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讀書計劃

出版時間:2011-9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凱琳,孫俊峰 編著  頁數(shù):431  
Tag標簽:無  

前言

“一生讀書計劃”叢書之《大眾書架》是為喜歡自由閱讀、愿意提升自身修養(yǎng)的大眾讀者設計的書籍,重點推介了80本最適合他們閱讀的古今中外優(yōu)秀經(jīng)典讀物以及大量的參考閱讀書目。    一個人的精神啟蒙往往是從閱讀開始的。法國著名科學家笛卡爾就曾說過:“讀一本好的書,就是和許多品德高尚的人談話。”大文豪高爾基也說過:“讀書,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平凡過程,實際上是人的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智慧相結(jié)合的過程?!蔽覀兊淖嫦雀窃诤荛L一段時間把讀書作為普通人取得成功的最佳路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當今社會,抱有如此功利目的去讀書的人盡管仍有不少,但更多的人則把閱讀作為了人生一大樂趣。一代大師林語堂認為,讀書的意義是使人較虛心,較通達,不固陋,不偏執(zhí)。他認為,一人在世上,對于學問是這樣的:幼時認為什么都不懂,大學時自認為什么都懂,畢業(yè)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覺悟一切都不懂。所以,他提倡國人自由、地看書讀書,無論是在校,離校,做教員,做學生,做商人,做政客,有閑必讀書。真正的讀書是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增學問,廣識見,養(yǎng)性靈。    如果您能持有林語堂先生所言之讀書態(tài)度,那么,閱讀對您來說一定是一件賞心悅目之事。不過,怎樣才能讀到好書,怎樣才是善讀書呢?在當今社會信息爆炸、書籍浩如煙海的形勢下,“書非薦不能讀也”已成為廣大讀者的共識,《大眾書架》愿為您提供一條讀書捷徑。    《大眾書架》根據(jù)讀者的不同閱讀興趣,在書目的選擇和分類上進行了精心編排,為讀者安排了人生哲理、經(jīng)濟理論、科學知識、法律經(jīng)典、歷史片段、名人軼事、溝通橋梁、文學讀物八大板塊,相信每位讀者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理想的讀本,找到照亮自己人生坐標的那盞明燈。

內(nèi)容概要

  一生讀書計劃——組織國內(nèi)著名作家和學者,為不同年齡階段、不同知識層次、不同專業(yè)背景、不同閱讀需求的讀者,從不同角度量身定做針對性極強的私家書架,每排書架為你推薦那些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

書籍目錄

凈化心靈的人生哲理
 《道德經(jīng)》
 《莊子》
 《論語》
 《增廣賢文》
 《曾國藩家書
 《沉思錄》
 《人性論》
 《幸福之路》
 《哲學的故事》
 《人性的弱點》
學以致用的經(jīng)濟理論
 《國富論
 《快樂上班的經(jīng)濟學
 《牛奶可樂繹濟學:最妙趣橫生的經(jīng)濟學課堂
 《財富的是與非:關(guān)于富人和窮人的經(jīng)濟學
 《糧食危機:運用糧食武器獲取世界霸權(quán)
 《一課經(jīng)濟學》
 《七天讀懂宏觀經(jīng)濟》
 《貨幣戰(zhàn)爭》
 《生活中的經(jīng)濟學》
 《低碳之路:重新定義世界和我們的生活》
生動有趣的科學知識
 《別鬧了,費曼先生:科學頑童的故事》
 《物理世界奇遇記》
 《植物的欲望:植物眼中的世界
 《熊貓的拇指
 《寂靜的春天
 《昆蟲記》
 《中國科學技術(shù)史》
 《地球傳》
 《當彩色的聲音嘗起來是甜的》
 《科學的歷程》
可讀易懂的法律經(jīng)典
可供借鑒的歷史片段
影響世界的名人軼事
家長孩子的溝通橋梁
提升修養(yǎng)的文學讀物

章節(jié)摘錄

曾國藩的家書,上自祖父母至父輩,中對諸弟,下及兒輩。他一生強調(diào)立志,常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彼麨樽约簩懴伦毅懙溃骸安粸槭ベt,便為禽獸;不問收獲,但問耕耘。”在其家書家教中,立志之論甚多。立志之后,據(jù)此求過,自律自勉。他說:“余身旁須有一胸襟恬淡者,時時伺吾之短,以相箴規(guī),庶不使‘矜心’生于不自覺。”    在為人處世上,曾國藩終生以“拙誠”、“堅忍”行事。他在致其弟信中說:“吾自信亦篤實人,只為閱歷世途,飽更事變,略參些機權(quán)作用,便把自家學壞了!……賢弟此刻在外,亦急需將篤實復還,萬不可走人機巧一路,日趨日下也?!敝劣趫匀坦Ψ?,曾國藩可算修煉到了極點。他說:“困心橫慮,正是磨煉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嘗謂余慪氣從不說出,一味忍耐,徐圖自強。因引諺曰:‘好漢打脫牙和血吞?!硕Z,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訣。余庚戌辛亥間,為京師權(quán)貴所唾罵;癸丑甲寅,為長沙所唾罵;乙卯丙辰為江西所唾罵;以及岳州之敗,靖港之敗,湖口之敗,蓋打脫牙之時多矣,無一次不和血吞之。”    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國藩主張勤儉持家,努力治學,睦鄰友好,讀書明理。他在家書中寫道:“余教兒女輩惟以勤儉謙三字為主?!苊坑靡诲X,均須三思,諸弟在家,宜教子侄守勤敬。吾在外既有權(quán)勢,則家中子弟最易流于驕,流于佚,二字皆敗家之道也。”他希望后代兢兢業(yè)業(yè),努力治學。他常對子女說,只要有學問,就不怕沒飯吃。他還說,門第太盛則會出事端,主張不把財產(chǎn)留給子孫,子孫不肖留亦無用,子孫圖強,也不愁沒飯吃,這就是他所謂的盈虛消長的道理。    在治軍用人方面,曾國藩更是有其獨到之處。對于武器和人的關(guān)系,他認為“用兵之道,在人不在器”,“攻殺之要,在人而不在兵”。在軍隊治理上主張以禮治軍:“帶勇之法,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禮”,“我輩帶兵勇,如父兄帶子弟一般,無銀錢,無保舉,尚是小事,切不可使他擾民而壞品行,因嫖賭洋煙而壞身體,個個學好,人人成材”。為使官兵嚴守紀律、愛護百姓,曾國藩親做《愛民歌》以勸導官兵。    如此種種家常小事、軍國大事,在《曾國藩家書》中舉目皆是,也正是這些極為廣泛的內(nèi)容,為我們生動地展現(xiàn)了一代風云人物的思想情感。在其從容鎮(zhèn)定的行文里,感知平淡家常中蘊含的真知良言,體會他的學識造詣和道德修養(yǎng),為今天的自己明志!    先睹為快    致諸弟·明師益友虛心請教    蓋人不讀書則已,亦既自名日讀書人,則必從事于《大學》?!洞髮W》之綱領有三: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內(nèi)事也。若讀書不能體貼到身上去,謂此三項與我身了不相涉,則讀書何用?雖使能文能詩,博雅自詡,亦只算得識字之牧豬奴耳!豈得謂之明理有用之人也乎?朝廷以制藝取士,亦謂其能代圣賢立言,必能明圣賢之理,行圣賢之行,可以居官蒞民、整躬率物也。若以明德、新民為分外事,則雖能文能詩,而于修己治人之道實茫然不講,朝廷用此等人作官,與用牧豬奴作官何以異哉?    然則既自名為讀書人,則《大學》之綱領,皆己身切要之事明矣。其修目有八,自我觀之,其致功之處,則僅二者而已:曰格物,日誠意。格物,致知之事也;誠意,力行之事也。物者何?即所謂本末之物也。身、心、意、知、家、國、天下,皆物也;天地萬物,皆物也;日用常行之事,皆物也。格者,即物而窮其理也。如事親定省,物也;究其所以當定省之理,即格物也。事兄隨行,物也;究其所以當隨行之理,即格物也。吾心,物也;究其存心之理,又博究其省察涵養(yǎng)以存心之理,即格物也。吾身,物也;究其敬身之理,又博究其立齋坐尸以敬身之理,即格物也。每日所看之書,句句皆物也;切己體察,窮究其理,即格物也。此致知之事也。所謂誠意者,即其所知而力行之,是不欺也。知一句便行一句,此力行之事也。此二者并進,下學在此,上達亦在此。    吾友吳竹如格物工夫頗深,一事一物,皆求其理。倭艮峰先生則誠意工夫極嚴,每日有日課冊。一日之中,一念之差,一事之失,一言一默,皆筆之于書,書皆楷字,三月則訂一本。自乙未年起,今三十本矣。蓋其慎獨之嚴,雖妄念偶動,必即時克治,而著之于書。故所讀之書,句句皆切身之要藥。茲將艮峰先生日課,抄三葉付歸。與諸弟看。    余自十月初一日起,亦照艮峰樣,每日一念一事,皆寫之于冊,以便觸目克治,亦寫楷書。馮樹堂與余同日記起,亦有日課冊。樹堂極為虛心,愛我如兄,敬我如師,將來必有所成。余向來有無恒之弊,自此次寫日課本子起,可保終身有恒矣。蓋明師益友,重重夾持。能進不能退也。本欲抄余日課冊付諸弟閱,因今日鏡海先生來,要將本子帶回去,故不及抄。十一月有摺差,準抄幾葉付回也。    余之益友,如倭艮峰之瑟僴,令人對之肅然。吳竹如、竇蘭泉之精義,一言一事,必求至是。吳子序、邵蕙西之談經(jīng),深思明辨。何子貞之談字,其精妙處,無一不合,其談詩尤最符契。子貞深喜吾詩,故吾自十月來,已作詩十八首,茲抄二葉付回,與諸弟閱。馮樹堂、陳岱云之立志,汲汲不遑,亦良友也。鏡海先生,吾雖未嘗執(zhí)贄請業(yè),而心已師之矣。    吾每作書與諸弟,不覺其言之長,想諸弟或厭煩難看矣。然諸弟茍有長信與我,我實樂之,如獲至寶。人固各有性情也。    余自十月初一起記日課,念念欲改過自新;思從前與小珊有隙,實是一朝之忿,不近人情,即欲登門謝罪。恰好初九日小珊來拜壽,是夜余即至小珊家久談。十三日與岱云合伙,請小珊吃飯。從此歡笑如初。前隙盡釋矣。    ……近事大略如此,容再續(xù)書。兄國藩手具。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P23-26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一個人的精神啟蒙往往是從閱讀開始的。法國著名科學家笛卡兒就曾說過:“讀一本好的書,就是和許多品德高尚的人談話?!贝笪暮栏郀柣舱f過:“讀書,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平凡過程,實際上是人的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智慧相結(jié)合的過程?!薄兑簧x書計劃》叢書的出版對所有讀書人來說實是一大幸事,她最大的亮點在于可以為你節(jié)約寶貴的時間,直接找到自己所需的書架,從中抽取自己最中意的書籍,迅速進入愜意的讀書時間。    ——王嘉祥(學者)    一代大師林語堂認為,讀書的意義是使人較虛心,較通達,不固陋,不偏執(zhí)。他提倡國人“自由地看書讀書,無論是在校,離校,做教員,做學生,做商人,做政客,有閑必讀書。真正的讀書是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增學問,廣識見,養(yǎng)性靈”。如果您能持有林語堂先生所言之讀書態(tài)度,那么,閱讀《一生讀書計劃》叢書對您來說一定是一件賞心悅目之事。    ——程立(出版人)

編輯推薦

“一生讀書計劃”叢書之《大眾書架》是為喜歡自由閱讀、愿意提升自身修養(yǎng)的大眾讀者設計的書籍,重點推介了80本最適合他們閱讀的古今中外優(yōu)秀經(jīng)典讀物以及大量的參考閱讀書目。本書為讀者安排了人生哲理、經(jīng)濟理論、科學知識、法律經(jīng)典、歷史片段、名人軼事、溝通橋梁、文學讀物八大板塊,相信每位讀者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理想的讀本,找到照亮自己人生坐標的那盞明燈。本書由凱琳、孫俊峰、董娟、劉芳編著。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一生讀書計劃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如果喜歡讀書而又不知道讀什么書,相信這一系列的書能給你提供方向。
  •   為普通人士提高素養(yǎng)提供了借鑒閱讀的經(jīng)典書目,便于大家查詢、選購。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