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4 出版社:姚愛斌、 童慶磧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2-04出版) 作者:姚愛斌 著 頁數(shù):250
內(nèi)容概要
《文化詩學文叢:文心雕龍詩學范式研究》鮮明地提出了一個帶有中國古代詩學全局性的問題,那就是:中國古代(特別是漢以前)強調(diào)“興寄”的寓意詩學是否具有獨立的詩學意義?而在發(fā)展過程中又是否被后來發(fā)展起來的感物詩學和意境詩學所遮蔽?這是關系到中國占代文藝思想變遷的大問題……本書的意義,不儀在于對所研究問題提出了一些具體的結論,而且更在于它啟發(fā)人們重新深思中國古代詩學的起源、發(fā)展和變遷等諸如此類的大問題……暗示了中國占代文論研究的一個巨大的學術空間。
作者簡介
姚愛斌,1968年生,安徽樅陽人,2004年獲京師范大學文學博士學位,2004年至2006年在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從事博士后工作,現(xiàn)為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北京師范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論和文學基礎理論研究,著有《(文心雕龍)詩學范式研究》(2012),發(fā)表中國古代文論研究、西方美學研究和文化研究論文若干。
書籍目錄
緒論第一章 《文心雕龍》與詩學范式 一 《文心雕龍》之“文”的多層次語義系統(tǒng) 二 《文心雕龍》詩學研究反思 三 劉勰的“范式”觀第二章 《易》與“文之樞紐” ——《文心雕龍》寓言詩學哲學基礎論 一 《文心雕龍》與“寓言” 二 《文心雕龍》寓言詩學范式的元范例第三章 《詩》與“文之樞紐” ——《文心雕龍》寓言詩學經(jīng)典文本論 一 “仁”與“禮”的日常寓言修辭 ——先秦用《詩》的寓言化傾向 二 漢儒《詩》學:“禮”之寓言修辭的系統(tǒng)化第四章 《騷》與“文之樞紐” ——《文心雕龍》詩學范式的新變 一 《離騷》:反常、驚奇與應對 二 《辨騷》究竟要辨什么——以詩學范式為視角 三 關于《楚辭》的寓言詩學范式 四 感物詩學的緣起與《楚辭》詩學中的感物詩學范式第五章 《文心雕龍》詩學范式對比論 一 《明詩》篇:“詩言志”與“詩緣情”語境義另解 二 《詮賦》篇:“寫物圖貌”與“風軌”“勸戒” 三 《隱秀》篇: “文外重旨”與“篇中獨拔”第六章 《文心雕龍》詩學范式的完成 一 《比興》篇:《易》《詩》《騷》寓言詩學的匯聚 二 《物色》篇:《文心雕龍》感物詩學的總結結 語參考文獻后 記
章節(jié)摘錄
《明詩》篇是《文心雕龍》文體論第一篇,基本遵循著《序志》篇所立的“原始以表末,釋名以章義,選文以定篇,敷理以舉統(tǒng)”的體例寫作。但在實際行文中,“釋名以章義”被置于首節(jié),而“原始以表末”、“選文以定篇”則渾然莫分。依此,《明詩》按文理宜分三層?! 睹髟姟菲懊鳌痹娭瘟x?題目本身沒有任何傾向,而從具體內(nèi)容看,是對“詩”這種體裁文學所作的整體性、綜合性辨析。這就給研究者提供了各取所好、多種解讀的可能。略觀已有關于《明詩》篇的研究,其研究視角撮其要者有三:一日綜合性研究。這類研究基本上是依照《明詩》篇各節(jié)內(nèi)容,逐層評點,此多見于《文心雕龍》注釋本。第二種留意于該篇對文體風格的論述。如詹鏌先生認為,《明詩》篇的卓見是認識到了四言詩與五言詩風格的差異。其立論主要取意于《明詩》第三部分。第三種則重點闡述“釋名以章義”部分,圍繞“志”與“情”集中探析劉勰關于詩歌的基本觀念。這是牟世金先生在其《文心雕龍研究》一書中解讀《明詩》篇的思路?! o論是綜論全篇還是專論一點,上述各家都注意到了《明詩》篇內(nèi)蘊的二元對待的思考路徑?!睹髟姟菲m然詳觀列代,征引繁多,但從整體上看,“四言”與“五言”的比較是其基本框架,眾多兩兩相對的詩學命題都是附著在這個框架之上的;或者說,正是這個二元對待的思路衍生出了眾多次生的二元對待的詩學命題。 ……
編輯推薦
《文心雕龍詩學范式研究》由姚愛斌所著,鮮明地提出了一個帶有中國古代詩學全局性的問題,那就是:中國古代(特別是漢以前)強調(diào)“興寄”的寓意詩學是否具有獨立的詩學意義?而在發(fā)展過程中又是否被后來發(fā)展起來的感物詩學和意境詩學所遮蔽?這是關系到中國占代文藝思想變遷的大問題……本書的意義,不儀在于對所研究問題提出了一些具體的結論,而且更在于它啟發(fā)人們重新深思中國古代詩學的起源、發(fā)展和變遷等諸如此類的大問題……暗示了中國占代文論研究的一個巨大的學術空間。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