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2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趙際芳 頁數(shù):125
Tag標簽:無
前言
提起唐楷,很多人說一言以蔽之曰:柳公權。中國是喜歡講“一言以蔽之”的。然而凡夠資格用“一言”以“蔽”的,卻大抵或經(jīng)或典非圣即賢。如老子解道,孔子言詩;史筆論群雄,勰所點文豪,皆為此類。而不僅曾被“一言以蔽”,更能代表一個時代,千載之下仍被奉為圭臬的,雖不敢說絕無僅有,也是鳳毛麟角。柳公權撫鳳騎麟,凡學書者莫不習柳字,凡習柳者莫不研“柳骨’。能將書學光大至此,已屬善莫大焉了。而其“柳骨”一立,千年不倒,后世書家,未有敢與之比肩而言的“立骨”者。因此,人們說柳骨“挺我中華書學千年之脊梁”,恐亦不為過也。古人評范仲淹,曾說“其功德不待文而顯,其文亦不待序而傳”,說的就是文如其人,德才雙馨的意思。套個現(xiàn)成,說柳公“功德不待書而顯,其書亦不待碑而傳”亦頗精當。柳公歷九代,奉四朝,穆宗筆諫,文宗面抗,諍臣壯色已成千古佳話。揚雄嘗言:詞賦小道,壯夫不為。而柳公五十四歲方步入仕途,卻不憚以筆為矛,面刺天子,則這樣的大智大勇,恐怕叉非揚子可比了。柳公生活的時代,國運衰微,世事動蕩,盛唐氣象不再,書圣先師已亡。獨柳公苦學不輟,冷靜地自成一家,創(chuàng)出柳體楷書,為唐楷畫上了圓滿的句號,為楷法樹立了難以逾越的豐碑,靠的只是那份執(zhí)著和堅忍不拔之志。讓千載之下的詩人高歌:愛你所愛的,崇拜你所崇拜的,不是一種罪愆,而是無比的勇氣。高大的人總是復雜的。我們不愿用高大掩蓋了他們的復雜,也不愿以復雜繚亂了他們的高大。這書中有柳公的藝,柳公的德,柳公的喜,柳公的悲,柳公的堅持,柳公的不介意……有他的代表作《玄秘塔碑》、《神策軍碑》,也有少為人知的《圣慈帖》、《辱問帖》。隨讀者去看,去想,去還原一千個讀者心中的一千個柳公權。是為序。
內容概要
提起唐楷,很多人一言以蔽之曰:柳公權。柳公生活的時代,國運衰微,世事動蕩,盛唐氣象不再,書圣先師已亡。柳苦學不輟,自成一家,創(chuàng)柳體楷書,為唐楷畫上了圓滿的句號,為楷法樹立了難以逾越的豐碑……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章 宦海沉浮洞世情——柳公權生平概述第二章 壯筋挺骨諍臣色——柳體藝術技巧舉要第三章 鐵劃青碑撰芳名——柳公權傳世作品賞析第四章 書綜兩代開新聲——柳體書法風格及成因第五章 筆心皆正任人評——柳公權對后世的影響附錄一 柳公權豐譜附錄二 主要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第一章 宦海沉浮洞世情——柳公權生平概述唐朝,是中國古代最輝煌的時代,無論在政治、經(jīng)濟,還是文化藝術方面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唐王朝開國初期采取了一系列行政措施調整生產(chǎn)關系,從而使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生產(chǎn)迅速發(fā)展,國力急劇增強。為了鞏固新興的政權,唐朝在選官制度上一反魏晉以降的九品中正制,開始實行科舉制。由于國力的空前強大和皇家的胡人背景,唐王朝的文化心理是自信的,思想文化政策是寬松的,這為文化的繁榮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因此,藝術的各個類別,如文學、音樂、書法、繪畫、舞蹈、雕塑等都獲得了長足的發(fā)展。而書法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由于君主的重視和提倡,使其無須再蜷縮于政治的陰霾之下,而成為人們可以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唐朝太宗、玄宗等帝王都酷愛書法,有較高的書法造詣;國家最高學府國子監(jiān)設立書學為“六學”之一,這樣,學習和研究書法在文人中蔚然成風。當然,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唐代的書法成就也是書法本身不斷發(fā)展的結果。從東漢起成為自覺的欣賞藝術的書法,在魏晉南北朝時有了更為豐富的創(chuàng)作實踐,南北的分治使得南方和北方出’現(xiàn)了不同風格的書風,從而造就了整個書壇的異彩紛呈。隋代則上承五代書學精粹,綜合南北,為唐代的書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由于安定的生活和寬松的文化環(huán)境,書法家們終于可以自由地發(fā)揮自己的才能盡情創(chuàng)造,因此唐代書家輩出,著名的有被稱為“初唐四大家”的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陸柬之;有草書大家孫過庭、張旭、懷素;有楷書大家顏真卿、柳公權;還有篆書大家李陽冰等等。但好景不長,775年爆發(fā)的安史之亂,使得社會動蕩,生靈涂炭,文人的命運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書法的地位也迅速下降。這一時期的文人,一方面因緬懷盛唐氣象而堅持風骨;另一方面卻承受著國家衰頹,運途顛沛的煎熬。柳公權正是這個時期文人的代表人物之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