列鄉(xiāng)紳,有故鎮(zhèn)長、驛役並郝叟等,形容憂戚。郝叟竟攜殘脊蒙書,展覆於膝,置眼鏡其上。
      吾甚異之。韓麥爾先生入座,神態(tài)若前,既儉且莊,曰:“孺子,法語之課,今將盡矣。柏林有令,阿爾薩斯同洛林之庠序,惟德語是授。新師翌日可達。國語之教,絕於斯耶!願諸君篤學之?!蔽崧劧鴾D然。噫!賊子!告示之變竟如是也!
      哀哉!國語之教,今絕於斯!吾尚莫能文而不得習焉。詎如是乎?前學未篤,狎鳥溜冰,逸為他樂,今思之悔矣!文法、歷史諸書,紙重難攜,嘗厭之甚。今忽若故友,卒不忍舍。先生亦然,將去我不復見也,念及於斯,昔時懲訓之怨,戒尺之痛,亦微末不足道焉。
      悲哉!先生!華服為此絕訣,以為紀也。吾知之矣!鄉(xiāng)紳同列於此,似謂其亦悔當年之未常來也!今以此謝先生弦歌四十載,感懷國土淪喪。
      忽聞先生喚我,值我誦文。難哉!若有助吾貫通分詞文法,聲洪韻準,無一錯謬者,則舍我所有無所吝也。然直起首數(shù)字,既懵懂莫辨,惟左右傾顧,心郁郁然,垂首不敢前視。
      但聞先生曰:“余不斥汝,小弗郎士。料汝必自戚然矣,善哉,當如是。諸君輒謂:‘春秋方長,來日向學不復遲也?!裰??事待明日,乃阿爾薩斯人之不幸也!徒授人以口實:‘嘻!詎非妄稱法蘭西人耶?既為母語,手莫能書,口莫能言,詎非妄稱法蘭西人耶?’嗚呼!吾等皆當自省,非小弗郎士一人之過也?;蛄钭鸫戎刎斴p學,致汝擱筆就犁,釋卷工紗;或余貪閑怠課,以教習文字之名,行驅指園丁之實;又或余因嗜釣而廢師道……愧矣哉!”
      既而,先生言此及彼,至於法語。謂其確然晰然,美絕當世,吾等須謹記勿忘。又謂縱亡國之奴,不忘族語,若懷暗獄樞鑰,事或可成也。而後始授語法。所述淺易,無甚惑者。異哉!但覺吾未曾傾心篤學如此,先生亦未曾諄諄善誘如斯焉。哀哉,先生!恨不能傾胸中醍醐,盡灌諸生之頂耶!
      語法課畢,繼而習字,先生授新帖,圓體秀字,曰:“法蘭西”;曰:“阿爾薩斯”。懸諸案頭鐵桿,招展似國旗。諸生心無旁騖,寂然悄然,筆聲沙然。是時,有金龜子入而無知之者,雖稚子亦然。房頂鴿鳴咕咕,疑曰:“詎德寇可強其歌以德語乎?”
      吾見先生於座屹然不動,瞠目環(huán)顧,似欲盡收室內諸事物於眼中也。悲夫!先生。執(zhí)此四十載,未嘗稍離也。堂前呀呀桃李子,檐頭郁郁紫藤花,皆所親培。院裏胡桃隨客長,席間桌椅伴君衰。哀哉!先生。翌日永別於斯,將盡舍之而去也!更哪堪再見姊妹樓頭整行囊?闔不黯然神傷!
      嗚呼!雖此,先生教習不輟也。習字畢,繼之以史。畢。繼之以音韻啟蒙。後座郝叟已著眼鏡,奉書從誦,情激越而聲震動。吾聞之,且笑且悲。噫!最後之課,吾必永誌而無忘也。
      教堂鐘鳴十二。祈禱鐘繼之。普軍號角收操。先生起,顏色慘然,而巍巍乎殊異於往者。方語“諸君吾友”,遂哽不成言。乃轉身執(zhí)筆,力動全身而書曰:“法蘭西萬歲!”後木然呆然,以頂?shù)謮Γ瑩]手示以散課。
      
  •     他轉身朝著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
      “法蘭西萬歲!”
      
      公元一八七八年,或許是一個午后,三十八歲的都德在巴黎的公寓里寫下上面的句子,他的胸腔里蠻是怒火,他的臉上有淚水。他顫巍巍的筆下講的是一個普魯士入侵之后占領區(qū)的故事,貪玩的小佛郎士和和藹的韓麥爾先生,我們不陌生,因為那是義務教育教科書上經典篇章,我們的“最后一課”。
      最近民族主義情緒旺盛,愛國者和愛國賊們此起彼伏的叫罵讓整個輿論和網絡環(huán)境顯得比較猙獰,有種“汝等外族膽敢損我天朝威儀”的姿態(tài)。昨天柏楊先生死了,有人流淚,也有人說他“抱臺獨分子大腿”,還有人說他歷史觀混亂。但在我看來,柏楊先生始終是一個中國人,是一個愛國者,對岸的我們看不清,只是因為我們自己關于愛國的定義和邏輯從來都是混亂而模糊的。在中時新聞里認真讀了關于柏楊先生的紀念專欄,夜里躺在床上我不由自主的便想起了小時候的這篇課文,回想中國的教育是怎樣為我們定義愛國的。
      現(xiàn)在的中國,我相信會有無數(shù)的年輕人會在外族入侵時挺身而出,會為我們祖國流下都德一樣恥辱的淚水,就如同前些日子祥云火炬在國外遭遇到不友好的對待而抗議的中國留學生。然而,這樣的愛國主義眼淚雖然感人,卻永遠是由于外國人或者說某種外在環(huán)境和刺激而激發(fā)的,當沒有這種外在環(huán)境外在刺激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這樣原子彈似的愛國主義熱情不見了,萬里江山一片祥和了,這就出現(xiàn)了一個很荒謬的現(xiàn)象:沒有外國人我們就無法愛國了,或者說國就不那么重要了,我們就不那么關心了。外國人的侮辱讓我們憤怒的集會,游行,聲援祖國,卻是他們在變相的幫我們激發(fā)和表達了來自我們內心的愛國主義。國家還是那個國家,山河還是那片山河,沒有外部刺激我們就無法去愛,我們的愛國主義落到實處居然如此單薄。
      前些天在和菜頭的博客偶然看到王怡先生的那篇《做個中國人有什么意思》,很受啟發(fā)。里面關于愛國主義總結起來說了兩點:一是相同的血緣讓我們注定是一個民族共同體,而愛這個民族就要同時分擔和它血肉相連的榮耀和恥辱;二是由于這種血緣的繼承關系,所以我們否認一切主權至上,否認一部分高于另一部分人,一部分人可以統(tǒng)治另一部分人的權利。簡單點說,第一點就是要我們有榮同享,更要有辱同當。第二點就是,我們熱愛祖國,所以更應該熱愛祖國的平等和自由。
      柏楊先生寫的《丑陋的中國人》我很早就看過,大概就是和這篇《最后一課》差不多的時期。柏楊先生其他作品我不想評價。但我一直覺得先生筆下的丑陋的中國人的民族性是描寫的很透徹的,盡管那不能代表所有的中國人,卻確實如照妖鏡一樣照出了一大批中國人人性中污濁和丑陋。毫不掩飾的說,看完這本書后一度覺得當一個中國人是恥辱的,當然也肯定會讓一批人產生和我同樣的感覺。于是這本擊中了中國人死穴的書在臺灣和大陸被禁止了多年,柏楊先生也因此被軟禁(也不僅僅因此)。正是因為柏楊先生從來都是個徹底的中國人,愛之深,責之切,他讓所有的中國人去分擔這種切實存在的恥辱,去感受這種人性中的疼痛。有英諺說,實話從來不會讓人感到愉快。尖刻的語言是警醒一個人的良藥,對于一個沉溺于自身古老文化而不夠自省的民族,恐怕也具有同樣的效果。柏楊先生有句話說的是“大陸可戀,臺灣可愛,有自由的地方,就是家園?!薄N覀兪侵袊?,所以我們對所有同胞和對國家的感情,應當猶如蘇芮《牽手》中的那句歌詞:愛著你的愛,痛著你著痛,悲傷著你的悲傷。
      很早就移民法國的米蘭昆德拉有一句話說:“最糟糕的不在于這個世界不夠自由,而是在于人們已經忘記自由?!崩サ吕莻€反極權的自由主義者,更是個偉大的愛國者。他的偉大之處表現(xiàn)在,他能夠時刻感受到祖國的疼痛,不管是外國入侵時還是當他們撤走后,不管是在捷克國內,還是后來流落他鄉(xiāng)。而另一個捷克人,東歐劇變后的捷克共和國第一任總統(tǒng)哈維爾曾經因為叛國罪被判處四年徒刑,他出獄后評論當年捷共的統(tǒng)治時卻說:“沒有誰是它純粹的犧牲者,因為是我們一起創(chuàng)造了它?!崩サ吕凸S爾,余杰曾把他們比喻為智者和圣徒。哈維爾這樣的一句話,在國家和民族的層面上投射出一種大的悲憫,這也讓他,綻放出了一種真正愛國主義精神的光芒——這所有的一切,包括施加在我身上的不公都是整個民族的苦難,那是我們整個民族創(chuàng)造的悲劇和不幸,在那當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兇手。
      我們小學的課本上一直都讓我們熱愛祖國,告訴我們熱愛我們出生長大的這片土地。但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yōu)槭裁矗亢孟襁@是約定俗成,司空見慣的。同時我們也不自覺的在某種潛移默化中形成這樣一種意識:政府無條件的代表自己的利益,國家無條件的代表公民的整體,而忽視了那些真正的盧梭式的國家主義者強調的政府和公民之間自愿的契約性。我們是中國人,只不過是因為我們繼承了同樣的血脈,這樣的繼承的一致性讓我們逐漸凝聚在一起,并因為這種凝聚創(chuàng)造的文明和歷史而無約束的驕傲,于是便像貴族一般的榮耀于自己的血統(tǒng),并無條件的,不論對錯的熱愛這個并沒有契約而形成的國家,還因為別人的一兩句不中聽的批評就老羞成怒,因為別人一兩次侮辱就熱血上涌。
      這樣的愛國主義,充其量只是一種本民族盲目和仇外的種族至上主義。它無法培養(yǎng)愛國者,而只會培養(yǎng)一群民族主義的呆子和暴徒,上個世紀這樣的培養(yǎng)已經初見成效,比如在德國培養(yǎng)了納粹,在日本培養(yǎng)了軍國主義的法西斯,他們給人類沒有帶來財富,所以我不希望這樣的“愛國主義”繼續(xù)培養(yǎng)我們。
      
      一八七一年,法蘭西第二帝國的皇帝和貴族們?yōu)榱俗陨砝姘淹恋馗钭尳o普魯士。三十八歲的都德懷著對法蘭西的熱愛和喪失土地的悲痛寫下了著名的《最后一課》。第二年第三共和國誕生。在這大約80年前,法國人以叛國罪處死了法國國家的代表,他們的國王——法國人民以這樣反諷的方式書寫了他們對法蘭西對平等和自由的熱愛。
      無疑的,我們僅僅具有《最后一課》中表達的愛國主義情感那是遠遠不夠的,那不僅不是最后一課,相反只是愛國主義中的第一課。在這堂課之后,要成為一個真正的愛國者,我們要學的還有很多很多,比如我們要學會感受同胞的疼痛,體會那些生活在社會底層里中國人的淚水的沉重,還比如我們要學會“恥于接受一種不自由的統(tǒng)治”(王怡),因為正如柏楊先生說的,有自由的地方,才是祖國,才是家園。
      
      
      原文地址:http://vincentzhangyue.blogbus.com/logs/20077677.html
      
      《做個中國人有什么意思》——王怡:http://culture.163.com/06/0904/13/2Q69005300280004.html
      
  •      法國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課》,我在小學時就以讀過。在沒重讀之前,我一直以為教課書上《最后一課》是一部小說的選段,而不是一篇短文。就像上學時語文課本里的俄國作家‘契訶夫’的《變色龍》。
       說來也慚愧,那時的我即沒課外閱讀的心,更沒有那樣的環(huán)境,每天一大堆的作業(yè)以把人壓的喘不過來氣,那有心情去閱讀課外讀物。所以對這本書的印像也只是老師的作業(yè)而以。
       一晃這么多年過去了,某一天在書店,我又拿起了這本書,決定給自己補上這堂完整的‘最后一課’。
       這本書我用了5天的時間讀完,感覺都德寫的短文真是不錯!每篇文章能用這么少的文字,把思想的境界和意境還有對現(xiàn)實的警世特點都寫出來。個人感覺這本書中‘最后一課’并不是他寫的最好的一篇,在這本書里還有很多篇的短文寫的同樣非常的不錯!如:
       《兩家小店》《小間諜》《公社的阿爾及利亞步兵》《‘塞米揚特’號沉船始末》等讓人過目難忘,發(fā)人深思。
       但本書中的那部名叫《小佛羅蒙和大里斯勒》的中篇小說我看的似懂非懂,可能是之前看了太多的短篇,所以覺的有些沉長,另外在文章的構架上似乎也有些混亂和松散。也許在重讀一遍會好些。
       感覺,這本書應該叫《都德文集》或短篇小說選似乎更好些。這堂《最后一課》補完后,現(xiàn)在我準備在搜找些他其它的作品,好好的閱讀一下‘都德’的作品。
  •   是有多強啊 我文言文還不錯啊
  •   文言...強大啊..幸好文言還過得去
  •   淫才啊……
  •   贊一個。比你寫的所有關于愛情的東西都更令我動容。
  •   “柏楊先生說的,有自由的地方,才是祖國,才是家園。 ”
    寫的太好了!
  •   有一天和別的同學因為現(xiàn)在沸沸揚揚的事件辯論的時候,夾雜著無奈的心情,也說了些義憤的話
    現(xiàn)在看看你的評論,真的很佩服
  •   發(fā)人深省,值得深思。
  •   一個只產生悲劇而沒有悲劇精神的國度終究只能走上災難和麻木的深淵。一個沒有恥辱精神只知道盲目的拍胸脯顯示自己強大的民族終究只能走上淺薄和瘋狂道路。
    真正的精神是意識到悲劇之所以為悲劇,為悲劇反省的精神。
    真正的愛國主義教育是恥辱意識的教育。
    非常懷念柏楊先生,
    先生是個真實純粹的中國人,值得這個民族永遠記住。
  •   我很喜歡《最后一課》這篇中學課文,但是沒有樓主想得這么多,我懂紋紋同學的意思,但覺得有種民族感和愛國主義是血液里面奔流著的,不全是政府的學校教育,就像一個孩子對母親的愛。
  •   我跟樓上的一樣 是喜歡《最后一課》。非常喜歡那種寫作的感覺
  •   柏楊寫《丑陋的中國人》其實是寫丑陋的臺灣中國人,他自己也沒料到在對岸也有這么大的共鳴,囧。。。這說明,不管臺灣怎么想,本質還是差不多?。?/li>
  •   不怕打擊樓上的,都德其實是個?;逝?/li>
  •   。。。也許與民族性有關。關于國人的愛國現(xiàn)象。
    文章不錯
  •   好文 ==
  •   在前魯迅先生早看透了國人的劣根性
  •   王朔說,有這么一群人,在日本叫法西斯,在德國叫納粹,在中國叫愛國者。
  •   愛國主義中的第一課
  •   把民族感和愛國心分開。。。
  •   我真無趣啊···
    ---------------------------------
    【阿爾薩斯人】 法國民族之一,由公元初住在當?shù)氐目藸柼厝?,以及4世紀時南來的阿列曼人、法蘭克人長期結合而成。約150萬人(1995年)。分布在阿爾薩斯地區(qū),說德語的阿列曼方言,兼用法語。多信天主教,部分信基督教新教,屬路德宗。從事工農業(yè)。
    阿爾薩斯本是獨立小國,17世紀被法國并吞。阿爾薩斯人的母語本是德語,而且在法國大革命之前,當?shù)貙W校一直用德語教學。法語才是外來占領者后來強加在阿爾薩斯人頭上的語言!
    http://www.infzm.com/column/zltt/200706/t20070627_20830.shtml
  •   自相矛盾的分析??吹贸鲎髡咴诎抵SZF的腐敗和人民之不自由(并由此暗示人民之‘愛國’是愚忠),那么引用哈維爾不是反證嗎:“哈維爾曾經因為叛國罪被判處四年徒刑,他出獄后評論當年捷共的統(tǒng)治時卻說:“沒有誰是它純粹的犧牲者,因為是我們一起創(chuàng)造了它?!?br /> 不知道在外部刺激下的愛國行為有什么不妥?引用的都德不又是反證么?‘時刻愛國’的昆德拉之也人在國外啊,而且他是個作家,他的工作就是反映社會問題反映民族問題,這是他吃飯的家伙。所以我看不出他怎么就比掃大街的阿姨更愛國。
     任何東西層層撥皮的分析之后就失去意義了,層層分析是無限的,沒有絕對真理。與其耗費這么些能量來說大道理還不如用這些時間和精力做點對自己甚至對別人也有實際用處的事情,哪怕種一棵樹澆一棵花,至少為世界創(chuàng)造點新鮮空氣供大家呼吸。
  •   過度的追求自由反而會適得其反。良好的社會不但需要自由,也需要限制,道德(非封建禮教)的限制和法律的健全都是問題。放眼世界,美國人很自由,但他們國家的犯罪率卻常年居高不下、還不斷增長;中國呢?我們或許還不是完全的自由,但我們國家最大的問題不是種族主義,而是道德問題。色情賭博亂倫暴力貪腐這些問題一直都在困擾著我們的民族。
    有自由的地方,才是祖國,才是家園。如果自由到任何人之間沒有信任、沒有正直、沒有安定可言,那這個家園也未免太悲哀了
  •   轉載:
    都德的《最后一課》,近年屢屢被人提起,原因嘛,據說是現(xiàn)在的學生都不學中文學英語了。若干年前,“人民網”上有過一張流傳很廣的帖子,《漢語,我只有對你哭!》,帖中問道:“作為七十年代生人,我們是小時侯都學過《最后一課》的一代?!覀兎堑靡缪菀换啬莻€不成器的小學生么?”前年,“人民網” 轉載過一篇流傳很廣的文章,《漢語,誰將給我們上“最后一課”?》,文中問道:“〔《最后一課》中的法語教師〕韓麥爾先生在最后的一課中說,法語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在中國人心里,漢語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嗎?”
    本月16日的《中華讀書報》,還有一篇題為《都德〈最后一課〉的首譯、偽譯及其全譯文本》的文章。作者說:“他〔胡適〕翻譯的這篇洋溢著愛國主義精神的小說,其歷史功績是應當充分肯定的。胡適是中國第一位都德小說的譯介者。由于他在新文化運動中的領袖地位,以及爾后多次選入教科書的媒介作用,極大地擴大了《最后一課》的傳播空間及其影響,成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最佳教材之一?!?br /> 如今五·一抵制“家樂?!?;網上又有號召,六·一抵制“肯德基”(KFC, Kentucky Fried Chicken);估計下一步就是趁熱打鐵,向黨獻禮,七·一全國大學生抵制英語課了。到時候,都德的《最后一課》肯定又要抬出來。
    既然同志們這么喜歡引用都德的《最后一課》,那么有沒有人查過有關資料,為這篇小說提供些真實的歷史背景?
    兄弟先抄一段《辭海》(1999年版),請讀者諸君欣賞欣賞。
    【阿爾薩斯人】 法國民族之一,由公元初住在當?shù)氐目藸柼厝耍约埃词兰o時南來的阿列曼人、法蘭克人長期結合而成。約150萬人(1995年)。分布在阿爾薩斯地區(qū),說德語的阿列曼方言,兼用法語。多信天主教,部分信基督教新教,屬路德宗。從事工農業(yè)。
    見到沒有,阿爾薩斯人講的是德語的一種方言!
    其實,阿爾薩斯本是獨立小國,十七世紀被法國并吞。阿爾薩斯人的母語本是德語,而且在法國大革命之前,當?shù)貙W校一直用德語教學。法語才是外來占領者強加在阿爾薩斯人頭上的語言!
    原來,所謂的《最后一課》,只是都德在普法戰(zhàn)爭期間,大力發(fā)揚愛國主義精神的藝術編造。
    因為要當作反抗什么“文化侵略”的例子,所以中國人提到《最后一課》,總是認定普魯士人是“侵略者”。其實,那場戰(zhàn)爭并非如此黑白分明。
    1848年巴黎民眾起義,推翻波旁王朝,成立共和國。路易·波拿巴被選被總統(tǒng)。后來他作了一次袁世凱,發(fā)動政變,復辟王制,自封為帝。因此路易·波拿巴有個執(zhí)政合法性問題。這合法性可以來自國外,如果當時的歐洲各國王族都接受他的王權。但某些強國拒不承認。歐洲王室互相通婚,血緣上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各國君主彼此稱“兄弟”。但俄國沙皇只肯稱路易·波拿巴為“朋友”——這相當于拒絕承認他的王室血統(tǒng)。
    國外求不到執(zhí)政合法性,路易·波拿巴只能對國內輿論倍加注意。半個世紀前法國大革命的各族平等、自主立國的思想在民眾中依然風行,因此路易·波拿巴推行一種支持民族革命的外交政策。當時德語民族除南面的奧地利和北方的普魯士之外,在中歐分為很多小國。這本來有利于法國控制中歐,但路易·波拿巴受意識形態(tài)限制,在奧地利和普魯士1866年爭奪德語民族霸權的戰(zhàn)爭中,沒有支持愿意維持現(xiàn)狀的奧地利,卻向意圖并吞那些小國的普魯士表態(tài):如果小國德語居民愿意加入普魯士,他不會反對。等到路易·波拿巴感到版圖大大擴張了的普魯士嚴重威脅到法國安全時,已經為時太晚。
    不過,路易·波拿巴的行為并不特別奇怪。經歷了革命的國家,為意識形態(tài)的“純潔”而長期奉行損害本國國家利益的外交政策,在當代世界的例子多得是。
    1870年,西班牙王位空缺。路易·波拿巴不愿意看到法國南方出現(xiàn)一個與普魯士友好的潛在敵人,要求普魯士王室永不參與這一王位的競爭。沒有任何血統(tǒng)依據提名自己的西班牙王位候選人的法國王室,提出這一要求,相當于干涉他人家事,是很失禮的行為。普魯士國王禮貌地回絕了,但普魯士首相俾斯麥在記錄國王和法國大使的談話時,將對話修改得普魯士國王似乎在嘲笑法國王室,并將對話內容透露給報紙。法國輿論一時大嘩,法國人民的感情被傷害了,他們不但抵制普魯士工業(yè)產品,而且叫嚷向普魯士開戰(zhàn)。
    路易·波拿巴順從民意,向普魯士宣戰(zhàn),而且越境攻擊普魯士,挑起普法戰(zhàn)爭。結果法軍大敗,主力退回法國,在邊境小鎮(zhèn)色當被普軍包圍,被迫投降。這位志大才疏的拿破侖三世,也做了普魯士的俘虜。
    這場戰(zhàn)爭,史家通常認為路易·波拿巴咎由自取。當時歐洲的民心和輿論,在普魯士提出割地之前,也站在普魯士一邊。
    馬克思就是這樣認為的。讀者可能以為,馬克思是德國人,他自然要幫普魯士。其實不是。普法戰(zhàn)爭引發(fā)了巴黎公社,這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的重大事件,馬克思為此寫了經典名著《法蘭西內戰(zhàn)》。書中說道:
    “我們擔心在德國方面‘戰(zhàn)爭失去其嚴格的防御性質而蛻變?yōu)榉磳Ψ▏嗣竦膽?zhàn)爭’……這位虔誠的〔普魯士〕國王曾向法國和全世界保證他所進行的是嚴格防御性的戰(zhàn)爭。怎樣才能使他擺脫這一莊嚴保證的約束呢:導演這出戲的人們便不得不把事情弄成這樣:仿佛威廉是違心地順從了德意志民族的不可抗拒的要求?!?更有心計的愛國者們要求占有阿爾薩斯-洛林德語區(qū)……”
    馬克思認為,在戰(zhàn)爭初期,普魯士進行的是防御戰(zhàn)爭。馬克思說得很明確,法國割讓給普魯士的地區(qū)講德語。當時是歐洲現(xiàn)代民族國家的形成時期,領土變更是常事。馬克思透露了德國人民有統(tǒng)一德語地區(qū)的民族愿望,但是,馬克思不贊成“愛國者”的要求。即使出于愛德國,馬克思也不能贊成。割地將使法國成為德國的世仇,迫使普魯士與俄國結盟。而當時的俄國,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眼里,是一個沒有現(xiàn)代工業(y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都很落后的反動國家。
    戰(zhàn)爭的勝利,使得普魯士統(tǒng)一了德國。作為德國人,馬克思確實希望看到德國的統(tǒng)一,但他希望的統(tǒng)一,要由無產階級革命來實現(xiàn),而不是通過王朝戰(zhàn)爭。德國社會民主黨歷史學者弗蘭茨·梅林寫的《馬克思傳》,有專章敘述這一問題。
    馬克思畢竟是國際主義者,他不是都德那樣的民族主義者。所以馬克思主義這一西方文化,才能寫入某個東方大國的憲法,成為那里指導一切的最高思想,雖說這個大國動不動就要“抵制”西方。如果恩格斯還活著,他或許又要說了:“馬克思大概會把〔德國詩人〕海涅對自己的模仿者說的話轉送給這些〔自稱是馬克思主義者的〕先生們:‘我播下的是龍種,而收獲的卻是跳蚤’?!?br /> 戰(zhàn)爭期間,都德三十歲,正是從軍壯年。但他十七歲就得了梅毒,因為身體不佳而未上前線,只是操練過幾天民兵。上不了戰(zhàn)場上文場,都德躺在巴黎的公寓里編造愛國神話,直到巴黎公社的紅色恐怖逼迫他逃出京城。
    當然,阿爾薩斯肯定有只說法語的人,也肯定有母語是德語卻也很喜愛法語的人。但像《最后一課》那樣,寫得似乎全阿爾薩斯的人都把法語當母語,小弗郎士甚至想,“〔普魯士人〕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那就離事實太遠了。阿爾薩斯的鴿子本來就用德語唱歌嘛。
    《最后一課》能給讀者的真正一課,就是那種愛國口號下的宣傳,于事實層面,最是靠不住。戰(zhàn)爭期間的愛國文學,當時應該有鼓舞士氣的作用,許多年后回過頭來看,卻是當不得真的。一星期前中陽大報還在吹捧的“愛國主義教育的最佳教材”,其實是個糊弄中國人的大牛皮。
    《最后一課》里的故事,要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才成了事實的鏡像。法國這次收回阿爾薩斯,決心對德語下重手。他們驅逐了1871年后移入阿爾薩斯的德裔居民,學校上課一律用法語,街道和店鋪名字也只準用法語。鏡像里的左,實為生活中的右;把《最后一課》與1945年的現(xiàn)實對照,故事中的法語和德語要對換位置。
    不過,到了今天,在歐洲,不要說普法戰(zhàn)爭,就是二戰(zhàn)那一頁,也早已翻過去了。阿爾薩斯的首府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如今是歐盟議會(見題頭圖)所在地。二十年前,1988年,正是在這一體現(xiàn)了歐洲各民族大團結的歐盟議會,吐蕃佛王首次聲明:他追求高度自治,而不是追求獨立,他希望漢胞和藏胞能夠和平友好地生活在同一國家。
    經受了德國和法國的百年之爭,斯特拉斯堡這座充滿獨特中世紀風味的典雅城市,如今轉化為歐洲和平的新象征。這里的人講法語,也會說德語,他們在學校還學習英語。在法文招牌的餐館里,吃著地道的德國香腸與城里居民聊天,語言之雜,讓人想起馬克思寫《法蘭西內戰(zhàn)》。馬克思的母語是德語,但《法蘭西內戰(zhàn)》是為國際工人協(xié)會總委員會寫的關于國際時事的宣言,他寫的原稿有英文也有德文,他還要核對法文版本。
    哎呀,沒料到最后還是沒繞過法文——不過,馬克思如果不是通曉法文并認真了解法國的現(xiàn)狀,《法蘭西內戰(zhàn)》也不會成為政治學的經典吧?
  •   這是小學的課文。?!,F(xiàn)在真覺得,怎么能放小學語文課本里呢。。。。。。真是作孽。。。小孩子能懂嗎?!
  •   我也剛想發(fā) 感冒的河馬 發(fā)的那篇東西。。。哈哈
    樓主。。。您要多看看多學學才可以發(fā)這么長的文~
  •   貼主關于《最后一課》其實是“第一課”的一些思考很好。
  •   中國應該沒有培養(yǎng)法X斯的土壤。
    像我們這樣的年輕人,愛國占多數(shù),再極端也只是保衛(wèi)祖國而已。
    您要是認為會形成激進的民族主義,那或是多慮了。
  •   如果我們強大 我們極有可能會是第二個德國 或者日本 看看歷史書 看看我們今天的“愛國者”
  •   寫的真好。。
  •   龍應臺,被統(tǒng)派稱為獨派,被獨派稱為統(tǒng)派??傊€是反集權反專制。
  •   想起三個代表,咳咳,也不知是誰委任的代表
  •   lz思想過于簡單了
  •   有自由的地方,才是祖國,才是家園。
      
  •   寫的好,下面那篇轉的也不錯。
  •   情緒的能量是巨大的,也是應該表達的。我始終認為愛國是需要表達的,如果你是一名真正的愛國者,你都應該以你的方式表達出來。知識分子有他的語言,有他某種理智的分析;普通老百姓有他的作為,有他激烈的抵制行為,無論是理性的還是激進的,無論是克制的還是沖動,本身這些行為都沒有錯,如果我們都是一群真正的愛國人的話。
    關于民主和自由的發(fā)展,是時代的產物,是社會、政治變革的產物,屬于上層建筑的內容。它的發(fā)展從其性質來說,應該是順乎自然的,是應運而生的。如果我們的社會進步了,我們的人民感到需要更多的民主和自由,如果我們的黨真的是代表人民利益的話,我想民主和自由的發(fā)展是一種必然的歷史潮流。這需要一個過程,需要時間。我們或許需要再等待。
  •   2008-05-02 12:03:48 vivienne  這是小學的課文。?!,F(xiàn)在真覺得,怎么能放小學語文課本里呢。。。。。。真是作孽。。。小孩子能懂嗎?!
    我沒有記錯的話,《最后一課》確實是小學的課文吧,而且好幾代的小學課本里都有這個。不知道您是不是從小學過來的,還是很有能耐的直接就從嬰兒到成年了?小學里學了那么多這個類型的課文,你不會都忘了吧?;蛘哒f你忘了怎么愛國?什么叫耳濡目染您也應該知道吧。
  •   寫得好,喚人深醒!
  •   2008-05-02 11:55:16 漫霧  過度的追求自由反而會適得其反。良好的社會不但需要自由,也需要限制,道德(非封建禮教)的限制和法律的健全都是問題。放眼世界,美國人很自由,但他們國家的犯罪率卻常年居高不下、還不斷增長;中國呢?我們或許還不是完全的自由,但我們國家最大的問題不是種族主義,而是道德問題。色情賭博亂倫暴力貪腐這些問題一直都在困擾著我們的民族。
      有自由的地方,才是祖國,才是家園。如果自由到任何人之間沒有信任、沒有正直、沒有安定可言,那這個家園也未免太悲哀了
    .....................................................
    第一,我們的自由是太多還是太少呢?你這就好比對乞丐說錢多的生活容易得糖尿病一樣可笑
    第二,你所謂的色情賭博亂倫暴力貪腐道德問題都是法律問題,屬于政府必須提供的公共產品的行列,正如你所說的,我們這兒,很缺。
    第三,對自由的追求怎么都不過分,因為人生來就處處枷鎖,不損害他人自由的自由,是一輩又一輩人的終極理想。
  •   嗲~~
  •   關于都德寫這篇文章的歷史真相不是我想探討的,不管怎樣他的那種民族情感都是真的。我只是借這文章說個事兒,歷史還原究竟怎樣對與我想說的東西來說,并不重要。
  •   好好做人 好好生活
  •   有自由的地方,才是祖國,才是家園
    自由,相當?shù)碾y得~
    很多時候都會忘了那是一種什么滋味~
  •   2008-05-02 11:55:11 moviejunkie 
     自相矛盾的分析??吹贸鲎髡咴诎抵SZF的腐敗和人民之不自由(并由此暗示人民之‘愛國’是愚忠),那么引用哈維爾不是反證嗎:“哈維爾曾經因為叛國罪被判處四年徒刑,他出獄后評論當年捷共的統(tǒng)治時卻說:“沒有誰是它純粹的犧牲者,因為是我們一起創(chuàng)造了它?!?br />   
      不知道在外部刺激下的愛國行為有什么不妥?引用的都德不又是反證么?‘時刻愛國’的昆德拉之也人在國外啊,而且他是個作家,他的工作就是反映社會問題反映民族問題,這是他吃飯的家伙。所以我看不出他怎么就比掃大街的阿姨更愛國。
      
       任何東西層層撥皮的分析之后就失去意義了,層層分析是無限的,沒有絕對真理。與其耗費這么些能量來說大道理還不如用這些時間和精力做點對自己甚至對別人也有實際用處的事情,哪怕種一棵樹澆一棵花,至少為世界創(chuàng)造點新鮮空氣供大家呼吸。
    =======================================
    傳說中的自以為是。這樣的人最無敵。
  •   樓上的,人身攻擊太小兒科了吧。
  •   那你想我怎么樣,難道還要我把每段的大意和中心思想給你列出來證明我舉例沒有舉錯,還是我向你承認錯誤說下次好點寫不再自相矛盾了?
    寫回帖也是很累的。
  •   如今98年的老頭子還要慶祝60年的假兒子,多荒唐的事呀
  •   請問樓主,哪的人不丑陋?
  •   最后一課啊,好懷念啊
  •   不過這個書好象有點貴,畢竟現(xiàn)在讀書的人不是很多 大家都上網了.
  •   15塊錢應該說上的起網的都買的起吧,要是從網上買錢更少.我覺的真正的閱讀還是要看實體書.有錢吃肉喝酒,確沒錢買本書,這不是貴而是觀念的問題.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