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制的尾聲

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徐斌、 顏邦逸 長春出版社 (2009-01出版)  作者:徐斌,顏邦逸 著  頁數(shù):248  
Tag標簽:無  

前言

歷史,是已經(jīng)逝去的社會生活的總和,而逝去的、現(xiàn)在的和未來的社會生活又總是前后連續(xù)的,不顧前便不能知今,更不能瞻前。所以,魯迅先生有言:“以過去和現(xiàn)在的鐵鑄一般的事實測將來,洞若觀火?!保ā遏斞溉返谒木恚v史是有思想、有靈魂的人類的生活史、奮斗史、發(fā)展史,就其本質的主導方面而言,“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保铝治榈隆稓v史的觀念》)從歷史哲學的層面來看,“歷史的價值就在于,它告訴我們人已經(jīng)做過什么,因此就告訴我們,人是什么?!保铝治榈隆稓v史的觀念》)如此認識,中國的古圣先賢早有濫觴,只要在古籍中稍加搜尋,就不難找到很多?!笆龆蛔?,信而好古?!保ā墩撜Z》)“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保ā兑捉?jīng)》)“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學史?!保徸哉洹蹲鹗贰罚┤绱说鹊?,讀來無不深受啟迪。而馬克思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恩格斯的表述則更為激昂和切當:“歷史就是我們的一切,我們比任何一個哲學學派,甚至比黑格爾都重視歷史,歷史不過是檢驗他的邏輯結構的工具。”(恩格斯《英國狀況》)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歷史意識強烈而又有大量史籍史跡遺存的國家,目前正處于一個振興的時代,歷史對國人的現(xiàn)實意義,自不待言。然而,浩如煙海而又書之以文言的正史、雜史、野史和史論著作,很少有人能夠通讀。僅以一部《二十四史》或《資治通鑒》,若無曠日持久之備,尋常人莫敢問津。半個多世紀以來,一些有見識的學者一直在積極地為廣大青少年編寫各種通俗歷史讀物,漸漸地蔚然成風,至今已有相當?shù)姆e累,如《上下五千年》等較為大型的歷史讀物也有多種問世。在這種背景下,一些電視臺開辦的旨在滿足大眾趣味的歷史講座,還有一些歷史劇,都獲得了相當可觀的收視率。一時之間,興起了一個溫度不低的“歷史熱”。無疑,這對于普及歷史知識,提高歷史意識都大有裨益。當然,如此規(guī)模宏大的文化活動不可能盡善盡美,一無疏漏,存在某些不足也在情理之中。眾所周知,“每個新的一代都必須以自己的方式重寫歷史”,每一次重寫歷史都是承續(xù)這篳路藍縷的一環(huán),但是我們有責任盡全力跨越疏漏的草創(chuàng)階段,奉獻給炎黃子孫有關本民族發(fā)展脈絡的最好的讀物?;谶@樣的宗旨,我們首先將自己的敘說視為歷史的還原和本來面目的恢復,堅決屏棄“戲說”或“演說”式的眩惑。要做到這一點難度頗大。歷史不可能重演,記載史實的文獻零碎而各有其選擇性。為了把一件史實敘說得清楚而完備,我們往往不得不參閱多種史料,反復對勘、比較、分析,然后將最接近史實的文字以現(xiàn)代漢語表述出來。在這部書的編寫過程中,我們主要以《二十四史》為底本,輔以《資治通鑒》、《續(xù)資治通鑒》等系列史籍,參用歷代筆記野史,擇善而從。即便是以某一人物傳記為主的故事,我們也沒有簡單地將史書中形成的傳記譯成白話充數(shù)、一般都要爬梳諸書,并在“書”、“志”和其他相關人物傳記中鉤稽史料,加以充實。其次,我們深知,歷史是一個大的系統(tǒng),人物與人物、事件與事件都不是孤立的,其間都存在著復雜而有機的聯(lián)系。作為一個不斷運動的進程,每一歷史事件都有前因后果,決不能從中割斷開來。所以,我們在編寫過程中盡量避免孤立地敘述一人一事,盡量避免兒童故事式的簡化敘事或茶余飯后式的獵奇敘事。于是,讀者才能看到這套叢書中囊括的一千多個倚伏鉤連的故事。再其次,記載歷史事實的文獻鮮不受撰史者、評史者的制約,一些有名的評議常被附在文獻上,與之同在。這很容易造成重寫者敘說的偏離和歪曲。顯而易見者如《二十四史》傳后的贊語,《資治通鑒》中的“臣光日”之類,這是較易于識別并處理的。而滲入歷史人物與事件中觀察角度、材料取舍和各種隱性評價,即所謂的文獻的“選擇性”,則是很難剝離和剔除的。歷史科學和自然科學的重要區(qū)別,常常就表現(xiàn)在這里。為此我們頗感躊躇,既不免效法李卓吾(明代著名思想家、史學家、文學家李贄)與古人對話,又不能不勉力追隨學術前沿的駿足,行文之間難免不呈露匆遽之態(tài),唯望讀者理解。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們只有站在現(xiàn)在的頂峰,才能解釋過去”,這是治史者的箴言,也是敘史者的高標,我們愿以此與同好共勉。

內容概要

  在這部《二十五史通講》的編寫過程中,編者主要以《二十四史》為底本,輔以《資治通鑒》、《續(xù)資治通鑒》等系列史籍,參用歷代筆記野史,擇善而從。即便是以某一人物傳記為主的故事,編者也沒有簡單地將史書中形成的傳記譯成白話充數(shù)、一般都要爬梳諸書,并在“書”、“志”和其他相關人物傳記中鉤稽史料,加以充實?!  兜壑频奈猜暎ǘ迨吠ㄖv)》為其中之一的《帝制的尾聲(南明清)》分冊,講述了明朝、清王朝的興盛與衰敗。

書籍目錄

順治朝多爾袞當政遷都北京兩路夾攻兵敗身亡志如鐵石滴酒不沾起兵發(fā)難揚州抗敵薤發(fā)令江陰之戰(zhàn)嘉定三屠英雄末路捉弄幼主掘墓鞭尸南明隆武政權與鄭成功勢成水火少年英雄擁兵自重節(jié)義千秋隆武終結父子分道舟山陷落三入長江江上霹靂刀劈御座功敗垂成收復臺灣英雄之死浩然正氣永歷政權與李定國抗清兩帝相爭攜手抗清桂林大捷誘敵深入兄弟閱墻磨盤山血戰(zhàn)永歷遇難順治帝親政以后整頓吏治殺一儆百為民做主直言敢諫講官設座尊老愛賢正直不欺“滿漢一家”難覓佳偶紅顏薄命英年早逝少年天子除權臣度過劫難四臣輔政鰲拜專權忍辱負重計擒鰲拜康熙帝勇平三藩御門聽政順水推舟哭陵起兵天下震動三藩并叛針鋒相對孤立魁首吳氏敗亡平臺灣一統(tǒng)天下兩度降清兩次失利黯然收場請求“專征”定戰(zhàn)澎湖海不揚波捐銀助戰(zhàn)棄守之爭兩面抗擊定疆域沙俄入侵雅克薩之戰(zhàn)再攻雅克薩唇槍舌劍簽訂條約大破駱駝陣皇帝親征真假達賴清軍入藏誓不什清與文字獄書生抗清漫游天下出錢撰史平息風波血流成河黃培詩案操志高潔忠臣孤子隱居深山選擇死亡死而后已《南山集》案康熙一朝的能臣廉吏幕客奇才靳輔治河御前辯論建祠紀念一代完人以德化民青菜總督重節(jié)輕財?shù)谝磺骞儆赫次磺昂蟮闹T多風波精心栽培初廢太子再廢太子蹊蹺之事平藏建功第一閑人胤稹即位大鬧靈堂罄治諸弟從飛黃騰達到階下囚青海平叛極度恩寵一手遮天不知收斂家破人亡私藏“玉碟”雍正朝大興文字獄懸首十年辱之不殺禍起命題池魚之災假誓誘供呂留良案大義覺迷捕風捉影雍正朝的是是非非嚴懲腐敗耗羨歸公腰斬酷刑李衛(wèi)捕盜貪名被殺參劾屬員殺一留一三省總督改土歸流密折制度密詔建儲乾隆皇帝的文治武功圍獵射熊達賴理政金川建功冊封容妃萬里回歸木蘭秋彌平定臺灣兩征廓爾喀嚴查偽稿案大興文字獄開設四書館紀昀總編纂和珅的發(fā)跡與敗亡平步青云大肆侵吞懲貪抄家英使來朝掛名皇帝自蓮教起義和坤跌倒從嘉慶到道光懲治貪官天理教起義張格爾叛亂節(jié)儉皇帝禁煙法令虎門銷煙封關禁海英軍入侵三元里抗英太平天國的建立與衰敗初創(chuàng)拜上帝會搗毀神廟金田起義咸豐即位突圍北上奔襲長沙定都南京督辦湘軍悲壯北伐屢戰(zhàn)屢敗轉敗為勝破圍之戰(zhàn)敗亡前兆天京事變翼王出走大渡河畔力挽狂瀾安慶失陷淮軍揚威天國覆滅搞政變慈禧勝出“六不”總督大沽口得勝血戰(zhàn)八里橋火燒圓明園辛酉政變安德海喪命重修圓明園光緒登基掙扎中徘徊的光緒朝抬棺出征馬江之戰(zhàn)鎮(zhèn)南關大捷甲申易樞慈禧壽典甲午戰(zhàn)爭旅順大屠殺水師覆滅出使日本懲治珍妃醞釀變法“規(guī)范”變法袁世凱告密慨然赴死義和團進京對外開戰(zhàn)攻陷北京名妓賽金花封建帝制壽終正寢孫黃會面安慶起義秋瑾就義帝后歸天溥儀登基北上行刺連遭挫敗黃花忠魂武昌起義清帝退位

章節(jié)摘錄

清順治元年(1644)五月二日,那是李白成離開北京的第三天,多爾袞帶領清兵耀武揚威地開進北京城。在此之前一直率領關寧鐵騎在前邊為清兵開道的吳三桂,卻接到多爾袞的命令,讓他繞過北京城繼續(xù)向西追趕李白成。吳三桂提出進城祭奠一下崇禎皇帝與被李白成殺死的父親,也沒有得到多爾袞的批準。實際上,多爾袞所害怕的是吳三桂帶著明太子進京,當時北京城內外盛傳吳三桂將要擁戴太子回京登基,如果太子真的露面了,說不定會引出大亂子。清兵進入北京后,城里的人就惶惶不可終日,不知從哪里傳來的消息,說是清兵七八月間離開前,除了兒童,要把全城的人都殺光。這個傳言并非無稽之談。多爾袞占領北京后,第一件事就是遷都北京??墒窃谶w都這個問題上,滿族的王公貝勒們意見分歧很大,很多人留戀東北故土,反對遷都。多爾袞的哥哥阿濟格就是一個堅定的反對派。他公開揚言說,我們剛得到遼東的時候沒有屠城,可是漢人殺了那么多八旗兵,現(xiàn)在應該趁這個機會殺光北京人,痛痛快快地報仇,然后冉派親王或者郡王在這里駐守,大軍退回山海關或盛京(今沈陽),這樣就沒有后顧之憂了。多爾袞堅決反對這樣做,兄弟二人為此吵得很兇。多爾袞見難以說服阿濟格他們,不得不搬出了皇太極,說皇太極生前留下話來,拿下北京后就要遷都,然后再圖統(tǒng)天下。既然是先皇遺命,誰也不敢違抗,多爾袞當即拍板,決定遷都。既然做出了決定,多爾袞立即付諸行動,以安定民心,平息謠言。他下令從盛京提取一百余萬兩白銀及各種物資運到北京,大力修建殘破的皇宮和城墻,還讓遼沈地區(qū)的人民加快遷往北京。人們看出清人打算長住,京城的局勢也就漸漸穩(wěn)定下來。同年八月二十日,年僅六歲的順治帝在鄭親王濟爾哈朗的護衛(wèi)下從盛京啟程。十月初一清晨,順治帝在文武百官的簇擁下,來到天壇宣讀告天禮文,舉行隆重的慶祝開國大典,正式宣告清王朝對中國的統(tǒng)治開始了。兩路夾攻清朝入關初年,多爾袞位高權重,成了清王朝實際上的最高統(tǒng)治者,諸王大臣給朝廷的奏本,都要先交給他過目。順治帝進北京不久,便封他為叔父攝政王,還把他興邦建國的功績刻在石碑上,傳之后世,后來又封他為皇父攝政王。他的權勢至此達到極點,諸王不得與他平起平坐,他入朝時,還出現(xiàn)諸臣跪迎的場面。在這種情況下,多爾袞廢掉小皇帝自立可以說是易如反掌,可是當時情勢不容他有非分之想。清朝全國的兵力不過五六萬人,而它的西面有雖然潰敗但實力仍在的四十多萬大順軍,南面有五十多萬南明軍隊,吳三桂的力量雖然可以借用,但他這個人靠不住。對于執(zhí)掌大權的多爾袞來說,當務之急是如何蕩平海內,橫掃天下。順治元年十月十九日,多爾袞封阿濟格為靖遠大將軍率部征討大順軍,吳三桂、尚可喜率部從征。十月二十五日,多爾袞又封多鐸為定國大將軍,揮師南下,孔有德、耿仲明隨征。多鐸的隊伍還沒有出發(fā),李白成就在河南境內向懷慶、衛(wèi)輝兩城發(fā)動進攻。如果讓李白成占領了黃河渡口,和黃河以南的農(nóng)民軍合兵一處,就難以制服了。多爾袞果斷地命令多鐸停止南下,與阿濟格兩軍夾擊,將農(nóng)民軍徹底打垮。其實,李白成組織的這次反攻不過是個嘗試,當清軍南北兩路一起殺來時,李白成及時改變部署,率部向西安方向退卻。多鐸率部緊緊追趕,一直來到潼關。大順軍列陣迎戰(zhàn),多鐸沒有馬上出戰(zhàn)。十幾天后,清軍主力帶著紅衣大炮趕到了,多鐸這才下令進攻。順治二年(1645)正月十三日,清軍以紅衣大炮轟破潼關,農(nóng)民軍將領馬世耀投降。潼關一失守,西安就失去了屏障。李白成料定西安守不住了,便放火焚燒宮室,向商州撤退。按照事先的約定,多鐸和阿濟格兩軍分路攻打陜西,在西安會師。阿濟格是先出發(fā)的,應該先到,可是多鐸打進西安后,卻連阿濟格及其部下的影子也沒看到。原來,阿濟格在進軍途中,擅自跑到蒙古草原卜,隨意索取當?shù)伛勸R,把時間都浪費在路上了。兵敗身亡攻下西安后,多爾袞命令多鐸按原定計劃向江南進軍,剿滅大順軍殘部的任務交給了阿濟格來完成。阿濟格先前犯了軍律,這次不敢怠慢,連忙帶上吳三桂等人緊緊追趕李白成。順治二年三月,李白成拔營南下,奔向湖北,進駐武昌。清兵尾追而至,把武昌城包圍了起來。這時候大順軍還有幾十萬人,但從上到下都無心作戰(zhàn),逃亡的人數(shù)每日劇增,還有不少人干脆投降了清軍。

編輯推薦

《二十五史通講:帝制的尾聲》是文學名筆,字雕句琢,講炎黃子孫,一千余瑰麗多姿之故事!《二十五史通講》的編者主要以《二十四史》為底本,輔以《資治通鑒》、《續(xù)資治通鑒》等系列史籍,參用歷代筆記野史,擇善而從。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帝制的尾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