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勤說先秦

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作者:李學勤  頁數:313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卷首以《百年來中國古代文明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作為導論,即貫穿著李學勤先生這一學術思想。    總說部分,我們選有4篇,大體上概觀中國古代文明的形成和發(fā)展的歷史;分說部分,我們選有34篇,從中國古代文明的人口處炎、黃二帝說起,歷經夏、商、周,包括春秋、戰(zhàn)在內,力求反映中國古代文明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各個不同歷史時期的主要特征;書后附有7篇,包括作者小傳和論著目錄,可以作為參考。    由于時間關系,特別是編者對中國古代文明研習還不夠深入,所選編的相關篇章,恐怕很難反映李學勤先生中國古代文明研究的全貌,包括若干篇章。

作者簡介

李學勤,1933年生于北京,1951至1952年就讀于清華大學哲學系。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所長、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等,并任英國劍橋大學、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等多所國外名校的客座教授以及多所國內高校的兼職教授?,F任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歷史系教授、國際漢學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歷史學科評議組組長,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組長、首席科學家,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長,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李學勤教授是著名的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他長期致力于漢以前的歷史與文化的研究,注重將文獻與考古學、古文字學成果相結合,在甲骨學、青銅器、戰(zhàn)國文字、簡牘帛書及其相關歷史文化的研究領域,均有重要建樹。50年代,他綴合、整理殷墟發(fā)掘所獲甲骨,用排譜法研究甲骨文反映的史事和歷史地理,并首次鑒定出西周的甲骨文,首創(chuàng)殷墟甲骨的非王卜辭說,繼而又就歷組卜辭等問題提出兩系九組的新分期法。在青銅器及其銘文的分期、分區(qū)、分國別研究中,也取得了較大成就。在系統(tǒng)研究甲骨、金文的基礎上,他對商周時期的禮制、職官、家族、法律等方面作了探索。 50年代后期,他綜合研究戰(zhàn)國時期金文、陶文、古璽、貨幣文字及簡帛,從而促使古文字學領域中新的分支——戰(zhàn)國文字研究形成,是戰(zhàn)國文字這一學科的奠基人。從1975年起他先后主持和參加過馬王堆漢墓帛書、銀雀山漢簡、定縣漢簡、云夢秦簡、張家山漢簡等的整理、注釋,并利用這些新材料,對戰(zhàn)國以至漢初的學術史、文化史進行探索,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注意。
他在上述簡帛以及長沙楚帛書、包山楚簡、郭店楚簡、上海博物館藏楚簡的研究中,以及在甲骨學、青銅器研究等方面,都作出過令人矚目的貢獻,是國內外學界公認的簡帛研究和古文字研究、古史研究的權威。近年由他主持的重大科研項目有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國家“十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預研究”等。

書籍目錄

導論 百年來中國古代文明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總說 一、中國古代文明的起源 二、中國古代青銅器的奧秘 三、夏商周三代離我們有多遠 四、走近東周列國時代分說 一、炎帝、黃帝的歷史統(tǒng)緒 二、堯、舜、禹的歷史定位 三、禹生石紐說 四、解讀*公盨 五、古本《竹書紀年》中的夏代史辨 六、《夏小正》經傳中的若干問題 七、二里頭陶器的一個奇異符號 八、二里頭青銅器的一件精美饕餮紋銅飾 九、殷墟甲骨文的發(fā)現與研究 十、甲骨文的世界     十一、“婦好”墓與殷墟甲骨分期 十二、殷墟甲骨分期的兩系說 十三、四方風名 十四、夷方地望 十五、盤龍城與商朝的南土 十六、青銅器與商朝的西土 十七、從青銅器看商周文化的關系      十八、從甲骨文看商周文化的關系 十九、《世俘》——武王伐紂的歷史記錄 二十、《嘗麥》——周初法律制度的重要文獻 二十一、西周中期青銅器的重要標尺 二十二、西周青銅器研究的堅實基礎 二十三、西周官制——卿事寮、太史寮 二十四、西周軍制——六師、八師 二十五、西周土地變化之一端 二十六、西周商賈發(fā)展之一瞥 二十七、東周時期王城與成周 二十八、東周社會等級與階級 二十九、齊管仲“參其國伍其鄙” 三十、秦武王“更修《為田律》” 三十一、多彩的古代區(qū)域文化  1.河洛文化  2.三晉文化  3.中山文化  4.燕文化  5.齊文化  6.魯文化  7.楚文化  8.吳文化  9.巴蜀文化  10.秦文化 三十二、簡帛書籍的發(fā)現及其影響  1.申論《老子》的年代  2.八角廊簡《文子》  3.孔子與《春秋》  4.《孫子》篇題木牘與佚文  5.長臺關簡《墨子》  6.《莊子·雜篇》竹簡及有關問題  7.荊門郭店楚簡中的《子思子》  8.《鹛冠子》與兩種帛書  9.《鬼谷子·符言》篇研究  10.長沙楚帛書通論 三十三、對古書的反思 三十四、東周歷史的終結附錄一  虞夏商周研究的10個課題附錄二  甲骨學的7個課題附錄三  青銅器分期研究的10個課題附錄四  理論·材料·眼界附錄五  自學古文字附錄六  作者小傳附錄七  論著目錄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總說  一、中國古代文明的起源  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創(chuàng)造過燦爛的古代文明。中國文明在整個人類文明史上據有重要地位。這種文明在什么時候和什么地方誕生,又怎樣興起和發(fā)揚光大,不僅中國學者在長期進行探討,國際學術界也把它當作相當熱門的研究課題?! “凑振R克思主義的觀點,文明起源的問題也就是階級社會和國家起源的問題。馬克思、恩格斯在其晚年仔細研究了美國學者摩爾根的著作《古代社會》。馬克思寫有《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摘要》,恩格斯于1884年出版了《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恩格斯在這本經典著作里,以唯物史觀詳盡地分析了人類由野蠻到文明的發(fā)展歷程。他根據希臘人、羅馬人和德意志人等實例,探索了氏族制度如何解體,研究破壞氏族組織以至將之消滅的經濟條件,指出“文明時代的基礎是一個階級對另一個階級的剝削”。這些研究和結論,奠立了馬克思主義關于文明起源的基本理論?! ∮捎诋敃r的歷史條件,恩格斯的著作沒有具體講到中國。馬克思主義傳來中國以后,便有學者開始把《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的理論運用到中國古史的研究中去。1929年,郭沫若發(fā)表了《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他以恩格斯這一經典著作為向導,研究了恩格斯未曾提及的中國的古代社會。此后,有不少馬克思主義史學家,在他們的作品中接續(xù)著郭沬若的工作。  十月革命后,蘇聯(lián)的一些史學家曾對中國文明的起源問題作過研究。在西方,恩格斯著作的觀點影響到人類學、考古學界,例如英國的考古學家戈登.柴爾德,關于史前考古和古文明的若干看法,像新石器時代革命、城市革命一類觀念,傳播的范圍是相當廣的。20世紀60年代后期以來,西方學術界出現討論文明起源問題的熱潮,有一系列論著。如1968年丹尼爾的《最初的文明》,1975年塞維斯的《國家與文明的起源》,1978年穆瑞主編的《文明的起源》和柯恩、塞維斯主編的《國家的起源》等,都代表了這一趨勢。這些作品,在不同程度上也涉及中國的古代文明?! 〗畮啄陙碓谥袊拿鞯钠鹪匆彩菍W術界非常重視的題目,史學界和考古學界應用馬克思主義歷史觀進行了認真的研究,發(fā)表了許多論作。這些新作的思想觀點,與《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等早期作品相比,有著頗為顯著的發(fā)展。綜合起來看,可以說有以下幾項特點:  第一,加深理論的探討?! ⊙芯恐袊拿髌鹪磫栴}的著作,大都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同時借鑒吸收了晚近國外一些論著的觀點。這特別表現于文明的標志或要素的討論。按馬克思主義理論,階級和國家是文明產生的根本標志,但對于判斷某一古代社會,尤其是考古工作中的具體古代遺址是否屬于文明社會來說,還可以提出若干要素作為根據。在國外著作中,上面提到過的英國丹尼爾的《最初的文明》即列舉文字、城市和復雜的禮儀中心三項要素,并且說只要一個社會具備其中兩項,便可判定屬于文明。日本貝塚茂樹在1977年出版的著作集《中國古代史學的發(fā)展》的補記里,則舉出青銅器、宮殿基址、文字三項要素?! ?983年,夏鼐先生應日本廣播協(xié)會之邀作公開演講,其中一次以“中國文明的起源”為題。他說:“現今史學界一般把文明一詞用來指一個社會已由氏族制度解體而進入有了國家組織的階級社會的階段。這種社會中,除了政治組織上的國家以外,已有城市作為政治(宮殿和官署)、經濟(手工業(yè)以外,又有商業(yè))、文化(包括宗教)各方面活動的中心。它們一般都已經發(fā)明文字和能夠利用文字作記載(秘魯似為例外,僅有結繩紀事),并且都已知道冶煉金屬。文明的這些標志中以文字最為重要。”這樣的見解,當前在國內學術界較為通行?! 〉诙瑥娬{考古學的重要?! ≡凇吨袊糯鐣芯俊纷臅r代,現代考古學在中國剛剛發(fā)軔,還沒有取得多少成績。經過60年左右的辛勤努力,中國考古學已具有舉世公認的輝煌成果。中國古代文明,包括其產生和形成時期的面貌,業(yè)已在考古學者的鋤頭下逐漸顯現出來?! ∈澜绺鞣N古代文明的起源問題,無一例外地都要依靠考古學成果來研究解決。這是因為從野蠻過渡到文明的歷史階段,文字僅處于萌芽狀態(tài)(在某些地區(qū)還沒有發(fā)明),自然不能有直接的系統(tǒng)的記載。中國古代有大量典籍,不少傳流至今,但涉及文明初期的材料究竟是有限的。研究這方面應以考古材料為主,已成為學術界的共識?! 〉谌匾晜髡f的價值?! ∩厦嬲f考古學重要,不等于認為傳世古籍中的古史傳說沒有意義。晚清以來興起的疑古思潮,以為古史傳說所指的時代越古,后入作偽的成分就越多,也便更不能憑信。20世紀50年代已有學者不贊成這一觀點,他們對古史傳說作了細心的整理分析,發(fā)現了好多有價值的線索。隨后,有的學者還根據傳說進行考古調查,如徐炳昶對豫西夏文化的調查工作,有很引入注意的收獲?! ?982年底,尹達為《史前研究》雜志的創(chuàng)刊寫了一篇《衷心的愿望》,是他最后的學術論文。他在這篇文章里問道:“我國古代社會的傳說里究竟是否全屬偽造?在這些疑說紛紜、似是而非的神話般的古史傳說中是否有真正的社會歷史的素地?”他認為,考古學的發(fā)展已經“充分證明這些神話的傳說自有真正的史實素地,切不可一概抹煞”?! 〉谒模磳ξ拿髌鹪磫卧摰挠^點?! ≡谘芯抗偶械膫髡f方面,邵望平關于《尚書、禹貢》的論文很令人發(fā)生興趣。文章提出,公元前第三千年期間,特別是其中、晚期,黃河、長江流域的史前文化發(fā)生了大的社會變革,進入考古學上的龍山時代。這個時代形成的龍山文化群體,是中國文明形成的基地。《禹貢》記述的九州,在很大程度上與當時的文化區(qū)系相對應,其內容之古老、真實,絕非后人憑想象所能杜撰。邵望平認為,中國古代文明以黃河、長江流域為基地,中原地區(qū)為中心,是多源的。過去考古學尚未取得足夠材料去打破中國文明起源于中原的單元論,現在考古學已為中國文明起源的研究打下新的基礎,單元論的傳統(tǒng)觀點就被打破了?! ∥拿髌鹪磫卧摰钠茰?,是考古工作在全國各地進一步普遍開展的結果。許多地區(qū)考古學文化演進情況逐步清楚,使各種文明要素產生的過程也趨于明朗了,下面試從幾個方面,勾畫一下中國史學界和考古學界應用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研究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的初步結果。  首先,談一下金屬的使用。  按照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生產力是經濟基礎中最活躍的因素,而在生產力中,生產工具的進步又是生產力發(fā)展的標志?! ‖F代考古學證明,不少古國的文明時代的開始,和青銅時代的到來大體相當。中國的青銅時代是在什么時候開始的,長期以來是學術界十分關心的課題?! ∪藗兌贾?,商代已經是青銅時代,而且青銅器的制作工藝達到了非常復雜發(fā)展的高度。不過,直到20世紀50年代,大家所知道的商代青銅器,只限于商代后期(即大約公元前1300年商王盤庚遷都到殷以后)的器物。這在考古學上,叫做殷墟期的青銅器。比殷墟期更早的商代青銅器,是通過河南鄭州和輝縣等地的發(fā)掘而確定的,由于鄭州二里崗出土的這種器物較多,就叫做二里崗期的青銅器?! 《飴徠谇嚆~器屬于商代前期,其工藝當然不像殷墟期那樣發(fā)展,但仍然是有相當高度的。這種青銅器特點是器壁比較薄,花紋比較簡單,可是禮器、兵器、工具品種齊備。殷墟期的主要器種,這時都已經有了。有的器物形制很大,例如方鼎的高度有達到1米的,比殷墟期最大的后母戊方鼎只低0.33米。這個時期青銅器的出土地點分布得相當廣,遠到長江中游的湖北黃陂、陜西漢中的城固,都有不少發(fā)現,而且其形制、花紋和鄭州等地所出差不多一樣。這說明,商代前期的青銅工藝絕不是原始的?! ”榷飴徠诟绲那嚆~器,主要是在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發(fā)現的,所以叫做二里頭文化青銅器。若干學者主張二里頭文化就是夏文化,他們的意見如果不錯,這種青銅器便屬于夏朝。無論如何,二里頭文化顯然是青銅時代的,所出器物雖比二里崗期的商代銅器又粗糙簡單了一些,然而仍然不是原始的。據發(fā)掘者統(tǒng)計,二里頭遺址出土的禮器有鼎、爵(數量最多)、觚、單、蠶,兵器有戈、戚、箭鏃,工具有鑿、錛、錐、鉆、鑊(陶范)、刀、刻刀、魚鉤等,另外還有銅鈴、銅泡和銅飾牌等物。這些器物的工藝頗為復雜,使用了合范法澆鑄,還有分鑄、接鑄的技巧。有的器物鑲嵌有美麗的綠松石,有多種紋樣,個別器物上還發(fā)現有鎏金痕。這充分表明,當時的人們能夠制造出更大更復雜的青銅器,可能蘊藏在迄今尚未找到的大墓里面。  過去,有人看到殷墟期青銅器很發(fā)達,又還沒有找到更早的淵源,就認為這種生產技術是外來的。現在二里頭文化的發(fā)現已將中國青銅器的傳統(tǒng)上溯到夏代,那么這個傳統(tǒng)的根源在哪里呢?  在近年的考古工作中,從青海、甘肅、陜西到河南、山西、河北、京津、內蒙古,以至山東,都發(fā)現有年代早于或相當二里頭文化的銅器或者制造銅器的遺存。其中年代最早的,當推1973年在陜西臨潼姜寨一座仰韶文化房子基址發(fā)現的半圓形殘銅片,房子的碳素測定年代是約公元前4700年。這塊銅片經科學分析,是含有鋅的黃銅,可能是用含鋅的銅礦石煉成的。同一遺址還出土一件銅管,也是黃銅的?! ?987年,在內蒙古敖漢旗西臺的紅山文化房子基址中發(fā)現了多塊陶范,可能是用來鑄造魚鉤的。紅山文化年代的下限,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陶范不會晚于這個年代?! ?975年,在甘肅東鄉(xiāng)林家遺址的一處房子基址北壁下發(fā)現一柄銅刀。遺址屬甘肅仰韶文化馬家窯類型,該房子基址的碳素測定年代為約公元前3200年。此數據可能偏早,可估計為公元前3000年左右。經科學鑒定,銅刀是含錫的青銅,系用兩塊范澆鑄制成,這是我國已知最早的一件青銅器。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李學勤說先秦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本書買給兒子看的,說是不錯,很喜歡
  •   娓娓道來,提綱掣領,作為入門讀物還是蠻不錯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