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3 出版社:于信匯、 李宣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0-03出版) 作者:于信匯 編 頁數:93
內容概要
為什么必須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而不能走回頭路?這是中國改革發(fā)展必須正視的重要問題,也是《當代中國發(fā)展的強大動力》要回答的問題。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的成就舉世公認,但期間也始終存在著一些懷疑甚至責難的聲音。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社會又出現了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究竟如何看待這些懷疑和責難、如何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當代中國發(fā)展的強大動力》通過對改革開放以來若干重大爭論的理性思考,通過對30多年來改革開放輝煌歷程的簡要回顧,通過對改革開放為何必須深入下去,以及如何深入下去的理論探討,作出了明確的回答: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fā)展的強大動力,必須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而不能走回頭路。
書籍目錄
一、抉擇與方向:改革開放的若干重大爭論(一)“以階級斗爭為綱”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交鋒1.“以階級斗爭為綱”與“兩個凡是”的提出2.“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問題”的討論和斗爭3.“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奠定了改革開放的思想理論基礎(二)姓“社”與姓“資”的困擾1.1989年政治風波和蘇東事件的發(fā)生2.姓“社”姓“資”問題的提出和爭論3.鄧小平南方談話和改革開放的推進(三)“利益”與“代價”的考量1.深化改革引起的爭論2.正確考量改革中的“利益”與“代價”關系(四)關于若干重大爭論的思考:改革開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確的1.改革開放使社會主義制度日趨完善發(fā)展2.改革開放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充滿生機活力3.改革開放使人的精神面貌開放文明自由二、理論與實踐: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歷程(一)改革開放是一場新的偉大革命1.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fā)展的動力2.改革是中國新的一次革命3.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發(fā)展,是解決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徑4.開放也是改革(二)30多年改革開放的輝煌歷程1.改革開放從農村到城市的全面展開2.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的改革開放3.從計劃經濟體制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三)改革開放最顯著的成就是陜速發(fā)展1.國民經濟持續(xù)快速發(fā)展,國家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顯著提升2.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大幅增長,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發(fā)展到總體小康3.社會事業(yè)全面進步,民主法制建設得到長足發(fā)展三、堅持與發(fā)展:不走回頭路,繼續(xù)深化改革開放(一)不走回頭路,就是要堅持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1.走回頭路,意味著封閉與落后2.走回頭路,意味著停滯與倒退3.走回頭路,意味著折騰與失誤4.回頭路事實上走不通(二)不走回頭路,就是要通過深化改革開放解決深層矛盾.1.必須正視改革開放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2.繼續(xù)深化改革開放,解決改革發(fā)展中的問題(三)不走回頭路,就是要不斷提高對改革發(fā)展自身規(guī)律的認識1.不走回頭路,正確認識改革開放的歷史必然性2.不走回頭路,努力發(fā)展完善中國改革開放模式3.不走回頭路,把握改革開放偉大進程的歷史經驗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選擇。對于改革開放這種選擇,黨內曾出現若干重大爭論,每一次爭論都發(fā)生在中國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時刻、關鍵時期。在20世紀70年代后期,隨著文化大革命結束,中國如何向前走作為一個尖銳的問題,擺在中國人民面前。是固守舊的體制機制,沿襲傳統(tǒng)思想,堅持以階級斗爭為綱?還是選擇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走改革開放之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鄧小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恢復了黨正確的思想路線,使爭論告一段落。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爭論的焦點是:要不要將改革開放堅持下去?有人認為,“六四事件”和“蘇東劇變”是改革開放引起的,姓“社”姓“資”問題被提了出來。鄧小平南方談話,解決了姓“社”姓“資”的困擾,堅定了深化改革開放的方向。21世紀初,爭論又出現了。有人認為,改革開放引起了社會’的兩極分化,背離了社會主義的原則。也有人認為,改革開放正是社會主義生氣勃勃的體現。2006年3月,在參加全國“兩會”上海代表團分組會議時,胡錦濤提出,“要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方向”,回應了要不要堅持改革開放的爭論。
后記
為隆重紀念新中國成立60周年,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2009年以來,上海市教衛(wèi)黨委組織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和上海大學等六所高校黨委,在深入學習《六個“為什么”——對幾個重大問題的回答》的基礎上,對六個“為什么”展開進一步的理論闡釋研究,歷時8個月,編寫出版了這套叢書,用于上海市教育系統(tǒng)宣傳干部特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輔導員、宣傳思想工作者等開展思想理論教育的輔助讀本和參考資料。上海市教衛(wèi)黨委、市教委高度重視叢書的編寫工作,成立了編委會,由上海市教衛(wèi)黨委書記李宣海擔任主編,由上海市教衛(wèi)黨委副書記、上海市教委主任薛明揚,上海市教衛(wèi)黨委副書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莫負春,上海市教衛(wèi)黨委副書記杜慧芳以及相關高校黨委書記擔任副主編。上海市教衛(wèi)黨委副書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莫負春主持了叢書的編輯出版工作。上海市教衛(wèi)黨委宣傳處承擔了具體的事務性工作。 叢書的研究撰寫,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以中宣部編寫的《六個“為什么”——對幾個重大問題的回答》的理論闡釋為基礎,注重背景分析、加強比較研究、創(chuàng)新表述手法,通過運用最新素材和師生身邊鮮活事例來說明深刻道理,對重大問題的闡述做到見事見人。在編寫理念上,嚴格把握政治性原則和科學性原則,立足現實需要,堅持以史立論。
編輯推薦
《當代中國發(fā)展的強大動力》:上海高校六個“為什么”學習宣傳系列叢書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