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雷克研究

出版時間:2008年  出版社: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作者:龔覓  頁數(shù):316  
Tag標簽:無  

前言

編纂一套現(xiàn)代外國作家研究叢書,作為新時期以來我國外國文學研究的一個總結(jié),是我多年的愿望。自五四運動以來,我國的外國文學研究已經(jīng)走過80多個年頭了。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外國文學的譯介和研究深刻地影響著我國的文學創(chuàng)作。魯迅先生甚至將外國文學的譯介者比做“盜火的普羅米修斯”,由此可見,它對于我國新文學運動的發(fā)生和發(fā)展,起到了何等巨大的作用。然而,自20世紀中葉起,由于蘇聯(lián)文藝思想的影響以及極左思潮的干擾,外國文學,尤其是現(xiàn)當代外國文學的研究,處于低谷狀態(tài)。一方面表現(xiàn)在譯介的內(nèi)容明顯狹窄,人們關(guān)注的僅僅是高爾基、蕭伯納、杰克·倫敦、馬克·吐溫、德萊塞等所謂揭露社會弊端的“進步作家”。即使對這些進步作家,也僅僅著眼于他們社會批判的一面,對于他們張揚人道主義、提倡個性解放的一面,或則避而不談,或則作為其“階級局限性”或“時代局限性”加以剔除。而伍爾夫、喬伊斯、??思{、卡夫卡等現(xiàn)代派作家,則一直背著“頹廢沒落”、“腐朽反動”的罵名。除非作為批判用的內(nèi)部資料,一般讀者對他們無從了解。

內(nèi)容概要

  《佩雷克研究》是“外國現(xiàn)代作家研究叢書”之一,全書主要介紹佩雷克的生平、代表作、文學思想、研究現(xiàn)狀以及他對世界的影響等,內(nèi)容豐富,資料翔實,為廣大佩雷克研究者提供了有益借鑒和啟發(fā)。“外國現(xiàn)代作家研究叢書”是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邀請國內(nèi)對某一作家研究最具權(quán)威的資深專家和學者編撰而成。本叢書選取了19世紀初到20世紀中晚期具有世界影響的18位外國作家,從作者小傳、代表作品的分析、該作家在歐美的研究歷史與現(xiàn)狀、該作家在我國的譯介情況4個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真實地反映了近200年來西方文藝思潮的流變,為讀者提供了國內(nèi)外對該作家比較全面的研究成果,既可滿足一般文學愛好者希望了解某一作家的需求,又可滿足外國文學研究者希望追蹤國內(nèi)外最新研究成果的愿望。

書籍目錄

引言  佩雷克的眼睛與奧斯維辛之后的游戲第一章  “被免去的個人歷史"第一節(jié) 身世與童年第二節(jié) 生命的第二次開端第二章  “詞語中的一生第一節(jié) “耕作不同園地的農(nóng)夫”第二節(jié) 抵抗遺忘和內(nèi)省意識:作家的精神矛盾第三節(jié) 寫作歷程的“自傳性”第三章  被遮蔽的個體性:佩雷克的早期詩學觀念第一節(jié) 作為思想起點的盧卡奇美學第二節(jié) 用手指著的面具第四章  《物》:消費社會中的個體意識第一節(jié) “社會學小說”與作家的個體經(jīng)驗第二節(jié) 小說中的歷史、個體時間和群體因素第三節(jié) “物品一符號”與個體身份的建構(gòu)第四節(jié) 小說:通往真實個體性的跳板第五章  “成為你自己":作為自傳性小說的《睡覺的人》第一節(jié) 一部教育小說:與《物》的對比第二節(jié) 在“半夢半醒”之間第三節(jié) “你不再是世界匿名的主人第四節(jié) 人物的整體性和作者意識的外位性第五節(jié) 面向未來的“第二人稱敘述”第六章 《w或童年的記憶》:批評式自傳的典范第一節(jié) 自我講述的意愿和自傳寫作的障礙第二節(jié) 記憶的空白和“批評式的自傳”第三節(jié) 二元結(jié)構(gòu):自傳與虛構(gòu)的交錯第四節(jié) 佩雷克自傳與小說的交匯點  第七章 求真和游戲:佩雷克的晚期文學思想第一節(jié) 從自我回返世界:小說家的阿基米德支點第二節(jié) 對生活的“使用說明”:小說的故事世界第三節(jié) 寫作的及物性和自反性第四節(jié) 關(guān)于文學的寓言,還是關(guān)于生活的現(xiàn)實主義?第八章  重與輕:作為自我拯救的寫作行為附錄一、佩雷克年表二、佩雷克的主要著作(法文書目)三、佩雷克研究現(xiàn)狀四、本書主要參考書目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節(jié)  “社會學小說”與作家的個體經(jīng)驗1965年秋天,佩雷克出版的第一部小說《物:60年代紀事》終于問世。在歷經(jīng)坎坷的探索期和多部作品被退稿的冷遇之后,他的努力得到了出版界和苛刻的法國讀者的認同。就在當年年底,該書榮獲以鼓勵新進作家而聞名的勒諾多文學獎(leprix Renaudot),并使作者在法國文壇乃至一般知識界迅速獲得了聲譽,而在此之前,這個年輕人的名頭基本不出巴黎一個小小的左派文人圈子。相當多的青年讀者認為《物》準確地反映了他們的生活。思想界的回應(yīng)也是積極的。后來大名鼎鼎的社會學家、哲學家、“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的吹鼓手之一的讓·鮑德里亞(Jeall Bau-drillard)在1968年發(fā)表的《物的系統(tǒng)》一書中具體分析了佩雷克的處女作。而一位羅蘭。巴特的傳記作家也認為,如果說《神話集》(注:Mythologies,系巴特用符號學方法分析當代社會文化消費的名著)對文學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什么直接的影響,那么這方面的代表作品當首推《物》。

后記

對喬治佩雷克最初的研究構(gòu)想是2000年10月在巴黎產(chǎn)生的。面對盡快確定一位“博士論文作家”(ecrivainde these)的壓力,我不無盲目地將目光投向了這位“語言魔術(shù)師”的模糊身影.當時,我對佩雷克的全部了解并不比這個稱號多多少。在博士階段研讀一位當代作家,很多人都會產(chǎn)生疑慮,覺得自己和研究目標太接近,缺乏“批評的距離”。但對我來說,這其實是個假問題原因很簡單:如果要談?wù)撌裁础熬嚯x”,那么它不是太近,而是太遠。選擇佩雷克,除了國內(nèi)還少有人系統(tǒng)地引介過他的作品,以此為題在漢語語境中較有新意之外,當然首先基于這樣一個前提:他被看成是法國新小說家之后最有影響的作家之一,并且他在文學史上的意義,仍在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獲得新的內(nèi)涵。不過,佩雷克已經(jīng)占據(jù)了某種經(jīng)典性的地位,這個結(jié)論主要是法國批評家在他們自己的文學和文化背景下得出的,建立在他們對最近數(shù)十年來當代文學的整體把握之上。而我作為一個中國讀者,相對地缺乏知識儲備,面對當代法國文學日益多元化、個體化,傳統(tǒng)的思潮流派等文學史概念已經(jīng)失效的格局,要確切地理解這種判斷,在事實上是相當成問題的。不過,在我看來,這也并不意呋著在目前的情況下就不可能對佩雷克的文本做出相對客觀的分析,也并不意味著,我們只有在對佩雷克同時代的所有作家具有相當完備的了解之后才能夠進入他的世界。

編輯推薦

《佩雷克研究》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佩雷克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內(nèi)容很專業(yè),很有閱讀價值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