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長春出版社 作者:高會霞 頁數:239
內容概要
理學就是從個人出發(fā),逐層切入到家庭、社會、國家、民族乃至天下,最終達到了建立人間秩序的目的。當然,這樣分析理學仍舊是單向度的、抽象的,不足以說明理學與中國社會的那種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更不足以說明中國社會受到理學思想的浸潤程度及影響程度。因為每一朵奇葩都必須扎根于肥沃的土壤,而每一種思想也不能離開它存在的社會歷史背景,那么,就讓我們一起翻開高會霞的這本《理學與社會》,讓我們回到歷史中去分析理學與社會吧!
作者簡介
高會霞,哲學博士。現為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東亞系訪問學者。主要從事中國哲學與儒學研究。曾發(fā)表學術論文數篇,參加《中國孔學史》《朱熹辭典》等書的撰寫?! 矔骶幒喗椋骸 ∠蚴懒?,哲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孔子研究院副院長。兼任《中國哲學史》雜志副主編、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中國哲學》顧問等職。發(fā)表高質量論文若干,出版多部有影響的專著,承擔多項國家和省部級課題,多次獲得學術獎勵。
書籍目錄
引言第一章 兩宋理學的興變 一、理學的產生與發(fā)展 (一)理學的興起 (二)北宋理學思潮 (三)南宋理學的分歧及理學正統(tǒng)的確立 二、理學與北宋黨爭 (一)新洛之消長 (二)洛蜀黨爭 三、理學與皇權的道勢之爭 (一)宋儒的衛(wèi)道意識 (二)理學家的“道理” (三)道與勢的現實較量第二章 書院 一、書院興起的原因 (一)官學淪落與科舉之弊 (二)排佛傳道 二、理學家與書院 (一)北宋理學家與書院 (二)南宋理學家與書院 (三)朱熹與白鹿洞書院 三、書院生活 (一)講學 (二)祭祀第三章 理學家的內圣外王 一、圣人形象的確立 (一)孔顏樂處 (二)圣賢氣象 二、理學家的行道實踐 (一)理學家的政治實踐 (二)理學家的社會實踐 三、理學的社會影響第四章 官方理學 一、理學官方形態(tài)的確立過程 (一)元代理學 (二)明清官方理學 二、程朱理學對明清社會的影響 (一)理學與政治 (二)理學與教育 (三)理學與倫理 (四)理學與經濟 (五)理學與醫(yī)學 (六)理學與宗教 (七)理學與美學第五章 民間理學 一、陽明學術及其活動 (一)“事前格竹”與“龍場悟道” (二)“王門四句教”與“天泉證道” (三)講會與交友 二、陽明后學及影響 (一)狂者氣質 (二)平民儒學運動 (三)平等思想與個性解放 (四)情欲大解放及文藝啟蒙思潮第六章 反理學思潮與經世思潮 一、反理學思潮 (一)顏元對理學的批判 (二)戴震的“以理殺人” 二、經世思潮結語參考文獻跋
章節(jié)摘錄
洛黨與蜀黨因都反對熙寧變法而被稱為“舊黨”。但在舊黨內部,洛蜀之間也是矛盾重重。洛黨以程頤為代表,其弟子朱光庭、賈易為同盟;蜀黨以蘇軾為代表,呂陶等為同盟。洛黨與蜀黨互相批評指責,特別是在元祜年間兩黨關系開始惡化,引發(fā)了一場黨爭。當時政治上的復雜情形,我們可以從邵伯溫在《邵氏聞見錄》卷十三中的記載窺見一斑: 哲宗即位,宣仁后垂簾同聽政,群賢畢集于朝,專以忠厚不擾為治,和戎偃武,愛民重谷,庶幾嘉桔之風矣。然雖賢者不免以類相從,故當時有洛黨、川黨、朔黨之語。洛黨者,以程正叔侍講為領袖,朱光庭、賈易等為羽翼;川黨者,以蘇子瞻為領袖,呂陶等為羽翼;朔黨者,以劉摯、梁燾、王巖叟、劉安世為領袖,羽翼尤重。諸黨相攻擊而已。正叔多用古禮,子瞻謂其不近人情,如王介甫,深疾之,或加抗侮。故朱光庭、賈易不平,皆以謗訕誣子瞻,執(zhí)政兩平之。 兩黨之爭,表面上是黨派之爭,實際上是學術觀點與思想傾向之爭。從學術上看,洛學以續(xù)孔孟之道為己任,以天理、性命等高玄的哲學問題為研究對象,主張存理滅欲,重視心性修養(yǎng)與道德踐履。而蜀學則提倡事功之學,反對這種論天人、推性命的學風,提倡實用之學。蘇軾說:“言必中當世之過,鑿鑿乎如五谷必可以療饑,斷斷乎如藥石必可以伐病?!?/pre>編輯推薦
宋元明清學術圍繞以理學為主干的儒學共生繁榮,合力推動中國古代哲學和文化走向最后的高峰。理學內容的豐富性折射時代思潮的多樣性,既要入其內,更要出其外,既有理學與釋、道、易各家及周圍社會的橫列,也有從宋明到現代的縱貫。理學的時代雖離我們遠去,但通過它而傳承下來的中國文化命脈仍然在代代流傳。 宋元明清是理學文化由造極走向衰微的時期。兩宋是中華文化學術、哲學思想、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的造極期。所謂造極是指度越漢唐、和合三教、學風創(chuàng)新、學術繁榮的新時代,是學術多元、學派林立、大師輩出、自由論辯、成果輝煌的新時代,這是中華文化的和合創(chuàng)新,中華學人的智慧凝練,五千年文脈的紹承發(fā)展。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