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杯茶2

出版時間:2010-10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美] 葛瑞格·摩頓森  頁數(shù):306  字數(shù):235000  譯者:閆雪蓮,武建博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敬上一杯茶,你是一個陌生人;    再奉第二杯,你是我們的朋友;    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將用生命來保護你。    1993年,摩頓森攀登世界第二高峰喬戈里峰發(fā)生意外,被巴爾蒂人全力營救才死里逃生。獲救后,他被當?shù)氐拇緲忝耧L和極端貧困深深震撼,遂立下“為村莊建立學?!钡暮暝?。此后為兌現(xiàn)承諾苦心奔走,陸續(xù)建起90余所學校。    1999年,一群吉爾吉斯族人騎馬六天六夜找到摩頓森,請求為他們蓋一所學校!這幾乎是個“絕對不可能的任務”,他們居住于“世界屋脊”之巔,世界已將他們遺忘,連阿富汗政府也將他們忘得干干凈凈!    十年已過,承諾是否還在?吉爾吉斯族人是否已像喜馬拉雅山的凍雪一樣心灰意冷?但無論如何,摩頓森堅信:石頭不是武器,石頭必須變成學校!

作者簡介

葛瑞格•摩頓森,登山愛好者。1957年出生于美國明尼蘇達州,早年隨支援非洲的父母生活于坦桑尼亞。1993年,為紀念早逝的妹妹,攀登世界第二高峰喬戈里峰。途中發(fā)生意外,在巴基斯坦巴爾蒂人的全力營救下死里逃生,從此與這片土地結(jié)下不解情緣。
獲救后,摩頓森被巴

書籍目錄

序?qū)а缘谝徊?承諾  引子  第一章 路盡頭的人們  第二章 殘手異人  第三章 零年  第四章 和平的聲音  第五章 風格決定一切  第六章 吉爾吉斯可汗的印章 第二部 大災難     第七章 黑暗深處傳來的咆哮聲  第八章 不知道該做什么  第九章 法爾扎納的課桌  第十章 薩夫拉茲的承諾  第十一章 機不可失第三部 世界屋脊之上的學校  第十二章 一位美軍上校的電子郵件  第十三章 從加洛扎難民營來的人  第十四章 巴達赫尚巡回之旅  第十五章 兩位勇士的會面  第十六章 重回原點  第十七章 最后的最好的學校后記致謝重要人物表

章節(jié)摘錄

  第一部 承諾  第一章 路盡頭的人們  無論我何時飛往巴基斯坦或阿富汗,行李通常都只有一個小塑膠公文包,上面貼著一張綠白相間的小條,寫著“最后的最佳去處”。一九八八年威廉‘基特里奇和安妮克·史密斯編輯一本蒙大拿州作品集的時候,將這幾個詞放在一起作為選集的名稱。從那時起,“最后的最佳去處”就成了我們對這個生活了十四年的州的非正式稱謂,我說的“我們”,包括我和妻子塔拉、兩個孩子阿米拉和希貝爾,以及我們的西藏小獵犬扎西。以下說法精辟地總結(jié)了蒙大拿州如此吸引眾多美國人的原因——她那令人驚嘆的美景和率真開闊的胸懷。現(xiàn)在這幾個詞如同我們車牌照上的大山側(cè)影一樣,成為我第二故鄉(xiāng)的代名詞?! 〔贿^對我來說,基特里奇的宣傳語還帶有完全不同的含義。如果你看一眼中亞協(xié)會自一九九五年以來所建學校的地圖,就會發(fā)現(xiàn)項目所在之處幾乎都因地理位置偏僻、極度貧困、宗教極端主義或戰(zhàn)爭而缺乏教育基礎設施。外界很少有人知道這些地方,幾乎沒有什么人去過,這就是我們開始的地方。

媒體關注與評論

  葛瑞格真心相信,解決阿富汗沖突不能寄望于炸彈和槍炮,只能依靠書、鉛筆和筆記本……若不領著孩子走向?qū)W校,只會摧毀這片土地的未來,讓一切努力都陷入絕望,整個阿富汗永遠走不到繁榮富饒的那一天。  ——卡勒德·胡賽尼(《追風箏的人》作者)   用書本,而不是用炸彈,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促進和平?! ?mdash;—葛瑞格·摩頓森    摩頓森比大多數(shù)人都更加明白一個簡單的真理:當所有人(尤其是我們的孩子)都有機會上學,那么大家的生活必將變得更加美好。他幫助阿富汗兒童學習和成長,塑造了這個地區(qū)的未來,還給予了整個時代無限希望?! ?mdash;—邁克·馬倫(美國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主席)  當我參觀了摩頓森在山間蓋起的學校,當我親眼目睹了三人合用一張桌子等著上課的女孩們臉上綻放的喜悅與欣慰,我只能寫出一個詞來:震撼!  ——托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作者)    本書和《三杯茶》一樣展現(xiàn)了摩頓森的堅強信念:正確的教育可以彌合巨大的差距,這發(fā)揮了勢不可擋的鼓舞作用。  ——《紐約時報》   十多年來, 摩頓森的生活就是面對一個又一個不可能,然后使它們變成可能?! ?mdash;—《華盛頓郵報》    從高山到人道主義者,對登山愛好者葛瑞格·摩頓森來說僅僅是一次普通的跨越,但對全球讀者來說,卻有非同凡響的影響。  ——《讀者》(法國)

編輯推薦

   同名英文原版書火熱銷售中:Stones into Schools  ★《三杯茶》第2部  ★榮登美、英、法、德、日、韓等20多國暢銷書榜第1名  ★《追風箏的人》作者卡勒德·胡賽尼傾情作序!  ★《世界是平的》作者弗里德曼、美軍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主席邁克•;馬倫,美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英國《衛(wèi)報》《泰晤士報》,法國《費加羅報》,德國《明鏡周刊》……感動推薦!  ★感動全球的愛與承諾!  ★石頭不是武器,石頭必須變成學校!  ★葛瑞格真心相信,解決阿富汗沖突不能寄望于炸彈和槍炮,只能依靠書、鉛筆和筆記本。——胡賽尼(《追風箏的人》作者)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三杯茶2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52條)

 
 

  •   敬上一杯茶,你是一個陌生人;再奉第二杯,你是我們的朋友;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將用生命來保護你。1993年,摩頓森攀登世界第二高峰喬戈里峰發(fā)生意外,被巴爾蒂人全力營救才死里逃生。獲救后,他被當?shù)氐拇緲忝耧L和極端貧困深深震撼,遂立下“為村莊建立學?!钡暮暝?。此后為兌現(xiàn)承諾苦心奔走,陸續(xù)建起90余所學校。1999年,一群吉爾吉斯族人騎馬六天六夜找到摩頓森,請求為他們蓋一所學校!這幾乎是個“絕對不可能的任務”,他們居住于“世界屋脊”之巔,世界已將他們遺忘,連阿富汗政府也將他們忘得干干凈凈!
  •   敬上一杯茶,你是一個陌生人;   再奉第二杯,你是我們的朋友;   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將用生命來保護你
    十年已過,承諾是否還在?吉爾吉斯族人是否已像喜馬拉雅山的凍雪一樣心灰意冷?但無論如何,摩頓森堅信:石頭不是武器,石頭必須變成學校!
  •    敬上一杯茶,你是一個陌生人;
      再奉第二杯,你是我們的朋友;
      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將用生命來保護你。
      
      首先進入眼中的,就是這三句話。
      當摩頓森從昏迷中醒來,當一杯當?shù)氐奶鸩璺畹剿媲埃?
      當“三杯茶”的禮儀完畢,我已經(jīng)完全被征服了。
      沒有任詞句能形容心中的震撼,英語沒有,中文沒有。
      可能連作者自己都不曾想到,因為這“三杯茶”,在中國還有過一個他怎么也想不到的故事。
      一位領導回車里,司機竟在讀一本書,就是《三杯茶》。
      領導非常奇怪:這司機從不讀書,怎么會讀上書了?而且還讀得甚是入迷?
      是什么力量能讓一個十幾年不讀書的司機如此沉醉?
      領導于是要過書,自己讀……
      后來,他在自首,交代問題,落了兩年鐵窗,名譽掃地,老婆離婚,一無所有,赤條條一個一無所有。但據(jù)人說,當人無意間撞上,他竟?jié)M臉幸福,滿眼清澈……
      我無法知道這個故事的真假,但我相信“三杯茶”里有著一股碎金斷玉之力。
      之鋒利。
      
      如果說《三杯茶》還只是講一個震撼故事,一個令人蕩氣回腸的故事。
      那么這本《石頭變成學校》便是承諾與踐諾的蒼涼與勇氣。
      這次主要不寫巴蒂爾人,而是吉爾吉斯族人建筑學校的悲壯。
      那種在塔利班炮火與綁架中建筑“毫無用處的學校”的悲壯。
      摩頓森很快會被世界忘記,也不會有人像為荊軻留下一句“風蕭蕭兮易水寒”的千古名言。
      但他,會為吉爾吉斯族人帶來希望。
      用鉛筆和書為孩子指出一個方向,也許有美國味道,但絕無塔利班炮轟巴米揚大佛的固執(zhí)、封閉、愚蠢和令人發(fā)指。
      
      在這個浮華漫天的時代,在這個為了房子和財富焦灼不堪的時代,
      這種文字和文字里的故事,能讓人變得清澈。變得晶瑩。
      秋水一般的清澈。
      洗滌靈魂的,不是故事,是“三杯茶”。
  •   敬上一杯茶,你是一個陌生人;
    再奉第二杯,你是我們的朋友;
    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將用生命來保護你。

    首先進入眼中的,就是這三句話。
    當摩頓森從昏迷中醒來,當一杯當?shù)氐奶鸩璺畹剿媲埃?br /> 當“三杯茶”的禮儀完畢,我已經(jīng)完全被征服了。
    沒有任詞句能形容心中的震撼,英語沒有,中文沒有。
    可能連作者自己都不曾想到,因為這“三杯茶”,在中國還有過一個他怎么也想不到的故事。
    一位領導回車里,司機竟在讀一本書,就是《三杯茶》。
    領導非常奇怪:這司機從不讀書,怎么會讀上書了?而且還讀得甚是入迷?
    是什么力量能讓一個十幾年不讀書的司機如此沉醉?
    領導于是要過書,自己讀……
    后來,他在自首,交代問題,落了兩年鐵窗,名譽掃地,老婆離婚,一無所有,赤條條一個一無所有。但據(jù)人說,當人無意間撞上,他竟?jié)M臉幸福,滿眼清澈……
    我無法知道這個故事的真假,但我相信“三杯茶”里有著一股碎金斷玉之力。
    之鋒利。

    如果說《三杯茶》還只是講一個震撼故事,一個令人蕩氣回腸的故事。
    那么這本《石頭變成學?!繁闶浅兄Z與踐諾的蒼涼與勇氣。
    這次主要不寫巴蒂爾人,而是吉爾吉斯族人建筑學校的悲壯。
    那種在塔利班炮火與綁架中建筑“毫無用處的學?!钡谋瘔?。
    摩頓森很快會被世界忘記,也不會有人像為荊軻留下一句“風蕭蕭兮易水寒”的千古名言。
    但他,會為吉爾吉斯族人帶來希望。
    用鉛筆和書為孩子指出一個方向,也許有美國味道,但絕無塔利班炮轟巴米揚大佛的固執(zhí)、封閉、愚蠢和令人發(fā)指。

    在這個浮華漫天的時代,在這個為了房子和財富焦灼不堪的時代,
    這種文字和文字里的故事,能讓人變得清澈。變得晶瑩。
    秋水一般的清澈。
    洗滌靈魂的,不是故事,是“三杯茶”。
  •   《石頭變學?!肥敲绹烁鹑鸶瘛つ︻D森所著《三杯茶》的第二部?!度琛愤@個名字溫馨而平淡,然而它的內(nèi)容卻是與困難、艱苦甚至是苦難聯(lián)系在一起的。正如本書的作者對他的孩子們所說的:“很難理解這個世界上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痛苦和悲劇,而且還越變越糟。”而也正是因此,才需要人們做點什么,本書的作者就實實在在地做了一些事情,做了一些完全可以稱之為“偉大”的事情。
    葛瑞格·摩頓森做的事情就是,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這兩個世界上極其混亂和貧困的國家建立學校,在這樣的地方辦學校的困難可想而知,且不說這里的物質(zhì)資源的極度匱乏,單說這些地方的政治環(huán)境也令人生畏。記得曾有個相聲里說免費提供出國游,目的地是克什米爾、阿富汗和約旦河西岸,可見在這三個地方不要說做事,只要不是活夠了,連去都不要去,說不定什么時候就被流彈打中了。而葛瑞格卻不僅去了,還要在這三個地方中的兩個完成艱苦的工作。他的建學校的工作要和各種各樣的人物打交道,他身上的現(xiàn)金、他運送的物資以及他本人的美國人身份都會給他帶來危險。可是他還是要完成這樣一件事。一開始只是為了一個承諾,到后來卻變成了一種理想,一個消除貧困、消除宗教極端主義、消除暴力的理想,一個可以結(jié)束戰(zhàn)亂帶來和平的理想。而完成這個理想的方式就是——教育。
    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爸R改變命運”這句話在我們國家已經(jīng)不知道被說了多少年重復了多少遍。如果一個地方的教育程度極度落后,那么這個地方一定會伴隨著貧困、愚昧和戰(zhàn)亂;如果一個人沒有知識和文化,在現(xiàn)代社會幾乎就沒有立足之地——就像葛瑞格講述到的那樣,在阿富汗的成年婦女的培訓中心里,最受歡迎的課程是手機的使用。然而道理誰都知道,可是推行教育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的困難讓人望而生畏。這一點不必看離我們并不遙遠的阿富汗,只要看一看我們自己的國家,看一看我們的身邊就知道了。在經(jīng)濟比較發(fā)達的地區(qū),由于人們知道教育的重要性,反而出現(xiàn)了一種教育過度的情況;而在西部的偏遠山區(qū),在那些最需要教育的地方,人們卻不去做什么。不是不愿意,而是實在很難??墒菃栴}永遠不在于你知道不知道、愿意不愿意,而在于你肯不肯去做。葛瑞格知道教育的重要,為了他的承諾他也愿意,但是他更知道這件事的艱苦和危險——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但他還是義無反顧。他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建學校并沒有名利的理由,在他的書中他誠懇地寫到,他因為被巴基斯坦總統(tǒng)穆沙拉夫接見而沒能去成瓦罕走廊的波茲迦帕茲——這個世界的盡力去為那里的建校工作出一份力而深感后悔,他的理由只是覺得這件事應該做,這件事對這個糟糕的世界有益處,就去冒著生命危險,不顧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而毅然決然地去完成。他的回報只是越來越多的學校,越來越多的上學的孩子,越來越多改變命運的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人。
    葛瑞格是偉大的??墒俏覀儾粦撝皇浅绨菀粋€偉大的人,我們也應該從他的身上學到些東西。我覺得我在他的身上得到的最大收獲就是我們應該有一個什么樣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我想,如果把我們每天的煩惱的事情列一個清單,然后把沒有意義的事情一項一項地劃掉,這張清單如果不是一無所有也是所剩寥寥。人生總得做點有意義的事情才有意義。而最有意義的事情就是體現(xiàn)我們的價值,我們對別人、對家園、對社會、對人類的價值。當葛瑞格在為阿富汗的失學兒童夜以繼日的辛苦奔波的時候,我們還在用“李剛”造句,我感到非常汗顏。
    和葛瑞格相比,我們很多人都沒有真正的活過。
    《石頭變學?!芬粫锍藗鬟_出的這種世界觀和價值觀以外,它還有一種不多見的英雄主義。這一點尤其體現(xiàn)在“殘手異人”薩夫拉茲身上,這個渾身有著中國俠客一樣超人本領的家伙有著極其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但是他卻認為自己的人生“不大成功”,而當他加入到葛瑞格的那樣工作的時候,他“欣喜若狂,興奮又激動,說終于要干一番可以獲得‘巨大成功’的大事了”。然后,他就全心全力地投入到這件“大事”上來,可以九個月不回家,可以手術之后刀口還沒有封合的情況下就捂著肚子投入到工作,而他的目的只是為了完成這一項事業(yè)。葛瑞格在他的書里沒有提到“英雄”這個詞——這是當然的,因為他自己就是一個英雄,而他卻并不會承認這一點——然而他所描述的薩夫拉茲就是一個英雄:一身本領,有勇有謀,正義,尤其是,他心懷天下。這樣的一個人,他的人生同樣了是沒有白活,因為他的人生也極有意義。
    就是這樣的葛瑞格、這樣的薩夫拉茲以及他們的團隊們,通過他們有意義的行動,在巴基斯坦地震后的克什米爾、在阿富汗那些連政府都不管的地區(qū),一次一次地把用作武器的石頭變成了一所所學校,這是一個美國人和一群阿富汗人、一群巴基斯坦人的成就,值得欣慰的是,在克什米爾地震災區(qū)重建的學校里,有來自中國人的身影,正是他們的技術和勞動,才保證了在這個地震帶里建成了一座抗震級別達到了8.2級的學校。我為我們的同胞們感到自豪。
    一個本沒有學上的孩子,通過上學,可以改變他的命運;一個村子,因為有了學校,可以改變它的面貌;一個國家,因為有了學校,可以提高國民素質(zhì),增加競爭力;一個世界,因為有了學校,才能有未來。而那些把石頭變成學校的人,無疑是值得敬仰的,他們完成了這個世界上最有意義的事業(yè)之一,于是,他們也擁有最有意義的人生。在此,真誠地向葛瑞格、薩夫拉茲以及他的朋友們致敬!
  •   一個普通的登山愛好者,因為一次登山途中迷路,被當?shù)厝司绕?,而許下了一個從此改變他人生的承諾。
    從《三杯茶》到《石頭變學?!肥撬麑Τ兄Z的延續(xù),摩頓森的那份堅持和勇氣是我覺得最難能可貴之處。

    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承諾,更是一個偉大的理想。從科爾飛一個不知名的小村子開始,摩頓森踏上了一條沒有人走過的路,雖然這一路有著無數(shù)次的迷茫、沮喪、孤獨、悲傷甚至絕望,但是他從未停下自己的步伐。令人欣喜的是,漸漸地,他這一路的伙伴越來越多,這一路終于不再孤單。從巴基斯坦到阿富汗,他們涉足的都是最邊遠的地區(qū),最貧窮的村子,最危險的地方,當他們在那里造起一棟棟美麗的校舍的時候,更是在為當?shù)厝嗣窠ㄆ鹨蛔W亮的希望之塔。

    說起巴基斯坦的教育,想起一個真實的故事,是一位正在巴基斯坦工作的朋友的親身經(jīng)歷:他說有一天一個巴基斯坦人考他數(shù)學,什么勾谷定理、開方、微分、積分之類的,他都干凈利索地給解決了,當場就把那位老兄驚呆了。我很好奇問他是什么厲害的題目把人家給震撼到了?結(jié)果他告訴我問題的時候也把我震驚了。比如:畫了一個直角三角,一邊三,一邊四,問他另一邊是幾?又或者,讓他開169的方等。我說這不是咱們小學生都會做的題嗎?他說可是他們沒有學過,我當時就疑惑了,難道他們數(shù)學就只學“加減乘除”?

    看這本書的時候想起這件小事,發(fā)現(xiàn)此事是如此直觀地讓我們了解到巴基斯坦教育的落后甚至是匱乏。巴基斯坦甚是如此,那么阿富汗只可能更糟糕吧。我們從很多渠道聽說過甚至看到過阿富汗人民深重的苦難,尤其的阿富汗的女孩,在塔利班的極權(quán)統(tǒng)治下過著完全非人的生活,連外出行動都不能自由,又何來教育可言?記得《燦爛千陽》中的那個女孩,那幾乎就是大部分阿富汗女孩的生活寫照。

    書中關于吉爾吉斯人的生存狀況真是讓人感慨萬分,這個被自己的國家、被整個世界遺忘的民族,在這海拔萬米以上、一年之中有半年時間因冰雪覆蓋而與世隔絕的世界屋脊上生活著,這是怎樣的一種毅力??!幸運的是他們有一位偉大的領袖——阿卜杜勒•拉希德•罕,他把自己的生命都獻給了這片土地和這個民族。用了整整十年的時間,摩頓森終于兌現(xiàn)了他與這位偉人的約定——為他們建造一座學校。

    個人覺得這本《石頭變學校》比起上一本《三杯茶》更加精彩,文字更有吸引力,也更加讓我震撼。看上一本的時候多數(shù)時候是對巴基斯坦邊遠山區(qū)的貧窮和苦難的深切同情,而這本書中的巴基斯坦大地震、阿富汗戰(zhàn)爭、塔利班極權(quán)等看著更加讓人覺得難受,不論是天災還是人禍似乎都不肯放過這片貧瘠而美麗的土地。

    石頭變學校,這是一個美麗而又偉大的過程。
    放下槍,拿起筆,這是一個民族成功的希望。
    一個偶然許下的承諾,正在改變著這個世界。
  •   敬上一杯茶,你是一個陌生人;
      再奉第二杯,你是我們的朋友;
      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將用生命來保護你。
      
    如果說《三杯茶》還只是講一個震撼故事,一個令人蕩氣回腸的故事。
      那么這本《石頭變成學校》便是承諾與踐諾的蒼涼與勇氣。
      這次主要不寫巴蒂爾人,而是吉爾吉斯族人建筑學校的悲壯。
      那種在塔利班炮火與綁架中建筑“毫無用處的學?!钡谋瘔选?
      摩頓森很快會被世界忘記,也不會有人像為荊軻留下一句“風蕭蕭兮易水寒”的千古名言。
      但他,會為吉爾吉斯族人帶來希望。
      用鉛筆和書為孩子指出一個方向,也許有美國味道,但絕無塔利班炮轟巴米揚大佛的固執(zhí)、封閉、愚蠢和令人發(fā)指。
      
      在這個浮華漫天的時代,在這個為了房子和財富焦灼不堪的時代,
      這種文字和文字里的故事,能讓人變得清澈。變得晶瑩。
      秋水一般的清澈。
      洗滌靈魂的,不是故事,是“三杯茶”。

    凝起永恒的不僅是三杯茶,是一生情。
  •   敬上一杯茶,你是一個陌生人;再奉第二杯,你是我們的朋友;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將用生命來保護你。三杯茶代表的不僅僅是待客之道,還有信任和承諾。當“三杯茶”的禮儀完畢,我已經(jīng)完全被征服了。摩頓森死里逃生之后,立下“為村莊建立學?!钡暮暝?,此后他為兌現(xiàn)承諾苦心奔走,終于建起了學校,將諾言變?yōu)榱爽F(xiàn)實。
  •   假如時光倒退三十年,《石頭變學校》幾乎沒有可能出版,或者只能作為批判材料在內(nèi)部傳閱。在我們國家的宣傳系統(tǒng)里,美國在911之后出兵阿富汗,是一場帶有報復性的侵略戰(zhàn)爭。但在《石頭變學?!防?,我們看到的是愛好和平的美國人為幫助阿富汗人民反抗塔利班的殘暴統(tǒng)治赴湯蹈火,民間團體歷盡千辛萬苦修建校舍,讓孩子們能夠有條件讀書,通過學問改變自己和國家的命運。

    《石頭變學?!肥恰度琛返睦m(xù)集,寫下了過去十多年間葛瑞格和他的團隊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為孩子們修建學校的故事。眾所周知,位于印巴邊界的克什米爾地區(qū)和阿富汗是當今世界最危險的地區(qū)之一。這片區(qū)域地勢險惡,氣候惡劣,長年戰(zhàn)火紛飛,恐怖分子出沒其間。上個世紀70年代末,蘇聯(lián)入侵阿富汗,阿富汗的游擊隊展開了長達近十年“圣戰(zhàn)”;到了90年代中期,塔利班組織奪取政權(quán),實行高壓統(tǒng)治。美國出兵阿富汗后,這個國家的動亂稍微有所收斂,葛瑞格就是在這個時候帶著中亞協(xié)會來到阿富汗。在他的眼里,阿富汗傷痕累累,民不聊生,整個國家缺少學校,女孩完全沒有上學的權(quán)利。他懷著一顆愛心想要修建學校,但卻遭到多方的阻力,幾乎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這部非虛構(gòu)作品非常感人,雖然它是站在美國人的立場寫的。葛瑞格和他的團隊努力把“石頭變學?!钡耐瑫r,阿富汗戰(zhàn)爭、克什米爾地震、世界經(jīng)濟危機相繼爆發(fā),他們歷盡艱辛,卻矢志不渝。通過葛瑞格的宣傳,大批美國人捐款、捐物,為葛瑞格的行動提供了經(jīng)濟上的幫助。他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歷撰寫的《三杯茶》在美國引起轟動,包括美國大兵在內(nèi)的許多人,都將目光投向了阿富汗、巴基斯坦孩子們的教育問題。就算美帝國主義者出兵阿富汗動機不純,但他們對阿富汗人民的幫助和真情,卻是不可否認的。

    到2009年的秋天,中亞協(xié)會已經(jīng)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修建了131所學校。其中建設最困難的,是建在“世界屋脊”之巔帕米爾高原上的四間教室。這是在中亞協(xié)會的幫助下,由吉爾吉斯族人自己建設的學校。正如作者所說,這個民族的孩子的命運,仍然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美國人為他們帶來基本的物質(zhì)條件和嶄新的現(xiàn)代意識,而國家和民族是否能夠得到大發(fā)展,還要靠他們自己。
  •   阿富汗,僅僅是阿富汗,一個名詞,地圖上的一小塊,《新聞聯(lián)播》里頻頻出現(xiàn)的熱點,戰(zhàn)亂和極端的代名詞——這就是我所知道的阿富汗,沒有任何細節(jié),沒有任何血肉。不知道那里的女孩想上學成為孕產(chǎn)保健員,需要在父兄那兒克服多大困難。不知道母親會對女兒說:書本會毒害你的腦袋,讓你變成沒用的妻子和母親?!辈恢酪粋€寒冬過去,會凍死無數(shù)人。不知道一個小小村莊,一年死亡的嬰兒有二十多個,比例達世界之最。不知道可憐的孩子,擠在廁所改造的簡易棚里念書。不知道一個小孩,為盼學校建成會誤踩地雷而死。更不知道阿富汗因國內(nèi)糟糕狀況,一度被要求取消其存在。

    那是一個遙遠、陌生的世界,和我的世界不在同一緯度。我不關心,不主動搜索這類信息,不去看屏幕上那些邪惡或凄慘的異國面孔,或可說大腦拒絕接受此類信息。但是,我的耳朵沒有開關,會接收關鍵詞,于是,一個瘋狂化、極端化、符號化、概念化的阿富汗成形了。

    《三杯茶》的熱賣似乎是去年?我見過別人拿著這本書,因書名而好奇,但沒讀,因為好奇心還沒達到那個臨界點。這次機緣巧合,看了這第二本《三杯茶》,也就是《石頭變學?!贰.斎?,我欽佩作者踐行諾言的勇氣、毅力、堅持、信念和愛心。但更重要的是,他在紙上給出了一個真實、豐富的阿富汗,具體而言,是讓人認識了許許多多和所有人一樣擁有情感、渴求,生活在苦難甚至絕望中的阿富汗人。正是這一點震撼了我。

    愈黑暗,愈能看見星星。葛瑞格·摩頓森就是那片黑暗中的一顆星,他發(fā)的光,不僅僅是那些學校,而是借由文字從外部打開了一個世界,或許會使得更多星星愿意在這片黑暗中出現(xiàn)。
  •    有的人,腰纏萬貫,炒房、豪賭,錢生錢利滾利……
      有的人,至多中產(chǎn),賣車賣書,為的是讓素不相識的孩子接受教育……
      
      有的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裝病為逃課;
      有的孩子,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卻求知若渴……
      
      命運從來不是公平的。同樣生而為人,要走的路卻天差地別。有時候,我們有選擇權(quán);但也有時候,我們能做的,只是等待。
      
      看《三杯茶》是一個偶然,但它卻帶給我不小的震撼;而看其續(xù)篇《石頭變學?!芬咽且环N必然,那些讓人牽腸掛肚的孩子們……
      
      記得第一次聽聞“人體炸彈”時,震驚之余也納悶,為什么會有人甘愿這樣葬送自己。難道他們以為,這樣才是他們最好的人生?那么他們的父母孩子呢?成年人也就罷了,那些什么都沒經(jīng)歷過的孩子,為什么也這么激進?
      
      跟著這位教育的使者,我們在阿富汗走了一遭。然后知道,問題出在教育上。幾經(jīng)戰(zhàn)亂的阿富汗,滿目瘡痍,百業(yè)待興。政府顧不上辦教育,于是激進宗教乘虛而入,這些本該無憂無慮過童年的孩子卻居然被洗腦;塔利班政權(quán)名令禁止女子接受教育……書中說,一個男子接受教育,受惠的是他自己,然一個女子接受教育,那么受惠的將是整個社區(qū)。此言不虛。女子接受教育了,一來結(jié)婚年齡會往后延,二來有能力區(qū)別正常教育和激進的洗腦教育,從而避免自己的孩子誤入歧途,三來掌握了一些醫(yī)療知識后,會顯著提高社區(qū)的醫(yī)療衛(wèi)生水平,至少能降低孕產(chǎn)婦的死亡率……這些,她們都知道,但只能被動地等著有誰去建學校,如果沒有“三杯茶”,這樣的等待或許沒有盡頭。
      
      最讓人敬佩的是那支被政府遺忘的吉爾吉斯族游牧民。他們是引導作者進入阿富汗的人,他們的所在是“最后的地方”;光在《石頭變學?!分校麄兙偷攘似甙四?。在他們的生存都遭到威脅時,一所學校卻能給他們帶去所有的安慰。那個睿智的首領,三訪總統(tǒng),得到的卻只是空口承諾。現(xiàn)在,他們總算快要實現(xiàn)夙愿。只是那個長者在有生之年卻未親眼目睹。
      
      作者是偉大的,但是他離不開他背后的可愛的美國人民,在金融危機之時,他們亦沒有中斷慈善。再看看那些孩子的“一分錢計劃”,哦,我想,他們都是自愿的……
      
      找一個周末,泡上一杯茶,打開這本書,細細品味這物欲世界中不易的美好。
  •   這是繼三杯茶后作者的第二部作品,我迫不及待的品味著,葛瑞格.摩頓森從他的一個承諾開始,苦心奔走十余年,在當?shù)仃懤m(xù)建設90余所學校,他讓全世界為之動容。
  •   從《三杯茶》到《石頭變學?!肥悄︻D森對承諾的延續(xù),摩頓森的那份堅持和勇氣是我覺得最難能可貴之處。
    石頭變學?!驗橛眯?、寬容體諒以及堅持與承諾,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不可能,一次一次地把用作武器的石頭變成了一所所學校,一個本沒有學上的孩子,通過上學,可以改變他的命運;一個村子,因為有了學校,可以改變它的面貌;一個國家,因為有了學校,可以提高國民素質(zhì),增加競爭力;一個世界,因為有了學校,才能有未來。
  •   在《三杯茶1》中,作者摩森頓于攀登K2峰迷路,科爾飛村居民拯救了他的生命。雖然當?shù)氐木用裆钇D困,但他們卻為摩森頓煮了甜茶,讓他恢復力氣,而后身體得以康復。摩森頓被村民的善良打動,也被山區(qū)的窮困震撼,他決定要為他們建成一所學校,并最終達到目標。而后他致力于貧困山區(qū)的教育事業(yè),歷時12年,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地區(qū)建成60余所學校,上萬孩子享受到了正規(guī)的教育。

    如果說《三杯茶2》講述的是作者如何在花園里播下第一顆種子的故事,那么《三杯茶2》則主要講述了作者如何在地球上最偏遠的地方開展項目的歷程。他在第一部書籍出版后一直投身于發(fā)表演講,四處宣傳和籌集資金的活動,并在阿富汗帕米爾“世界屋脊”的中心,緊鄰古老的吉爾吉斯墓地的地方,耗盡心力終于建成了一所學校。在書中,我們了解到中亞協(xié)會的組織結(jié)構(gòu)、日常安排和工作流程,仿佛身臨其境一般體驗他們辛勞的過程。我們看到他們怎樣為女童教育打好物質(zhì)和情感基礎,怎樣在塔利班武裝力量的中心地帶成功建立起學校。當這些神秘而又莊重的事件被展現(xiàn)在眼前的時候,當看到書中翔實的資料和大量珍貴的照片里,貧困地區(qū)兒童們稚嫩純潔的雙眼中流露著對知識的渴望時,我的心靈獲得了一次又一次的震撼。

    其實在我們國內(nèi),也有專門針對貧困地區(qū)失學兒童建設希望小學,改善農(nóng)村辦學條件的“希望工程”,自1989年10月實施以來,眾多致力于解決貧困地區(qū)兒童教育問題的有識之士慷慨解囊,資助了數(shù)百萬貧困學生上學讀書,援建希望小學萬余所。記得曾經(jīng)看過一些報道,曾經(jīng)擔任河北省軍區(qū)副政委的趙渭忠已逾古稀之年。1992年退休至今的17年間,他為貧困山區(qū)的孩子們奔走呼號,他和家庭向希望工程捐款100萬元,資助學生650人,還發(fā)動社會各界向希望工程捐款1000多萬元,孩子們親切地叫他“希望爺爺”。我希望他們的事跡也能像編輯成書,著成我們中國的《三杯茶》。
  •   《三杯茶》看到第二部,深深悟到了“承諾”的重量和含義。

    葛瑞格只是個普通的美國小民,但他心中有堅守,哪怕是雙手石頭摞石頭,也要蓋學校。

    封面上,葛瑞格和幾個孩子站在一起,背后是澄澈無比的天空,及天空下廣袤而略帶荒涼的土地。就是在這樣的地方,他們共同打造了自己的傳奇。
      
    經(jīng)常會想,我們能夠給予別人的最好的禮物是什么?那必定是他們內(nèi)心的渴盼吧。葛瑞格在生命獲救的那一天起,應該就下定了決心,所以才會把等重的承諾雙手奉上。
  •   《石頭變學?!肥抢^《三杯茶》在巴基斯坦故事之后,向我們講述阿富汗的故事,作者帶著一份使命——對吉爾吉斯人的承諾,一路駛向阿富汗,我相信這不緊緊需要的是勇氣,更多的是內(nèi)心那份對教育的執(zhí)著與熱愛支撐著作者,在阿富汗的種種磨難與困難,不僅沒有磨滅作者的夢想,更多的是讓他意識到教育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戰(zhàn)爭不能解決問題,只有教育才是最終的出路,在現(xiàn)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很多人都因為走的太久,而忘記了當時為何出發(fā),作者的故事深深的感動了我,也教育了我,堅信夢想,勇往直前!??!
  •   本以為第一本書已經(jīng)夠石破天驚,第二本書,更是跌宕起伏。在戰(zhàn)火紛亂的阿富汗,一個美國人如何為自己的學校找到道路?如何走到吉爾吉斯人的領地?幸運的是,摩頓森找到了方法。讓我們一起感動,一起歡呼吧。你可以與作者一起品味伊斯蘭的三杯茶。
  •   “ 多少年來我們在書里窺望著他們,卻又遠離他們。從《燦爛千陽》到《伊斯坦布爾的幸?!?,我們帶著同情與豐盛的好奇心,隔著文字織就的帷幕,觀望那些禁忌、掙扎、私刑,然后嘆息。多少人如我,從未想過可以做些什么來幫助他們。錯綜復雜的宗教主義,冷酷無情的塔利班,難以溝通的思維溝壑……我們的理由很多,行動卻很少,所以中東變?yōu)楸贿h離的世界。 卻有這個不知深淺的美國小男人,在地圖上都難以尋找的阿富汗與巴基斯坦不毛之地,哼哧哼哧一所所建學校:10年,131所學校,58000名學生。喝過一杯杯茶,他成了他們要以生命保護的親人。在他的筆下,這些暖色的鏡頭才得以展示給世人:宗教領袖可以為了孩子的教育騎馬六天六夜來找他建學校;巴基斯坦鄉(xiāng)村女孩寧愿苦等十年也要實現(xiàn)當醫(yī)生的夢想;塔利班在他的學校里如天真頑童般蕩秋千而不是大行破壞之道……承諾、關懷與愛這些最基本卻又最燦爛的人性,在這個現(xiàn)代高度文明之外的世界里,磨礪得更加純凈動人。 謝謝你,葛瑞格,為你所做的一切。我們只有一雙手,或許只能做微小的事情,卻能從微末之端改變世界?!?-----douban青豆小姐打醬油評
  •   第一本《三杯茶》是以一個旁觀者來寫的,看完很感動,這本《三杯茶2:石頭變學?!肥悄︻D森自己以第一人稱來寫的,剛開始看,書很不錯
  •   終于發(fā)現(xiàn),在這個鋼筋水泥的世界中,人們的同情心并未麻木,亦未失去愛的能力,因此,葛瑞格接下三杯茶后身行力踐一個長達十余年的承諾;而他就這段經(jīng)歷在二百三十多個城市進行了六百八十多場演講,常常聽眾爆滿,某些場次竟達數(shù)萬人;因此在全球經(jīng)濟崩潰之時,一萬多普通市民為那個遙遠國度的孩子捐贈了十二萬五千多美元的支票……也因此,這樣樸實無華沒有任何虛飾和夸張的兩本書,在三十六個國家同時出版,震撼了數(shù)千萬不同膚色的讀者……
    可為何,所有的冷漠與麻木同樣屬于為這樣一個故事而震撼、而感動的人們。
    可以在燈紅酒綠的夜店里一擲千金,卻儼然無視門外近在咫尺的乞者;可以為馬路中央又一起的家破人亡的悲劇發(fā)幾聲嘆息卻永遠不會停下腳步伸一把援助之手;可以為遠在天邊的他們感動不已卻對身邊的小小善意和零星溫暖懷疑不屑……
    可以看得到千里之外的善,卻冷眼縱容近在咫尺的惡。
    而冷漠縱容,與為惡本身,是否真有涇渭之分?
    在這樣的前提下,為無關自己切身利益的“故事”而“震撼”、“感動”,是不是也是一種偽善?

    寫下這些,更像發(fā)泄和吐槽。
    不僅關于那群世界屋脊被人遺忘的孩子,也不僅關于那片戰(zhàn)火紛飛的土地。
    只是不愿這樣的書成為塵封許久的善良的宣泄口,唯一的作用是扯動久已麻木的淚腺灑幾滴廉價的同情之淚……
    但除此,我們又能做些什么。
  •   三杯茶2:石頭變學校(《三杯茶》第2部,感動全球的愛與承諾
  •   第一部我已經(jīng)看完了,也是在當當買的。發(fā)現(xiàn)第二部上了就迫不及待的買了。三杯茶這本書很喜歡也很感動,摩頓森讓我很佩服,他的堅持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強烈推薦這本書我都介紹好幾個朋友看這本書了,感觸很深,希望還會有第三部,第四部。。了解中亞協(xié)會的近況。
  •   看了第一部之后就很想看第二部,帶給我心靈上的震撼。在浮華,金錢,權(quán)利誘惑的今天,我們確實需要多閱讀,多看書,沉淀自己。我很佩服三杯茶的作者,摩頓森他是如此無私,勇敢,冷靜!
  •   讀一本書,總喜歡找到和自己內(nèi)心,自己生活的契合點。而三杯茶,最觸動我的是他對自己生活方式的勇敢選擇和承擔。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這很難,摩頓森卻讓我看到了這件事的簡單。當然,簡單背后是一種持續(xù)的堅守。
      這第二部,便是這種持續(xù)的堅守,很難,但他做到了,所以,他很了不起。
      由此獲得力量。
      向一切勇敢而堅持的人致敬。
  •   有一次感動,就會接受第二次的突襲。讀完《三杯茶》,會想很多很多,我們身邊的,山區(qū)的,還有微博上面經(jīng)??吹降囊恍┯袕娏仪笾暮⒆拥难劬?。石頭變成學校了,我們也期待欲望變成現(xiàn)實。雖然很小的力量,但是我一直資助的孩子,給我的是從未停止的感動。坐下來,再喝三杯茶吧~~
  •   讀完此書,你就明白,自己與目標的距離并不是那么遠,自己生活的是如此的幸福,如此的幸運。同時,你還能看到在世界最遠的角落,在世界盡頭的孩子們,是怎樣飽受戰(zhàn)爭之苦,在風雨飄搖,災難橫行的偏遠山區(qū),艱難的生活,艱難的堅持學習,不想被宗教極端主義灌輸思想。在摩頓森的行程中,你可以看到一杯茶,兩杯茶,三杯茶帶來的驚人效果,你可以了解到,人與人之間,最難得的就是真誠相待。
  •   這是我最喜歡的書之一,先前讀了《三杯茶》,特別感動,里面沒有特別華麗的文字和內(nèi)容,作者只是寫出了他所做的,他沒有把這些成就、事跡都記在自己身上,他感謝每一個人,他的家人、朋友、同事、幫助過他的、拒絕過他的、給協(xié)會捐過錢的,或者只是寫信來的,以及讀這本書和把這本書推薦給別人的人。讀的時候,讀到他克服各種困難實現(xiàn)與科爾飛村村人的承諾的時候,就特別感動,很多人都只是說一說,也許回去就不再記得,也或許行動了覺得太困難而放棄,但是莫頓森不同,他堅持了下來,并將發(fā)展女性教育當作了畢生的事業(yè),第二部里,對他在工作上與同事們遇到的困難描寫的更加詳細,真的是常人所難以堅持下來的艱辛,但是他在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又是那么開心,只要這樣就很好。莫頓森先生是個善良,淳樸,親和,具有魅力的人,卻又略顯笨拙,像一只高大的棕熊
  •   摩頓森寫的三杯茶這本書曾經(jīng)令我非常感動,希望這本書不會令我失望
  •   石頭變學校。。當喝下第一杯茶時是感動,第二杯是體會,第三杯是回味。。
  •   讀了1才來買的2。1讓人很感動,讓你看到一個讓世界遺忘的阿拉伯世界。連年的爭戰(zhàn),貧窮、疾病、壓迫。生活在和平地區(qū)的人們怎么會想到這世界還有這樣一個被遺棄的地方。這里的人是怎么樣過生活的。如果說《追風箏的人》里的故事在時間上離我們似乎還有些遠,《三杯茶》卻是此時此刻正在發(fā)生的??纯此麄兪侨绾卧诮^望中奮力求生的,或許我們更應該珍惜目前的生活,不論這生活是怎樣的不盡如人意。摩頓生是個敢想敢干,意志堅強,善良勇敢的人。正是他的這些品格里的光輝,才使他能夠幫助更多的人。而這點卻是我們這些只會為某個故事流兩滴淚的人,所無法企及的。
    書的內(nèi)容沒什么問題,只是封面有些許破損,雖然是用塑料膜密封了的。
  •   兩年前在大學圖書館就看了《三杯茶》,對于熱衷于從事公益服務的我,看完書后完全被摩頓森的熱忱、執(zhí)著和堅持感染了。現(xiàn)在生活平淡無趣,再續(xù)三杯茶,希望激發(fā)起自己的熱情。
  •   《三杯茶》的續(xù)作,當時看《三杯茶》時,看第二次才大致看明白?!妒^變學?!氛陂喿x中,非常佩服作者的膽識與魄力。支持……
  •   好評,第一部也有入手,感動!敬上一杯茶,你是一個陌生人;再奉第二杯,你是我們的朋友;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將用生命來保護你。溫暖感動!
  •   再一次的承諾讓葛瑞格醫(yī)生勇敢的踏入了阿富汗,他和他的伙伴們克服重重困難,讓石頭變學校,為那一片片土地帶來了陽光。希望戰(zhàn)爭永遠停止,孩子們可以無憂無慮的在美麗的校園里讀書嬉戲。在此向那些為發(fā)展偏遠貧困地區(qū)教育事業(yè)的所有的人們致敬。
  •   讀了三杯茶后 我就想買石頭邊學校這本書 當時沒有 所以等到有了 就迫不及待的買了,兩本書都沒非常好,但是我覺得第一本更好。這兩本書不但向我們講述了作者怎樣歷經(jīng)萬難的幫助那些貧窮想要讀書的孩子 ,特別是女孩,還向我展現(xiàn)了那些地區(qū)的生活現(xiàn)狀,學到了不少平時學不到的知識。
  •   看過三杯茶后決定再買石頭變學校,小小一本,拿起來很方便。
  •   摩頓森的書,很平民化,讀起來真的是愛不釋手。對于阿富汗,我看過基本描寫的書,像燦爛千陽,追風箏的人,非常同情哪里的人們,我也更加敬佩摩頓森,為了這個地方的教育,嘔心瀝血。同時鄙視當?shù)卣瑸槭裁床煌度肽??更加鄙視塔利班?/li>
  •   三杯茶2:石頭變學校(《三杯茶》..”
  •   比較三杯茶1,這石頭變學校,寫的更好。情節(jié)人物更加豐滿,性格鮮明。特別是比前部人物重點放在了其他人身上,不僅僅是只寫作者自己。
  •   敬上一杯茶,你是一個陌生人;再奉一杯茶,你是我們的朋友;續(xù)上第三杯,你是我的家人,我將用生命保護你。感動于文字本身,喜歡這樣的小說
  •   時間是世界上走的最快的,當初葛瑞格·摩頓森帶頭建造的學校,如今早已培養(yǎng)了一批又一批的學生,其中有不少是女孩子。知識改變命運,知識也為那些貧困的山村帶來了光明未來。
  •   葛瑞格真心相信,解決阿富汗沖突不能寄望于炸彈和槍炮,只能依靠書、鉛筆和筆記本。他教曉我們愛是怎么一回事,因為有了愛,他才在黑暗中看見星辰。非常值得推薦。
  •   敬上一杯茶,你是一個陌生人;
    再奉第二杯,你是我們的朋友;
    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將用生命來保護你。
  •   敬上一杯茶,你是一個陌生人;
    再奉第二杯,你是我們的朋友;
    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將用生命來保護你。
  •   這個商品不錯~敬上一杯茶,你是一個陌生人;
    再奉第二杯,你是我們的朋友;
    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將用生命來保護你
  •   《三杯茶》在我讀來,是三層含義: 第一杯茶:是關于感恩的故事 第二杯茶:是關于承諾的故事 第三杯茶:是關于堅持的故事 每個故事都很感人,關鍵在于這個故事是真實的。 我能想象讓這個世界變得充滿仇恨和憤怒的,不是缺少財富,而是缺少給底層的人民以希望。
  •   偶然的機會在當當網(wǎng)看到《三杯茶》第一部,便一發(fā)不可收拾的愛上這本書,還特地訂購了第二部。正如標題所言,這是一本溫暖人心的書。在殘酷、現(xiàn)實、勢力的生活中,我看到了一個不顧一切為了貧窮落后地區(qū)的孩子們的教育事業(yè)奮斗的主人公,他建造的一所所學校就像一團團明亮溫暖的火,種在了黑暗的落后地區(qū)的孩子們的心中,給我們希望與溫暖。在品讀作者事跡的過程中,我一次又一次地流下了溫暖人心的淚水。說實話,在讀此書的時候,我正處于離職狀態(tài),在家閑了2個月,內(nèi)心深處有著對于找工作的急躁,正是這樣的時刻遇上了《三杯茶》,它告訴我遇到困難不要急,安靜地喝上“三杯茶”。你的困難會有機會解決的,你的頹喪感也會隨著三杯茶的時間散去的。
  •   是在“三杯茶”之后買的,比“三杯茶”更具可讀性,對事件的描述很生動、鮮活,作者改為第一人稱敘述更有可信性,對阿富汗、巴基斯坦的理解更多,推薦給家人后一致認為非常好。
  •   孔孟對人之初性本善惡的思考至今仍無確定的答案,其實,就我個人而言,人之初性中有善的東西,也有惡的,教育就是一種可以揚善剃惡的有效辦法。人總是因為了解和認識一些東西,然后做出判斷。延至對暴力、戰(zhàn)爭的看法,也是同樣的道理。我想在伊拉克,在阿富汗,教育、書本、筆的潛力就更顯突出。

    我們都需要《石頭變學?!返淖髡吣菢右环N對教育和承諾的信念,相信戰(zhàn)爭和苦難會離人類越來越遠~~
  •   從三杯茶第一部到第二部都是充滿了愛與希望,感動得人落淚。這才是真正的公益,慈善
  •   三杯茶1我看完了,內(nèi)心感到深深的震撼,無法想象他是怎么冒著生命危險任然堅持自己的理念,在那貧窮的地方蓋起一座座學校,而那些貧窮的人所教給我的是那么的獨一無二
  •   這幾年都會讀這種題材的書*從<追風箏的人>,<燦爛千陽>,到<三杯茶>`相信不會讓我失望
  •   繼續(xù)跟隨摩頓森的腳步探尋白與夜的消息,看石頭開花···
  •   從三杯茶的意義,葛瑞格醫(yī)生用盡全力去幫助需要得到教育的人,特別是女孩,這是一個偉大的貢獻!
  •   因為看了三杯茶看見出第二本很興奮的買了,感覺還是第一本感觸多,不過第二本也不錯啦,很想知道學?,F(xiàn)在蓋怎么樣了呢。
  •   我是買了第一本 才想買它的續(xù)集 然后 本書作者我甚是敬佩 從一個一毛不拔之地 建造學校 三杯茶 值得奉上
  •   看完第一部后就趕緊接著看石頭變學校,作者為建學習所做的一切努力,在巨大的壓力與困難下仍堅持完成他的承諾,敬佩?。?!推薦
  •   看完 三杯茶1 被作者深深感動了,看完 2 后更對他充滿了敬意!
  •   我是讀了《三杯茶》第一部才買這本的,很感動,也很感慨:原來生命的意義不僅僅是柴米油鹽醋,還有更加寬廣的意義。一個普通的人竟然也可以做到這么偉大,實在了不起。
  •   以前買過第一本,三杯茶,很感動那個故事。突然發(fā)現(xiàn)竟然有第二部,果斷買了。很值得看的書啊。
  •   一個人的力量有多大?你可以為這個世界奉獻多少?這本書讓我震撼于人世間的大愛,震撼于人世間的自然美景,震撼于人性光輝的美麗。摩頓森那一諾千金的美麗讓我感慨,那鍥而不舍的意志令我敬佩??! 我始終相信愛的種子會播中到更多人的心中,總會在某一個地方或者是在我們的心中,生根發(fā)芽……
  •   既然是三杯茶就得繼續(xù)喝完,一個承諾,用一生來實現(xiàn)。
  •   先買了《三杯茶》1,看后深受感動。遂決定再買《三杯茶》2.
  •   三杯茶第一部讓我很感動,一口氣讀完了,所以接著買了第二部,正在閱讀中!
  •   是配套和三杯茶2 一起買的 最近妹妹再看 很喜歡 經(jīng)常帶去學校 在課余時間看 等妹妹看完了 我就可以看啦
  •   第一次看的《三杯茶》,非常喜歡,所以就繼續(xù)看了這本書,也非常地好,深深地為主人公的大愛所感動,有時候人生的追求可以很遠,可以很大,不要緊緊盯著自己的利益不放,有容乃大。
  •   幾年前買過《三杯茶1》,深受震撼!一個美國人,不遠萬里,四處籌錢,只為貧困的大山里的孩子能有個遮風擋雨的校舍......看到新出了《三杯茶2》,毫不猶豫,買了!
  •   說實在的,文筆并不是很好,但卻是一本能讓我們很好的了解三杯茶的真正意義?;蛟S看完了,我們也不會立刻做出捐款等響應的活動,但至少我們知道有那么一群美國人在為中東的教育做出巨大的貢獻,了解到中東的人們需要走出戰(zhàn)爭陰影、走向文明的機會,和他們自身的不懈努力。希望有能力的人,在看完這本書后為這份人類共同的事業(yè)獻出一份力量。我相信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能力。
  •   看了三杯茶的第一部,因此又買了第二部,這個故事讓人震撼,你會覺得原來改變時那么簡單,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只要你付出行動
  •   《三杯茶1》,讓我了解到堅持地力量,為自己,為世界范圍內(nèi)偏遠地區(qū)的人們?!?》的故事繼續(xù)延續(xù),內(nèi)容讓我感動,希望大家都能伸出援手,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
  •   很感動,看完三杯茶后買的這本書,很震撼,很值得一讀
  •   之前看過三杯茶 很是讓人感動,推薦最好從三杯茶開始看起~
  •   很早之前看了《三杯茶》1,這次看到第二部也出來了,毫不猶豫就下單了。這是個能改變世界的故事。
  •   買了《三杯茶》,和這第二部,然后給朋友也買了這兩本寄過去了
    真希望,所有的人,都可以來看看這兩本書
  •   摩頓森在延續(xù)他未完的善舉,通過第二部我也在繼續(xù)將這種感動在心底延續(xù)。
  •   看了《三杯茶》,很感動,買回第二集繼續(xù)看。
  •   看完了《三杯茶》,很感動,這次又看到了第二本,想必跟之前是一樣的,期待……
  •   關于在阿富汗的故事,三杯茶,和第一部一樣很好看。不過,不是同一個出版社,有的人名譯法不一樣,不過不影響
  •   三杯茶2,給人感動,不再狹隘~
  •   三杯茶1 就已經(jīng)很好看了,這本更讓人感動
  •   三杯茶,第一部剛讀完,想看看后來發(fā)生了什么,所以買了第二部繼續(xù)閱讀
  •   《三杯茶》的真實、良知、執(zhí)著與翻譯讓我將之奉為無可超越的巔峰。不知這本還會帶給我刻骨的感動。
  •   看完三杯茶1,毫不猶豫買了2。被里面的故事深深感動,中亞協(xié)會是我最想捐錢的組織了
  •   三杯茶的第二部,果然不錯,作者是個好人
  •   看過三杯茶才知道世界的另一個角落發(fā)生著什么事。
  •   看了三杯茶1后買的,感動
  •   很喜歡三杯茶,這是三杯茶的續(xù)集么,書的紙質(zhì)一般,希望延續(xù)第一本的感動
  •   看完了《三杯茶》,很感動,當然不會錯過《三杯茶2》啦。書中語言樸實真誠,一下就讓心靜下來了。格瑞格很偉大。
  •   讀過三杯茶第一部,非常喜歡,所以買第二部來讀,書的質(zhì)量很好,內(nèi)容很不錯,值得讀
  •   沖著三杯茶買的,每一個有心支教,或支教過的人,都會對這類書愛到不行。然后,在每一次失去動力,即將支撐不下去的時候,給自己一點力量,堅持,堅持做一個善良的人,堅持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堅持。
  •   《三杯茶》還是不錯的續(xù)集,希望能夠感動!
  •   之前看過三杯茶,這次還能繼續(xù)讓我因為他的執(zhí)著而感動!
  •   三杯茶的續(xù)集,感動繼續(xù)!
  •   看了三杯茶1,看到2出來了,就馬上買了。感動一下自己的情緒
  •   感動依舊,期待三杯茶3,4,5……
  •   買第一本 三杯茶 的時候恰好看到了這本書,于是便買了下來?,F(xiàn)在讀完了,很是感動。
  •   看了三杯茶一,很感動,但是抽不出時間看二
  •   三杯茶第一本是兩年前讀的,心靈很受震撼。第二本可以說是延續(xù)了第一本的溫暖,值得看。
  •   看過三杯茶1,很感人,很真實,了解了不了解的世界和貧窮的生活,希望可以為戰(zhàn)爭中的孩子們力所能及的幫助,如果不是看書,這中的世界是我們永遠也接觸不到的。支持!
  •   三杯茶的第一部還沒有讀 先將第二部收入囊中 哈哈哈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