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7 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作者:崔利斯 頁數(shù):282 譯者:沙永玲,麥奇美,麥倩宜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朗讀手冊》是崔利斯數(shù)十年兒童閱讀指導研究與實踐之總結。該書于1979年初版,5次修訂,被美國數(shù)十所教育院校選為指定教材,并迅速被引進到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英國、西班牙等國,僅在美國的銷量就突破200萬冊。書中通過眾多具體、可信的案例,指出孩子在閱讀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闡明了朗讀的作用、方法和注意事項等。它幫無數(shù)家長、老師解決了棘手的教育難題,讓無數(shù)孩子成為終身愛書人。
作者簡介
吉姆·崔利斯,美國著名的閱讀研究專家。他畢業(yè)于馬薩諸塞州大學,曾在《春田日報》(The Springfield Daily
News)任職20年,擔任撰稿作家及畫家。從1983年起,崔利斯在北美各地致力于教育研究活動,常就兒童、文學及電視傳媒等主題,面向家長、老師及專業(yè)團體演講,30年內(nèi)
書籍目錄
緒論
第一章 為什么要朗讀
第二章 何時開始朗讀
第三章 朗讀的階段
第四章 朗讀要領與朗讀禁忌
第五章 持續(xù)默讀:朗讀的最佳拍檔
第六章 圖書館:家庭的、學校的和公立的
第七章 從歐普拉、哈利·波特和因特網(wǎng)上學到的啟示
第八章 電視
附錄 朗讀書目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為什么要朗讀 在本章中,我將探討兩個問題:為什么在當今社會為孩子讀書如此重要?為什么朗讀如此有效? 10年前一個可愛的秋日早晨,我到小時候就讀的幼兒園故地重游。那是新澤西州康涅狄格農(nóng)莊小學的幼兒園,大約15個孩子坐在他們的故事毯上,仰著小臉望著我,眼神中充滿期待?!敖衲昴銈冋l想學習讀書?”我問道?! 『⒆觽兌己敛贿t疑地高高舉起手,許多孩子還得意地說:“我已經(jīng)知道怎么讀書了!”那種熱烈的氣氛就像幼兒園老師們曾經(jīng)告訴過我的一樣:每個孩子在開始上學時都想學習如何閱讀。換句話說,孩子剛上學時,對閱讀有著百分之百的熱情與渴望?! 讉€月后,“全美閱讀報告卡”(the National Reading Report Card)告訴大家接下來的事實: ·在四年級學生中,45.7%的孩子每天會將閱讀當成休閑活動?! ぴ诎四昙墝W生中,只有27%的孩子為了興趣而閱讀?! さ搅耸昙墸挥?4.4%的孩子每天享受閱讀的樂趣。 ·四年級學生中,每周到圖書館看書的孩子占40%,到了高年級就降到10%?! 【拖裎以诰w論中所說的,30年來,盡管進行了很多教育改革,但美國學生的閱讀分數(shù)絲毫沒有改善。幼兒園兒童百分之百對閱讀感興趣,但隨著年級升高,我們失去了75%可能成為終身閱讀者的人。任何企業(yè)若不斷流失75%的客戶群,都會在一夕之間搖搖欲墜。這正是美國現(xiàn)在所面臨的危機?! W校的教學目標應該是培養(yǎng)出終身的閱讀者——在畢業(yè)后的人生中仍堅持閱讀與學習。但事實的真相是,我們只培養(yǎng)出學生閱讀者——只為了應付畢業(yè)而閱讀。如此一來,大多數(shù)人幾乎很早就不再讀書了?! ?983年,響應有識之士的倡議,在美國教育部的幫助下,由全國教育學院與全國教育協(xié)會組織,知名專家學者組成了“閱讀委員會”(Commission on Reading),專門研究導致閱讀危機的原因及解決辦法。這些學者在兒童發(fā)展、語言及學習閱讀等領域都很精通。由于學校課程的每一項內(nèi)容幾乎都根植于閱讀,因此閱讀是所有問題與解決方案的核心,這是大家的共識?! ∮捎陂喿x是教育中最重要的訓練方式,因此每年大約有超過1200份研究報告是以閱讀為研究主題的。委員會耗時兩年,詳讀了過去25年的10000多份研究報告,評估其中哪些方法有效,哪些或許有效,哪些無效。委員會于1985年發(fā)布了一項名為《成為閱讀大國》(Becoming a Nation of Readers)的報告。我認為這是25年來最重要、最具“常識性”的教育文獻。在主要的研究結果中,有兩項簡單的論述很震撼人心: ·給孩子朗讀,能建立孩子必備的知識體系,引導他們最終踏上成功的閱讀之路。朗讀是唯一且最重要的活動?! ぷC據(jù)顯示,朗讀不只在家庭中有效,在課堂里也成果非凡。“朗讀應該在各年級都進行?!薄 <铱谥小拔ㄒ磺易钪匾幕顒印币馕吨?,朗讀比成績單、家庭作業(yè)、評估表、讀書報告和圖卡更重要。朗讀是最便宜、最簡單、最古老的教學手段,在家里或教室使用都再好不過了。朗讀既簡單又有效,甚至不需要高中文憑,你就可以用得得心應手?! ¢喿x能帶來什么好處? 一切都可歸納為一則簡單的兩個層次的公式: ·你讀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歡讀,就讀得越多?! つ阕x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聰明?! ∨c危言聳聽者的說法正好相反,美國并非文盲國家,一般美國學生都能閱讀。在21歲到25歲的畢業(yè)生中,有95%可以使用印刷信息(簡單句組成的段落)做日常工作,63%繼續(xù)深造;而在1940年,繼續(xù)深造者只占20%。今日的學生與祖父母那一代相比,思考的問題并不少,思考的速度也不慢。其實現(xiàn)在的學生更聰明。但今日的世界日新月異,一個人生存所必備的條件要比1940年復雜多了。多數(shù)美國學生,尤其是弱勢群體,由于進步有限,難免會跟不上時代。全美國70%的工作閱讀材料至少相當于九年級程度?! 〗袢盏氖澜缬卸嗝磸碗s? 從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一個家庭的生活,我們可以看出美國今日與昔日的不同?!都~約時報》報道了喬與他的兒子小喬的故事。1965年,伯利恒鋼鐵公司是巴爾的摩最大的雇主,喬雖然只能讀懂最簡單的句子,但他仍毫無困難地在伯利恒找到了一份全職工作。20多年后,他的兒子小喬與父親的閱讀能力相當,但在求職上所面臨的境況卻有天壤之別。首先,伯利恒鋼鐵公司早已不復存在;其次,巴爾的摩的最大雇主是約翰·霍布金斯大學醫(yī)學中心;再者,就算有大學文憑也不能保證在約翰·霍布金斯大學找到工作。 在巴爾的摩,有15萬個像小喬那樣的人,全美各地市郊的情況都與巴爾的摩類似,更別提鄉(xiāng)下了?! ∈澜绨l(fā)生了巨大變化,但美國年輕人的閱讀模式卻一成不變,這種對比僅僅是問題的冰山一角。同樣重要的問題發(fā)生在我們視野之外:如果美國孩子沒有變得更聰明,那么其他國家的孩子確實變得更聰明了。過去在學術上落后的國家,如今已與美國水平相當,這都得益于他們在教育上的進步?! ∮《葘W生的分數(shù)優(yōu)于美國,原因何在呢?20世紀60年代,美國在工程與數(shù)學技能上大幅領先,然后,印度的閱讀分數(shù)開始上升。當分數(shù)接近美國時,摩托羅拉、IBM與德州儀器這些公司開始把生意轉到印度。到1993年,摩托羅拉手提電話系統(tǒng)(由美國所發(fā)明)的零件大多在印度制造。印度工程師和美國工程師能力相當,但他們愿意為少很多的薪資而工作。這樣,美國少了1萬個計算機方面的工作機會?! ≡谟嬎銠C界,原來只有以色列與日本和美國競爭,但隨著網(wǎng)絡的發(fā)展,菲律賓這匹黑馬躥出來了。菲律賓在亞洲國家中異軍突起的原因有二:(1)學校里各年級學生都讀英語;(2)識字率95%。由于英語仍是網(wǎng)絡的強勢語言,世界各地的計算機信息有80%以英語存儲,因此,會英語的員工具有很大優(yōu)勢。 今日美國學生的閱讀分數(shù)如何? 看過以上其他國家的情況之后,我們再看看美國課堂所面臨的挑戰(zhàn): ·在美國一流的學院及大學,99%的高年級學生能明白“Beavis and Butthead(弱智與喪門星)”的意思,但即使是用復選題,仍有78%的學生讀不懂《蓋茨堡宣言》的最后一行。 ·約有63%的高中生想上大學,但只有37%的學生的閱讀能力達到了理解大學教材的水平?! ぜ词乖谧顑?yōu)秀的高中,也只有1/3的學生的成績、功課與測驗分數(shù)顯示他們上大學沒有問題。 ·在四年制大學的學生中,約有50%的學生無法獲得學位。 ·在十二年級學生中,只有5%具備大一新生的寫作能力?! ぴ诟咧械母吣昙?,不到5%的學生能讀《紐約時報》,63%的學生連讀小報的水平都不夠,75%以上的學生只達到小學四年級的閱讀水平?! ∧?999年的閱讀分數(shù)與1971年的相比,雖然標準提高了,課程改變了,但學生分數(shù)進步卻有限?! ¢喿x水平停滯不前的情況不只發(fā)生在中等生或差等生身上,優(yōu)等生也同樣進步不大。作家雅各布·巴贊(Jacques Barzun)曾描述過一個委員會對每個州前三名的150位年輕人進行的面試。該面試的目的是向入選者頒發(fā)每人6萬美元的全額獎學金?!拔瘑T會的一位成員問每位候選人這樣一個問題:‘過去一年中,你曾讀過一本課外書嗎?如果讀過,請你談談這本書。’在150名優(yōu)秀學生中,只有一名學生能夠回答這個問題?!薄 ¢喿x分數(shù)告訴我們,許多美國學生懂得如何閱讀。但是這些孩子在學生時代以及長大成人后的行為卻告訴我們,由于他們不是很喜歡閱讀,因此不經(jīng)常閱讀。我們教孩子“如何”閱讀,卻忘了教他們“想要”閱讀?! ∪绻粋€國家閱讀得不夠多,那么它就懂得不夠多。托馬斯·杰斐遜(Thomas Jefferson)曾描述過這種危險:“在文明世界中,如果一個國家想要在無知的同時得到自由,這種期盼以前沒有實現(xiàn)過,以后也永遠不會實現(xiàn)?!薄 ∧敲次覀冊搹暮巫銎鹉兀?9世紀30年代創(chuàng)立義務教育的賀瑞斯·曼恩的話是金玉良言,他寫道:“成年人是鑄鐵,兒童是蠟燭。” 就讓我們從“蠟燭”——孩子來著手吧!讓我們用閱讀委員會的研究成果來塑造他們:在每個年級都給學生大聲朗讀。與其他改革不同,這樣做不會增加一分一毫的稅金?! ∮惺裁词履芟耖喿x一樣做起來簡單卻成效顯著呢? 讀書給孩子聽就像和孩子說話,同樣基于以下的理由:樹立孩子的信心,帶來歡笑,拉近彼此的距離;告訴孩子信息或向孩子解釋問題,引發(fā)孩子的好奇心,激勵孩子。在朗讀中,我們還可以: ·在孩子的腦海中,將閱讀與愉悅聯(lián)系在一起?! ?chuàng)造背景知識?! そ⒃~匯基礎?! 淞⒁粋€閱讀的典范?! ∽屛覀兛纯唇K身閱讀者是如何培養(yǎng)出來的。許多教育界人士忽略了兩項有關閱讀的基本“人生事實”。少了這兩個定律的相互作用,教育改革的成效將微乎其微。
媒體關注與評論
讀了這本書,還會有家長或老師不明白朗讀的意義嗎? ——《紐約時報》 我們對吉姆·崔利斯的期待很高,《朗讀手冊》5次修訂,他一次都沒有令大家失望。 ——《出版家周刊》 你能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就是讓他愛上閱讀,每位家長都應該讀一讀這本書?! 绹鴣嗰R遜網(wǎng)站
編輯推薦
《朗讀手冊》幫無數(shù)家長、老師解決了棘手的教育難題,讓無數(shù)孩子成為終身愛書人。眾多研究表明,愛讀書的孩子具有更強的思考能力、更強的問題解決能力,也具有更強的挫折忍受力,從而能夠取得更大的成功?! ∧銥楹⒆幼x的書越多,孩子的理解力就越強,孩子就越聰明!美國50年來唯一銷量超過200萬冊的教育經(jīng)典,美國各大教育院校指定教材,10年前,好媽媽讀卡爾維特;今天,好媽媽讀《朗讀手冊》?! ∧慊蛟S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柜柜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你為孩子讀的書越多,孩子的理解力就越強,孩子就越聰明。 珍妮弗出生時即患有唐氏綜合癥,但她的父母并沒有放棄,而是決定抓住所有可能的機會讀故事給她聽。珍妮弗4歲時接受智商測驗,智商高達111分?! “粘錾谝惶炱?,她的媽媽就開始給她讀書。15個月時,艾琳每天的閱讀量已達到30《朗讀手冊》左右;21個月時,艾琳就可以說出完整的句子:24個月時,艾琳已經(jīng)知道1000個詞?! ×_伯特6歲時成了孤兒。7歲時,他的姑婆開始讀書給他聽,后來,他讀一切他能獲得的書。他直到32歲才進入一所小型學院就讀,之前從未上過一天學。3年后,他以最優(yōu)秀的成績畢業(yè)。之后,他獲得了凡德比大學的英文碩士與博士學位,并進入田納西州馬丁大學任教。 看,給孩子朗讀就是具有如此神奇的效果!《朗讀手冊》以豐富、具體、可信的案例,詳盡地為您解答有關朗讀的各種問題:什么時候開始給孩子朗讀?怎樣的書才算是好的朗讀教材?讀漫畫書好不好?如何妥善處理看電視的問題?如何在書和電腦之間取得平衡?…… 從現(xiàn)在開始,與孩子一起分享朗讀的樂趣,大聲為孩子讀書吧!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