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8 出版社:上海教育 作者:唐盛昌//李英 頁數:471
內容概要
《高中國際課程的實踐與研究(總論卷)》是新世紀國內第一本從實踐的視野系統研究高中國際課程的著作,書中介紹的IB
國際文憑課程、美國課程(含AP課程)等國際課程都經過了上海市上海中學國際部多年的實踐,且教育質量是達到了國際一流水平。更為重要的是,該書注重將高中國際課程的分析與我國高中課程改革、創(chuàng)新人才早期培育緊密結合,注重將國際課程中有價值的核心內容,諸如課程的高選擇性、現代性、探究性、基于數字平臺的學習、社會資源的實質性運用,都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到我國高中教育實踐中,拓展了高中生的國際視野,提升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素養(yǎng)與面對未來的核心競爭力?!陡咧袊H課程的實踐與研究(總論卷)》既可為試行或即將試行國際課程的學校參考,也可為學校推進課程改革與創(chuàng)新人才早期培育研讀。
作者簡介
唐盛昌上海市上海中學校長、上海中學國際部創(chuàng)始人。上海市特級校長、特級教師?,F兼任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改革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NCCT外國人子女學校認證專家、上海市教育學會副會長、上海市數學學會副理事長等職。曾任“國際文憑組織校長委員會”、“亞太地區(qū)校長委員會”、“亞太地區(qū)教育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曾獲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范、上海市首屆教育功臣、上海市優(yōu)秀校長等榮譽稱號。編著(譯)并已出版的教學和管理理論和學術專著40余部,論文百余篇,獲國家和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獎10余項。多次作為我國教育專家出訪,在國際學術會議和國際教育專家會議上用英語流利地發(fā)言,引起強烈反響。李英上海市上海中學副校長、上海中學國際部主管。上海市教育管理高級教師。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上海市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三八紅旗手”。在國際教育比較研究、教育心理研究、學校管理研究等方面有自己的獨到見解。主編(參編)并已出版《學科教學的比較研究》等著作4部,在《教育發(fā)展研究》《上海教育科研》等全國核心刊物或省級以上刊物上發(fā)表《論國際學校教育品牌的構建》等10余篇有影響的論文。研究成果獲全國、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獎3項。
書籍目錄
緒論 我國高中引入國際課程應關注的問題
一、國際課程引入的目的
二、國際課程引入的體系
三、國際課程引入的法理
四、國際課程引入的準備
五、國際課程引入的實施
第一章 IB課程概述
第一節(jié) IB的課程結構與任務
一、IB的課程結構
二、IB的任務
第二節(jié) DP課程解讀
一、DP課程架構
二、六個學科群介紹
三、三項核心要求介紹
四、IB考試與大學認可
第三節(jié) PYP、MYP課程解讀
一、PYP課程介紹
二、MYP課程介紹
第二章 DP課程的實施
第一節(jié) DP課程的分析與實施
一、課程體系結構分析與實施
二、學科內容分析與實施
三、教學準備分析與實施
四、評價比較分析與實施
第二節(jié) TOK、EE、CAS的分析與實施
一、TOK的分析與實施
二、EE的分析與實施
三、CAS的分析與實施
第三章 美國高中課程的概述
第一節(jié) 美國教育體系概覽
一、美國基礎教育改革趨勢略析
二、美國高中教育概述
第二節(jié) 美國高中課程結構框架
一、美國高中課程結構概覽
二、美國著名高中課程案例研究
第三節(jié) 美國高中課程標準簡介
一、美國國家核心課程內容標準簡介
二、美國2010“共同核心標準”簡析
第四節(jié) 美國高中課程的教材分析
一、美國高中課程教材的出版及選定
二、美國高中教材特點分析
第五節(jié) 美國高中課程的評價
一、美國學分制評價體系
二、美國的幾種考試簡介
第四章 美國高中課程的實施
第一節(jié) 美國高中課程的特點分析與實施
一、美國高中課程的特點分析
二、美國高中課程的實施應對
第二節(jié) AP課程的分析與實踐
一、AP課程的分析
二、AP課程的實踐
第五章 國際課程實施的管理
第一節(jié) 高選擇性背景下的課程管理
一、課程安排面臨的挑戰(zhàn)及應對
二、課程運行面臨的挑戰(zhàn)及應對
第二節(jié) 人力資源的匹配與優(yōu)化
一、提升中國入主導管理團隊的領導力與執(zhí)行力
二、具有國際視野與實踐智慧的本土師資隊伍建設
第三節(jié) 物力、技術資源的匹配與優(yōu)化
一、實驗設施匹配
二、數字技術應用
三、圖書資源建設
四、藝體資源開發(fā)
五、生活設施配套
第四節(jié) 有效的學生輔導和服務
一、學業(yè)指導服務
二、心理輔導服務
三、升學指導服務
四、學生生活服務
第六章 我國高中課程建設與創(chuàng)新人才的早期培育
第一節(jié) 課程的選擇性與學生個性化的知識構成
一、選擇性與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二、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
三、上海市上海中學的實踐探索
四、思考與建議
第二節(jié) 課程的現代性與學生現代素養(yǎng)的培育
一、現代性與學生的現代素養(yǎng)
二、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
三、上海中學的實踐探索
四、思考與建議
第三節(jié) 課程的探究性與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人格的養(yǎng)成
一、探究性與學生的創(chuàng)新素養(yǎng)
二、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
三、上海中學的實踐探究
四、思考與建議
第四節(jié) 數字技術運用與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
一、數字技術運用與學生的超界學習
二、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
三、上海中學的實踐探索
四、思考與建議
第五節(jié) 高校等社會資源的運用與學生潛能的認識、開發(fā)
一、社會資源運用與學生潛能的認識、開發(fā)
二、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
三、上海中學的實踐探索
四、思考與建議
附錄
一、英國課程體系簡介及A-level課程、劍橋Pre-U課程簡介
二、德國課程體系簡介
三、加拿大高中課程體系簡介
四、澳大利亞中學課程體系簡介
后記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