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與隨想(上下)

出版時間:2009-3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作者:(俄羅斯)赫爾岑  頁數(shù):1555  譯者:巴金,臧仲倫  
Tag標簽:無  

前言

赫爾岑自序   許多朋友勸我出版《往事與隨想》的全本,這并不困難,至少頭兩卷是這樣。但是他們說,在《北極星》上面發(fā)表的片段是零碎的,它們不統(tǒng)一,偶然地斷斷續(xù)續(xù),時而提前敘說,時而移后描述。我覺得的確是如此,不過我無法改正。作一點增補,把各個篇章按年代順序編纂起來,并不是難事;然而dun jet要把全書回爐重寫,我不想這樣做。  《往事與隨想》并不是連貫地寫成的;某些篇章之間相隔好幾年。因此書中處處都留下寫作時期的時代色彩和各種情緒的痕跡,——我不想抹掉它。  這與其說是筆記,不如說是自白,圍繞著它,和它有關的都是從往事里抓出來的片段回憶,在隨想里留下來的思緒點滴。然而把這些外屋、頂樓、廂房合并在一起,它也是統(tǒng)一的,至少我是這樣看法?! ∵@些筆記并不是初次的試作。我在二十五歲左右,就動手寫過類似回憶錄的東西。事情是這樣的:我從維亞特卡給轉(zhuǎn)移到弗拉基米爾,感到十分寂寞。在靠近莫斯科的地方待下來使我感到苦惱,感到屈辱;我落到了這樣一種境地:就像坐在最后一個驛站里得不到馬的人那樣?! ∈聦嵣线@差不多是“行將結(jié)束的青年時代的最純潔、最嚴肅的時期”。那個時候我雖然寂寞,卻心里開朗而幸福,好像小孩們在節(jié)日或者生日的前夕感到寂寞一樣。每天都有寫著小字的書信到來;我為它們感到驕傲,感到幸福,它們幫助我成長。然而別離折磨我,我不知道該做什么來更快地度過這無限長的時光——充其量不過四個月……我聽從了對我的勸告,開始在空閑時候?qū)懴挛谊P于克魯季次的回憶,關于維亞特卡的回憶。我寫滿了三本筆記本……這以后,過去的事便淹沒在現(xiàn)實的世界里了。  1840年別林斯基讀了它們,他喜歡它們,他把兩本筆記本刊登在《祖國紀事上(第一本和第三本);其余的一本倘使沒有給當做引火材料燒掉的話,現(xiàn)在一定棄置在我們莫斯科住宅里的什么地方?! ∈迥赀^去了,“我住在倫敦櫻草山附近一個偏僻地方,遙遠、濃霧和我自己的心愿把我同全世界隔絕?!  霸趥惗匚覜]有一個親近的人。有一些人,我尊敬他們,他們也尊敬我,可是沒有一個親近的人。一切來來去去的人,同我交往的人都在從事一種共同的利益,全人類的事業(yè),至少是全民族的事業(yè);我和他們的交誼可以說是沒有私人感情的。——歲月過去了,沒有談過一句我想談的話?!  啊欢莻€時候我剛剛在一連串可怕的事件、不幸和錯誤之后開始清醒,恢復元氣。我最后幾年的生活事跡越來越清楚地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我懷著恐怖發(fā)現(xiàn)除我以外沒有一個人知道它,真相會隨著我的死亡而消滅?!  拔覜Q心寫下來;可是一個回憶喚起了幾百個別的回憶;一切舊的、半遺忘了的都復活了:少年時期的夢想,年輕人的希望,青年時期的大膽,監(jiān)獄與流放——這些并不曾在心靈中留下半點痛苦的早年的不幸,像春雷一樣一下子過去了,這一聲霹靂使年輕的生命煥發(fā)青春而且更加堅強了?!薄 ∵@一次我寫作不是為了贏得時間——我用不著匆忙?! ∥议_始寫這部新作品的時候,完全不記得《一個年輕人的筆記》的存在了,有一天我在British Museum里翻閱俄國雜志,偶然看見了它們。我找人把它們抄下來,并且重讀了一遍。它們激發(fā)起來的感情是奇怪的:我非常明顯地看到在這十五年中間我竟然這么衰老了,這使我開始大為震驚。那個時候我還是以人生和幸福為兒戲,好像幸福就沒有止境似的。《一個年輕人的筆記》的調(diào)子差異太大了,因此我不能從那里取用任何東西;它們屬于青年時期,它們應當保存本來面目。它們的早晨的亮光不適宜于我的黃昏的工作。它們里面有許多真實,但也有許多玩世不恭;此外它們那里還留著海涅的明顯的痕跡,我在維亞特卡曾經(jīng)入迷地閱讀海涅的作品。在《往事與隨想》里面看得見生活的痕跡,此外就不會看到任何其他的痕跡?! ∥业膶懽鬟M行得很慢……要使某一種往事經(jīng)過沉淀變成明晰的思想——盡管它不能給人安慰,它是憂郁的,卻為理智所諒解——這需要花許多時間。倘使做不到這一點,縱然會有真誠,卻不可能有真實!  幾次的嘗試都沒有成功,——我便把它們拋棄了。后來在今年夏天我向一個青年時期的朋友重讀我最后的稿本,這個時候我才自己認出了熟悉的面目,我便停下來……我的作品完成了!  很可能我對它的評價過高,很可能這些剛剛顯露出來的輪廓里只是為我一個人埋藏了許多東西;可能我讀的時候理會到的比我寫在紙上的多得多;這里敘述的事情喚起了我的一幕幕的夢景,它好像是難認的字,只有我才有開啟它的鑰匙??赡苤挥形乙粋€人聽見精靈怎樣在字里行間跳動……可能是這樣,但這部書并不因此就對我減少價值。對我來說,它多年來一直代替了人們和我失去的東西。如今到了我和它也得告別的時候了?! 》彩菍儆趥€人的東西都會很快地消失,對于這種消逝只好順從。這不是絕望,不是衰老,不是凄涼,也不是淡漠;這是白發(fā)的青春,恢復健康的一種形態(tài),或者更恰當?shù)卣f,就是恢復健康的過程。人只能用這個方法忍受某些創(chuàng)傷?! ∫粋€修道士,不管他的年紀多大,在他身上總是老年同青年合在一起。他用埋葬屬于個人的一切這個辦法恢復了青春。他從而感到了輕松,心胸開闊……有時過分開闊……的確,在毫無個性的共性、眾多的歷史事件和像浮云一樣地飄浮在它們之上的未來的形象中間,人有時感到空虛,孤獨。但這又怎樣呢?人們想保存一切:要薔薇,也要雪;他們希望在一串串熟了的葡萄旁邊開放著5月的鮮花!修道士在苦悶的時刻靠著祈禱得到解脫。我們并不祈禱,我們從事寫作,寫作就是我們的禱告。也許,二者的結(jié)果是一樣的,不過現(xiàn)在我們談論的不是這個?! 〔诲e,在生活里有愛好重復的韻律、愛好反復的曲調(diào)的;誰不知道老年多么近似童年?仔細看看,就不難發(fā)現(xiàn)在生命全盛時期的兩頭,連同它那用鮮花編成的花冠和用荊棘做成的荊棘冠,連同它的搖籃和棺材,類似的時代常常重復,而主要點又是如此相像。青年時期還不曾有過的事物,它已經(jīng)喪失了;青年時期毫無個人考慮所幻想的事物,也同樣沒有個人考慮地從烏云和霞輝里現(xiàn)出來更加光輝,更加寧靜?!  斘蚁氲轿覀儍扇爽F(xiàn)在快到五十歲,站在俄國自由語言的第一架印刷機前面,我覺得我們在麻雀山上少年時期的格留特里不是在三十三年前,而是至多——三年!  生活……許許多多生命、不同國家的人民、革命、極其親愛的人們都在麻雀山和櫻草山之間出現(xiàn)、變換、消失了;它們的痕跡幾乎已經(jīng)給事件的無情的旋風掃掉了。四周的一切全改變了:泰晤士河代替了莫斯科河在流動,身旁都是外國人……我們再也沒有返回祖國的路了……只有兩個孩子(一個十三歲,另一個十四歲)的夢想完整地保存了下來?! ∽尅锻屡c隨想》算清個人生活的賬,而且作為個人生活的總目吧。剩下來的思想就用到事業(yè)上去;余下來的力量就投到斗爭中去。   我們的同盟仍然如此……  我們又一次走上憂郁的路,  不倦地宣揚真理啊,——  由它去吧,讓夢想和人們在我們身旁過去!  臧仲倫《往事與隨想》(代 跋)   譯完《往事與隨想》,完成了我此生的最大心愿,我已心力交瘁,再加上人已垂垂老矣,患有青光眼,視力較差,本來,我已不想再說什么和寫什么了。但是,在交稿之前,我還想談談我翻譯《往事與隨想》的緣起、經(jīng)過,以及巴金先生與我的相識和對我的提攜?! ?977年歲末,即文化大革命已經(jīng)結(jié)束和粉碎“四人幫”以后的第二年,當時,我國知識界和社會上已經(jīng)一掃“萬馬齊喑”的沉悶空氣,有些話敢說了,有些事敢做了。我也心潮起伏,充滿幻想,也許,終于可以做點事了。但是,政治上乃至社會上的成見和條條框框還在,門檻很多。我雖然從二十年的重壓和凄苦下掙扎出來,稍稍舒了口氣,但是仍舊沒有感到“科學的春天”和“藝術的春天”即將到來。許多事還是老樣,并不見松動。這一時期,我處在一種躍躍欲試而又彷徨和無所適從的境地:一方面有一種欲罷不能的執(zhí)著追求,不甘蹉跎歲月,虛度此生;另一方面,我曾經(jīng)說過一句遭到“革命群眾”批判的話,“天生我材必有用”,但是怎樣用和用到哪里去呢,又不得其門而入?! ∥沂?0世紀50年代,慕我國著名翻譯家曹靖華先生之名,報考北京大學俄羅斯語言文學系的,希望將來也同曹先生一樣能成為一名文學翻譯家。我在讀研究生的時候,買到和讀到了蘇聯(lián)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赫爾岑的長篇回憶錄《往事與隨想》。它是作者所處的那個時代的歷史實錄。俄國的黑暗使我感到震驚,無數(shù)愛國志士前仆后繼的斗爭,使我感到欽佩。書中對活躍于19世紀歷史舞臺的正反兩方面的人物,都作了深刻的描繪和耐人尋味的分析,不啻是一面時代的鏡子。我在許多方面與作者產(chǎn)生了共鳴,他說出了許多我想說而不知道怎么說的話。我喜歡《往事與隨想》,我想把它翻譯出來。但在當時這是不可能的:一方面,因為我很快就被錯劃成“右派”,被剝奪了寫作、翻譯和出版的權利;另一方面,像我這樣一個初出茅廬、剛開始學步的無名小卒,哪能叩開國家出版社的大門呢!  經(jīng)過長達二十年的凄苦歲月,我已變得心如死灰,只想做個享有公民權的普通人,娶妻生子,了此余生?! 〉牵业摹坝遗伞泵弊诱耍?972年),“四人幫”被打倒了,政治氣氛松動了,能稍許喘口氣了,又使我萌生了一線希望,但這希望仍十分渺茫,甚至連畫餅充饑也說不上。  就在這時候,我在報上看到巴金先生正在翻譯《往事與隨想》的報道。對巴金先生的這個工作我很感興趣,對他的譯文我也一直很喜歡,很欣賞,認為由巴金先生來翻譯《往事與隨想》,那是最好不過了。我等著巴老這一譯作的問世?! ‘敃r,我住在北大筒子樓一間十四平方米的陋室里。晚上,挑燈夜讀。我想借此學一點前輩翻譯家的翻譯技巧和翻譯方法,就從北大圖書館借來了巴老在20世紀50年代翻譯的《家庭的戲劇》,中俄對照,逐字逐句地仔細研讀?!都彝サ膽騽 肥恰锻屡c隨想》第五卷的一部分。讀時,我做了筆記,記下了許多精彩的譯例,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有的似是誤譯,有的似乎欠妥?! “l(fā)現(xiàn)這些疑問后,我倒無所適從起來:寫信給巴老給他指出來,供他參考?巴老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大師和文學翻譯家,我不過是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無名小卒。以巴金先生的廟堂之高,我實在無此膽量。同時,晚輩向前輩提意見,也似欠禮貌。為難之際,閑談中,我與妻講了。妻鼓勵我說:“知無不言,試試看嘛,大不了碰個釘子。”我聽了妻的話,寫了一封言詞懇切的信,目的只是供巴老在翻譯全書、校訂舊譯時聊作參考?! ⌒虐l(fā)出后(1978年3月初,因為我不知道巴老的住址,是請《文匯報》編輯部轉(zhuǎn)交的),我心里一直在打鼓,深感自己沒事找事,自討沒趣?! 〉牵耆龊跷业囊饬?,我很快就收到了巴老的回信。一看到信封上俊美的筆跡“上海武康路金緘”,我的心就猛跳起來:一方面感到欣慰,巴老終于回信了,另一方面又不知道信里說些什么?打開信一看,我頓時感動得熱淚盈眶。信中寫道:  “仲倫同志:  “本月19日我回到上海,才讀到您月初的來信。謝謝您的信,也謝謝您那些意見……”  巴老接著說,有些錯誤,他是“照英譯本譯的”,有些則是“我弄錯了,不能怪英譯者”。接著,巴老又誠懇地說:“我接受您的意見,將重譯《家庭戲劇》時,一定參考您的意見修改譯文。”  一位高踞于中國藝術殿堂的最高層、聲名顯赫、蜚聲中外的文學大師,居然虛心接受一個解放后才上大學、當時甚至不夠資格當一名大學助教的人(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當時,我不過是北大俄語系的一名小資料員,或曰教輔人員)提的一些極不成熟的意見,真是曠古未聞!唐皇納諫,千古傳為美談,但魏征是朝廷重臣,時任諫議大夫。巴老,說句不恰當?shù)谋扔?,就好比中國文壇的皇帝,而我不過是一名白丁,一介布衣,一個庶民。巴老居然能虛懷若谷,傾聽我的意見,而且這些意見還不見得全對,——巴老的人品、文品,由此可見一斑。難道這不應傳為千古美談嗎?!至少,也應當是一段值得載諸史冊的文壇佳話吧。不是不才有什么了不起,而是巴老太偉大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足以說明這點的還有,這位蜚聲中外的老作家,居然讓我這個比他小二十七歲、當時尚無像樣的譯作問世的小資料員,替他校訂他翻譯的《往事與隨想》這樣一部皇皇巨著?! ∷谛胖袉栁遥骸  按送?,我還有一個請求,您愿意不愿意,有沒有時間替我校一遍《往事與深思》的新譯文……倘使您愿意校閱它,我就把底稿寄上?!保ㄒ陨暇?978年3月25日巴金先生給我的信。)  對此,我很感動,內(nèi)心很惶悚,同時也感到十分榮幸和幸福。我誠惶誠恐地接受了巴老交給我的這一光榮任務。我對巴老說:“我才疏學淺,不克當此重任,但我將勉為其難,將這一工作做好?!薄 ∥揖ぞI(yè)業(yè)、夜以繼日地對照原文,逐字逐句地校讀巴老翻譯的《往事與隨想》(第一冊,即原書的一、二兩卷)。巴老看了我的校改,很滿意。他給我寫信道:  “您的意見很好。我這十幾天在校改《往事……》,您的意見我已看到第六章,百分之九十我都采納了。我覺得您不僅相當熟悉這部書,而且您的確是‘肯花時間,肯下工夫’。您的意見對我有大的幫助?!保ㄒ?978年7月30日巴金先生給我的信。)  類似的話,巴老在以后給我的信中,在《往事與隨想》第一冊后記中,以及在《巴金譯文全集?第四卷代跋》中,又多次提到,并向我表示感謝。這使我備感羞愧和汗顏。我為巴老做了一點事,其實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他就惟恐抹殺了別人的成績、別人的“功勞”,因而利用各種機會,一再提到我,獎掖、提攜之心溢于言表,——此恩,此德,我沒齒難忘。  再說說我與巴老對《往事與隨想》(《Былое и думы》)這一書名的推敲和酌定?! ∵^去,有人把它譯成《往事與回憶》,欠妥。巴老曾把它改譯為《往事與沉思》、《往事與深思》、《往事與思想》……等等。我覺得,這樣翻譯也對也不對,但似與作者的本意不甚契合,似譯成“隨想”、“隨感”、“雜感”更妥當些。我把我的這一想法告訴了巴老,巴老回信說:  “……書名決定改為《往事與隨想》。感謝您提醒我。我一直不滿意‘思考’、‘沉思’、‘深思’這類的譯法。用‘隨想’二字,適當?shù)枚唷C髅魇请S時的感想。”(見1978年9月2日巴金先生給我的信。)  巴老在《往事與隨想?第一冊后記(一)》中也提到此事。他說:“我最初把書名譯作《往事與深思》,曾經(jīng)用這譯名發(fā)表過三四萬字的‘選譯’。現(xiàn)在我根據(jù)一位朋友的建議將‘深思’改譯成‘隨想’,這樣可能更恰當些。”巴老在《巴金譯文全集?第四卷代跋》中又說:“我和臧仲倫同志的友誼同樣是建立在赫爾岑回憶錄的基礎上的……回憶錄的書名《往事與沉思》,我便是根據(jù)他的建議改為《往事與隨想》。從這里我得到啟發(fā),我為我晚年的主要著作《隨想錄》找到了名字。因為這些,我衷心感謝他。”  現(xiàn)在到處(包括《中國大百科全書》)都采用《往事與隨想》這一譯名,這里面也有我的一份微薄的貢獻,我為此感到高興、幸福,甚至比我有幸校閱巴老的譯稿更高興。巴老的譯文是不朽的,這書名也是不朽的,我也隨之分享到了一點小小的不朽。巴老在自己的文章中稱我是他的朋友,真是愧煞我也,我哪有資格做巴老的朋友呢?他的朋友都是大作家、大詩人、大劇作家。我一直自稱是巴老的學生,向他謙恭地執(zhí)弟子之禮。如果我恬不知恥,硬著頭皮接受“朋友”這個稱號的話,那也至多只能算是(正如李小林稱陳丹晨那樣)巴老的“小朋友”,在陳丹晨先生之后忝居相知之列?!  峨S想錄》是巴老晚年嘔心瀝血之作,是一部講真話的大書,是巴老創(chuàng)作的又一高峰??墒沁@書名居然是受了我的“啟發(fā)”(巴金語)。我哪怕一事無成,一本書也沒有譯過,也沒有在北大教過書,僅此一點,我就足以含笑九泉了?! ?978年9月1日,巴老校完《往事與隨想》第一冊全稿,交給了上海譯文出版社。第二天,巴老寫信給我,談了許多事,其中還談到:“第三、四卷(即《往事與隨想》第二冊——筆者)還是要請你校對……”(見1978年9月2日巴金先生給我的信。)  我懷著感激的心情接受了巴老的這一盛情邀請?! ?979年10月,《往事與隨想》(一)中譯本問世。巴老親筆題詞,送給了我一本樣書。此外,還給我寫了一封信:“《往事》已出版,我想寄給您精裝本,但等了兩個多星期,聽說精裝本還未裝出來,打算一兩天內(nèi)先寄上一冊平裝本,讓您看看,補(精)裝本以后補寄?!保ㄒ?980年2月27日巴金先生給我的信。)此外,巴老還讓出版社付給我他的稿費的兩成,作為校訂費。我一再辭讓,他堅持要給,后來還是給了?! ?983年春,我趁到上海外國語學院開會之便,到上海華東醫(yī)院看望了病中的巴老。我以前沒有見過巴老,這是初次見面(也是唯一的一次),但我與巴老神交已久。巴老給我第一眼的印象是,歲月洗凈的蒼蒼白發(fā)和一張清癯的、略顯疲憊的臉,一副深色的眼鏡架在鼻梁上。我原以為像巴金先生這樣有身份的人,又住在上海頂級的高干醫(yī)院,病房一定很寬敞,很舒適,可是,大謬不然,它很小,甚至略嫌逼仄,陳設也很簡陋,毫無豪華之氣。當時,病房里還有兩個人,大概是來陪護或是來看望病人的,一位是巴老的弟弟,姓李,在上海文藝出版社工作,一位大概是巴老的女兒李小林。我與大家寒暄和問候巴老的病情后,就談到《往事與隨想》。巴老鄉(xiāng)音未改,四川口音,我聽不大懂,交談時,就由巴老的弟弟李先生權充翻譯。在談話中,巴老提到福建師范學院的項星耀先生,也就是巴老在《往事》后記中提到的把他譯好的四卷譯稿寄給巴老作參考的那位先生。巴老說:“我寫信給項星耀同志,‘不要因為我翻譯《往事與隨想》,您就不譯了。您譯您的,我譯我的。如果您沒有地方出版,我可以介紹您到四川去,我侄子在那里當社長(指出版社社長——筆者)?!撬煌?,非要等我死了以后,他再接著譯?!碑敃r,這話我都沒有聽懂,巴老的弟弟李先生還用普通話給我重復了一遍。當年,巴老七十九歲,——我覺得,這樣說有欠恭敬,也不禮貌,當即回答:“我相信,巴老有生之年一定能把這部大書譯完?!敝钡?985年1月15日巴老在給我的信中還說:“《往事與隨想》我早已答應項星耀同志,如我中途死去,就讓他接著翻譯下去?!薄 ‘敃r巴老似有足疾,正在用一種中草藥熬制的湯劑泡腳。我就站在他身后,由他弟弟李先生拍了一張合影。這是我唯一的一次與巴老見面,也是我與巴老的唯一的合影。  隨后,巴老又親筆題詞,送給我一本由香港三聯(lián)書店剛出版的《隨想錄》第三集《真話集》?! ?987年或者1988年,我在報上看到,巴老公開宣布:《往事與隨想》,他“已經(jīng)沒有精力,也沒有時間翻譯下去了”。這時我才萌生重譯或續(xù)譯《往事與隨想》的念頭。我先與人民文學出版社主管外國文學編輯室的原副總編孫繩武(孫瑋)先生談及此事。他說,“您說晚了”,他曾與時任副總編的秦順新先生到上海組稿,秦已接受項星耀的譯稿。他問我有沒有興趣擔任項稿的社外責編?我考慮后辭謝了。于是我就寫信給巴老,征求巴老的意見,能不能由我接著翻譯下去,以完成他的未竟之業(yè)?巴老回信道:  “項星耀同志的全譯稿一次在人文出齊,對讀者來說是件好事,他這樣做是得到我同意的……我喜歡赫爾岑的回憶錄,自己不譯,就不應當妨礙別人翻譯……您有興趣,您可以譯下去,也可以從頭譯起。您會譯得很好?!保ㄒ?988年7月9日巴金先生給我的信。)  我遂與上海譯文出版社聯(lián)系。因為巴老譯的《往事與隨想》(一)是在“譯文”出的,要續(xù)譯就必須在那里出。我怕碰釘子,就請我的老師魏荒弩先生代為詢問,還附去了巴老希望我把此書續(xù)譯下去的信?!白g文”的回信是由馮春寫的。果不其然,我的建議遭到了拒絕?;匦诺拇笠馐?,巴老還健在,不便約請其他人繼續(xù)翻譯。我見此,只得作罷?! ∫驗檫挡婚_“譯文”的大門,我只好放下《往事與隨想》,而且一放就是十五年。在這十五年中,我專攻陀思妥耶夫斯基,幾乎譯了陀翁的全部長篇小說(除《少年》)?! ?003年,南京譯林出版社的責任編輯陳肇芬同志來信,請我介紹幾本值得翻譯的俄文著作。當時正值全國籌備慶賀巴老一百歲華誕,國內(nèi)掀起了一股巴金熱。我也陡地想起我長達十五年的未了心愿,以及我與巴老相識、相知和愉快合作的前前后后。我向陳肇芬同志推薦了《往事與隨想》,并附上巴老給我的信,說明巴老處將由我負責聯(lián)系。“譯林”總編章祖德同志立刻同意了。我寫信給巴老與巴老的女兒李小林同志,說明了我的打算,并表示我愿意在巴老已經(jīng)翻譯出版的《往事》一、二卷之后繼續(xù)翻譯,把全書譯完。很快,李小林同志就給我回了電話,表示首肯,并說:“我爸爸還留著給您的信,我查到了。他本來就希望你們繼續(xù)譯下去?!薄 “屠显?978年3月27日給我的信中說:“我翻譯這部書,也感到吃力,是邊譯邊學習,翻譯也是為了學習?!卑屠仙星胰绱颂搼讶艄龋髮W如我,能不顫栗觳觫,誠惶誠恐,把我一生最后一件大事做好,以慰先生在天之靈乎!本來我想多花些時間,勤以補拙,一字一句,慢慢推敲,精雕細琢,但是出版社頻頻催稿,有些地方來不及細細琢磨,再加我已年逾古稀,患有青光眼,視力不好,在翻譯過程中,難免有誤讀、疏漏和粗糙之處。為此,我愧對巴老,也請熱愛巴老、喜歡赫爾岑回憶錄的廣大讀者見諒?! ∽詈螅诮Y(jié)束這篇《代跋》之前,我還要衷心感謝三個人?! 〉谝晃皇俏业膼燮藓飨?。她是我整個翻譯生涯中的重要顧問和左右手。給巴金先生寫信,是她鼓勵和極力促成的。我在翻譯《往事》時,她為我做了大量輔助性工作。所謂賢內(nèi)助,不僅在生活上,主要是在事業(yè)上。家有仙妻,此之謂乎?一笑。第二位是譯林出版社的資深編輯陳肇芬同志。她是我在譯林出版的所有書的責編。她知識淵博,文學素養(yǎng)高,中俄文修養(yǎng)都極好。十余年來,她認真、負責、細致地審讀我的每一句譯文,以至校定每一個標點符號。勞苦功高,對我有大的幫助。第三位是我的同事和朋友彭甄博士。他為本書寫了很好的譯序。他高屋建瓴,談古論今,博采眾說,對赫爾岑的哲學和社會政治思想,對他的文學觀和美學觀,以及對《往事與隨想》本身的思想價值和藝術價值、藝術建構和文體特色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綜合和評述。為喜愛本書的廣大讀者登堂入室做了很好的鋪墊與向?qū)А?                                  臧仲倫              2006年11月28日  

內(nèi)容概要

《往事與隨想》是一部包括日記、書信、隨筆,政論和雜感的長篇回憶錄,成書于作者流亡期間,赫爾岑稱其為“歷史在一個偶然走上它的道路的人身上的反映”。全書共八卷,記述了從十二月黨人起義到巴黎公社前夕的半個世紀里俄國和西歐的社會生活及革命事件,在廣闊的歷史背景下描寫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把重大社會事件同作家個人的生活道路、思想發(fā)展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構成了一部“十九世紀的百科全書”,展現(xiàn)了俄國和西歐幾代知識分子的生活史和精神史。     在這部書中作者把他個人的生活事項同具有社會歷史意義的一些現(xiàn)象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了。在前四卷中展開了十九世紀上半葉俄國政治、社會、文化生活的景象。在這樣一幅寬廣的歷史畫面上活動著各式各樣的人物,從達官顯貴、各級官員、大小知識分子、各種藝術家到聽差、仆婢、農(nóng)奴。作者善于用寥寥幾筆勾出一個人物,更擅長用尖銳無情的諷刺揭露腐敗的官僚機構和現(xiàn)實生活中的怪人怪事,從各方面來反映以鎮(zhèn)壓十二月黨人起家的尼古拉一世統(tǒng)治的黑暗恐怖的時代。他以堅定的信心和革命的熱情說明沙皇君主制度和農(nóng)奴制度是俄國人民的死敵,它們必然走向滅亡。

作者簡介

赫爾岑(1812—1870)俄國哲學家,作家,思想家。1812年生于莫斯科貴族家庭,卒于巴黎。1829年秋進莫斯科大學學習,和朋友一起組織政治小組宣傳空想主義和共和政體思想。1835年以“對社會有極大危險的自由思想者”罪名被流放。1842年回到莫斯科后,努力研究哲學、歷史和自然科學,成為俄國進步思想界領袖,列寧稱贊赫爾岑的哲學思想,“竟能達到最偉大的思想家的水平”。
  30年代末流放時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早期中篇小說《一個年輕人的札記》帶自傳性質(zhì)。40年代發(fā)表《誰之罪?》《克魯波夫醫(yī)生》和《偷東西的喜鵲》等三部中長篇小說,是19世紀中葉俄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優(yōu)秀代表。
  1847年初,赫爾岑攜家到歐洲,成為政治流亡者。1848年歐洲革命的失敗,使赫爾岑思想上發(fā)生危機,對西歐的社會主義運動感到失望。1853年他在倫敦創(chuàng)辦《北極星》、《鐘聲》等革命刊物,刊物通過各種渠道傳入俄國,對俄國的革命運動起著很大的推動作用。這期間,他還寫成回憶錄《往事與隨想》,這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明珠。
  1870年1月21日赫爾岑病逝于巴黎。不久,他的骨灰被運到尼斯,安葬在他妻子的墓前。

書籍目錄

往事與隨想(上冊)致尼·普·奧加遼夫序言第一卷 育兒室和大學(1812—1834)  第一章 我的保姆與“偉大的軍隊”——莫斯科大火——我的父親覲見拿破侖——伊洛瓦伊斯基將軍——與法國戰(zhàn)俘一起旅行——愛國主義——卡·卡洛——共同管理家業(yè)——析產(chǎn)——參政官  第二章 保姆的議論和將軍的談話——尷尬的地位——俄國百科全書派——苦悶——女仆和男仆的住所——兩個德國人——上課和讀書——教義問答和福音書  第三章 亞歷山大一世之死和12月14日——精神覺醒——恐怖分子布肖——柯爾切瓦的表姐  第四章 尼克和麻雀山  第五章 家庭生活細節(jié)——俄國的18世紀人物——我家的一天——客人與常來的人——佐年貝格——聽差及其他人  第六章 克里姆林宮管理處——莫斯科大學——化學家——我們——馬洛夫事件——霍亂——菲拉列特——孫古羅夫案——瓦·帕謝克——列索夫斯基將軍  第七章 學業(yè)結(jié)束——席勒時期——風華正茂的青年時代和藝術家生活——圣西門主義和尼·波列沃伊增補:亞·波列扎耶夫第二卷 監(jiān)獄與流放(1834—1838)  第八章 預言——奧加遼夫被捕——大火——莫斯科的自由主義者——米·費·奧爾洛夫——墓園  第九章 逮捕——見證人——普列契斯欽區(qū)的警察所辦公室——家長制法庭  第十章 在瞭望塔下面——到過里斯本的警官——縱火犯  第十一章 克魯季茨兵營——憲兵的閑談——軍官們  第十二章 審訊——老戈利岑——小戈利岑——斯塔阿爾將軍——宣判——索科洛夫斯基  第十三章 流放——市長——伏爾加河——彼爾姆  第十四章 維亞特卡——省長大人的辦公廳和餐廳——基·雅·秋法耶夫  第十五章 官僚世界——西伯利亞總督——陰險毒辣的警察局長——好商量的法官——葬身火窟的縣長——傳播東正教的韃靼人——女性的男孩——馬鈴薯恐怖及其他  第十六章 亞歷山大·拉夫連季耶維奇·維特貝格  第十七章 皇太子在維亞特卡——秋法耶夫下臺——調(diào)往弗拉基米爾——縣長審案子  第十八章 弗拉基米爾生活的開始第三卷 克利亞濟馬河上的弗拉基米爾(1838—1839)  第十九章 公爵夫人和公爵小姐  第二十章 孤兒  第二十一章 離別  第二十二章 我離開后的莫斯科  第二十三章 1838年3月3日和5月9日  第二十四章 1839年6月13日(給娜·亞·扎哈利娜的信)第四卷 莫斯科、彼得堡和諾夫哥羅德(1840—1847)  第二十五章 不諧和音——新的小組——極端黑格爾主義——別林斯基、巴枯寧和其他人——同別林斯基的爭吵與和好——在諾夫哥羅德同一位太太的爭論——斯坦克維奇小組  第二十六章 警告——銓敘局——內(nèi)務大臣辦公廳——第三廳——崗警事件——杜別爾特將軍——卞肯多爾夫伯爵——奧莉加·亞歷山德羅芙娜·熱列布佐娃——第二次流放  第二十七章 省公署——我自己監(jiān)管自己——反儀式派和保羅——地主與地主太太們的家長權力——阿拉克切葉夫伯爵與軍屯——兇殘的偵訊——辭職  第二十八章 Grutibelei——流放后的莫斯科——波克羅夫斯柯耶村——馬特維之死——約翰神父  第二十九章 我們的朋友    一、莫斯科的朋友圈——席間談話——西方派(博特金、列德金、克留科夫、葉.科爾什)    二、在朋友的墳頭  第三十章 我們的論敵    斯拉夫派和泛斯拉夫主義——霍米亞科夫、基列耶夫斯基兄弟、康.阿克薩科夫——恰達葉夫  第三十一章 家父去世——遺產(chǎn)——遺產(chǎn)分割——兩個外甥  第三十二章 最后一次索科洛沃之行——理論上的決裂——緊張的局面——Dahin!Dahin!  第三十三章 充當隨從的警察分局長——警察總監(jiān)科科什金——“有序中的無序”——再一次拜訪杜別爾特——護照    尼·赫·克徹爾    1844年的插曲第五卷 巴黎——意大利——巴黎(1847—1852)  序  革命前后  第三十四章 旅途    丟失的派司——柯尼斯堡——用自己的胳臂做的鼻子——到了!——又要離開  第三十五章 共和國的蜜月    穿皮上衣的英國人——德·諾阿耶公爵——自由女神與馬賽的自由女神胸像——西布爾神父和阿維尼翁的普世共和國    西方雜記第一輯    一 夢    二 雷雨交加  第三十六章 《La Tribune des Peuples》——密茨凱維奇和拉蒙·德·拉·薩格拉——1849年6月13目的革命合唱隊——巴黎的霍亂——離境  第三十七章 建造巴別塔——德國的umwalzungsmanner們——法國的紅色山岳派——日內(nèi)瓦的意大利fuorusciti——馬志尼、加里波第、奧爾西尼——羅馬與日耳曼傳統(tǒng)——乘坐“拉杰茨基公爵”號  第三十八章 瑞士——詹姆斯·法齊和流亡者——Monte—Rosa    西方雜記 第二輯    一 IL PIANTO    二 POST SCRIPTUM  第三十九章 金錢和警察——皇帝詹姆斯·羅思柴爾德和銀行家尼古拉·羅曼諾夫——警察和金錢  第四十章 歐洲委員會——俄國駐尼斯總領事——給奧爾洛夫的信——對孩子的迫害——福黑特一家——將七品官轉(zhuǎn)為納稅農(nóng)民——沙特爾的接待(1850—1851)  第四十一章 蒲魯東——《La Voix du Peuple》的出版——通信——蒲魯東的意義——補遺對一些已經(jīng)觸及的問題的思考  第四十二章 Coup d'Etat——已故共和國的檢察官——荒野中的牛叫——檢察官被逐出境——秩序和文明的勝利(下冊)第五卷 巴黎——意大利——巴黎(1847—1852)(續(xù))    家庭的戲劇  第一章 1848年    兆候    傷寒病  第二章  第三章 心的迷亂  第四章 又一年(1851年)  第五章  第六章 《海洋之夜》(1851年)  第七章 1852年  第八章    后記    追記    豪格    再記    特丁頓出發(fā)之前(1863年8月)    到達以后    附錄    關于《家庭的戲劇》    俄羅斯的影子    一 尼·伊·沙左諾夫    二 恩格爾孫夫婦第六卷 英國(1852—1864)  第一章 倫敦的霧  第二章 高山仰止    歐洲中央委員會——馬志尼——賴德律一洛蘭——科蘇特  第三章 倫敦的流亡者    德國人,法國人——派別——雨果——費利克斯·皮亞——路易·勃朗和阿爾芒·巴爾貝斯——《On Liberty》    補遺:約翰·斯圖亞特、穆勒和他的書《ON LIBERTY》  第四章 兩次審判案    一、決斗    二、巴爾泰勒米  第五章 “NOT GuILTY”  第六章    波蘭流亡者    阿洛伊修斯·別爾納茨基——斯坦尼斯拉夫·沃爾采爾——1854.年至1856年的宣傳鼓動——沃爾采爾之死  第七章 流亡中的德國人    盧格·金克爾——Schwefelbande——美國人的宴會——《The Leader》——St-Martin's Hall的群眾集會——  第八章 五十年代的倫敦自由流亡者    普通的不幸和政治不幸——教員和推銷員——貨郎和流浪漢——耍嘴皮子的和耍筆桿子的——什么也不干的經(jīng)紀人和永遠忙忙碌碌的不勞而獲者——俄國人——小偷——密探  第九章 羅伯特·歐文  第十章 CAMICIA ROSSA第七卷 私人俄文印刷所和《鐘聲》  第一章 全盛和衰落(1858一1862)  第二章 瓦·伊·克利西耶夫  第三章 年輕的流亡者  第四章 巴枯寧和波蘭問題    附 錄致波蘭俄國軍官委員會的信  第五章 R.WEATHERLEY&c。的輪船《WARD JACKSON》  第六章 PATER V.PETCHERINE  第七章 伊·郭洛文第八卷 斷片(1865—1868)  第一章 雜記    一 瑞士風光    二 旅途上的閑話和餐廳里的俄國同胞    三 在阿爾卑斯山那一邊    四 ZU DEUI’SCH    五 彼世界和此世界  第二章 VENEZIA LA BELLA(1867年2月)  第三章 LA BELLE FRANCE    一 ANTE PORTAS    二 INTRA MUROS    三 ALPENDRDISKEN    四 但以理們    五 亮點    六 出兵以后    舊信選編(《往事與隨想》補)    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波列伏伊的信    選自維薩里昂·格里戈里耶維奇·別林斯基的信    選自季莫費·尼古拉耶維奇·格拉諾夫斯基的信    彼得·雅科夫列維奇·恰達葉夫的信    選自彼·約·蒲魯東的信    托馬斯·卡萊爾的信《往事與隨想》代跋生命的舞蹈與沉思

章節(jié)摘錄

  第一卷 育兒室和大學(1812—1834  “韋拉·阿爾塔莫諾夫娜,喂。再給我講一回法國人到莫斯科的事情吧?!蔽依鲜沁@樣說,一邊在小床上伸著懶腰,用絎過的被子裹住身子,我的小床四周都縫上了布,免得我摔出來?!  翱?!這有什么可講的呢,您已經(jīng)聽過那么多回了,況且現(xiàn)在是睡覺的時候了;您還是明天早點兒起來好?!崩蠇寢屨绽@樣回答,其實她很愿意再講她所喜愛的故事,就像我很愿意再聽那樣。  “您就講一點兒吧,您怎么知道的呀,它怎么開頭的呀?”  “就是這么開頭的。您知道您的爸爸是怎樣的人——他總是拖拖拉拉的;他收拾行李,收拾行李,總算收拾好了!人人都說:‘該動身了,還等什么呢?城里頭人差不多走光了。’可是不,他跟巴威爾·伊凡諾維奇商量來商量去:大家一塊兒怎么走,起初是這一位沒有準備好,然后又是那一位沒有準備好。后來我們都收拾好了,馬車也準備好了;老爺們坐下來吃早飯,突然我們的廚師臉色十分慘白,跑進飯廳里來報告:‘敵人進了德拉里米洛夫門了。’我們大家心都緊了,叫了一聲:‘啊,上帝保佑吧!’全都驚慌起來;我們正在忙亂、唉聲嘆氣的時候,看見街上跑過一隊龍騎兵來,他們戴著這樣一種頭盔,腦袋后面還拖著一條馬尾巴。城門全關上了,您那位爸爸這下可交了‘好運’了,還有您同他一塊兒;您的奶媽達利雅那個時候正抱著您喂奶,——您是那么嬌嫩、柔弱?!?。

編輯推薦

?七十年苦旅  巴金領銜翻譯全譯本終可重見天日?《往事與隨想》是獨家版權  首度自原文翻譯?百年苦難的精神記錄,影響中國自由知識分子成長

名人推薦

文學與心理學天才的偉大紀念碑,赫爾岑賴以不朽的最大憑據(jù)。以回憶錄作家而論,他無可匹敵。——以賽亞•伯林我最喜歡的書肯定是赫爾岑寫的《往事與隨想》。到目前為止,關于這100年苦難的精神記錄,還沒有一本超過《往事與隨想》。—— 朱學勤赫爾岑是我的‘老師’,他的‘回憶’是我最愛讀的一部書。它是我學習寫作時的老師,我這次翻譯它也是為了學習。—— 巴金歷史上的一些記憶文章和著述對我們影響也很大,比如愛倫堡的《人•歲月•生活》,赫爾岑的《往事與隨想》,他們那種在個人記憶里思索和記述歷史的做法,有個性,又有深度,還讓讀者覺得親切。我和北島一直在想,他們能干,咱們怎么不能干?當然我們做法不一樣,是集體回憶,這樣更好。我們希望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完成今天和昨天的一個初步對話。——李陀 如果失去了赫爾岑,正如我們所知道的,俄羅斯革命史和俄羅斯思想史都將是斷裂而又殘缺的。——摩羅在我國(十九世紀的俄國),沒有一個作家比他更敏銳、更聰穎;在描寫他所接觸過的人們的技巧方面,無人與赫爾岑匹敵。只有他一個人善于這樣寫作!——屠格涅夫赫爾岑作品的最大特點在于“思想的威力”。—— 別林斯基巴金與《往事與隨想》翻譯赫爾岑的《往事與隨想》被巴金視為他“一生最后的一件工作”。赫爾岑是俄國19世紀杰出的革命民主主義者、著名的政論家和出色的作家。他30歲流亡國外,長期生活在西歐,死后安葬于法國尼斯。巴金清清楚楚記得他初讀赫爾岑的《往事與隨想》一書時,書中的人與事使他如何激動,如何亢奮。他說:“當時我的第一本小說《滅亡》還沒有寫成。我的經(jīng)歷雖然簡單,但是我的心里也有一團火,它在燃燒。我有感情要發(fā)泄,有愛憎需要傾吐。我也有血有淚,它們通過紙和筆化成一行、一段文字。我不知不覺間受到了赫爾岑的影響。”幾年后,巴金撰寫《俄國社會運動史話》一書時,有一章專門介紹了赫爾岑:赫爾岑的家庭、他的學歷、他參加革命活動,被捕入獄,流亡國外,創(chuàng)辦《北極星》和《警鐘》雜志,他與俄國的巴枯寧、法國的蒲魯東、意大利的馬志尼和加里波第的交往,他的家庭悲劇等等。這一切無疑為巴金后來翻譯《往事與隨想》作了鋪墊。1936年,巴金翻譯了赫爾岑回憶錄中的兩個片段《?!放c《死》。他還向魯迅表示過要翻譯這部100多萬字的巨著。1940年,巴金又譯出回憶錄中的第一部分(1848-1852),并以《一個家庭的戲劇》為名,于同年8月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巴金欣賞赫爾岑的文筆,說他“善于表達他那極其鮮明的愛與憎的感情”,說他的文章“能夠打動人心”。巴金在上世紀40年代初寫的一些散文,如《雨》、《火》等中不止一次引證赫爾岑的話。巴金時斷時續(xù)在翻譯赫爾岑這部巨著的一些章節(jié)。“文革”后期,1974年,70歲的老人再次拿起筆來,每天翻譯幾百字,一邊翻譯一邊作詳細的注釋。他把翻譯《往事與隨想》看成是一種學習,“我要學習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又說,“當然學習是多方面的,不過我至今還在學習作者如何遣詞造句,用自己的感情打動別人的心,用自己對未來的堅定信心鼓舞讀者。”1975年2月巴金在致一位朋友的信中說:他總想能在活著期間把一百多萬字的《往事與隨想》譯完,即使不能印出也沒有關系,留下來總有點用處。他寫道:“全書好像是歐洲和俄羅斯19世紀前半期政治和社會的編年史。”1977年3月巴金寫給另一位朋友的信中說:赫爾岑的回憶錄的前半部揭露尼古拉一世的反動統(tǒng)治,寫得很出色,值得學習。“我老了,又受了‘四人幫’十年的折磨,放下‘作家’這塊牌子,也無怨言?,F(xiàn)在認真學習,倘使譯完赫爾岑的書,能學到一點他的筆法,又能多活幾年,有機會再拿起筆給‘四人幫’畫個像,給四害橫行的日子留下一點漫畫、速寫之類的東西,那就是我的奢望了。”我想,赫爾岑的回憶錄不僅在文體方面給予巴金諸多益處,而且“文革”期間在精神方面也給予這位受盡凌辱的老人以力量、以希望、以信念,增強了他堅強地活下去的勇氣。他回憶那不堪回首的十年經(jīng)歷時,深有感觸地寫道:“我仿佛同赫爾岑一起在19世紀俄羅斯的暗夜里行路,我像赫爾岑詛咒沙皇尼古拉一世專制黑暗的統(tǒng)治那樣咒罵‘四人幫’的法西斯專政,我堅決相信他們的橫行霸道的日子不會太久了。我就這樣活了下來,看到了‘四人幫’的滅亡。”1977年他譯的《往事與隨想》第一冊問世了。第一冊包含原作中的前兩卷,即《育兒室和大學》和《監(jiān)獄與流放》。巴金年齡越來越大,體力越差,疾病纏身,寫字困難,精力也不夠。他只譯了《往事與隨想》的五分之一,意識到自己已無法完成這部巨著的翻譯工作而感到遺憾。這時,我國有兩位翻譯家主動愿意幫助巴金完成他的譯著,一位是臧仲倫,另一位是項星耀。臧仲倫幫助巴金校對了他的全部譯文。項星耀則把這部巨著全部譯出。1993年年終,90歲高齡的巴金寫信給項星耀說:“在這個金錢重于一切、金錢萬能的時代讀到您介紹的好書,我實在高興。”他感謝這位譯者替自己向讀者償還了一筆欠了幾十年的債。值得注意的是巴金晚年的主要著作《隨想錄》,其書名即來自于赫爾岑的《往事與隨想》。巴金說:“赫爾岑是我的‘老師’,他的‘回憶’是我最愛讀的一部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往事與隨想(上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72條)

 
 

  •   赫爾岑的回憶錄,巴金的譯本,很好!
  •   赫爾岑的書至今還在影響著人們,如同高爾基所評論的,他一個人就是一部思想史
  •   巴金翻譯的書錯不了,再之因為巴金喜歡這本書我才買的。就是書大了點,書架不好放,再之,2本太厚捧著看不方便啊。
  •   經(jīng)典書有點貴不過很值得巴金翻譯的很好值得看
  •   巴金的譯本,加上不錯的排版,包裝。書拿到手上還是非常開心的。不過上下冊兩本都比較重,比以前看的上中下三冊那個版本顯得要大不少。 這樣的書就應該出這么大氣的版本吧,呵呵。
  •   巴老,我最喜歡的作家~~~~他主譯的書,很有水平,不在原著之下!
  •   受了伯林的影響,很喜歡!史詩般的著作,要靜心細讀!
  •   大學時在圖書館翻過,只是很粗略的翻翻,卻很喜歡,一直打算買來看。到貨后發(fā)現(xiàn)就是印象中的樣子,有一種別樣的親切?,F(xiàn)在有時間讀了,幸福。
  •   巴老經(jīng)典譯叢,俄羅斯文化人的經(jīng)典思想
  •   思想家對歷史天空沉思,人類文化結(jié)晶。
  •   這本書用作者的體驗給我們呈現(xiàn)了很多故事。仔細琢磨。會發(fā)現(xiàn)在歷史中的人物的細節(jié)
  •   書的質(zhì)量不錯,紙張稍薄。翻譯的質(zhì)量較高。書很厚,有質(zhì)感。
  •   一部需要認真地、靜下心來讀的書!
  •   文學經(jīng)典,看大師是怎么練成的
  •   有一份沉重,要靜靜的讀,一個人讀
  •   一套非常好的書,書中充滿了智慧的沉思。巴老的譯文讓我非常喜歡
  •   一本真正的歷史
  •   據(jù)說這本書影響了很多人,我希望他能影響影響我!
  •   買了這厚厚的兩本,翻了一下,感覺挺不錯,只是最近一直沒有時間看,一堆書,看不過來了,不過,先收藏了再說。
  •   品讀此書,了解一個偉人的一生。
  •   一套非常好的書,需要認真的品讀。
  •   書的裝幀不錯!
  •   值得一看 當當購物一直很放心
  •   看封底那么多牛人的評論,得留著慢慢看
  •   大力推薦啊,讀后非常有感觸的一本書,贊!贊!贊!
  •   看書評推薦的大部頭,需要有時間靜下來細看。
  •   趁活動,想都沒想就收了。
  •   正在讀,還不錯。圖書質(zhì)量很好,物流不給力。
  •   代同事買的,挺好的
  •   經(jīng)典不厭百回讀。
  •   紙質(zhì)很薄,單非常厚,拿到手里看很費力的,質(zhì)量沒的說
  •   開始買了一本薄的,簡裝的。孩子說不對,有另賣的。這才是正版的。
  •   大師手筆需慢慢品讀
  •   發(fā)人深省,好書
  •   巨子經(jīng)典,慢慢品讀!
  •   非常好的一本書,還沒看
  •   終于等到這本書了。如果是線裝本就更完美了。
  •   曾不止一次看過一則小幽默。俄羅斯的一個著名作家參加一個上流社會的沙龍聚會,熱鬧的場面豐盛的筵席舒緩的旋律中作家獨坐一隅。一位貴婦人好奇走來,說:“先生不跳一曲嗎?這是很流行的呢!”,作家回到:“感冒也流行”。這位作家叫赫爾岑。俄羅斯作家輩出,小子能說出十幾位乃或幾十位世界級的,只是不知赫氏何許人也。慚愧!現(xiàn)在知道了!赫爾岑——何止一個作家了得!
  •   我黨以俄為師半個多世紀,但我對“老師”不了解。這本書比官方歷史書更能靠訴我十月革命對俄羅斯人的影響。

    如果能增加閱讀古拉格群島等書,有助于理解蘇聯(lián)的消失。


    缺點是,和所有俄羅斯作家一樣,比較絮叨。
  •   俄國文學真是厚重,也許是地處西伯利亞的寒冷所致吧。
    思考的深度真是深,也許農(nóng)耕文化不會考慮這些。
  •   偶爾在書店看到,隨便翻了翻,主要因為是巴金先生翻譯的,就買了。
  •   書的質(zhì)量很好,送貨也很快,就是書太厚了,呵呵,不過這應該是出版社的問題吧,要是有一個更輕便的版本就好了
  •   是一本好書,每人的口味不同,未必每個人都會覺得這本書好。
  •   對于一個遠在異鄉(xiāng)的北漂來說,深夜秉燭讀此書,感覺是沉重的
  •   還未啟卷,想必非凡。
  •   才買了兩天就降價了,呃……
    書還是不錯的
  •   還沒仔細看,應該很好啊
  •   名著,還沒看,不知道翻譯如何。
  •   感覺此書是在書房看的書,不太容易看進去.
  •   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受到,急切地期盼著。
  •   內(nèi)容還行,但是裝幀和紙質(zhì)一般,和價格不符,比同等價位的劍橋中國史系列差很多。但確實很欣賞巴老的譯文也就將就啦!
  •   項星耀的那本才50幾元, 而且翻譯的質(zhì)量也不比巴金的差啊..這是巴金自己也承認的事實, 另外不知道合適由巴金領銜了,,巴金只是翻譯了一章啊..
  •   項星耀譯本是據(jù)英文本翻譯的。此本是據(jù)俄文本翻譯的。此本翻譯中夾雜許多外文,閱讀時不能很好的連貫閱讀。不過正好可以細讀,多讀。
  •   目錄錯了,書是好書!
  •   高中的時候就讀過巴老的譯文集里面就有一冊是《往事與隨想》雖然只有一部分,但還是可見巴老的認真與嚴謹,當然文字上的功夫自不必說了。后來再找便再沒在市場上找到這個版本,于是買了項星耀的譯本。也不錯,但是和巴老的譯本相比,還是簡略許多。
  •   赫爾岑的《往事與隨想》作品介紹中展示的竟是《杜拉拉升職記》的目錄。
  •   書面的立體印刷很好~~~很漂亮~~~2本包裝很好~~~
  •   可能是書太厚,有些紙張沒有切好,具有盜版的一切特征,再有,包裝太粗心,書籍都被壓彎了,要是出庫就是彎的,那工作人員太不負責,這種書我收了好幾次,唉,退貨麻煩,只能默默湊合
  •   紙張有點薄,其他的還好 ,很厚實
  •   內(nèi)容很好,只是印刷上有字體不統(tǒng)一現(xiàn)象,很多處有字體突然加黑的現(xiàn)象。
  •   巴金的譯筆樸實,嚴謹,有厚重感。臧仲倫的譯筆更華麗,但有賣弄成語之嫌。書不錯,但要有一定1790-1860的歐洲歷史功底,否則政論部分會不知所云。
  •   每本有778頁厚,重1.05kg,拿在手里夠分量,放在書桌上也難以攤平,怎么讀?79年已經(jīng)有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過,現(xiàn)在還要賣128元夠黑!本書一共8章,巴老翻譯了1-2章,還有第五章和他人合譯。其他都是他人翻譯的。項先生譯的是根據(jù)莫斯科國家文學出版社出版的《赫爾岑九卷集》譯出,并且是一人翻譯,水平我以為不差巴老,故不建議買這個版本。
  •   開始看沒啥意思,看了一部覺得寫的很好,值得一看。
  •   13日下單,16日送到,效率很高,包裝也較好,至于書則是期待已久,要靜心慢讀。
  •   在網(wǎng)上買還是比較方便,相對便宜些,
  •   很好的一本書,大部頭作品,看起來比較吃力,需要慢慢地讀!
  •   值得花時間一讀!?。。。。。?!
  •   我算得上是卓越亞馬遜的常客了,對從貴處購來的東西都挺滿意的。但能不能向貴處提個建議?是否送一張SVIP卡?
  •   往事與隨想(上下冊)
  •   推薦一讀,非常滿意
  •   得慢慢看!
  •   人類的思想者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