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歷史觀

出版時間:2006-2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作者:[美國]格奧爾格·G.伊格爾斯  頁數(shù):464  譯者:彭剛,顧杭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圍繞對十九世紀到當代的德國歷史觀和德國民族史學思想傳統(tǒng)的討論,追溯了德國自由主義的悲劇性歷史,考察了使德國民族主義的反民主特征得以合法化的歷史觀。當現(xiàn)代歷史研究十九世紀首先在德國大學中被職業(yè)化的時候,對歷史的濃厚興趣與正在上升的民族主義聯(lián)系在一起,因此,德國的歷史研究絕非如德國歷史學家們聲稱的那樣科學和客觀,而是受到了對德國民族性認同的深刻影響,這種“歷史主義”雖不能說直接導向了納粹主義,但在很重要的方面為1933年德國徹底拋棄民主制度和確立權(quán)威主義的恐怖統(tǒng)治掃清了道路。

作者簡介

格奧爾格·G.伊格爾斯(1926-)史學家和史學理論領域著名德裔學者,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教授著有《對權(quán)威的崇拜:圣西門的政治哲學》(1958)、《德國的歷史觀》(1968)、《歐洲史學的新方向》(1975)、《哥廷根大學,1760-1800;及歷史研究的轉(zhuǎn)變》(1980)、《20世紀的歷史學:國際視野中的批判性概述》(1993)等。

書籍目錄

中文版前言修訂版序初版序第一章 導論第二章 德國歷史主義的起源第三章 德國歷史主義的理論基礎(一):威廉·馮·洪堡第四章 德國歷史主義的理論基礎(二):利奧波德·馮·蘭克第五章 歷史樂觀主義的頂峰:“普魯士學派”第六章 “歷史主義的危機”(一):哲學批判:柯亨、狄爾泰、文德爾班、李凱爾特、韋伯第七章 “歷史主義的危機”(二):恩斯特·特勒爾奇和弗里德里希·梅尼克第八章 德國歷史“觀念”的衰落第九章 尾聲:最近十五年推薦閱讀材料索引

章節(jié)摘錄

書摘由于相信歷史進程是有意義的,因此從威廉·馮·洪堡到將近一一個世紀之后的弗里德里?!っ纺峥硕荚敢獍褔铱醋魇且环N倫理制度,從長遠來說它的利益是與自由和道德協(xié)調(diào)一致的。但是一旦有關(guān)社會存在的神圣目的的信仰隨著19世紀思想的日漸世俗化和自然主義的勝利而衰落,那么權(quán)力和道德協(xié)調(diào)一致的歷史主義信念的哲學基礎就失去了可信度。19世紀末、20世紀初由漢斯·凱爾森為代表的自由主義法哲學家所提出的“法治國家”的概念,與古典自由主義的政府觀——例如由約翰·洛克提出的通過“已制訂和頒布的法律”進行統(tǒng)治的思想——有著本質(zhì)區(qū)別。對漢斯·凱爾森這樣的法律實證主義者來說,重要的是國家遵循已制訂的法律并承認私人生活領域,但是法律內(nèi)容的公正或是不公正的問題則變得不重要了。正如霍洛維爾教授所指出的,古典的整體自由主義(integral liberalism)主張國家存在“是為了保持人的尊嚴和個體自治,實現(xiàn)作為人的個體所固有的那些價值”。對于19世紀末支持“法治國家”的德國人來說,“制訂法律的程序和方式代替公正成為法律的標準”。由此對國家權(quán)力的道德限制就被取消了。盡管絕大多數(shù)歷史學家仍然忠于19世紀的唯心主義遺產(chǎn),但是特萊奇克有關(guān)國家純?nèi)痪褪菣?quán)力的坦率主張,以及隨后被梅尼克稱為“強力生物學倫理”的各種表述,在某種意義上都是歷史主義的理論前提的合理結(jié)果。    歷史主義為自己對歷史事實的開放程度而引以自傲。對它的擁護者來說,古典的德國史學傳統(tǒng)的強大力量在于它完全不受意識形態(tài)影響。梅尼克認為德國歷史主義代表了理解人類事務的最高點,因為它使得歷史思想不受規(guī)范性的概念的束縛。相反,它試圖理解具有鮮活個性的歷史事實,而不是將其強行納入觀念的束縛之中。不過,作為一種歷史理論,德國歷史主義擁有意識形態(tài)的很多特點。民族傳統(tǒng)的德國歷史學家并不尋求對每一歷史情況都從內(nèi)部加以理解,通常也犯了他們所指責的西方歷史學家所犯的過錯:將概念或是規(guī)范強加于歷史事實之上、歷史學家從反映其個性和身處其中寫作的社會與文化背景的印跡的立場出發(fā)研究歷史,這可能是不可避免的。使德國歷史主義與眾不同的是這一立場的僵硬,以及這些歷史學家拒絕用歷史的觀點看待他們的有時間限制的政治、社會觀念和規(guī)范但是在更狹隘的政治意義上,歷史主義在很多方面還是像一個意識形態(tài)那樣運轉(zhuǎn)的。    P15-16

編輯推薦

德國歷史思想的最根本貢獻,亦即對史料的批判性分析的強調(diào),與一種試圖將特定政治和社會現(xiàn)狀合法化的、遠非客觀的“歷史主義”結(jié)合在一起,這種“歷史主義”雖不能說直接導向了納粹主義,但在很重要的方面為1933年德國徹底拋棄民主制度和確立權(quán)威主義的恐怖統(tǒng)治掃清了道路。盡管德國歷史學家和社會思想家拒絕古典進步觀念,但是在一個文化抑郁已在西方國家的自由思想家中日益明顯的時代里,他們對于現(xiàn)代世界的未來仍然明顯優(yōu)質(zhì)樂觀態(tài)度……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德國的歷史觀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9條)

 
 

  •   美國德裔學者,反思德國歷史主義如何經(jīng)由民族主義最終走向的納粹主義,非常精辟。
  •   德國很值得研究,思考。
    盡管是戰(zhàn)敗國,但直到現(xiàn)在,德國和法國依然是歐洲的核心,德國影響著歐洲的經(jīng)濟等多方面。
    德國的歷史觀,值得研究。
  •   近代以來德國的史學一直很發(fā)達,所以這部書也可以看到最近幾個世紀以來一些史學潮流
  •   這本書估計一般人是不會買的,同理,買的不是一般人。它主要是研究西方史學理論的人才會注意的書。他是國際著名史學理論家格奧爾格.伊格爾斯的作品。在西方史學界如果不知道他,就好像在中國歷史學界不知道司馬遷一樣。
  •   了解不同國家的歷史研究范式,掌握經(jīng)典流派觀點!
  •   了解歷史理論的好書。
  •   印刷文字很淺,感覺幾乎買了本白紙。
  •   書的字體稍大 所以顯得有些厚
  •   對自然法和宗教普世主義的懷疑,這是德國的一個傳統(tǒng),不僅體現(xiàn)在三十年戰(zhàn)爭中,也體現(xiàn)在德國發(fā)展出的“歷史主義”思想,它把相對主義發(fā)展到一個新的高度。值得大家思考,特別是在反對西方的普世主義思想的時候。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