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作者:許知遠 頁數(shù):276
Tag標簽:無
前言
不算成功的嘗試大約兩年前,我開始問自己,你能談?wù)撟约旱膰覇??你能否安靜地把一件事講清楚?那時,我厭倦持續(xù)了四年的虛張聲勢的國際評論寫作:煞有介事地談?wù)撊A盛頓、倫敦與新德里的局勢,將馬基雅維利、亨利?基辛格和沃倫?巴菲特的名字糾纏在一起,從民族國家縱橫到后現(xiàn)代世界。這種寫作充滿了快感,卻也常常不知所云,它讓我不時陷入虛空,對于更真實、生動的生活反而失去了感受。一種焦慮油然而生——我不過是那些死去的西方思想家和英文新聞媒體的傳聲筒,不斷講述的是二手、三手甚至四手的經(jīng)驗,它們遮蔽了自己的聲音。如果運用自己的雙眼、雙腳、頭腦,來觀察、觸摸、思考中國社會,我能發(fā)現(xiàn)什么?怎樣表達出來?這本不到300頁的小書正是這種嘗試的初步結(jié)果。我試著去講述一個個完整的故事,而不是立刻進行價值判斷;去描繪細微的變化,而不是宏大敘事……我知道這種努力不算成功,它經(jīng)常會滑向自我沉溺,為了感受的獨特性,而夸張個人感受。我的價值判斷也會急不可耐地從幕后跳出來,打斷原本刻意鎮(zhèn)靜的敘事。它最終沒變成我寫作的新探索,它們?nèi)匀皇菃握{(diào)的、令我厭煩的2000字的隨筆。想起隨筆這個詞,我經(jīng)常心生不安。依稀記得一位作家說過,詩歌是青年的藝術(shù),小說是中年的創(chuàng)造,而隨筆則屬于老年。似乎從21歲開始寫作,我就一直處于老年狀態(tài)。如果哪一天我開始寫詩,或創(chuàng)造了一幕戲劇,那才是真正突破的到來之時。我怎么也忘記不了尼采刻薄的評價:批評家生活在精神王國的最底層。但不管怎樣,這些不長的隨筆仍算得上是努力嘗試的結(jié)果,在我參差不齊的寫作序列里,它們更加安靜、節(jié)制與從容,也更依賴我的個人感受,在某種意義上,也成功地捕捉到了今日中國社會的某種情緒。
內(nèi)容概要
整個20世紀,國人用各種主義,各種理論解釋中國。但中國人的真實生活總是被這些抽象的主義所吞噬。 歷史的連續(xù)性,日常生活的細微性、個人的命運,總是被歷史洪流沖刷。以至于作為一個30歲自認為是知識分子的青年人來說,談起自己國家時倒像個陌生人。 這一系列文章,是一種個人經(jīng)歷的陳述,它激起的頭腦風暴可能比它提供的清晰分析更多。但它的確是一個年輕知識分子看待自己國家的真實努力,盡管這種努力困難重重并可能注定失敗?! 〉總€社會乃至每位個人,不都是在對自身命運與境況的探討中,獲得生活之意義嗎?
作者簡介
許知遠,1976年出生,2000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xué)微電子專業(yè)。現(xiàn)任職于《生活》雜志,他也是單向街圖書館的創(chuàng)辦人之一。曾出版《那些憂傷的年輕人》、《轉(zhuǎn)折年代》、《納斯達克的一代》、《昨日與明晶》、《思想的冒險》、《新聞業(yè)的懷鄉(xiāng)病》、《這一代人的中國意識》等。
書籍目錄
不算成功的嘗試吾國吾民小城故事唐山如何記憶祭南京中山陵國人的認同焦慮走向封閉的北大精神別人的生活傲慢與偏見三城記澳門!澳門!機會主義者的勝利被夸大的神話未完成的探尋尋找創(chuàng)造力空洞的華麗語言的革新石硤尾的大火你需要相信些什么中國的方式古裝武俠連續(xù)劇沒有秘密的崛起“大國崛起”厭倦癥一座村莊的故事嶄新的傳統(tǒng)十年之后李約瑟的提問不僅僅為了解答李約瑟難題停止自我原諒2008年之后汕頭一日價值的真空一個樂觀主義者另一個周年紀念阿瑟·H·史密斯眼中的中國一切都是可以交換的日常生活的英雄考試人生熊彼德和蒙古大夫澳門—廣州—上?!愀畚覀兊倪M步年代火車隨想魔幻的現(xiàn)實脆弱的自尊不安全的年代中國的敘事已經(jīng)變化了的日本一場午后的漫談遙遠的工廠堅韌的源泉杜維明的努力費孝通那一代活在喧囂的國度重新認識中國漫長的等待我們的鍍金年代現(xiàn)在——讓我們停止談?wù)撈髽I(yè)家新聞業(yè)的舊邊疆壓抑的狂歡幼童的悲劇一切堅固的都煙消云散了
章節(jié)摘錄
吾國吾民我在書桌前,坐立不安,頭腦中被雜亂的碎片所充斥。我要開始為《金融時報》FT中文網(wǎng)寫一組專欄,主題是年輕的知識分子如何看待中國。我今年正好30歲,出生的1976年普遍被視作中國歷史的分水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人毛澤東、周恩來與朱德都在那年去世,十年“文化大革命”結(jié)束了,中國處于崩潰的邊緣和新生的前夜。我的個人經(jīng)歷在某個淺薄的程度上折射了這30年中國的變化。我出生在江蘇北部的一個小鄉(xiāng)村,父親那時是鐵道兵的一名連級干部,在中國革命的發(fā)源地之一的呂梁山區(qū)修建鐵路。他的運氣不夠好,盡管在縣城里成績優(yōu)異,卻無緣上大學(xué),當兵是這些農(nóng)家孩子擺脫出身的惟一出路,在彼時,解放軍是國家的驕傲,不管是保衛(wèi)邊疆,還是在山溝里鋪設(shè)鐵軌。我在1983年來到北京。在鄧小平?jīng)Q定裁減的100萬軍隊中,鐵道兵首當其沖,父親脫下軍裝,成了鐵道部的一員,幸運地分配到了首都。我對于80年代中國的記憶甚少,印象里那是個充滿著朝氣的年代,女排獲得世界冠軍,知識分子在《河殤》里探討中國命運,而街上則有了紅裙子與牛仔褲,農(nóng)民獲得了在自己的土地上種什么莊稼和怎么種的權(quán)利,沒人懷疑執(zhí)政黨,“小康社會”比起昔日偉大的革命理想,更令人憧憬……1995年進入北京大學(xué)時,蔡元培時代的“兼容并包”早已是昔日的傳奇,甚至80年代的浪漫主義氣息也消失殆盡。大學(xué)正變成一個流水線式的加工廠。我們被教育成一個討人喜歡的工作者,年輕人對詩歌、理想失去了興趣,IBM與寶潔公司招聘會上則人頭攢動。大學(xué)不再是新思想的實驗場,而是工作前的培訓(xùn)中心。告別大學(xué)生活前,一場dot-com風潮席卷了中國城市,它可能是我這一代人最浪漫的經(jīng)歷。硅谷的技術(shù)天才正像是鮑勃?迪倫與麥克盧漢的繼承人,《連線》則是新時代的《滾石》,他們都把舊世界撕開了一道裂縫。我們都是全球化毫不保留的擁護者,我們理解的全球化就是美國化,且頗為自得地認定,我們與那種淺薄的美國推崇者不同,它不僅是麥當勞、可口可樂與好萊塢電影,更重要的是,它有林肯的政治理想、愛默生的個人主義和哈佛大學(xué)的自由教育。畢業(yè)前,我成了一名dot-comer,第一個月的工資相當于我母親一年的收入。網(wǎng)絡(luò)泡沫破滅了,我又成了一名新聞記者,中國的出版物不再僅由官方控制,一些以市場為基礎(chǔ)的報紙、雜志,正學(xué)習(xí)用《紐約時報》、《商業(yè)周刊》的口吻報道中國。在1999—2003年的幾年中,我被一種強烈的樂觀情緒左右著。中國正在成為世界最偉大的故事,它保持了1/4世紀的高速經(jīng)濟增長;全球化與信息革命使得我毫不懷疑自己正與紐約、倫敦、東京的青年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我們聽同樣的音樂,看同樣的電影,用同一種Windows操作系統(tǒng);市民空間日益擴大,新興的中產(chǎn)階級可能將最終導(dǎo)致一個民主中國的出現(xiàn)……我相信,中國必將成為世界的一部分,成為類似于美國那樣的國家,以至于1999年中國駐前南斯拉夫使館被轟炸時我并沒有太多憤怒,并且懷疑游行的隊伍的真誠性——我知道我的同學(xué)們都在拼命獲得前往美國的簽證。我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了這種樂觀情緒的消失。在過去的20年中,中國的知識分子迷信過各種東西,我們迷戀過市場,迷戀過技術(shù),互聯(lián)網(wǎng)將導(dǎo)致信息的自由流通,將打破政治權(quán)力對信息的壟斷,迷戀過消費主義,它將消解極權(quán)主義……但是,一切的結(jié)果都與我們最初想像的不同。一個外來者與生活其中的人對一個社會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我對中國的樂觀情緒,很大程度上是受西方報道的影響。那些跨國公司的首席執(zhí)行官,《時代》的記者和到訪的政要,他們住在北京、上海的五星級酒店里,看到新建的高樓大廈、寬闊的公路,交談的則是一小群全球化了的中國精英,他們總是在談?wù)撝袊嫶蟮氖袌?、令人驚訝的勞動力儲備,中國的官員們的效率體驗和對經(jīng)濟增長的迷戀。他們面對的是一個商業(yè)力量從所有的倫理、政治、文化束縛中擺脫出來的中國,一個不顧一切要生產(chǎn)與消費的中國。但是,生活在這個社會中的人卻必須承擔另一些東西。中國已成為一個價值失衡、庸俗、焦慮的社會。為中國人提供內(nèi)心安定感的因素大都已消失,傳統(tǒng)早已失效,不管是儒家思想還是其他理想。但新的價值觀則遲遲未來,北京街頭與華北鄉(xiāng)村的墻壁上,粉刷著各種新標語招貼,讓人想起“文革”時的口號,往往成為人們嘲諷的對象。知識分子則在過去10年的社會變革中,徹底失語了,政治上冷感,更無力應(yīng)對市場變革與大眾文化的興起。就像托馬斯?卡萊爾所說的,金錢是這個社會惟一的連接點,更糟的是,金錢還并非是那種“利潤面前人人平等的金錢”,在大部分時刻,它與政治權(quán)力緊密相連。一種譏諷一切的犬儒主義已經(jīng)盛行,人們不愿意嚴肅地談?wù)撊魏卧掝}。在談?wù)撝袊鐣⒌纳r,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種生命力中缺乏生氣勃勃的成份,更多是一種沒有任何禁忌的囂張。整個20世紀,國人用各種理論解釋中國,但中國人的真實生活總是被這些抽象的理論所吞噬。歷史的連續(xù)性、日常生活的細微性、個人的命運總是被歷史洪流沖刷,以至于一個30歲自認為是知識分子的青年人在談起自己的國家時倒像個陌生人。我經(jīng)常懷疑我對大英博物館對面那幾家小書店的熟悉程度,可能要超過我對北京南城的理解。的確到了這樣一個時刻,中國青年知識分子必須從他們的角度來描述與解釋自己所生活的國家,這種描述與解釋正是這個社會目前最匱乏的。因為他們對自己從哪里來,又將到哪里去深感迷惘,中國社會正陷入一種深重的焦慮中,對于物質(zhì)的崇拜難以長期充當這種缺乏價值的替代物?!爱斀裰袊钪匾氖录?,是中國青年知識分子正在重新認識自己的國家?!痹诮榻B林語堂1935年出版的《吾國吾民》中,美國作家賽珍珠寫道。整整70年過去了,我們不僅沒有進步,甚至大步后退了。整整70年中,仍沒有人比林語堂更從容、有趣、興致昂然地描繪中國的過去與未來。我無意成為嚴格意義上的專欄作家,告訴讀者中國現(xiàn)狀如何,有何種解決方案。這一系列文章,是一種個人經(jīng)歷的陳述,它激起的頭腦風暴可能比它提供的清晰分析更多。但它的確是一個年輕知識分子看待自己國家的真實努力,盡管這種努力困難重重并可能注定失敗。每個社會乃至每位個人,不都是在對自身命運與境況的探討中獲得生活意義的嗎?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許知遠一直是一個很講究語言風格的作家,這本書和他以往刻意強調(diào)技巧的語言形式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瘫∫稽c講,以前的許知遠雖有自己的華麗而又略帶憂郁的語言,但多少缺乏自己的獨見,他的表達后面時常站著一個西方思想家,表達也有著公式化的痕跡,而他自己的聲音通常被遮蔽而微弱起來。故而說起許知遠,人們總是津津樂道于他語言的特別和行文的瀟灑,而對于他表達的內(nèi)容總有不同的意見,這和余杰有著相同的問題,思想的淺陋容易讓語言變得華而不實或者粗鄙。如果說《中國紀事》這本書讓許知遠在內(nèi)容上尋回到了自己,告別了傳聲筒的話,那這本書依然略帶許氏痕跡的語言讓敘述更加有效。對于一個作家來說,一旦內(nèi)容完全屬于自己,語言就更能夠隨心所欲,更能找準屬于他自己的強調(diào)。誠如許知遠自己所言,他一直在尋找屬于自己的獨特的強調(diào)來談?wù)撟约旱膰液蜕鐣?,從容不迫,安靜內(nèi)斂,超然而充滿溫情。至少在這本書里,許知遠找到了通往他理想當中的端莊、清新而精確的語言的路,至于能走多遠,就全在他自己的堅持和追求了。 七十年前的賽珍珠說的話至今依然有效:當今中國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中國知識分子正在重新認識自己的國家。唯有重新認識,才有可能讓中國獲得新的生機,實現(xiàn)物質(zhì)和精神的雙面發(fā)展。從這個意義上講,許知遠們開了一個好頭。 文/李偉長
編輯推薦
如果運用自已的雙眼、自己的雙腳、自己的頭腦,來觀察、思考和觸摸中國社會,我能發(fā)現(xiàn)什么?怎樣表達出來?《中國紀事》這本不到300頁的小書正是這種嘗試的初步結(jié)果。作者試著去講述一個個完整的故事,而不是立刻進行價值判斷;去描繪細微的變化,而不是宏大敘事……今日的中國像一個人類行為的實驗場,各種聲音、顏色、混亂的思想、夸張的舉止被壓縮在一起,在其中交織、糾纏、融合著……中國最年輕的新銳思想家?最新作品,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wǎng)?專欄文章,《生活》雜志聯(lián)席出版人,《經(jīng)濟觀察報》前主筆,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wǎng),《亞洲周刊》專欄作家,單向街圖書館創(chuàng)始人。從許知遠開始,重新出發(fā)。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