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4 出版社:長春出版社 作者:竇桂梅 頁數(shù):289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他們從四面八方走來,他們有著不同的身份,不知從什么時候起,他們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點燈人”?! ∷麄冊噲D用自己的閱讀、實踐和思考點亮一盞盞燈: 做一個什么樣的語文老師?做一個什么樣的老師? 讓我們跟著他們一起: 回到母語,親近文學,守護童年回到清明的自我。
作者簡介
本人姓竇名桂梅,網(wǎng)名玫瑰,任教于清華大學附屬小學。忝列于“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全國模范教師”、“教育系統(tǒng)勞動模范”、“全國師德標兵”、“十杰教師提名”等行列。從教二十余年,鼓吹為生命奠基,從“三個超越”的理念形成,到“主題教學”的實驗推進,再到“三個回
書籍目錄
從“三個超越”到“主題教學”——我的閱讀主張 從“三個超越”到“主題教學”與閱讀一起出生——我的課堂閱讀實踐 聊民間故事—— 聊故事里面的故事,聊故事背后的故事——《牛郎織女》教學實錄 自評:我為什么這樣教《牛郎織女》——語文教育何處尋 我怎么教《牛郎織女》——從葉老的兩句話談起 點評:由“有我之境”向“無我之境”的轉變——竇桂梅《牛郎織女》示范課的啟示導讀古典小說—— 漫漫取經(jīng)途,悠悠人生路——導讀《西游記》之《三打白骨精》教學實錄 自評:談主題教學的深度備課——《三打白骨精》備課的漫漫取經(jīng)路 點評:帶領孩子走進文學名著的殿堂互文閱讀童話—— 高貴,人間最美的童話——《丑小鴨》名篇導讀實錄 自評:教學中的“三個走向”——《丑小鴨》一課的回顧與思考 走向高貴的課堂——《丑小鴨》一課有效課堂的求索路 點評:回歸之旅:從天鵝與到天鵝——關于竇桂梅的名篇導讀《丑小鴨》 文本細讀童話—— 幸福天堂——《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實錄 自評:《賣火柴的小女孩》課文和葉君健譯文的文本對照解讀——細讀《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感受 點評:一根火柴照得有多遠——我看竇桂梅老師執(zhí)教《賣火柴的小女孩》“讀、寫、繪”圖畫書—— 這就是我爸爸,他真的好酷——《我爸爸》課堂實錄 自評:我為什么要教圖畫書《我爸爸》——教學《我爸爸》感想(之一) 我怎樣教圖畫書《我爸爸》——我教《我爸爸》的感想(之二) 點評:竇桂梅執(zhí)教《我爸爸》的教學意義探索 閱讀他方的回聲——我的閱讀課堂評鑒 來自專家的聲音:熔鑄在兒童心中的審美宮殿——竇桂梅和她的“文學課” 來自同行的聲音:我看主題教學 來自學生的聲音:筆的那一頭附錄 在閱讀中經(jīng)營生活
章節(jié)摘錄
從“三個超越”到“主題教學” 無論誦讀與細讀,精讀與略讀,閱讀教學都是主題教學研究的重要一環(huán),是主題教學課堂實踐的必要呈現(xiàn)。我的主題教學旨在通過語文實現(xiàn)兒童閱讀視野、閱讀審美的提升。近幾年來,語文主題教學在風雨兼程的自我超越中向縱深發(fā)展。現(xiàn)將其問的實踐與思考加以呈現(xiàn),期待獲得更多的啟示?! ∈裁词侵黝}教學 1.問源 早在十年前,針對當時教材、課堂、教師“三中心”的藩籬,我曾提出“為生命奠基——語文教改的‘三個超越一’,即“學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課堂、超越課堂,尊重教師、超越教師”?! 俺浇滩摹睆娬{“在教好教材的基礎上用教材教”。一是從量的角度拓展閱讀內(nèi)容;二是力圖從質的角度提升閱讀品位;三是連點成線、布線成網(wǎng),構建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基礎?!俺秸n堂”強調“課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一是強調語文即生活,強調加強語文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開拓學生語文學習的領域;二是擴大學生的精神視野,觸及學生的心靈,進而培養(yǎng)學生對人類的悲憫和對生命的敬畏之感?!俺浇處煛睆娬{教師要“和學生一起幸福成長”。一是教師要自我超越,成為不斷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的人;二是引導學生超越教師,在教師的攙扶和幫助下,學會質疑和批判?! 〕降哪康?,就是要努力實現(xiàn)向兒童生命的回歸,母語學習本質的質的回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回歸。其超越的過程就是教師和學生超越習慣,超越傳統(tǒng),超越自我的過程。當然,任何超越都需要再超越,否則就只能是故步自封。比如,對教師而言,實現(xiàn)三個超越,關鍵還要看自身能否可持續(xù)發(fā)展?對學生而言,就要看在超越中所積累的知識,能否成為活性知識而非知識的碎片?能否將知識與生活經(jīng)驗相鏈接,重新建構并內(nèi)化為兒童的精神血脈? 2.內(nèi)涵 “主題教學”草創(chuàng)之初,對于主題教學主題選取的理論依據(jù),主題選取與界定的方法等問題,當時我雖然在不斷探索,但還沒有系統(tǒng)的論證?,F(xiàn)在,關于這些問題,我又有了新的思考?! 。?)主題教學的基點?! 靶纳粤?,立言而文明,自然之道也?!保▌③摹段男牡颀垺罚┤耸侨f物之靈,天地的核心,人出現(xiàn)了才有了語言,才構成了文章,這是自然之道。因此,語言作為來自心靈的聲音,作為源自生命的表達,其學習與教育首先應基于生命與生命的內(nèi)涵,基于心靈與心靈的吁求?! 膬和纳l(fā)展來說——其生命發(fā)展歷程由一個一個的生命主題合構而成。甚至生命本身就是其中的一項主題。人不同于萬物的靈異之處,就在于人類生命的存在和延續(xù),必須要有意義的支撐和價值的衡量,它們在根基處,給生命以支撐,構成人的核心價值觀,它們給出生命存在和延續(xù)的理由和動力。正是這些源自生命與生活,又灌注于生命與生活之中的核心價值觀,賦予“支離的碎片化生活”以凝聚的主題,由此使得生命有了主次,有了深淺,有了高下——生命在賦值的過程中獲得生命的主題。因此,生命的主題就是于生命過程之中淬煉而成的價值主題。誠實,親情,友愛,家國情,尊嚴,正直,堅強,崇高,自由……主題教學必須建立在這些支撐和拓展兒童生命成長的生命主題與價值主題之上?! 恼Z言的自身特點來說——語文也是由一個個主題構成。語文來源于生命與生活的體驗和需求。語言文字是生命和生活的文字表達。在微觀意義上,語言文字猶如個體生流動的血液,濃縮和記載著個體生命的每一道痕跡和記憶。在宏觀層次上,語言文字又是一個民族集體生命和生活的抽象形式,它與一個民族的歷史、文化、心理同構。從這個意義上說,語文就是個體生命與人類發(fā)展的一個個的“主題”的“忠實記錄者”。那些迷人的童話、有趣的兒歌、令人敬畏的神話、發(fā)人深思的寓言,那些勞動的號子、幽怨的戀歌,那些戰(zhàn)爭的硝煙、歷史的啟迪……既是生命與生活主題的文字記載,同時也構成了語文教育和學習中的重要主題?;谶@樣的主題背景,語文學習和教育,應當從每一堂課、每一篇文章的具體教學中讀出“友愛”“給予”“真誠”“慈悲”等主題。正是這個“讀出主題”的過程,幫助兒童建構起輝煌人生的大廈?! ∮纱丝磥?,文本的主題與兒童生命發(fā)展的主題相遇并吻合,并在未來生活中淬煉而生成價值主題—一文構成了主題教學的重要理論基礎。也就是說,主題教學必須立足于語文學科與兒童生命之中價值主題的扣合。從這個意義上說,所有的語文教學主題,都是具體的文本和具體的生命相結合的產(chǎn)物,二者相融合的地方,就是價值主題浮現(xiàn)的地方,就是教學應該尋求并到達的地方?! 】梢?,體現(xiàn)生命價值取向的這些語詞——“主題”,富有生命的活力和精神內(nèi)涵,它既是語言本身,又富含哲學、思想與文化意味;既是交流的工具,又是“立人”的載體,是體現(xiàn)人性、回歸人性的“符號”。這些散落在文本中的價值主題,通過主題教學中師生有效的、潤物無聲的言語涵詠,一課一得、一課多得——“高貴”“理解”“幸?!薄@些語詞好比一粒粒飽滿的種子,撒播在學生的心田,編織成一張夏洛的網(wǎng)。有一天,這些種子生根、發(fā)芽,長成參天的大樹,最終內(nèi)化為學生生命的價值取向,支撐起親情、友愛、自尊、民族等生命的春天,這不正構成了兒童一生發(fā)展中最壯麗的人生主題嗎? ?。?)主題教學的界定?! ≈黝}教學的“主題”屬于生命價值觀范疇,并指向人的精神生命成長?! ∩鼪]有主題,就只是自然的過程,而人異于萬物,就在于人有尋求生命價值和意義的沖動。人給自然的生命賦予了價值,這個賦值的過程使自然生命獲得了價值主題。生命的主題,實質就是一個個生命價值主題,價值主題于文本和生活中提煉并回到精神生命之中?! 〗逃龔谋举|上來說,就是人的自我發(fā)現(xiàn)和精神成長。主題教學立足于文本之中,就是從文本中挖掘出的,是促進精神生命成長的價值主題。文本主題與生命主題相遇,產(chǎn)生精神的火花,價值主題才得以浮現(xiàn)??梢?,這里的主題不是一個簡單的詞語,它一定與生命體驗有關,與精神成長有關,與生命意義的豐富有關。由此看來,主題不同于某些以“主題單元”編輯的教材中類似的話題——它們僅從內(nèi)容上加以歸類,而忽視了對于文本內(nèi)核的把握和精神生命的關注。當然也不等同于以往所說的思想教育主題、知識主題、寫作主題等。主題教學也不同于有些從教師角度出發(fā)或以教育學手段為核心的理論理念。一句話,主題教學堅持以兒童的生命價值為取向,指向人內(nèi)在的精神生命的成長?! 某尸F(xiàn)方式上——“主題”表現(xiàn)為語詞?! ≈黝}不是一般的語詞,是兒童從文本中獲得或萃取的核心語詞,這些主題,既是文本的核心,又體現(xiàn)精神生命內(nèi)涵。這些富有人生意義、生命意義的詞語,很多時候就隱藏在文本中?! ≌Z文教學的主題必須來源于具體的語文學習內(nèi)容,充當主題的鬩語本身,應當是從課文當中精選或精煉出來的,能夠代表文章的核心價值。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樣的詞語應當具有豐富的延展性和巨大的概括性。具體來講,由于文本不同,主題或是外顯的,即文本寫出來的;或是暗含的,即讀者悟得的。也就是說,主題可以是文本直接表達的,也可以是提煉于文本,甚至由師生“讀”出來的。那些與情感態(tài)度相關的高頻率詞,那些指示語、概括語、情態(tài)語,那些總領句、總結句,尤其是反復出現(xiàn)的高頻率句,常常是我們獲得主題的重要依據(jù)?! ∥覀冇龅揭黄n文時,不可能從頭至尾,讀到一個詞就學習一個詞,讀到一句話就學一句話,進行“平推式”的學習。不然,很多時候看似兒童學了一堆詞語,假如沒有沉淀,沒有生長,這些詞語僅僅只是一種工具,就會在程式化的使用中死去。語言是寄托某種意義的符號,提取主題這個符號就能把語言中的意義“挈領而頓,萬毛皆順”。但脫離了具體的語義場,符號的意義就會衰竭。就是說主題教學應略過一些語詞、一些語句,回到整體感悟,形成對文章的整體把握,發(fā)現(xiàn)“一以貫之”帶動整篇課文內(nèi)容的主題。好比讀到了“田園”意象,不能只解做種菜的地方,更應理解為心中生命之所,精神的家園;“春雨”,不能只解做春天的雨,更應理解為煥然的造化之功,精神的勃發(fā)向上。于是,“春雨、田園”被賦予了生命的味道,文章的主題就會漸漸清晰地高出了那具體的語意場,帶給我們更為澄澈的生活理解和人生啟迪?! 〕洚斨黝}的這些語詞,因有豐富的內(nèi)涵和意蘊,教學中應注意體現(xiàn)主題的層次性,隨著年齡的增長,主題就逐步把人的生命與精神引向高處。也許,針對某一個教學文本,我們只重點抓主題這一個符號——但借助這個符號,便培養(yǎng)出學生對語言的一種敏感,一種將語文的習得與生命的情感鏈接的能力。主題教學就是要培養(yǎng)這種能力,即對“語詞即情感”的敏感力。
編輯推薦
《點燈人叢書 》從“三個超越”到“主題教學” 聊民間故事:《牛郎織女》 導讀古典小說:《三打白骨精》 互文閱讀童話:《丑小鴨》 文本細讀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 “讀、寫、繪”圖畫書:《我爸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