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話語之鄉(xiāng)

出版時間:2012-9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作者:周益民  頁數(shù):220  

內(nèi)容概要

周益民編著的《回到話語之鄉(xiāng)--周益民的另類課堂》內(nèi)容介紹:童謠等民間文學樣式是一種活體記憶,是生命開端狀態(tài)的存在。兒童因為它們而在語言中獲得一種迥異現(xiàn)實的生命體認。這是個體源初的精神家園、話語故鄉(xiāng)。教者攜帶著自身的成長經(jīng)驗,以他對兒童和語文的理解,近幾年一直致力于民間語文課程建設,行走于一條獨特深刻的語文教學與兒童閱讀推廣道路,他開發(fā)出一系列課例,如顛倒歌、繞口令、搖籃曲、謎語、巧女故事、神話等,深受兒童歡迎,同時以敏銳的觸角填補了當下語文課程所欠缺的一個領域。

作者簡介

周益民,任教于江蘇省南京市瑯琊路小學。語文特級教師。

書籍目錄


美好的“驚動”
前言
回到話語之鄉(xiāng)——我的民間文學閱讀與教學
第一章
想念那話語之鄉(xiāng)——《童年的月亮爬上來》教學記錄
甘泉與“氧分”——聽周益民老師《童年的月亮爬上來》
月亮的隱喻和童年的想象——在《童年的月亮爬上來》的背后
語文的文化兒童的文化——《童年的月亮爬上采》教學內(nèi)容評析
你看,你看,童年的月亮爬上來
第二章
語言的狂歡與精神的自由——《這里有個顛倒的世界》教學記錄
比夢更美 比幻想更動人——試讀周益民《這里有個顛倒的世界》
韻味無窮的“顛倒歌”
游戲一樣好玩的語文課
第三章
趣味橫生的口腔操——《繞繞復繞繞》教學記錄
一堂有創(chuàng)意、有特色的語文課——聽周益民老師的《繞繞復繞繞》
十分好玩,十分有用
第四章
回望生命開始的地方——《搖啊搖》教學記錄
點燈人帶來的光——語文課可以帶來怎樣的改變
第五章
辭舊迎新詩中詩——《春聯(lián)》第二課時教學記錄
鳶飛魚躍一派天真——試讀周益民老師《春聯(lián)》課
讓語言飛——觀周益民《春聯(lián)》第二課時教學有感
第六章
回互其辭的智慧——《謎之謎》教學記錄
笑聲里思考的愉悅
流連在童年里的謎人——兼議益民兄的教學和他的《謎之謎》
第七章
唇齒問的智慧花朵——《巧女故事》教學記錄
一樁有意義的教學實踐
一節(jié)課,能走多遠——試析周益民新課《巧女故事》的課程論價值
周益民《巧女故事》一課的文化意蘊
第八章
荒誕浪漫的永恒神圣——《人類從哪里來》教學記錄
重建兒童文化的巴別塔——觀周益民教學《人類從哪里來》
第九章
千年明月寄相思——《嫦娥奔月》教學談
總評
兒童:既是民間的,也是文化的——評周益民的“民間文化系列課”
探索者的回歸和創(chuàng)造
人是一種來自于語言的造物

章節(jié)摘錄

  語文怎么教?語文在語言環(huán)境中教?! ≌n文本身就是語言環(huán)境,課外引入的材料和課文緊密相連,課文始終作為一種環(huán)境真實存在著。  春聯(lián)作為被說明的對象,以各種姿態(tài)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一種姿態(tài)就是一種環(huán)境,學生在不同的對聯(lián)中,感受語言,體驗語言。以身邊的人事景物為媒介,寫出對聯(lián),教師可謂煞費苦心。在課堂上看似用時不多,但是,學生通過朗讀,加深對春聯(lián)的了解,能夠很好地領會“對仗”,并知道身邊景物皆可人聯(lián),及至走出教室,就可以出口成聯(lián)了。語言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意識,意識有時候比能力更重要?! ≌n堂也是一種語言環(huán)境,教師讓學生在“迷你百家講壇”展示,讓學生以具體對聯(lián)為依托,進行解釋、評價。只是了解春聯(lián)對仗的特點,教師還覺得不夠。讓學生以課文中的春聯(lián)為例,進行朗讀嘗試,讓“對仗”的感覺不只停留在心里.還在舌尖上滾動,這種節(jié)奏感,慢慢進入學生的語感庫,學生對語言的敏感度增強了?! ≌Z感的存儲,不是塵封不動,教師及時出示聯(lián)句,讓學生在朗讀中感覺,發(fā)現(xiàn)問題,結果學生真的能夠通過朗讀發(fā)現(xiàn)不當之處。對聯(lián)除了“平仄”的規(guī)律,內(nèi)容上也有一定前后聯(lián)系,如果能夠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釀酒”和“醉人”的關系,學生的視角也會兼顧內(nèi)容和形式?! ∽寣W生給春聯(lián)找一個合適的主人,是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僅要了解春聯(lián)的字面意思,還要推測春聯(lián)背后的意思。不僅要考慮對仗和聲律,還要考慮現(xiàn)實的需要,這就是春聯(lián)的實用價值?! ∷械脑捳Z指向都在語言,這堂課,學生在欣賞,在評價,在朗讀,在創(chuàng)作,語言作為一種真實的存在,讓學生確實感受到語言的妙處。對“打”字的推敲,讓學生感受到“煉字”的樂趣,這就是漢語文化的魅力之一,一字之變,意境遇異。教師沒有給出具體答案,給學生繼續(xù)“揣摩”的空間,讓語言的感悟力不斷發(fā)展?!  ?/pre>

媒體關注與評論

  周益民的每一節(jié)課,都是一個發(fā)明!  ——獨立語文教師,任教于杭州越讀館 郭初陽    民間文學、民間文化,是周益民用心尋覓、虔心呵護的“偉大事物”,也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偉大事物”。遺憾的是,它正日趨邊緣。周益民的探索,喊出了一個孤獨而執(zhí)拗的聲音?!  丶壗處煟迦A附小校長 竇桂梅    周老師和孩子們一路誦讀、吟喝,教室里飄滿了芳香的音韻;周老師和孩子們一同探尋、沉醉,課堂上綻放著童年的歡聚。  ——特級教師,南京市瑯琊路小學校長 戚韻東    讓民間文學回歸民間,把兒童文學還給兒童;語言,屬于想要說話的人;而語文,只屬于那一顆顆渴望書寫、閱讀、訴說和傾聽的心。當一切變成概念、教條、框架、指標——當活生生的人和語言變成被支配的從屬物的時候,周益民的課和他的書,喊出了反異化的強音。我們從這里看到了人和語言回歸本真的希望。  ——兒童文學理論家,原《文匯報》副刊“筆會”主編 劉緒源    機巧的、智慧的、瑰麗的民間文學,曾經(jīng)是我們生命中的初乳。勇敢的周益民老師,以他不凡的見識和實踐,滿懷喜悅地打撈起它們,連綴成珠,一串串地呈現(xiàn)到課堂上,讓孩子目不暇接,驚喜和癡迷。  一本精彩的《回到話語之鄉(xiāng)》,一些記憶,一束光亮,一種美好?!  骷?,江蘇作協(xié)副主席 黃蓓佳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回到話語之鄉(xiāng)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條)

 
 

  •   周益民的書一直都有著一種靈性,如何關注和教好母語,引導孩子走進課外閱讀,是我們一線教師所關注的。這本書給出了答案
  •   值得推薦的好書,真的是另類課堂
  •   還沒讀,但是一直看好
  •   很好。下次在來
  •   還沒有讀,應該不錯哦!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