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桑覺修道院

出版時間:1997年8月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簡·奧斯丁  譯者:昆侖鷹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簡的世界,是丁丁當當?shù)奈璧?,是嚼舌根的漫漫午茶,是開不膩的小心眼流行派對,是兩百年前的風花雪月。將近兩個多世紀來,簡·奧斯丁作品中執(zhí)意于瑣事又不失浪漫的情節(jié),揶揄而不乏幽默的風格,細膩的文字描寫吸引人們對她僅有的六部小說不厭其煩的一讀再讀。       在藝術上,簡·奧斯丁擅長在“二寸象牙”上“細細地刻畫”,刻畫那鄉(xiāng)村生活的一幅幅場景:聊天,跳舞,喝茶,會客,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她的小說描寫的是富有喜劇色彩的姻緣?!斑@個世界,憑理智來領會是個喜劇,憑感情來領會是個悲劇?!焙啞W斯丁以細致的刻畫和睿智的嘲諷寫出了一部部淋漓盡致描摹世態(tài)人情的、閃耀著喜劇色彩的現(xiàn)實主義杰作。本套文集收入了她一生僅有的六部精彩小說:本套文集收入了她一生僅有的六部精彩小說:《理智與情感》(1811)、《傲慢與偏見》(1813)、《曼斯菲爾德花園》(1814)和《愛瑪》(1815)、《諾桑覺寺》和《勸導》(1818)?!    独碇桥c感情》原來的書名叫《埃莉諾和瑪麗安》,全書圍繞達什伍德家兩位小姐的相反的性格特征展開,姐姐埃莉諾理智,遇事冷靜,懂得怎樣克制情感,而妹妹瑪麗安則放任情感去支配一切,兩人性格上的反差,成為全書著重討論的重點,但最終理智在兩姐妹心中都占了上風,奧斯汀給她們安排了幸福的歸宿,是奧斯汀第一部出版的作品。    《傲慢與偏見》的作者簡?奧斯丁出生于英國南部。本書采用 古典的現(xiàn)實主義筆法,故事圍繞班納特家中幾位待嫁女孩婚姻問題展開,描寫了各種不同的婚姻和在婚姻門前門里穿梭的人們,作者用最透澈的眼光向人們表明,資產(chǎn)階級婚姻的實質(zhì)無非是金錢交易與利益的結合。    《曼斯菲爾德莊園》有人會覺得可能是奧斯汀最讓人難以讀下去的一部作品,但是其清晰的人文主義色彩是可見一般的,全書圍繞女主人公芬妮的寄人籬下的生活展開,她的善良、執(zhí)著、明事理沿襲了奧斯汀女主人公的特質(zhì),但是比起班納特小姐、埃莉諾、愛瑪來芬妮給人的感覺不是很聰敏,但是她的善良、樸實則是作者希望帶給大家的吧!    《愛瑪》 發(fā)表于1818年,英國女作家,奧斯丁小說。女主人公愛瑪是一個“從來不在外面住 宿的天下少有的女人”,孤零零的,但是充滿了感情與思想,她經(jīng)過一系列誤會后,與男主人 公先生終成佳偶。小說情節(jié)緊奏,細節(jié)描寫生動、鮮明,語言就像作者歌頌的愛情那 樣優(yōu)美。     同作者其他五部作品一樣,《諾桑覺寺》是一部愛情小說,然而,同其他作品不同的是,除了愛情糾紛之外,小說自始至終還貫穿著對哥特小說的嘲諷,因此可謂“雙主題”小說。    《勸導》是作者最后一部完整的小說,比以前的作品寫得更有思想和感情深度,被許多評論家視為奧斯丁最好的作品。書中作者以幽默和諷刺的筆調(diào)對中產(chǎn)階級的虛偽和勢利進行了鞭撻。如果說奧斯丁在《理智與情感》中強調(diào)理智應該戰(zhàn)勝情感,認為只有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才能獲得幸福,那么,在她這最后一部小說中,奧斯丁卻用較長的篇幅描述了“謹慎”給女主人公帶來的多年的痛苦?!秳駥А房隙ㄈ宋镄愿駨闹斏鞯嚼寺难葑儯瑹o疑反映了作者本人創(chuàng)作思想的變化。這也是對當時傳統(tǒng)觀念的一種挑戰(zhàn)。 本書結構嚴謹、筆法細膩,小說中有許多細節(jié)描寫,乍看平淡無奇,可是細細體會,卻感到余味無窮。人們常把奧斯丁的小說比作“二寸牙雕”,經(jīng)過此般精雕細琢的《勸導》,完全當?shù)闷疬@一美稱?!   『啞W斯?。?775~1817)英國女小說家。生于鄉(xiāng)村小鎮(zhèn)斯蒂文頓,父親是當?shù)亟虆^(qū)牧師。奧斯丁沒有上過正規(guī)學校,在父母指導下閱讀了大量文學作品。她20歲左右開始寫作,共發(fā)表了6部長篇小說。1811年出版的《理智和感傷》是她的處女作,隨后又接連發(fā)表了《傲慢與偏見》(1813)、《曼斯菲爾德花園》(1814)和《愛瑪》(1815)?!吨Z桑覺寺》和《勸導》(1818)是在她去世后第二年發(fā)表的,并署上了作者真名。    奧斯汀終身未婚,家道小康。由于居住在鄉(xiāng)村小鎮(zhèn),接觸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師等人物以及他們恬靜、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因此她的作品里沒有重大的社會矛盾。她以女性特有的細致入微的觀察力,真實地描繪了她周圍世界的小天地,尤其是紳士淑女間的婚姻和愛情風波。她的作品格調(diào)輕松詼諧,富有喜劇性沖突,深受讀者歡迎?!   ?8世紀末到19世紀初,庸俗無聊的“感傷小說”和“哥特小說”充斥英國文壇,而奧斯丁的小說破舊立新,一反常規(guī)地展現(xiàn)了當時尚未受到資本主義工業(yè)革命沖擊的英國鄉(xiāng)村中產(chǎn)階級的日常生活和田園風光,盡管反映的廣度和深度有限,但對改變當時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庸俗風氣起了好的作用,在英國小說的發(fā)展史上有承上啟下的意義。

章節(jié)摘錄

  第二章  盡管本奈特先生在自己太太面前始終堅持說不想去拜訪賓格雷先生,可私下里一直都在打算著拜會他,并且還成了第一批去拜訪的人中的一個。在他拜訪過后的當天晚上,他太太才知道這事兒。實情是這樣透露出來的——他看到二女兒正在收拾一頂帽子,突然就說:  “但愿賓格雷先生會喜歡這頂帽子,莉琪?!薄  凹热徊粶蕚淙グ菀娰e格雷先生,我們何必要在乎他喜歡什么?!迸畠旱哪赣H憤憤地說。  “你別忘了,媽媽,”伊莉莎白說,“我們會在舞會上碰到他的,朗格太太不是答應過要把他介紹給我們嗎?”  “鬼才相信朗格太太肯這么做,她自己也有兩個侄女。她是個自私自利、虛情假意的人,我最瞧不起這號人?!薄  拔乙彩牵北灸翁叵壬f,“你不指望她來幫忙,這話我愛聽?!薄 ”灸翁靥恍加诖罾硭?,卻又忍不住氣,于是就對一個女兒發(fā)起火來。  “別老咳個不停好不好,基蒂,看在上帝的份上,稍稍體諒一下我的神經(jīng)吧,你簡直快使我的神經(jīng)繃斷了?!薄  盎偬欢铝耍迸畠旱母赣H說,“咳嗽也不挑個好時候?!薄  拔矣植皇枪室饪戎娴?。”基蒂沒好氣地說?!  澳銈兊奈钑ㄔ谀囊惶欤蜱??”  “從明天算起還有兩個星期?!薄  芭叮瓉砣绱?,”她母親嚷道,“朗格太太可要等到舞會開始的前一天才能趕回來,要這樣,她就來不及把賓格雷先生介紹給你們了,她自己還不認識他呢?!薄  澳敲?,我的好太太,你可就占了你的朋友的先了,可以向她介紹這位貴人啦?!薄  稗k不到,本奈特先生,這辦不到,我自己也還不認識他呢,哪有你這樣笑話人的?”  “我真佩服你想得這么周全。兩個星期的交往當然算不上什么,同一個人相處兩周不可能了解他究竟咋樣。不過,如果我們不去試試,換了別人也會去試的——朗格太太和她的兩個侄女終究是要一試的。不管怎么說,她都會覺得這是我們對她的一片好意,因此,要是你不肯介紹的話就讓我自己來做好了?!薄 ∨畠簜兌贾便躲兜囟⒅赣H。本奈特太太隨口說:“真胡扯,真胡扯?!薄  澳阍趺催@樣大驚小怪的!”本奈特先生吼了起來,“難道你認為替人家作作介紹是胡扯嗎?我可不同意你的觀點。你說呢?瑪麗,我知道你是個很有見地的姑娘,讀的都是大部頭的名著,并且還做了札記?!薄 ‖旣愂呛芟胝f幾句很有分量的話,可一時又不知道怎么說才好。  “讓瑪麗考慮考慮再發(fā)表意見好了,”本奈特先生接下去說,“我們還是再來談談賓格雷先生吧。”  “我討厭談他?!北灸翁靥缕饋怼!       ±碇桥c情感(節(jié)選)      如果冷淡和自私還不算壞心眼的話,他也還不算是個壞心眼的年輕人。總的說來,他還算令人尊重的,因為他在履行一般的職責時,都表現(xiàn)得彬彬有禮。如果他娶的是一個更有同情心的女人,他就會顯得比現(xiàn)在更有身份了,甚至他自己也會更有同情心。他結婚時還很年輕,而且他非常喜歡他的妻子,而約翰·達希伍德太太則完全是他漫畫形象地夸張表現(xiàn):心胸狹窄,自私自利?! ‘斔蚋赣H保證時,心里想著送給妹妹們每人一千鎊,這樣增加了她們的財產(chǎn),也就算是幫助了她們。眼前的收入不算,他每年能有四千鎊的收入,此外他有媽媽留下的那筆財產(chǎn)。這一想法使他心情激動起來,認為自己有這個慷慨解囊的能力?!皩?,要給她們?nèi)ф^,這會顯得多么漂亮大方!足以讓她們過上寬裕的生活。三千鎊!失去這筆相當可觀的數(shù)目并不會有什么不便?!彼焖伎贾@個問題,而且一連幾天都在想它,他不會在這件事情上后悔的?! 〉日煞虻母赣H的葬禮一過,約翰·達希伍德太太就帶著孩子和傭人,也不對她繼母說明來意,便來到了諾蘭德莊園。誰也不能懷疑她有到這里的權利,從她丈夫的父親故世時起,這棟房子就是她丈夫的了。但是她的這種行為過于粗暴,對于處于達希伍德太太這種地位、僅有普通情感的女人來說,她一定非常不愉快。但是她心里卻有著強烈的榮譽感,一種名不副實了的慷慨感,不管是誰給了或是誰遭受了這類的冒犯,都令她厭惡。在她丈夫家任何一個人的眼里,約翰·達希伍德太太都不是一個受人歡迎的人。但只在此刻,她才有機會表現(xiàn)自己:當有人需要她為她們舒適的生活盡一點義務時,她表現(xiàn)得如此冷漠?! ∵_希伍德太太敏感地感到了這一無禮的行為,并且為此極其鄙視她的兒媳。當她兒媳來時,要不是她大女兒懇求她首先要考慮到禮貌,要不是對三個女兒的摯愛使她決定留下來,要不是為了避免和她們的哥哥鬧得不和,她本打算永遠離開這棟房子的?! 〈笈畠喊@蛑Z的勸告很有效,這種勸告出自對事物的理解和冷靜的判斷能力,這使她雖然只有十九歲,卻有資格做她媽媽的顧問,而且她能時常勸阻達希伍德太太的急躁心情,這種急躁往往會導致輕率,而她的勸阻對她們大家都有利。她心地善良,性格溫柔而感情堅強,但她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是她媽媽也還得要學的本領呢,而她的姐妹中卻有一個對這種本領不以為然。  瑪麗恩比埃莉諾更多才多藝。她聰明伶俐,但對每一件事情都過分熱心,她無法克制自己的憂愁和快樂。她慷慨大方,惹人喜愛,除了不夠謹慎之外,她樣樣都好。她和母親驚人地相似。  埃莉諾看出了妹妹過分放縱自己的情感,她很關切。而達希伍德太太認為,這種性格難得可貴,是值得珍愛的。現(xiàn)在她們性格中的特點卻在增進彼此的苦惱。開始時讓她們完全屈服的突發(fā)悲痛又回來了,而且一次又一次地占據(jù)著她們的思維。她們沉浸在悲痛之中,在悲痛中一遍又一遍地思考這種悲痛的根源,希望未來或許會有的安慰能將它慢慢抹去。埃莉諾也深感苦惱,但她還能保持平靜,她能盡自己的力量。她能向哥哥爭取她們的權益,在嫂嫂到來時還能接待她,對她表示恰當?shù)年P心。這使得媽媽也振奮起來和她一同努力,也鼓舞她像女兒一樣克制自己?! ×硪粋€妹妹瑪格麗特是個性情平和、樂于助人的姑娘。她吸取了姐姐瑪麗恩的浪漫氣質(zhì),卻沒有她那樣的性情,所以,這個十三歲的姑娘在未來的生活中,會有希望趕上她的兩位姐姐?!       郜敚ü?jié)選)      這樁終身大事,對她的朋友來說,充滿幸福的希望。魏斯頓先生品德優(yōu)良,家境富裕,性情愉快,年齡也合適,而且一想到這樁婚姻是自己一手促成,她犧牲了自己的利益,以友情為重,她也感到心滿意足。但對她來說,這終究是為人作嫁,自尋煩惱。她每天無時無刻不想念泰勒小姐。她回憶著泰勒小姐整整十六年的愛!從五歲起,她怎樣教育她,怎樣陪她玩耍。在她健康的時候,她怎樣盡其所能地愛她,使她快樂,在她童年害各種病的時候,她又怎樣看護她——這已經(jīng)是一大筆難以償還的債了。那最后七年特別是伊莎貝拉出嫁后,她們彼此平等相待、以誠相見,就更是寶貴深情的回憶。泰勒小姐是一個罕見的朋友和伙伴,天資聰穎,知識淵博,善于助人,溫文爾雅,熟悉家政,熱心家務,尤其是對她和她的每件樂事、每項計劃都感興趣,她對她無所不談,而她又對她關懷備至。  她如何忍受這種變化呢?雖然她的朋友離他們只不過半英里路,但是,愛瑪卻覺得一個離他們只半英里遠的魏斯頓夫人跟一個在自己家里的泰勒小姐是不能同日而語的。她雖然天生就有各種優(yōu)越的條件,但現(xiàn)在,她在精神上感到孤獨。她當然愛自己的父親,但他卻不適合作她的伙伴。不管是談正經(jīng)事還是開玩笑,他都不能滿足她的需要。  他的體質(zhì)和習慣,更加深了因為年齡上的差距而引起的隔膜,伍德郝斯先生結婚太遲了,他一生都是個病人,缺乏身心的活動,未老先衰。雖然他心腸好、性情溫厚而為人所愛,但他只能算一個平庸的人?! 〕黾薜慕憬?,住在倫敦,只隔十六英里,雖然她并沒有疏遠家人,但也不是天天都能來。在伊莎貝拉夫婦和他們的寶貝來過圣誕節(jié)之前,為了那樂融融的一天,她得熬過十月、十一月許多漫長的黃昏?! 『2鹗莻€人口眾多的大村子,哈特菲爾德盡管有自己的草地、灌木林和地名,但實際上是屬于海伯瑞,在海伯瑞沒有能和它相比的地方。伍德郝斯家在那里是名門,大家都另眼看待他們。在那兒愛瑪有許多熟人,因為她父親對一般人都很客氣。但是,他們當中連一個代替泰勒小姐的人都沒有,哪怕半天。這是一種令人發(fā)愁的變化,愛瑪也只有嘆息和胡思亂想,一直到父親睡醒,才又打起精神。他的精神需要支持,他是一個神經(jīng)質(zhì)的人,動不動就難過起來。他喜歡他熟識的人,不愿和他們分開,他恨任何變化。結婚作為變化的起因,總是讓他不愉快。在不得不跟泰勒小姐分離的時候,對他自己大女兒的出嫁又表示了遺憾,盡管那是一樁美滿的婚姻。他向來有點自私,所以他永遠想不到別人的感覺可能跟他不同,他想當然地認為泰勒小姐不僅對他們,而且也對她自己,做了一樁蠢事。如果她在哈特菲爾德過一輩子,那會使她更加幸福。愛瑪為了避免他的這種憂思,盡量愉快地、微笑著和他談話。但當茶端上來的時候,要讓他不重復他在吃晚飯的時候所說的那些話,可就辦不到了?!  翱蓱z的泰勒小姐!但愿她能回來。魏斯頓先生竟會想到她身上,真令人遺憾??!”  “我不能同意你的看法,爸爸,真的。像魏斯頓先生這樣一個和藹、有趣、出類拔萃的人,他理所當然配娶一位好太太。況且,當泰勒小姐能有一個自己的家,你不會讓她永遠跟我們住在一起,忍受我的怪脾氣吧?“  “自己的家!她自己的家好在哪兒呢?我們的家比它大三倍,而且你從來沒有怪脾氣啊,親愛的。”  “我們會常去看他們,他們也會常來看我們呀!我們會常常見面的!我們必須先去,我們應該馬上去道賀呀?!?/pre>

媒體關注與評論

  美國著名文藝評論家埃德蒙·威爾遜認為:最近一百多年以來,“英國文學史上出現(xiàn)過幾次趣味革命,文學口味的翻新影響了幾乎所有作家的聲譽,唯獨莎士比亞和簡·奧斯丁經(jīng)久不衰?! 『啞W斯丁一七七五年十二月十六日出生于英格蘭漢普郡斯蒂溫頓村,長于英國南部有文化教養(yǎng)的牧師家庭,她的父親喬治·奧斯丁系牛津大學畢業(yè),兼任兩個教區(qū)的主管牧師。奧斯丁的一生只有短短四十一年,這其間,英國小說正處于一個青黃不接的過渡時期?!   ∈耸兰o上半葉,鞏固文壇涌現(xiàn)了菲爾丁、理查森、斯特恩、斯摩萊特四位現(xiàn)實主義小說大師,但是到了七十年代,這些小說大師都已離開人世,接踵而來的是以范妮·伯尼為代表的感傷派小說,和以拉德克利夫人為代表的哥特傳奇小說。這些作品雖然風靡一時,但是終因帶有明顯的感傷、神奇色彩而顯得有些蒼白無力。由于有這種作品充斥市場,英國小說自十八世紀七十年代至十九世紀頭十年,四十年間沒有產(chǎn)生任何重要作品。    1811年至1818年,奧斯丁先后發(fā)表了《理智與情感》《傲慢與偏見》《曼斯菲爾德莊園》《愛瑪》《諾桑覺寺》《勸導》六部小說。這六部完整的作品,沒有拜倫式慷慨激昂的抒發(fā),也極少見驚心動魄的現(xiàn)實主義描寫,而大都是描寫她自己熟悉的鄉(xiāng)間所謂體面人家的生活與交往,但卻以其理性的光芒照出了感傷、哥特小說的矯揉造作,則使之失去容身之地,于是英國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現(xiàn)實主義小說的高潮來到了?! 〉诙糠帧〗?jīng)典之作——《傲慢與偏見》  我認為,威爾遜此言并非過甚其辭。奧斯丁所著六部小說,經(jīng)過一百七十多年的考驗,受到一代又一代讀者的稱贊,部部堪稱上乘之作。尤其是這部膾炙人口的《傲慢與偏見》,實屬世界文庫中不可多得的珍品,難怪毛姆將其列入世界十大小說名著之一。   《傲慢與偏見》屬于作者的前期作品。與作者的其他五部小說一樣,《傲慢與偏見》以男女青年的戀愛婚姻為題材。然而,同其他作品不同的是,這部小說以男女主人公的愛情糾葛為主線,共計描寫了四起姻緣,是作者最富于喜劇色彩,也最引人入勝的一部作品。   英國文藝批評家安·塞布雷德利指出:“簡·奧斯丁有兩個明顯的傾向,她是一個首選家和一個幽默家。這兩個傾向經(jīng)常攙混在一起,甚至是完全融合的?!憋@然,奧斯丁在本書通過四起婚姻家事的對照描寫,提出了道德和行為的規(guī)范問題。   首先,作者明確劃定了婚姻的“好壞”標準。照奧斯丁看來,不幸的婚姻大致有兩種情況:一像夏綠蒂和柯林斯那樣,完全建立在經(jīng)濟基礎上;二像莉迪亞和韋翰那樣,純粹建立在美貌和情欲的基礎上。夏綠蒂本是個聯(lián)盟女子,只因家里沒有財產(chǎn),人又長得不漂亮,到了二十七歲還是個“老處女”。她所以答應嫁給笨伯柯林斯,只是為了能有個“歸宿”,有個能確保她不致挨凍受饑的“保險箱”,婚后,嘗不到任何天倫之樂,她倒也“無所謂”。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婦女的可悲命運。莉迪亞是個輕狂女子,因為貪戀美貌和感情沖動的緣故,跟著韋翰私奔,后經(jīng)達西搭救,兩人才茍全成親,但婚后不久即“情淡愛馳”,男的常去城里尋歡作樂,女的躲到姐姐家里尋求慰藉。與夏綠蒂、莉迪亞相反,伊麗莎白與達西也好,吉英的婚事則是建立在愛情的基礎上,這也是真正的美滿婚姻。誠然,伊麗莎白與達西也好,吉英與彬格萊也好,他們的結合并不排除經(jīng)濟和相貌方面的考慮,但是他們更注重對方的麗質(zhì)美德,因而結婚以后,盡管在門第上還存在一定差異,夫妻卻能情意融洽。恩愛彌篤,尤其是伊麗莎白,她對達西先拒絕后接受,這充分說明:“沒有愛情可千萬不能結婚?!?   其次,作者認為,戀愛婚姻既然是關系到終身幸福的大事,那就一定要嚴肅謹慎,切不可讓表面現(xiàn)象蒙住眼睛。伊麗莎白因為受到達西的怠慢,便對他萌發(fā)了偏見,而當“風度翩翩”的韋翰向她獻殷勤時,她又對達西產(chǎn)生了好感,直至聽信他的無恥讕言,進一步加深了她對達西的偏見和憎惡。后來她自我責備說,她所以會做出這種蠢事,完全是虛榮心在作怪。事實證明:“初次印象”是不可靠的,而偏見又比無知更可怕。   另外,作者還向我們表明,戀愛婚姻不僅是個個人問題,而且也是個社會問題,工程師迪亞的私奔引起了全家人乃至所有親友的驚恐,因為大家都明白,這件丑事假若釀成丑聞,不但會害得莉迪亞身敗名裂,還會連累親友們,特別是她的幾個姐姐,將因此而很難找到體面的歸宿。后來,多虧達西挽救,莉迪亞才沒有“一失足成千古恨”。與此相比,伊麗莎白和吉英圓滿出嫁之后,自然給另外兩個妹妹帶來了希望和機會。這就告訴人們:“考慮婚姻大事,不能光大顧自己,還要對親友負責,對社會負責。第三部分 藝術的靈魂   奧斯丁是一個長于刻畫人物的作家。用白描手法,通過人物的道白,客觀地勾勒出那些擁有財產(chǎn)和特權、貪婪自私的老爺太太們的嘴臉,這正是她創(chuàng)作中的一大特色。她筆下的人物,個個都是性格鮮明,都刻畫得栩栩如生,好像可以從書本中走出來。英國著名作家E.M.福斯特的小說理論名著《小說面面觀》在分析“立體”人物(與“扁平”人物相對而言)時便以奧斯丁的人物為例。   《傲慢與偏見》里的班納特家的女主人班納特太太,作品在第一章里就說到她是一個“智力貧乏,不學無術、喜怒無?!钡呐?,她“只要碰到不稱心的事,她就自以為神經(jīng)衰弱”。在作品開頭時,班納特太太急于搶先認識彬格萊,不指望靠朗格太太的介紹,她說“我不相信朗格太太肯這么做。她自己有兩個侄女。她是個自私自利、假仁假義的女人,我瞧不起她!”而第五十四章到故事的結尾,吉英與彬格萊的婚事已成定局,班納特太太心里高興,又提起這位始終沒有露面的朗格太太,說:“我覺得朗格太太這個人真太好了;她的侄女們都是些規(guī)規(guī)矩矩的好姑娘,只可惜長得一點也不好看。我真喜歡她們!”這兩段話一前一后,遙相呼應,不是把班納特太太嫁女兒的競爭心理以及她的反復無常、自我中心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嗎?   對咖苔琳夫人的描寫也是如此??α辗蛉说鸟R車路過門口,柯林斯牧師全家手忙腳亂出去迎接,伊麗莎白卻說:“就是這么回事嗎?我還以為是豬玀闖進了花園呢,原來只不過是咖苔琳夫人母女倆!”這話直接戳破了咖苔琳夫人自己吹起來的唬人架勢。再看下文中對咖苔琳夫人的描寫:“只要哪一個佃戶不馴服、不知足或窮得活不下去,她就親自出馬到村子里去調(diào)解糾紛、壓制怨言,把他們罵得恢復太平與富足!”她請柯林斯等人吃飯,飯前“打發(fā)客人到窗口去欣賞風景”,飯后又要大家聆聽她來“斷定第二天的天氣會如何”。這里僅僅通過幾個小詞的安排,一個專橫跋扈的老太婆的諷刺畫像便躍然紙上了。   再談談班納特家的二小姐——伊麗莎白吧,她是這部小說的中心人物,其他人物的愚蠢都是通過她反映出來的。如在尼日斐莊園舉行的舞會上,班納特太太和刀子的小女兒們的不得體的言行都通過伊麗莎白的眼睛看見的;當時吉英與彬格萊眉目傳 情,根本沒有注意,只有伊麗莎白為她們臉紅。她“覺得她家里的人好像是約定今天晚上到這兒來盡量出丑,而且可以說是從來沒有那樣起勁,從來沒有那樣成功。”難怪班納特先生在第一章里,當伊麗莎白還沒有露面時就說過,“別的女兒都糊涂,只有伊麗莎白聰明”等話。在作品中,作者花了很多筆墨刻畫她的性格,我覺得她是一個資質(zhì)聰明,思想活潑,性格開朗的姑娘。對于彬格萊小姐的暗箭,她反唇相譏,對咖苔琳夫人的無禮,她膽敢頂撞。她憑自己的聰明大方博得了眾目所矚的男子達西先生的愛慕,擊敗了“情敵”彬格萊小姐,爭取到了自己的終身幸福。   文中還刻畫了一些小人物,如有著滔滔不絕的廢話、以巴結權貴作為特長的柯林斯牧師,為了金錢而閃電式結婚的夏綠蒂,以迷人的外表專門騙取有錢小姐芳心的無賴韋翰……這些人物正是反映了當時社會三個不同階層的人,是這些人的典型代表。   的確,正是這些小人物成了作品的靈魂。記得一本書上曾摘錄了作者的外甥詹·愛·奧斯丁利對她筆下的人物的評價,他在他的《簡奧斯丁回憶》中寫道:“在簡·奧斯丁筆下那些最可人心意的人物的迷人之外,簡直沒有一個不是她本人那可愛的氣質(zhì)和熱情的心胸的真實反映?!钡谒牟糠帧∷囆g的花絮   奧斯丁的諷刺藝術,不僅表現(xiàn)在某些人物的喜劇性格上,也不僅表現(xiàn)在眾多情節(jié)的喜劇性處理上,而且還融匯在整個故事的反諷構思中,讓現(xiàn)實對人們的主觀臆想進行嘲諷。男主角達西最初斷定,班納特家有那么多不利因素,幾個女兒很難找到有地位的男人,可后來恰恰是他娶了伊麗莎白。而伊麗莎白呢,她曾發(fā)誓決不嫁給達西,可最后還是由她做了達西夫人。再看看那個不可一世的咖苔琳夫人,為阻止伊麗莎白與她外甥達西攀親,她不辭辛苦,親自出馬,先是跑來威嚇伊麗莎白,繼而跑去訓誡達西,可最后兩人還是美滿地結合了。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就是這幾位“智者”受到現(xiàn)實嘲弄的同時,書中那位最可笑的“愚人”班納特太太,最后卻被證明是最正確的。她認為:“有錢的單身漢總要娶位太太,這是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边@種荒謬與“真理”的滑稽轉(zhuǎn)化,盡管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是非觀念,但卻體現(xiàn)了作者對生活的深刻思索。   對話,是文學創(chuàng)作塑人物形象的基本材料和基本手段。奧斯丁在創(chuàng)造人物對話時,一方面注意運用對話來刻畫人物形象,另一方面又善于利用說話人、聽話人、讀者在動機的理解上的差異,制造多層次語調(diào),致使她的對話具有既鮮明生動、富有個性、又含義豐富,耐人尋味兩大特色。例如:第一卷第十章,達西趁彬格萊小姐彈起一支蘇格蘭小曲的當兒邀請伊麗莎白跳舞:“班納特小姐,你是不是很想抓住這個機會跳一場蘇格蘭舞?”達西這話說得雖然有些傲慢,但他主觀上還是想討好伊麗莎白。可是伊麗莎白聽起來卻不以為然。她認為蘇格蘭舞是一種鄉(xiāng)土舞,達西請她跳這種舞,是想蔑視她的“低級趣味”,于是正顏厲色地說道:“我壓根兒不想跳蘇格蘭舞——現(xiàn)在,你是好樣的就是蔑視我吧?!边_西回答了一聲:“實在不敢。”這句話可能作出多種解釋;伊麗莎白僅僅看作對方是在獻殷勤,彬格萊小姐可能理解為想結“良緣”的表示,而讀者只要多讀幾段便會發(fā)現(xiàn),達西心里可能在想:“這位迷人的小姐著實厲害,我這次只得認輸,以后可得謹慎從事?!鳖愃七@種微妙的對話,在小說里還有很多?! ∮浀脢W斯丁在《諾桑覺寺》第五章,曾用飽含激情的語言贊揚了新小說:“總而言之,只是這樣一些作品,在這些作品中,智慧的偉力得到了最充分的施展,因而,對人生的最透徹的理解,對其千姿百態(tài)的恰如其分的描述,四處洋溢的機智和幽默所有這一切都用最精湛的語言展現(xiàn)出來?!?  我認為用上述這段話來概括《傲慢與偏見》倒是再恰當不過,因為該書的確運用“最精諶的語言,”展現(xiàn)了作者“對人性的最透徹的理解”,四處洋溢著“機智和幽默”,令人感到“光彩奪目”,情趣盎然,回味無窮。   第五部分“二寸象牙”上的輝煌   以英國當時的鄉(xiāng)間體面人家的婚姻大事為題材是奧斯丁所有六部長篇小說,以及她的早期習作的范圍。她最關心的是女主人公——往往是體面人家的沒有豐裕陪嫁的淑女——的婚事。沒錯,這是個相當狹小的天地,但是,這正是奧斯丁終身逗留其間的天地。毫無疑問,奧斯丁是寫小題材的。據(jù)她自己說:“鄉(xiāng)間村莊里的三、四戶人家”是她“得心應手的好材料。”她還把自己的藝術比作在“二寸象牙”上“細細地描畫”。這是奧斯丁在藝術上自覺的選擇。當有人建議她在創(chuàng)作上改換路子寫這寫那,她都婉言謝絕,堅持說:“不,我必須保持自己的風格,按自己的方式寫下去……”   我常對她六部小說題材的大同小異感到不解。我總覺得一個作家應該不斷地突破自己,在每一部作品中都能反映出作者不同時期的不同想法、觀點。作品的風格可以是不變的,但題材、內(nèi)容卻不宜重復,真正優(yōu)秀的作家應該是善于經(jīng)常改變自己寫作視角的。很難想象簡·奧斯丁的每部作品為何都能流傳至今,成為世紀精典之作?!   但語文老師說過,文章來自于生活,只有對生活有了深刻的體驗,才能寫出真正的好文章。一個善于觀察的人,往往是最能抓住生活中火花的,哪怕只是星星點點,也能成為他們最重要的寫作靈感。我想這也正是簡·奧斯丁寫作的獨特風格吧——以小見大,在平凡中見真實。   夏綠蒂·勃朗特曾說:“我可不愿意在她們的那些高雅而狹窄的房子里跟她(奧斯?。┑哪切┘澥渴缗畟兇粼谝黄??!痹趭W斯丁在小說中,房子的確可能是窄的,人物活動的天地也可能比較小,但這能限制作者的視野嗎?《傲慢與偏見》第九章中,達西說:“在鄉(xiāng)下,你四周圍的環(huán)境非常閉塞,很少變化?!币聋惿椎幕卮痫@然代表作者自己的看法:“可是人本身變化那么多,你永遠可以在他們身上看出新的東西。” 小天地可以反映出大問題。別小看“鄉(xiāng)間村莊里的三、四戶人家”的家務事,英國社會的階級狀況和經(jīng)濟關系盡在其中?!栋谅c偏見》開卷第一句話便宣稱:“凡是有財產(chǎn)的單身漢,必定需要娶位太太,這已經(jīng)成了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痹谶@里,關鍵的字是兩個:“財產(chǎn)”、“需要”。原文中的 in want of 系指客觀需要,不是主觀“想要”,這種提法使命題更具有“真理”的客觀性?!栋谅c偏見》便以班納特一家為典型來檢驗這條舉世公認的真理?! ∪藗兂3;\統(tǒng)地認為奧斯丁專門描寫愛情與婚姻,其實她首先和主要寫婚姻問題,不是作為愛情結果的婚姻,而是作為經(jīng)濟需要的婚姻。這里所說的婚姻,顯然不涉及感情,純粹是個經(jīng)濟問題、生存問題。因此,我們可以說,與作者的宣稱相反,所謂“有財產(chǎn)的單身漢需要娶位太太”根本不是什么“舉世公認”的“真理”,而只是班納特太太的一廂情愿。我們也可以說,在《傲慢與偏見》中,真正的“舉世公認的真理”,不是“有財產(chǎn)的單身漢需要娶位太太”。而是“沒有財產(chǎn)的婦女需要嫁有財產(chǎn)的丈夫”!   這里涉及婦女問題。的確,在當時的英國社會,沒有財產(chǎn)而受過教育的婦女,除了結婚,簡直就沒有別的出路。若要謀職,就只能去當家庭女教師,而奧斯丁在《愛瑪》第三十五章中借一個人物之口感嘆道,家庭女教師的命運簡直還不如被販到美洲去的黑奴!但從《傲慢與偏見》的整個描寫來看,作者還不是探索婦女問題,而是資本主義社會、即占有欲泛濫成災的社會條件下的婚姻關系,推而廣之,也是考察經(jīng)濟關系在婚姻、在人們生活中的決定作用?!稅郜敗分辛碛幸环捳f:“單身婦女,苦收入微薄,當然令人恥笑,惹人討厭,是兒童取笑的對象。單身婦女若有財產(chǎn),總是令人尊敬的,完全可以做到通情達理、討人喜歡?!焙苊黠@,在奧斯丁看來,關鍵還是“財產(chǎn)”二字??傊?,是經(jīng)濟、是數(shù)字決定人們的生活與命運,決定著婚姻關系。     看到這些,我們怎能不欽佩奧斯丁的“兩寸象牙”的巨大容量,怎能不承認《傲慢與偏見》沒有寫歷史事件,可是通篇字字句句不露痕跡地透露了歷史社會的氣息。   奧斯丁的作品離不開她的生活。就當時的英國來看,奧斯丁的作品確實真實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xiàn)象。而她的寫作目的也正是要批判使她筆下的女主人公遭到不幸的社會習欲,痛惜青年男女的求愛方面的雙重標準:男方可以用種種計謀來俘獲女方,而女方不得不委曲求全,以天生的美色來換取經(jīng)濟上的穩(wěn)妥地位。所以,我覺得奧斯丁對現(xiàn)實關系的揭露,可算是入木三分了。難怪西方有位馬克思主義批評家大衛(wèi)·載克思說,在“揭露人類行為的經(jīng)濟原因”方面,簡·奧斯丁“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在馬克思以前就是馬克思主義者了?!边@固然是句俏皮話,但也不是沒有幾分真理的。   今天,奧斯丁所有的精雕細琢的作品已成為世界文學中的瑰寶。各種各樣的原文版本及其他語言的譯本擁有越來越多的讀者,許許多多論文和專著對她的作品的各個方面作出了細致的研究。這說明了經(jīng)得起時間考驗的現(xiàn)實主義文學作品是能永葆青春的。而這位文壇巨匠也給世界人民留下深刻的印象。無論歲月如何變遷,她對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貢獻都不會被人們遺忘,歷史將永遠記載著奧斯丁寫下的光輝一頁!  常青的簡·奧斯丁既無曲折離奇的情節(jié),也無波瀾壯闊的場面,小小的天地,通的男女,但就是這樣內(nèi)容的作品卻把它們的作者推進世界學史上一流作家的行列,甚至被一位評論家譽為“在所有英國家中,唯獨她的聲望最為穩(wěn)固”。而且這位作者只活了四十二歲,一生只寫了六部完整的小說。其中兩部在她去世后才出版。她生前出的作品都用筆名,死后才公布了她的真名和身份。她,簡·奧斯丁,一個響亮的名字。  奧斯丁于1775年12月生于英國漢普郡的史蒂文頓,兄弟姐妹八人。父親在該地擔任了四十多年的教區(qū)長。他是個學問淵博的牧師,妻子出身于比較富有的家庭,也具有一一定的文化修養(yǎng)。因此,奧斯丁雖然沒有進過正規(guī)學校,但是家庭的優(yōu)良條件和讀書環(huán)境,給了她自學的條件,培養(yǎng)了她寫作的興趣。她在十三四歲就開始寫東西,顯示了她在語言表達方面的才能。1800年父親退休,全家遷居巴思,住了四年左右,他在該地去世,于是奧斯丁和母親、姐姐又搬到南安普敦,   1809年再搬到喬登。1816年初她得了重病,身體日益衰弱,  1817年5月被送到溫徹斯特接受治療,可是醫(yī)治無效,不幸于同年7月18日死在她姐姐的懷抱里。她終生未婚,安葬在溫徹斯特大教堂?! ∷牡谒膫€哥哥亨利·奧斯丁寫過一篇《奧斯丁傳略》,文字不長,可是充滿感情,對我們了解這位非凡的女作家很有幫助。它介紹了她的外貌,性格,愛好,鑒賞力,待人接物如何寬厚和真誠,等等。這里,想引用有關她對于文學事業(yè)的態(tài)度的一段,我覺得這能讓我們看到一個多么樸實卻又光彩照人的奧斯?。骸八猿蔀橐粋€女作家,完全是出于興趣和愛好,她最初的本意,既不是圖名,也不是為謀利?!暮脦撞孔髌肥窃诔霭嬉郧霸S多年就創(chuàng)作出來的。她的朋友們費盡唇舌,才說服她出版了她的第一部作品。因為她雖然尊重他們的判斷力,卻總是懷疑他們對她會有所偏愛。……那些具有識別力的讀者對她的稱贊不時地傳到她耳邊,使她感到十分欣慰。不過,她雖然聽到這樣的稱贊,仍然非常害怕落下不好的名聲,因此,假如她現(xiàn)在還活著的話,盡管她的聲譽愈來愈高,她還是不會同意在自己的任何一部作品上公開署名的?!薄 W斯丁二十一歲時寫成她的第一部小說,題名《最初的印象》,她與出版商聯(lián)系出版,沒有結果。就在這一年,她又開始寫《埃莉諾與瑪麗安》,以后她又寫《諾桑覺修道院》,于1799年寫完。十幾年后,《最初的印象》經(jīng)過改寫,換名為《傲慢與偏見》,《埃莉諾與瑪麗安》經(jīng)過改寫,換名為《理智與情感》,分別得到出版。至于《諾桑覺修道院》,作者生前沒有出書,以上這三部是奧斯丁前期作品,寫于她的故鄉(xiāng)史蒂文頓。她的后期作品同樣也是三部:《曼斯菲爾德莊園》、《愛瑪》和《勸導》,都是作者遷居喬頓以后所作。前兩部先后出版,只有1816年完成的《勸導》,因為作者對原來的結局不滿意,要重寫, 沒有出版過。她病逝以后,哥哥亨利·奧斯丁負責出版了《諾桑覺修道院》和《勸導》,并且第一次用了簡·奧斯丁這個真名。 《愛瑪》是1814年:月開始動筆寫的,1815年3月底寫完。在這個期間,《曼斯菲爾德莊園》出版后頗受讀者歡迎,于是這部《愛瑪》在這一年年底順利地問世了。一年多以后,奧斯丁去世, 《愛瑪》成了她生前最后一部與讀者見面的小說。《愛瑪》被認為可能是奧斯丁最成熟的作品?!  P特爾這樣評價說:“使《愛瑪》產(chǎn)生感人力量的是簡·奧斯丁態(tài)度背后的感情深度和現(xiàn)實主義,為提出這一看法,我們或許已談得相當充分了。她以一種一絲不茍、然而又是熱情洋溢并具有批判眼光的精確性檢驗了她的天地中存在的問題。不可否認,這個天地是狹窄的。重要的問題在于其狹窄性到底關系多大?!彼又赋觯骸疤斓鬲M小其實毫無關系。重要性是不能用題材大小來衡量的。”   奧斯丁寫的是愛瑪和她活動的那個圈子,但是她關心的是當時的婦女問題。凱特爾的分析十分中肯:  “……這部小說中的巨大道德熱情,同她的其他小說一樣,無疑來自簡·奧斯丁對當時社會婦女問題的理解和感受。這種對婦女地位的關注,使她對婚姻問題的看法富有特色和說服力。這種關切是現(xiàn)實主義的,不帶浪漫色彩,用正統(tǒng)的標準來衡量,是帶有破壞性的?!薄    郜斂刂乒惏L氐幕橐鲆皇?,不能說她是從私心出發(fā)。  她確實關心和愛護哈麗埃特,我們在本書的許多篇章可以看到她總在為哈麗埃特的婚姻操心,而且從中她自己也得到了啟發(fā)?!八鲇诮腥藷o法承受的自負,自以為了解每個人的感情秘密; 出于不可饒恕的自大,硬要安排每個人的命運。結果證明,她全都做錯了?!彼跒槿俗骷迺r,沒有想到自己??墒堑鹊剿拦惏L貝凵夏翁乩院螅磐蝗话l(fā)現(xiàn)自己一直愛著奈特利。故事發(fā)展在這里有了一個急轉(zhuǎn)彎,她和奈恃利成了夫婦。她原來反對哈麗埃特嫁給馬丁,后來也對他們終于結合感到高興。在愛瑪看來,馬丁不配做哈麗埃恃的丈夫和哈麗埃特不配做奈特利的妻子是同樣的道理?;橐鰬旈T當戶對,我們今天自然不會同意這種婚姻觀,但是要看到這不正揭示了當時社會的婚姻關系嗎。奧斯丁提出的解決婦女問題(自然包括婚姻問題)的辦法是嚴肅的,然而表現(xiàn)在她的作品里又增添了喜劇色彩。在十九世紀初,英國流行著一些感傷小說,奧斯丁現(xiàn)實主義的小說使讀者聞到一股清新的氣息??墒钱敃r英國的文壇對于這位女作家的小說態(tài)度卻很冷淡,有的甚至加以貶低,連夏洛蒂·勃朗特都批評奧斯丁說: “她全然不知激情為何物?!敝挥袣v史小說家司各特獨具慧眼,他寫了第一篇有分量的奧斯丁評論,就是那篇著名的《一篇未署名的關于的評論》。他向讀者推薦這位女作家,特別介紹了《愛瑪》。他指出作品的優(yōu)點,他說:“作者對人世的了解,以及讀者一定會認識到的她那種表現(xiàn)人物的特殊的老練手法,使我想起了佛蘭德斯畫派的某些優(yōu)點?!痹谒娜沼浝镆灿泻脦滋幪岬綂W斯丁,如1827年9月18日的日記就這樣寫道:“……閱讀了奧斯丁女士的一部小說,消磨了整個晚上。她的作品里描繪的真實性總是使我感到愉快。的確,它們所描繪的并沒有超出中產(chǎn)階級社會,但是她在這方面確是無人能夠企及的?!薄 ≈皇窍袼靖魈啬菢釉u介奧斯丁的評論當時還不多,在十九世紀奧斯汀沒有得到她在文學史上應有的位置。直到二十世紀情況有了很大的發(fā)展,許多評論家從各個方面深入研究奧斯汀,確定了她經(jīng)典作家的地位。我國讀者喜歡她的《傲慢與偏見》,它的中譯本成了最暢銷的外國文學作品之一。希望《愛瑪》也能受到讀者的歡迎。生命之樹常青,有生命力的書也是常青的。  ——楊?!〗鹨荨×_文婕 李君宜

編輯推薦

  簡·奧斯丁終生未婚,只生活了短短的四十一年,卻留下六部美妙絕倫的精彩小說。在英國,簡·奧斯丁的小說每星期可售出35000多本,成為最暢銷的長銷書。近來歐美再次掀起奧斯丁熱,她的小說屢屢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并屢獲各種獎項!《傲慢與偏見》被列為經(jīng)久不衰的世界十大小說名著之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諾桑覺修道院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1條)

 
 

  •     早年很喜歡簡奧斯汀的小說,尤以《傲慢與偏見》為代表,上大學的時候買了一整套,當時沒注意出版社,以至于現(xiàn)在非常后悔。國外的小說,最重要的是翻譯人和出版社,當然,有能力看英文原版就更好了?!    吨Z桑覺寺》簡單來說就是個發(fā)生在英國鄉(xiāng)村少女與富家公子之間的愛情故事。前面對女主角著墨頗多,家庭背景性格愛好,結尾處略顯倉促。另外,就是翻譯的問題,缺乏意境和美感,以至于看完之后,郁悶到想把書干脆扔掉。用了兩個小時把書看完,只記住一句話,女主角的哥哥在信尾寫到:“切勿將心輕易許人。”
  •     我對奧斯汀一直就屬于一般般,對小說的熱情遠遠不如對BBC迷你劇集的興趣。雖然伍爾芙把奧斯汀抬在夏洛蒂.勃朗特之上——因為她認為勃朗特過于“自我”,但是所謂的風俗人情之廣闊描寫,更多透著一種冷靜估算的金錢婚姻加碎嘴子,這點奧斯汀和巴爾扎克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同也許在于,巴爾扎克的碎嘴子有部分為了稿費,也勉強算正當理由,奧斯汀不在于此。
      風俗人情,我更喜歡狄更斯,不過狄更斯當然寫不出如此細膩的女人世界,這也是奧斯汀的優(yōu)勢。夏洛蒂.勃朗特的確寫不出奧斯汀那種精明和超然,勃朗特表達自己太多,伍爾芙說得沒錯,但是奧斯汀的作品也永遠不會有夏洛蒂的熱情,而更別提艾米莉的那種激情了。
      
      回到這本書,這是在卓越訂書時優(yōu)惠附贈的,封面設計不錯,里面配有老版插圖,然而排版非常之糟糕,居然會不止一次出現(xiàn)整行文字被疊壓消失一半的現(xiàn)象,而且字體也會莫名改變,偶有錯字出現(xiàn)。整本書除了書后評語和短短一句話的作者介紹,通篇沒有其它文字資料。
      最重要的,這本書翻譯得生硬粗澀,雖然奧斯汀確實很羅嗦,但是這本書并不是羅嗦的問題,而是故事里完全看不到奧斯汀一貫的妙語連珠,干巴巴的無法下咽。是奧斯汀改變了風格?實際上我只能猜這是翻譯的問題。
      奧斯汀難得玩了一把哥特,當我讀到凱瑟琳偷窺亨利母親的房間時,腦子里突然想起了《遠大前程》,玩陰暗還是狄更斯更拿手,明明是略帶諷刺的故事,不知怎么,他讓皮普突然幻覺中看到賈思維小姐吊死在房梁上——一瞬間,毛骨悚然的效果就出現(xiàn)了。
      細膩的善于嘲諷的奧斯汀并不善于寫陰沉扭曲的人,好像泰尼將軍這種的。
      
      故事就我的喜好在三星,但是差勁的書歸結為二星。
  •     我看的是昆侖鷹的版本
      書不厚
      但是花了一周才看完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翻譯的原因
      這本書看下來寫得也不幽默
      故事情節(jié)也沒什么大起伏
      男女主角最后那點分別也顯得不痛不癢
      女主對男主男主對女主的感情也有點莫名其妙
      反而還是那個花心的伊沙背爾生動一點
      真是平淡得就象我的人生一樣
      
      
      不知道讓王科一老師譯的話會怎么樣
  •   大概是出版社不可信吧。
    我也是前一陣買的<寺>,是上海譯文出版社,也有老版插圖。
    話說以前看《傲慢》時比較癡迷大概也是因為有老版的插圖……
  •   噢。。。。偶看的傲慢跟簡愛。。?;旧鲜前l(fā)黃的折了N只角的連翻譯都很老年頭文字的感覺的。。。。近十來年前在學校圖書館借的書。。。。那些書文字氣氛不錯的但是超羅唆。。。。近些年覺得咱們的翻譯念起來流暢多了~~~(就秘密花園、茶花女、夜訪系列跟沉默的羔羊和LOLITA而言。。。。)
    翻得干巴巴的書還不如不看了汗~~~。。。。
  •   就風俗人情而言,我認為奧斯丁的還是很讓人受益的: 比如必須有人引薦才能讓男女互相認識;又比如關于遺產(chǎn)繼承的問題,也多有提及;馬車的種類也介紹了很多;房屋的外形,結構也有討論……
    我倒是覺得故事在情節(jié)方面比較弱,該出現(xiàn)讓人一激靈的事情的時候,什么也沒有發(fā)生……
    和lz一樣,也很喜歡狄更斯,勃朗特姐妹,更癡迷于bbc的拍攝
  •   為啥我覺得翻譯還挺好的...看來是我理解力不大好...需要最直白的吧...呃...>_<
  •   謙虛的孩子
    你要不是年紀還小就是雙魚座
    哈哈
  •   我覺得書里面的一些句子很拗口,不太能理解到底是什么意思……例如:說凱瑟琳是個女英雄,我真是不太明白。
    故事確實比較弱,情節(jié)很平淡,關于男女主人公的性格刻畫比較淡薄,不過凱瑟琳本來就比較純潔,而亨利似乎只是比較細膩……也許他們的愛情就是普通人波瀾不驚的那種愛情,所以也算比較直率,但是作為給讀者看的故事,實在是讓人大呼“不夠過癮阿”……
  •   LS.這是翻譯的問題。這里的hero應該翻成主人公……
  •   2011-02-16 19:25:31 Underlust  LS.這是翻譯的問題。這里的hero應該翻成主人公……
    現(xiàn)在的翻譯~~~~~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