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3 出版社:上海科技文獻 作者:CCTV《走進科學》欄目組 編 頁數(shù):145
內(nèi)容概要
《走近科學》的欄目宗旨是“科學精神;宣傳科學思想;提倡科學方法;傳播科學知識”,“科學”便是欄目的靈魂和宗旨,既是我們的出發(fā)點,也是我們衡量事物的尺度。對“科學”二字的認識和理解將直接影響到我們的節(jié)目創(chuàng)作理念和傳播方式。什么是科學?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釋,我們在這里所強調(diào)的科學并不是只有超導、納米、基因、航天才是科學,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外層空間、地球深處、億萬年前、億萬年后都有科學的存在??梢哉f科學在我們的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它無時無刻都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左右著我們的思維方式?! 破疹愲娨暀谀縼碇v,其關(guān)鍵是怎樣理解科學。如果把科學僅僅理解為知識或?qū)W問,以此為目的,那科普傳播便不二于應試教育——缺乏真正的智慧和科學的精神。涵蓋于“科學”之中最重要的兩個層面是科學方法、科學精神,沒有孜孜以求的科學精神和智慧巧妙的科學方法,科學就難以成就并實現(xiàn)突破。因為對人類來說,科學是生存的手段而非目的,故而我們要做的是用科學的態(tài)度去理解科學,實事求是地還原科學。目前,《走近科學》有一個基本的想法,就是把電視傳播規(guī)律和傳播科學知識相結(jié)合。具體說,就是用電視來表現(xiàn)動作和過程是其最擅長的,而傳播系統(tǒng)的、成型的科學知識并不是電視節(jié)目的專長。我們希望用比較有效的手段,把科學知識變成一個副產(chǎn)品,把科學態(tài)度、科學精神、科學方法作為一個主要產(chǎn)品。
書籍目錄
追蹤毒蛇之王/001湖底謎城/011皇陵的秘密/021解開團城雨水利用之謎/035破解70年前的謎團/045復原吳承恩/055海獅傳奇/065捕捉瞬間的信息/077珠峰變矮了嗎/089鐵布神鹿/101吞劍/111破譯女媧補天/121玉樹謎蟲/131我看《走進科學》/141道具在科普節(jié)目中的運用/143跋/146
章節(jié)摘錄
當撫仙湖發(fā)現(xiàn)水下遺址的消息一傳來,史學界就有人在考慮這座水下遺址會不會就是古滇國的都城。據(jù)專家分析說,水下勘測的這些資料顯示這座城市的建筑材料是石質(zhì)的,和古書當中有關(guān)古滇國建筑的描寫非常吻合。根據(jù)城市的規(guī)模來看,能夠建造如此龐大的城市,肯定必須有強盛的國力以及相當高的文明程度,人們很自然就把這座城市和古滇國的都城聯(lián)系到一起。當然這種說法也并不是無懈可擊,有些專家就對這種說法提出了疑義。 古滇國的王陵早已發(fā)現(xiàn),是在晉寧石塞山,山上有50座墓,其中有一座6號墓出土滇王金印,可以確定它是滇王的王陵。至于滇國的都城在什么地方,沒有發(fā)現(xiàn),但是根據(jù)史書的記載,漢代滇國的都城離王陵應該不遠,也就是說,在晉寧縣的境內(nèi),不會在遠離王陵幾十千米以外的撫仙湖的北岸?! ∵@座在水底沉寂了近兩千年的古城究竟是那座曾經(jīng)煊赫一時的古滇國的都城,還是在歷史上神秘消失的俞元古城,專家認為現(xiàn)在下結(jié)論還為時太早,因為考古工作本身就是一個復雜漫長的工程,對撫仙湖的水下考古工作才剛剛開始,目前掌握的資料非常有限,只能是停留在理論推測與估計階段。如果要真正解開撫仙湖水下的古城之謎,還有待于今后更加深入細致的考古工作和研究。
編輯推薦
《教科文行動:解密中國(1)》追蹤毒蛇之王 湖底謎撼 皇陵的秘密 解開團城雨水利用之謎 破解70年前的謎團 復原吳承恩 海獅傳奇 捕捉瞬間的信息 珠峰變矮了嗎 鐵布神鹿 吞劍 破譯女媧補天 玉樹謎蟲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