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 作者:(美)格雷特爾·舒勒,希拉·舒勒 頁數(shù):91 譯者:王新,邱碩
Tag標簽:無
前言
序者感言 大馬哈魚的返鄉(xiāng)之旅、紅蟹群體移動組成的地毯、牛羚追隨水草的腳步、海龜盡全力奔向大海、大螯蝦排成一排在海底行走、信天翁執(zhí)著的長距離飛行……不同的動物以不同的方式尋找豐富的食物和適宜的環(huán)境,翻譯完成《動物的遷徙》這本著作之后,動物對生命的渴望和不懈的追求深深震撼了我們。我們身邊每一個動物的背后,可能都有著感人甚至壯烈的故事。本書以感性的視角揭示了動物遷徙的奧秘,為讀者解開了科學神秘的面紗。翻譯過程也是我們不斷學習、收獲的過程,因為完成此類主題的譯作并非易事,不僅需要了解專業(yè)領域的知。識,還要力爭向讀者真實生動地呈現(xiàn)動物世界的奧秘?! 秳游锏倪w徙》一書由王新、邱碩翻譯。在翻譯過程中,閻璐璐、鄭義、李哲、馬晶、溫華川承擔了大量的資料收集和查閱工作;劉淑華不辭辛苦地反復審稿、校對;邱洪財、賈玉娟、武琪、何盼也給予了我們不斷的支持與鼓勵,我對他們致以最衷心的感謝。 雖然有幸承蒙這么多的指導和關愛,譯作的內容也幾經(jīng)調整、修改,但由于譯者水平有限,錯誤疏漏之處仍在所難免,懇請各位讀者批評指正?! ⊥跣隆∏翊T 2010年6月6日
內容概要
遷徙是一種奇妙的動物行為,遷徙途中,我們可能觀察到飛行者、游行者和步行者。它們有的靠頭腦中的磁石導航,有的根據(jù)光線定位,還有的單憑嗅覺就能返鄉(xiāng)。遷徙之旅是一場危機四伏的挑戰(zhàn)之路,領略各路“英豪”一展身手,萬千奧秘,盡在《動物的遷徙》。
作者簡介
格雷特爾·舒勒是新聞工作者,專攻科學與環(huán)境,作品曾發(fā)表在《奧杜邦》、《發(fā)現(xiàn)》、《國家野生動物》、 《新科學家》、 《科普讀物》和《滑雪》等雜志上。曾擔任多家國家級期刊的編輯其中包括兒童科學雜志。同時擔任美國普拉茨堡市紐約州立大學的副教授,教授新聞寫作課程。格雷特爾·舒勒是紐約大學新聞學碩士,她曾到中途島旅行,那里近200萬只黑背信天翁的啁瞅聲充斥著天空,很多鳥類都剛剛從穿越海洋的長途旅行返回,她也曾目睹北美馴鹿群經(jīng)由阿拉斯加凍土地帶遷移的全過程。
書籍目錄
1 發(fā)現(xiàn)遷徙:鳥類告訴了我們什么2 游行者:饑餓的鯨魚和其他海洋旅行者3 步行者:數(shù)百萬行進中的腳、爪和蹄4 神槍手:能夠找回家的大馬哈魚和海龜5 遷徙方式:單程、接力和流浪6 幸存者:步入現(xiàn)代社會譯者感言
章節(jié)摘錄
1. 神槍手:能夠找回家的大馬哈魚和海龜 遷徙一般是指動物在進食、繁殖和哺育幼仔的不同地點之問進行有規(guī)律的旅行,而一些動物遷徙的地點并不固定,例如紅翼鶇。它們在俄羅斯和北歐度過夏天,之后每年冬天遷徙到不同的地方。研究者們通過研究系在它們腿上的環(huán)志,發(fā)現(xiàn)同一群鳥第一年位于英國,而第二年卻到了希臘。根據(jù)降水和水草的狀況,牛羚每年也會選擇不同的路線和哺育地點。同樣,魚類和鯨類可能在任何一處食物充足的水域停下來進食?! ∵€有一些動物更有特點,它們返回特定的地點,甚至在遷徙了幾千千米之后也是如此。它們不僅返回同一個國家、同一片區(qū)域,甚至每年返回同一個地點,這就叫做歸航行為,這一行為要求動物有著精準的導航能力?! 〖银澥潜获Z化的野鴿,人們利用它們來尋找某些特定地點。數(shù)百年來,它們具有寶貴的價值,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被用來傳遞重要信息。人們把信息寫在一張小紙上,然后綁在鴿子腿上?! ∑渌吧鷦游锖网B類也擁有超常的記憶能力,能夠記憶家的位置。研究者捕獲蝙蝠之后,在離巢穴400千米(250英里)的位置將其釋放,它們仍然能夠找回自己的家。信天翁是大型鳥類,它們能在幾周之內飛到海面捕食再飛回棲息的小島。它們能夠飛出8000千米(5000英里)的距離,到海面找食物;在歸家途中,它們只需要按直線飛行1000千米(600英里),就可以從海洋抵達巢穴。為什么動物能夠如此精確的定位自己的家,至今仍是個謎?! 〈篑R哈魚和海龜也具有敏銳的歸航行為。大馬哈魚的遷徙跨越了淡水區(qū)和海水區(qū),而海龜?shù)倪w徙跨越了兩個世界——陸地和海洋。大馬哈魚和海龜?shù)钠嫣刂幵谟谒鼈冞w徙了數(shù)年、數(shù)公里之后,仍然能夠回到曾經(jīng)聚集的地方,而當時它們可能只有幾歲甚至剛剛出生幾個小時?! 〈篑R哈魚:從淡水的卵到海水的魚 清涼的小溪底部碎石附近聚集著大馬哈魚的卵,這就是它們生命起始的地方。出生之初,它們需要躲避饑餓的海鳥、浣熊和其他魚類;而后來卻將完成一次危機四伏卻彌足珍貴的往返遷徙——它們要離開涼爽的淡水溪流,抵達海洋最終再返回淡水。一路上,它們的外形和顏色都會不斷變化?! 〈篑R哈魚有很多種:居住在太平洋的大馬哈魚包括紅鮭、狗鮭、細鱗大馬哈魚、銀鮭、大鱗大馬哈魚和虹鱒;另一種大馬哈魚——大西洋鮭聚集在大西洋中。其中,細鱗大馬哈魚是體積最小、遷徙距離最短的一種,而大鱗大馬哈魚(也叫馬哈魚之王)是最大的。它們約重9—27千克(20—60磅),并能長到147厘米(58英寸)長。每一種大馬哈魚在遷徙的時間和距離方面都各不相同,卻共同擁有一定要最終返回出生地的信念。 馬哈魚產(chǎn)卵后的1—2個月,這些卵就開始孵化。大馬哈魚生命的第一階段叫做小鮭魚,小鮭魚的外形并不像成年鮭魚,它們渾身蒼白,大肚皮呈亮橘色,看起來像一根針。亮橘色的肚皮由卵中的卵黃囊而來,在孵化之后仍為它們提供養(yǎng)料。因此,小鮭魚能夠待在碎石下面躲避捕食者,等長大一些之后再出來。 在依靠卵黃囊生活了3個月之后,小鮭魚從碎石中游出來,它們的外形發(fā)生了變化,看起來更像馬哈魚了。這一階段,它們叫做魚苗。不同種類馬哈魚的魚苗在溪流或湖水里停留的時間由幾個月到3年不等。然后,它們的大遷徙就開始了,馬哈魚的外形再次發(fā)生變化。幼鮭順流而下,進入海洋,表皮變成銀白色,這些銀白色有鱗片的馬哈魚叫做二齡鮭?! ≈恍鑾滋旎驇讉€月,二齡鮭就可以順著溪流游到河口——河與海交界的地方。它們用幾天的時間在河口處進食并適應海水,一旦進入海水,就繼續(xù)它們的遷徙之旅,馬哈魚可能在海水中環(huán)游1—7年?! ≡诤Q笾新L的旅程是值得的,只重幾盎司的二齡鮭逐漸成長為成年鮭魚。海洋中的成年鮭魚主要以浮游生物、烏賊、小魚和磷蝦為食。粉色的磷蝦使馬哈魚的顏色也變成了亮粉色。 家的氣息 在馬哈魚離開出生的溪流一年或幾年之后,它們就開始了返鄉(xiāng)之旅。它們在海洋中聚集成大群,頂著洋流,穿越湍流,跨過原木,一直溯游回自己的出生地——這被稱為“馬哈魚洄游”。這段旅程就像是在一臺下降的電梯上試圖上升一樣困難,而馬哈魚的決心與毅力卻是超常的:它們可以在淺灘的河床迂回前進,在遇到障礙物時一躍3米(10英尺);最驚人的是,所有的這一切都將在不進食的情況下完成。馬哈魚逆流而上的旅程完全依賴自身儲存的脂肪和蛋白質,并會失去保護鱗片的黏稠外皮。它們的表皮進化得韌如皮革,并再次改變顏色,呈現(xiàn)明亮的紅色或綠色,這也可以吸引異性進行交配。雄性馬哈魚長出尖牙和鉤狀鼻子,用以在爭奪配偶的戰(zhàn)爭中搏斗?! ●R哈魚的逆流之行可能會持續(xù)3 300千米(2 000英里)。它們穿過大河、漩渦和狹窄的小溪,一直回到碎石下面卵孵化的地方——它們的出生地。它們是怎么找到那個地點的?畢竟馬哈魚只在那兒停留過一次,而這甚至可能發(fā)生在7年之前?! ”M管馬哈魚的遷徙非常神秘,但研究者們也了解到了一些它們用來定位的方法。馬哈魚利用洋流、溫度甚至海水的含鹽量(咸度)確保自己從海洋進入正確的河流。像其他遷徙動物一樣,馬哈魚也利用太陽、星星(試想一只盯著星星的魚是多么有趣)和地磁來幫助自己在水中定位。這都是馬哈魚在從河水進入海水時開始,數(shù)年以來一直注意著的線索?! ∫坏R哈魚的返鄉(xiāng)之旅啟程,它們就開始依賴嗅覺定位。馬哈魚離開出生地的溪流時會記住溪流的氣味,它們能夠辨認出特定溪流中土壤所含化學物質、植物和昆蟲的氣味,并且順著氣味找回那里。這就像人類會從1600千米(1000英里)以外,根據(jù)自己喜歡的食物的味道找到一家特定的餐館一樣神奇。 研究者們通過有趣的實驗發(fā)現(xiàn)了馬哈魚神奇的嗅覺。在一項研究中,他們在魚塘里孵化馬哈魚。當它們成長為二齡鮭時,研究者們向少量二齡鮭釋放了一種自然界罕見的化學物質的氣味,之后在這些二齡鮭身上做了記號,并將其放生。18個月之后,到了產(chǎn)卵季節(jié),研究者們把那種特殊的氣味釋放到不同的溪流中,并密切關注那些溪流和其他溪流中的魚類。在那些存在特殊氣味的溪流中,研究者們捕獲了身上帶有記號的馬哈魚:因為氣味的作用,它們游進了從來沒到過的溪流;而那些沒有聞過氣味的馬哈魚仍然回到了出生地。這就意味著在馬哈魚的二齡鮭階段,記住了周圍環(huán)境的信息——家的氣息。 在另一項實驗中,科學家用塞住馬哈魚鼻子的方式探索馬哈魚嗅覺的奧秘。他們從剛剛經(jīng)過了岔路、逆流而上的溪流中捕獲馬哈魚,一些馬哈魚曾向岔路的東側前行,而另一些則向西側前行。他們抓住馬哈魚并用棉絮堵住了半數(shù)馬哈魚的鼻子,之后又將它們重新放回岔路之前的位置,觀察它們怎樣選擇自己的方向。那些沒有被堵住鼻子的馬哈魚按照剛才的選擇繼續(xù)前行,而被堵住鼻子的馬哈魚似乎不知道該選哪條路,于是隨意地選擇了東側或西側?! ‘斠巴膺w徙的馬哈魚終于抵達了出生地的時候,雌馬哈魚用自己的尾巴在碎石中挖一個洞,并且產(chǎn)卵,雄馬哈魚使其受精。兩條馬哈魚會在那里用幾天時間守護它們的卵。虹鱒和大西洋鮭在守護后會返回海洋,大西洋鮭的一生中會重復多達7次這樣的遷徙。然而對于大多數(shù)馬哈魚來說,這樣的往返遷徙一生只發(fā)生一次,因為遷徙途中表皮的磨損和精力的衰竭,很多馬哈魚都死在了出生的溪流中?! ?/pre>編輯推薦
遷徙是最具吸引力且引人注意的動物行為之一。小到昆蟲和鳥類、大到馴鹿和巨頭鯨,很多動物都靠飛行、游泳、步行甚至是搭載進行遷徙,以獲得更好的食物、較溫和的氣候或更合適的配偶。它們中的一些可能會穿越整個海洋,少數(shù)甚至環(huán)游地球。這些動物的馬拉松旅程是一場對體力與耐力的考驗,并且歷盡艱難險阻,甚至面對死亡的危險。翻開本書,探索動物遷徙的原因、方式和周期的奧秘。 “動物行為”系列叢書突出了許多令人驚奇的動物和昆蟲在自然界中的適應過程。通常情況下,特殊的行為進化有利于生物獲取食物、找到配偶或者保護自己免受其他動物的捕食。這套全彩色“動物行為”系列叢書選取動物和昆蟲日常的生活、習慣和絕技方面的令人矚目的例子。集知識與趣味于一體,既使讀者受到啟迪,又增添了閱讀的樂趣。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