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詢

出版時間:2006-2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何永勝  頁數(shù):128  
Tag標簽:無  

前言

歐陽詢是隋唐之際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一位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書家,他取法魏晉裁成一象而自出機杼。他八體兼善,尤其是楷書,孳乳北碑而摻以寫經(jīng)筆意,形成了猛利峻峭、沉穩(wěn)謹嚴的藝術(shù)風格,表現(xiàn)出鮮明的個性特征和時代風貌。歐陽詢歷陳、隋、唐三朝,一生顛沛躓踣,曾寄人籬下,也曾屈為幕僚。雖有滿腹經(jīng)綸,雄才大略,卻不以官顯。入隋后文名與書名雖為時所重,然仕途上卻僅為掌管宗廟的七品閑職。隋唐之際。歐公多次參與了史書的編寫工作,憑借著淵博的學識、嚴謹?shù)闹螌W風范,領編了《藝文類聚》這部百科巨著。其“事居其前,文列其后”的獨特編撰方式至今仍被采用。入唐之后,歐陽詢地位始顯,書名遠播狄夷,還奉敕入弘文館“教示楷法”,對書法的發(fā)展與傳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本書中對“歐公生平”的描述主要以史為據(jù),或有闡發(fā).在對其作品的分析中,為凸顯其藝術(shù)成就,讓讀者對其書法風格有深入的理解,故避輕就重。對作品進行了有所選擇的評析。在對《九成宮》的賞析中,重點對“點畫”與結(jié)構(gòu)進行了分析,對《化度寺》主要以章法分析為主,而對《夢奠帖》則予以了較全面的剖析,對其他作品,因限于篇幅只作了簡要的概述。因編輯的需要,本書還收入了歐陽詢的年譜,作為附件列在書后。該年譜是通過朱關(guān)田先生的《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年譜》一文裁綴刪節(jié)而成,事先也未經(jīng)先生許可,在此謹向朱先生致以誠摯的謝意和深深的歉意!由于有關(guān)他的史料存世極少,現(xiàn)今對他做專門研究的也寥寥無幾,資料的匱乏給本書的編寫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加之本人學力有限,能力有限,書中難免會出現(xiàn)諸多舛誤,在此也懇請方家不吝賜教,以期勘誤。

內(nèi)容概要

歐陽詢是隋唐之際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一位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書法家,他取法魏晉裁成一象而自出機。他八體兼善,尤以楷書為最,形成了猛利峻峭、沉穩(wěn)謹嚴的藝術(shù)風格,表現(xiàn)出鮮明的個性特征和時代風貌。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章 重光前哲垂裕后昆——歐陽詢生平及書法風格評述第二章 點綴珠玉群星散落——《九成宮》“點畫”風格賞析第三章 勢巧形密妍緊拔群——《化度寺》章法風格賞析第四章 秋霄健翮峭壁雙清——歐陽詢《夢奠帖》風格賞析第五章 歐陽詢的其他碑帖介紹附錄一 歐陽詢年譜附錄二 主要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第一章 重光前哲 垂裕后昆——歐陽詢生平及書法風格評述在書法藝術(shù)的歷史長河中,群星璀璨,名家輩出,一部完整的書法的發(fā)展史就是一個個書家的人生追求與努力奮斗的歷史。正是他們對書法藝術(shù)的不懈追求,才留給我們今天一筆筆寶貴的藝術(shù)財富和精神食糧,也正是他們對藝術(shù)、對人生“真、善、美”不懈追求的精神和不斷完善自我的那種人格魅力,充實并豐富了書法藝術(shù)的傳統(tǒng)內(nèi)核,支撐并激勵著我們對傳統(tǒng)藝術(shù)的努力探索與發(fā)揚光大。一幅幅鐵畫銀鈞、才情四溢的碑帖法書,就是一劑永恒的空氣凈化劑,直入心肺,凈化著、升華著我們的心靈;一個個耳熟能詳?shù)拿?,一段段傳奇般的書學生涯和令人擊節(jié)扼腕的悲淚歡歌,承載著這一悠悠長河,在無聲地傾訴著……歷史不會忘記他們,在科技、信息、交通日益發(fā)達,人類物質(zhì)財富日益豐富的今天,在傳統(tǒng)藝術(shù)逐步從人們生活中日漸消退的今天,我們更不會忘記,也更不應該忘記他們。“書法晉唐,詩宗離騷”,晉、唐書法是書法歷史演進中高高聳立的珠穆朗瑪峰,是我們?nèi)≈槐M的豐碩寶藏。晉人法書,江左風流,所存真跡僅《陸機·平復帖》、《王殉-伯遠帖》二帖;而唐代,上行下效,書風熾盛,碑帖藏真,直擊目面,比及棗木石拓,輾轉(zhuǎn)翻模的晉人書法,真實可征。唐人書法,太宗當為推波助瀾、主宰沉浮的第一人。而唐人尚“法”,“法”之確立,歐陽詢則繼往開來,百代之蹺楚。他“八體盡能”,楷書成就最高,被后世譽之為“歐體”。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歐陽詢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8條)

 
 

  •   一本小冊子,比較薄,里面插圖都是黑白的碑帖照片,不清晰,不能說明問題或者增加美感,不如不要。不過寫歐陽詢的書好像沒幾本,這本價格便宜,可以看看
  •   這書不錯,有些見地
  •   孩子認識歐體字,也要知道歐陽詢的故事
  •   看看,了解些歐陽詢的背景
  •   書的內(nèi)容不錯,比較實用
  •   精致,全面,適合適合練書法的人看正好練鋼筆毛筆的話就小了
  •   如第55頁中的“與”字,編者說成是“興”字,“烏”字說是“鳥”字。真是誤導讀者。作為一個對書法有所研究的人,怎么會犯這種錯誤呢?也從另一個方面可以看出編者沒有研究或臨寫過《九成宮醴泉銘》。
  •   還沒看完,挺細致,慢慢看吧。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