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3 出版社:湖南人民 作者:東鳥 頁數:264 字數:216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一個行蹤不定的網絡黑客,一個神秘莫測的解密網站,引爆了外交界的“9?11”,顛覆了世界舊秩序。
9萬份機密戰(zhàn)爭文件,揭開阿富汗戰(zhàn)爭殺戮平民的真相;40萬份秘密戰(zhàn)地記錄,徹底曝光伊拉克戰(zhàn)爭虐囚罪惡;25萬份美國外交電報,催生肯尼亞騷亂、突尼斯政變、埃及暴動……
阿桑奇,一個顛沛流離的少年黑客如何成長為“網絡世界的羅賓漢”?維基解密,一個核心成員只有5人的網站,怎樣扼住了世界政治的咽喉,一次次攪亂世人的神經?本書帶你直擊阿桑奇和他的解密王國。
“潘多拉魔盒”已被打開,“后維基解密時代”已經到來。一切剛剛開始,解密仍將繼續(xù)……
作者簡介
東鳥,互聯(lián)網研究學者、自由撰稿人,曾從業(yè)新聞媒體、研究機構,現在主要從事網絡戰(zhàn)爭、網絡傳播等前沿領域研究,著有《網絡戰(zhàn)爭:互聯(lián)網改變世界簡史》、《中國輸不起的網絡戰(zhàn)爭》等。
書籍目錄
前言 可怕的技術性政治力量
超級黑客的蛻變
一個人的傳奇
幼年顛沛流離
少年天才黑客
就像萬能的上帝
長夜漫漫熬白了頭
天外來客降臨地球
亡命天涯的逃亡者
獨斷專行的領袖
探求真相的人
活著已經是幸運
87%是個“浪蕩哥”
維基解密的王國
技術天才的理想國
童年記憶的發(fā)酵
五角大樓泄密案的啟發(fā)
告密者的神秘天堂
阿桑奇的小試牛刀
步步為營的運作流程
永不被刪除的維基解密
剝開“洋蔥頭”的層層迷霧
秘密資金從哪兒來?
與傳統(tǒng)媒體秘密合作
全球到處注冊公司和機構
打開“潘多拉魔盒”
美國國務院外交電報秘聞
伊拉克戰(zhàn)爭不為人知的真相
阿富汗戰(zhàn)爭殺戮無辜平民
氣候學家擅自更改氣象數據
公布莎拉?佩林私人郵件賬號
發(fā)布57萬條“9?11”短信息
曝光澳大利亞網絡黑名單
泄露英國軍方《安全防御手冊》
昭告天下托克國際集團丑聞
曝光英國國家黨黨員身份
揭露山達基教會內部教義內幕
公開關塔那摩監(jiān)獄的秘密手冊
地堡里的B計劃
地堡
來客
監(jiān)視
拼圖
錄像
收尾
虎穴
曝光
惱火
鐵證
密件密電的密碼
阿富汗戰(zhàn)爭日記閱讀指導
美國外交電報閱讀方法
機密電報從哪里來?
幾封解密的美國外交電報
全球影響美國國家安全的重大設施清單
神秘泄密者:“深喉”曼寧
SIPRNet情報網絡是張破網
“愛因斯坦”計劃亡羊補牢
解密風暴沖擊波
世界舊秩序的破壞者
美國外交界的“9?11”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處在國家之外的媒體
科學化的新聞
解放所有信息的革命
改變世界的網絡權力
秘密越多越不安全
操縱肯尼亞大選結果
突尼斯政變背后的維基革命
與美國決戰(zhàn)到底
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
“匿名”組織發(fā)動“復仇行動”
接班人拉芬森浮出水面
“死亡開關”定時“末日文件”
鏡像網站全球玩解密接力
海盜灣星星之火燎原
下一個目標對準華爾街
幕后主使若隱若現
阿桑奇的“死”與“生”
身敗名裂而“死”
內訌分裂而“死”
挑戰(zhàn)強權而“死”
欲加之罪而“死”
集體謀殺而“死”
監(jiān)牢囚禁的煉獄
死而復生的出路
揭秘英雄的獨白
阿桑奇落選《時代周刊》年度人物
不要扼殺揭露真相的信使
“我想念我的祖國”
把知道的真相傳播出去
解密先驅地下卷宗
與維基解密的歷史淵源
約翰?揚的成長之路
地下卷宗橫空出世
秘密文件從何而來?
曝光英國軍情六處特工網
泄露日本國家安全局特工名單
千萬別信我們
曾經被殺雞儆猴
不與維基解密攪合
附錄1 維基解密事件回顧
附錄2 不可告人的秘密
附錄3 《時代周刊》盤點十大泄密事件
后記 可以模仿,不可復制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第二章 維基解密的王國阿桑奇像一個孤獨的斗士,維基解密就是他的解密王國。能夠闖進最安全網絡的高級程序員,如何鍥而不舍地走上解密之路,創(chuàng)造自己的解密王國?技術天才的政治理想、高超絕倫的網絡技術和千載難逢的歷史契機,造就了阿桑奇和他的解密王國。技術天才的理想國在墨爾本上大學期間,阿桑奇通過博客向全世界宣?他的思想理念,內容涉及自然科學和形而上學的哲學領域。他當時發(fā)表的許多博客文章,至今仍然能夠從網上找得到,甚至還有一些文化和文學觀察的文章,例如《庫特?馮內古特已死》一文。除此之外,阿桑奇還發(fā)表過一些極其晦澀的電腦編碼和混亂的政治聲明。這其中包含的一些思維萌芽,或許能夠幫助人們洞悉阿桑奇內在的心靈和未來的追求。2006年9月23日,阿桑奇在自己的博客上轉帖了一篇署名為格雷迪?塔沃斯的文章。這篇文章對威廉?詹姆斯?席德斯的生平進行了反思。席德斯是美國的一名悲劇性的天才人物,擁有極高數學和語言天賦,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聰明的人之一。他曾經歷過短暫而輝煌的學術生涯,但很快又歸于平庸。席德斯的智商在250~300之間,3歲就能閱讀《紐約時報》,4歲時已精通法文,還自學拉丁文和希臘文,9歲就在哈佛大學做四維空間的講座,很早就已出名。他11歲就考入哈佛大學,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教授,并且提出了黑洞存在的一些最早期的理論。但是他隨后卻精神錯亂,行為變得古怪,最終慢慢淡出了公眾的視野。后來,他從事過很多卑微的工作,甚至很少洗澡,最終英年早逝,享年46歲。文章以如此悲慘的故事為例,闡述了對神童現象的反思。文章總結說,盡管席德斯的結局令人傷心,但隨后的科學證實:“神童并不是病態(tài),他們只是通常被認為優(yōu)于同齡人,他們并不是書呆子。”這篇文章同時也引用了英國作家赫胥黎對牛頓的觀察:“為了成為一名擁有無比智慧的人,牛頓付出的代價是在友情、愛情和做父親等值得擁有的事情上的無能。作為一個人,他是失敗的;作為一個怪物,他卻很優(yōu)秀?!卑⑸F嬖谝黄麨椤堕L筒靴》的博客文章中,表示他的處境堪比蘇聯(lián)作家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在小說《地獄第一層》中描寫的古格拉勞改營的囚犯。小說描述的是一名被斯大林囚禁的?出數學家,他被迫在幫助國家和被送往西伯利亞勞改營之間作出選擇。文章中出現了一些晦澀難懂的話。而另外一篇博客文章,連題目都令人非常費解:《每個人和沒有人想拯救世界》。阿桑奇還發(fā)表過其他主題的文章,例如2006年撰寫的一篇題為《黑客主義的起源》的文章,探討了1989年美國政府網絡是如何被蠕蟲滲透的。阿桑奇稱,該蠕蟲的來源是他位于澳大利亞墨爾本的后院(暗指是自己)。極高的計算機天賦,加上以上這一系列對技術的反思,使得這位技術天才產生了一種天真的自大,認為可以由他的高超技術來設定社會議程和?決社會問題,也就產生了可以由他來重建世界秩序和實現政治理想國的想法。從此,阿桑奇開始創(chuàng)造一種理念,隨后建立了具有實體的電子平臺,并最終演變成為維基解密。美國著名社交網站Facebook的創(chuàng)始人馬克?扎克伯格,曾提出這樣一個大膽的觀點,即社會的演變應趨向于透明化、公開化,而非私人化。這或許也暗合了阿桑奇的想法,代表著掌控網絡權力的新興勢力的普遍政治理想。童年記憶的發(fā)酵阿桑奇的這些想法和行動,與Google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布林竟是如此相似。阿桑奇和布林,都是猶太人?幼年都是顛沛流離,始終擺脫不了童年的陰影。2010月3月12日,Google突然宣布將谷歌的搜索引擎服務由中國內地轉到香港站點。在布林這個沖動的決定背后,竟然是他童年的蘇聯(lián)經歷在隱隱作祟。布林曾說,對谷歌的疑慮可以追溯到他在蘇聯(lián)的童年時代。1979年,他和家人離開蘇聯(lián),以躲避反猶太主義思潮。當時布林只有6歲,不過他還清晰地記得當時的蘇聯(lián)警察常侵犯他家,并歧視父親的猶太人背景。最后他們全家逃離了蘇聯(lián)。直到今天,他和家人還常常反思移民海外的重要意義。布林說,他的父親曾想成為一名天體物理學家,不過由于種族歧視,最后成了一名數學家。布林享受著追逐自己創(chuàng)業(yè)夢想的自由,他的父親則成了馬里蘭大學的一名數學教授。這些童年的記憶,讓布林不時回想起對監(jiān)視產生的持續(xù)不斷的恐懼,也堅定了他的一個想法,那就是到了該改變谷歌政策的時候了。布林說,就在中國發(fā)生黑客攻擊事件后,“他就想起自己和家人在蘇聯(lián)的遭遇”?,F代心理學認為,兒童時代的經歷將影響人的一生。雖然布林當年已經36歲,兒童時代的心理陰影還是揮之不去。阿桑奇和布林走的就是這樣的心路歷程,始終無法走出童年的陰霾,心中總是缺少少年陽光。經歷爭奪兒子撫養(yǎng)權訴訟,阿桑奇的心靈深處受到了極大震動。英國《衛(wèi)報》報道,“正是這場對監(jiān)護權的爭奪使他痛恨當局”。阿桑奇開始懷疑政府中有人密謀陷害他?!缎l(wèi)報》甚至根據阿桑奇的經歷推論:他痛恨威權,是個陰謀論者,這樣的一名計算機高手建立維基解密,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事。阿桑奇自小在澳大利亞鄉(xiāng)村小鎮(zhèn)長大,那里的人說話總是很直。當地人不大信任政府,因為他們認為政府如果缺乏嚴密監(jiān)督就容易產生腐敗。20世紀80年代,阿桑奇家所在的昆士蘭州發(fā)生了菲茨杰拉爾德腐敗案,把四位政府部長、一位警察局長和其他一些人送進了監(jiān)獄。案發(fā)前,昆士蘭州的那一段黑暗的腐敗歲月以及政客們不讓媒體報道真相,給少年阿桑奇留下了深刻印象。回憶往事,阿桑奇說:“我從未忘記這些事,而維基解密也正是在這種核心價值觀下創(chuàng)立起來的。這個在我還在澳大利亞時所產生的構想,就是要用互聯(lián)網這一嶄新的技術來公開真相?!庇谑?阿桑奇開始用自己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阿桑奇還對許多事情持激進態(tài)度。他認為,英國措辭強硬的“官方保密法案”表明英國政府仍然存在封建主義殘余,他表示要計劃消除這一切。他把自己的解密行動比作美國憲法誕生的“革命行動”,并稱當前“間諜法案”的覆蓋范圍過于寬泛??磥?這位超級黑客和技術專家,很想代替政治活動家,用自己的技術化的方式解決現實社會問題,比如監(jiān)督政府、反抗權威、推動民主等,以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在接受《時代周刊》采訪時說:“我是一個記者、出版人和投資人。在維基解密中,我努力建立一個體系,在全世界范圍內通過媒體審查制度解決所有問題?!卑⑸F嬖噲D讓維基解密成為使世界更符合公民利益,對抗濫用職權,使世界向相反方向發(fā)展的組織和機構,美其名曰:人民的情報機構。五角大樓泄密案的啟發(fā)阿桑奇創(chuàng)建維基解密,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美國五角大樓文件泄密案的啟發(fā)。維基解密網站頁面上引用美國聯(lián)邦法院在該案上的裁決:“只有自由和不受壓制的媒體才能有效地揭露謊言?!?0年前,一位神秘人物出于良知,將美國五角大樓“越戰(zhàn)最高機密文件”曝光,把美國政府如何卷入越戰(zhàn)并導致數百萬越南人和5.5 萬名美國人喪生,以及時任總統(tǒng)尼克松欺騙美國公眾的真相全給端了出來。這猶如原子彈爆炸一樣震驚了世界,一舉改變了民眾對越戰(zhàn)的看法,改變了美國乃至世界歷史,最終導致美國結束越南戰(zhàn)爭。31年后,神秘人物已是71歲高齡,他再度冒著牢獄之災的風險,出版《秘密:越南和五角大樓文件回憶錄》,披露當年臺前幕后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39年后,他開始聲援阿桑奇和維基解密,表揚阿桑奇“勇氣可嘉”,“我40年來都等著有人這么做”,“如果他在這件事上作了錯誤決斷,那么他是要為此付出代價。他所作的決斷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他在個人處于極度危險時把真相說了出來”。這個人是誰?他就是丹尼爾?艾斯伯格。一切,還得從1967年說起。這一年,美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聘請了36位專家學者,組成一個專門委員會,徹底研究美國是如何卷入越南戰(zhàn)爭的。36位專家學者中,包括國防部與國務院的文職、武職專家,以及政府資助的專門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他們花費了一年半的時間完成任務,成果就是多達47冊的報告書。報告書包括從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起到1968年8月5日巴黎和談開始的這段時期,美國如何逐漸卷入越南及中南半島戰(zhàn)爭的經過,包括杜魯門總統(tǒng)以來4位美國總統(tǒng)在內,對越戰(zhàn)所作的政治、軍事的決定。36位“越戰(zhàn)史家”觸及了這段時期內的所有政府文件,報告書被國防部列為“最機密文件”。時年40歲的艾斯伯格,是?政府資助的加州蘭德研究所研究員身份,參加國防部越戰(zhàn)研究工作的,有機會掌握“機密文件”。他是很受信賴的政府官員,在加入蘭德研究所以前(1964-1967年),他曾先后擔任國防部主管安全事務助理部長的助理,及駐西貢(越南)大使館主管越南各省綏靖政策的主要助理。那時,艾斯伯格是有名的“鷹派”發(fā)言人,多次力辯反越戰(zhàn)分子。但是自1966年開始,根據了解的實際情況,他對美國在越南的努力是否能夠完成產生了疑慮。到1967年,他對朋友表示,任何戰(zhàn)略上的改變,或對人力資源之調配,都無法挽回越戰(zhàn)敗局。他就此曾向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提出?告。1967年到1969年春,他以蘭德研究所專家的身份參與越戰(zhàn)計劃。到1970年,他開始談論越戰(zhàn)的“道義良心”問題。于是,他辭去政府資助的研究所工作,受聘于麻省理工學院國際研究所,擔任研究員。從此,他成為“鴿派人物”,不斷參與反戰(zhàn)活動。在參與研究越戰(zhàn)報告期間,艾斯伯格利用職務之便,將浩繁的文件復印之后偷偷帶出來,試圖說服政客將它們公布,以警示美國人。民主黨參議員麥嘉文透露,艾斯伯格曾與他接洽,表示愿將“越戰(zhàn)秘密文件”交其發(fā)表。但是麥嘉文稱,經慎重考慮,深感作為聯(lián)邦參議員,不能做泄露秘密?件的違法之事。于是,他建議艾斯伯格將文件交給一家“負責的報紙”。這家“負責的報紙”就是《紐約時報》。1971年3月下旬,《紐約時報》得到這批“機密文件”。不過,只有45冊報告書,艾斯伯格認為其余兩冊是“真正具有保密必要的資料”,并未交給《紐約時報》。45冊共有7000頁,其中3000頁是研究人員對25年美國在越南及中南半島各國戰(zhàn)爭中所擔當的任務及所扮演角色的敘述或分析,附有為數4000頁的有關官方的文件,達250萬字。1971年6月13日,《紐約時報》星期日版推出第一篇“國防部越戰(zhàn)最高機密文件”之后,震驚了世界。美國政府高層惱火不已,人們紛紛猜測究竟是誰泄了密。6月16日,謎底揭曉。前《紐約時報》記者接受電臺采訪時將艾斯伯格透露出來。美國聯(lián)邦調查局向艾斯伯格發(fā)出自20世紀30年代飛行家林白幼子綁架案之后最強力的通緝令。四處躲藏的艾斯伯格,只有向司法機關投案。他說,這是為了“贖罪”,因為他曾參與越戰(zhàn)策劃,那是很大的“罪過”。他相信他對“秘密文件”的揭發(fā),有助于越戰(zhàn)早日結束。即使為此坐牢,他也心甘情愿。
媒體關注與評論
阿桑奇是危險的高科技恐怖分子,美國正在研究合法拘捕他的途徑。 ——美國副總統(tǒng)拜登奧巴馬,請向阿桑奇頒發(fā)美國最高級別的英雄勛章。 ——美國左翼自由派媒體這個世界上我只把兩個人視作英雄,一個是馬丁·路德·金,一個就是你(阿桑奇)。 ——看守阿桑奇的獄警維基解密是在唆使個人違法、泄露機密,然后和全世界分享信息,包括我們的敵人。 ——美國國防部發(fā)言人杰夫·莫雷爾我們期望公民勇敢地戴上泄密者的帽子。 ——維基解密無論阿桑奇的命運如何,他的行為和其引發(fā)的文化誰也無法阻止。阿桑奇已經制造了一臺“誰也無法制止的機器”。 ——《時代周刊》
編輯推薦
《維基解密:阿桑奇和他的解密王國》:他創(chuàng)建了世界上最危險的網站,每天公開約30份絕密文件,美國為之震怒,世界因之恐慌。下一個解密目標是華爾街,俄羅斯,印度。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