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1 出版社:湖南人民 作者:張曼娟 頁數(shù):216
Tag標(biāo)簽:無
前言
此物最相思 ──宛如絕句 王維的五絕《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勸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是寫給音樂家好友李龜年的,表達(dá)的是含蓄而綿密的情意。最能心領(lǐng)神會的,是天下有情人。 它很美,卻無法言詮,就像是李商隱的“滄海月明珠有淚,藍(lán)田日暖玉生煙”,都只是象征。愛到巔峰極致,靈魂與肉體的美,那樣強(qiáng)烈卻難以描摩,只能象征。 童年時讀到這首詩,初初省得了想念的信物,是紅豆。于是,便一顆顆搜集著心型的豆子,又一顆顆封緘在信中,寄給思念的人。因?yàn)橛羞@樣一首短詩,我們什么話都不必再說,一顆剔透赭紅的豆子,款款深情地傾訴。 我們從詩中模擬著愛戀的喜悅與憧憬,在愛還沒生發(fā)的時候。我們從詩中擷取著愛戀的失落與憂傷,在愛帶來創(chuàng)痛以后。我們感到被安慰、被包容、被理解,當(dāng)我們流著眼淚誦讀一首詩。 我愈來愈愛絕句,愛它的簡短精致,每個字都那樣獨(dú)特,無法替換,不可或缺。就像愛情中每個場景,每次怦然心動的瞬間,都是獨(dú)一無二的。而美好的愛情就像絕句,抑揚(yáng)頓挫,飽滿豐盈,帶著我們瞬間飛行,安然降落,游走在夢與真實(shí)的邊境,使人含淚睡去,微笑蘇醒。愛情宛如絕句,讀詩的人口舌生香,悠悠懷想。 愛情沒有指導(dǎo)原則,只有謙卑的體會。 對于愛情這件事,我近來最常用的詞匯是“謙卑”,那正是最深切的體會。謙卑的愛著一個人,期望他也會愛我;謙卑的被人所愛,期望這愛不會帶來傷害,謙卑的眺望著愛情或許會蒞臨;謙卑的目送著愛情終將要遠(yuǎn)行。 若要讓我描繪愛情的樣貌,此刻我會說:宛如絕句。短短的,卻余韻無窮。能令人一生追憶,深覺慶幸。二十首詩,二十種體會,在這本薄薄的書中,當(dāng)然說不盡愛情。但是,不管怎么寫都寫不盡道不完愛情的滋味,描不出繪不成愛情的樣貌,愛情修辭學(xué),這一堂,我們學(xué)得了象征。 此物最相思,這個“物”,無以名之,曰愛情。2009年,《此物最相思》在臺灣出版,獲得極大的回響與好評,締造暢銷佳績。2010年,《此物最相思》的簡體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發(fā)行,希望這些既古老又新穎的戀歌,能這樣一直一直的傳唱著。 2009年12月30日 黎明 臺北城
內(nèi)容概要
《此物最相思》是臺灣暢銷書作家張曼娟的最新作品,主要講述了中國古典詩詞中的愛情體驗(yàn)。作品以王維的絕句《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 此物最相思?!遍_篇,二十個字,二十首古詩,二十個愛情故事,通過古今愛情故事的對比,闡述了古典愛情新主義——要謙卑的體會愛情,回味愛情。
作者簡介
張曼娟:臺灣東吳大學(xué)中文系教授,臺灣暢銷作家,也是最具知名度與最受歡迎的華文女作家,作品暢銷東南亞及歐美各華人地區(qū)。作品有《海水正藍(lán)》、《你是我生命的缺口》、《不說話,只作伴》、《人間好時節(jié)》、《時光詞場》等多部。
書籍目錄
序 此物最相思——宛如絕句因?yàn)殡[密,所以炙烈奴為出來難,教郎恣意憐細(xì)微又巨大,愛的超感應(yīng)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diǎn)通不相愛,才能一直愛下去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距離是美感,也是智慧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無愛的心靈多荒涼 從此無心愛良夜,任它明月下西樓此時此地,正好遇見你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一無所有,依然相信愛相思已是不曾閑,又那得、工夫咒你難以抗拒的誘惑 分明一見怕銷魂,卻愁不到銷魂處愛到深處愈惶恐 欲別牽郎衣,郎今到何處因?yàn)楸粣?,才有任性的?quán)利婉伸郎膝上,何處不可憐 不能忍受的也包容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沒有任何事物可以取代,愛長門盡日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惡質(zhì)的分手,毀壞一切美好江已東流,哪肯更西流一直在那里,只等你回頭認(rèn)取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便是死亡也不會消逝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心中長存,初見的美好悸動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當(dāng)成末世一樣,深深相愛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飛情書是最恒久的抒情 相思意已深,白紙書難足持之以恒的浪漫,最珍貴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yuǎn)道愛的出發(fā),最奇幻的旅程鴛鴦自是多情甚,雨雨風(fēng)風(fēng)一處棲
章節(jié)摘錄
插圖:那女子將發(fā)絲松松挽成一個髻,脂粉也只是淡淡地妝扮著,卻自有一種慵懶嫵媚的情味。隨著音樂起舞的她,一襲青翠衣裳,如煙似霧,籠罩著輕盈的體態(tài)。她的舞姿和情思,也像是風(fēng)中飛揚(yáng)的柳絮那樣,引人遐思,卻又飄忽不定。這樣的一場相見,還不如不相見,只惹來無限相思;這樣似有若無的情意,帶來許多煩惱,還不如無情的好。笙歌停止了,歡聚已散場,沉醉酒鄉(xiāng)的我剛剛醒來,聽不見一點(diǎn)人聲笑語,只看見深深庭院中,月兒斜斜地照著。 司馬光(公元一○一九~一○八六),字君實(shí),號迂叟。北宋政治家、文學(xué)家與史學(xué)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歷時近二十年,他主持編纂了史書經(jīng)典《資治通鑒》。當(dāng)時人對他的評價皆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是典型的儒家模范生。儒家模范生可不是不知變通的,從司馬光童年時打破水缸營救同伴,便可看出他的聰敏機(jī)變,臨危不亂。 司馬光出身仕宦之家,他堅持作官就要作好官;做事便要做大事,一生清廉為國,樹立了“清如水,直如矢”的典范。神宗時為反對王安石新法,自請外任,在洛陽辛勤著作,耗費(fèi)極大心力編寫完成了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當(dāng)他投入著作時,廢寢忘食,夫人為了讓他舒散一下身心,元宵節(jié)特別邀他一起賞燈。司馬光不愿出門,反問夫人:“出門做什么?”夫人回答:“看燈啊。”司馬光抬頭說道:“家里不是有燈嗎?”夫人仍不死心:“看燈,還能看人。”司馬光指指自己:“我不是人嗎?”說完,片刻不耽誤,又專心回到龐大的歷史空間中了。 夫人因?yàn)闆]生兒子,特別為司馬光娶了一個小妾,無心納妾的司馬光從不理睬家中多出來的年輕美女。夫人只好將小妾盛妝打扮,趁夜送進(jìn)書房中,無奈小妾想盡辦法引起他的注意,卻都是白費(fèi)力氣。因此,一直有人認(rèn)為司馬光是個不解風(fēng)情的家伙,與他的號「迂叟」名實(shí)相符。其實(shí),司馬光固然是個工作狂,卻與妻子感情深篤,他不找任何借口蓄妾,或許也是對于妻子的忠誠專一。 從這闋詞〈西江月〉里,看得出他絕不是個不解風(fēng)情的迂腐老頭,對于情愛的飄忽曖昧,捉摸不定,為人們帶來的苦惱和各種滋味,都有深刻的體會。我們因此想象,司馬光埋首書堆的某個夜晚,他曾抬起頭,看見院落里斜月的映照,而想起了那雙慵懶嫵媚的眼睛,于是,恍惚的怔忡了。 ……
編輯推薦
《此物最相思:古典詩詞的愛情體驗(yàn)》是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