飾物紋飾圖典

出版時間:2008-4  出版社: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  作者:錢永寧,侯慧俊  頁數(shù):314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紋飾是人類文化中的主要符號活動現(xiàn)象之一,紋飾的發(fā)展早于文字是眾所周知的事實。迄今遺留下來,現(xiàn)已成為人類文化的豐富遺產。不論東方與西方,從身體的裝飾到器物乃至建筑裝飾,都是精神文化的具體表現(xiàn)。從美學的角度來看裝飾紋樣,任何時期的裝飾紋樣都表現(xiàn)出民族文化的精神素質。  紋飾設計是造型藝術的基礎,是人文精神的體現(xiàn)?! ≡诋敶瑹o論是建筑物,工藝美術品,還是包裝設計、裝潢設計、書籍設計、染織設計、飾品設計、都無法忽略紋飾的實用和裝飾功能,以滿足人們對物質與文化的需求,以及美化生活的目的。紋飾的精神屬性,體現(xiàn)人以及設計者本身的審美觀。設計者根據(jù)內容要求,在先人的智慧結晶下,把對生活的愿望、理想以及大自然各種美的形象,用豐富的想象力和浪漫手法,進行加工、提煉、概括與典型化。通過紋飾特有的象征寓意、運用紋飾夸張、取舍的視覺形式,進行各類造型設計、創(chuàng)作與制作。因此,利用紋飾創(chuàng)作,在藝術構思上將受到時間、地域、信仰、習俗、經濟等條件的一定限制,但在形象思維上,卻可以海闊天空,不受時間、地點、現(xiàn)實生活的局限。

書籍目錄

總序青銅鏡紋飾玉器飾品紋飾民間飾品紋飾人物雕刻紋飾

章節(jié)摘錄

插圖:青銅鏡紋飾青銅鏡是古人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工具,其發(fā)展歷史極為漫長。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齊家文化中就已經出現(xiàn),而后經過商、西周、春秋、在戰(zhàn)國進期得以發(fā)展,光輝煌于漢唐,延續(xù)到宋元明清,直到近代逐步被玻璃鏡所替化。銅鏡的正面平滑光澤,背在一般都鑄有各種題材的花紋或字銘,是研究古化裝飾圖案的重要資料。不同時期的銅鏡有不同的藝術特點。戰(zhàn)國時期的銅鏡隨青銅工藝技術的發(fā)展和提高,銅鏡的制造呈現(xiàn)出繁榮的局面,制作技術、圖案裝飾都達到了定的水平。戰(zhàn)國時期的銅鏡以其制作和裝飾,可分為北方和南方兩個體系。北方銅鏡,質樸簡略,較少裝飾,數(shù)理也不多;南方銅鏡,精巧纖細,多花紋裝飾,數(shù)量較大。其裝飾花紋大多采用主紋和地紋相結合,即雙層紋,主要有山字紋、雙菱紋、禽獸紋、蟠螭紋、花葉紋、連弧紋等。漢代綱鏡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和裝飾性。紋飾以草葉鏡、星云鏡為主,此外,還有四乳禽獸紋鏡、四乳四虺紋鏡、四乳四神紋鏡、四葉紋鏡、神獸鏡、規(guī)矩鏡等,其圖案紋飾一般用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故又稱為規(guī)矩四神鏡;畫像鏡,其裝飾大多為浮雕的人物、車馬、歌舞、龍虎、瑞獸等題材。此時期的銅鏡較之前代已有發(fā)展,其鏡面微凸,使有面得以全部照出,較為科學;紋飾多柿蒂,鈕較大,連弧紋大多在內區(qū),創(chuàng)浮雕式做法,紋飾突出,種類增多,銘文大多是吉祥字語。漢代銅鏡,其裝飾由鈕座的放射式到軸對稱,由乎面到浮雕,邊緣更為復雜,而銘文已成為整個紋飾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工精良,紋飾優(yōu)美,屬中國古代工藝美術之珍品。

編輯推薦

《紋飾天下》將啟迪、指導我們現(xiàn)代和未來的設計,引領設計師們從傳統(tǒng)紋飾中尋求靈感,做到“師法自然”、“以形傳神”?!讹椢锛y飾圖典》為叢書之一,主要介紹了青銅鏡紋飾、玉器飾品紋飾、民間飾品紋飾、人物雕刻紋飾等飾物紋飾圖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飾物紋飾圖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