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4 出版社:青島出版社 作者:劉玉祥,張照松 等編著 頁數(shù):239
內(nèi)容概要
這是一本關注心靈、關注生活的書。本書把孩子需要養(yǎng)成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細化到學校、家庭、社會中,提煉出了72個話題,同時以生活為教育場景,為我們提供了72種家教方法,讓孩子在細節(jié)養(yǎng)成好習慣,在生活中感受好習慣帶來的快樂! 這是一本結構嚴謹,體系完整的書。本書共分三篇:學校、家庭、社會。每篇又分化出24個小問題,每課中既有引導性的“熱點透視”,又有給予您方法指導的“運籌帷幄”,還有與你及時溝通的“理上往來”。在關注孩子學校教育的同時,凝聚家長、社會的力量,一起為孩子的成長努力。
書籍目錄
第一篇 先成人,后成才 1.孩子不會主動問好 2.孩子缺乏責任心 3.孩子不知孝敬父母 4.孩子不懂節(jié)儉 5.孩子缺少夢想 6.孩子很小氣,不會與人分享 7.孩子自暴自棄 8.孩子不愛勞動 9.孩子在生活上喜歡與別人攀比 10.孩子的生命意識、安全意識淡薄 11.孩子不知勤奮 12.孩子缺少愛家愛國情懷第二篇 多一些行動,少一些說教 13.孩子的身體虛弱 14.孩子不會合理安排時間 15.孩子患有多動癥 16.孩子不吃早餐 17.孩子作息時間無規(guī)律 18.孩子是個電視迷 19.孩子讓別人代洗衣物 20.孩子不會整理床鋪 21.孩子推卸責任 22.孩子總是愛哭 23.孩子撒謊了 24.孩子說臟話第三篇 以陽光心態(tài)對待他人 25.孩子不喜歡同桌 26.孩子被別人接走了 27.孩子帶同學回家 28.孩子與同學鬧矛盾了 29.孩子經(jīng)常丟東西 30.孩子“愛”上異性朋友 31.孩子愛取笑同學 32.孩子經(jīng)常被同學欺負 33.孩子經(jīng)常喊“無聊” 34.孩子沒有一個朋友第四篇 陽光總在風雨后 35.孩子不愿意幫助別人 36.孩子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 37.孩子有自卑的表現(xiàn) 38.孩子不受老師喜歡 39.孩子患有學校恐懼癥 40.孩子生活在重壓下 41.孩子在校戀家 42.孩子有了逆反心理 43.孩子有話對你說 44.孩子管不住自己 45.孩子愛沖動 46.孩子愛擺闊 47.孩子不愿意調(diào)座位 48.孩子缺乏膽量第五篇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49.孩子的學業(yè)成績不理想 50.孩子考試怯場 51.孩子的學習方法不科學 52.孩子寫作業(yè)拖拉 53.孩子不喜歡讀書 54.孩子的讀寫姿勢不規(guī)范 55.孩子上課不主動發(fā)言 56.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 57.孩子考試作弊 58.孩子為“家教”所累 59.孩子愛上動漫 60.孩子曠課了第六篇 有一種智慧叫溝通 61.孩子的自由發(fā)展被束縛 62.孩子的意愿得不到滿足 63.孩子經(jīng)常亂買東西 64.孩子做事有依賴性 65.孩子生活在離異的家庭 66.孩子在校經(jīng)常生病 67.孩子涂上了彩指甲 68.孩子不愿跟家長說話 69.孩子干完家務索要報酬 70.孩子的提問沒有引起家長重視 71.孩子的生日愁壞了父母 72.孩子與父母關系緊張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篇 先成人,后成才話題1 孩子不會主動問好孩子不會與別人打招呼、不會主動問好,為人父母者在公共場合、社交場合會感到難堪,感覺很丟面子?!昂⒆幼屛医o慣壞了”可能是無奈的托詞,也可能是深深的自責??赡苡械募议L認為“樹大自直”,“這些簡單的禮儀常識孩子會慢慢學會的”。可是,如果孩子從小沒有得到這方面的訓練,就不會養(yǎng)成“見面主動問好”的良好習慣,在以后的學習、工作、生活中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到那時,父母和孩子再后悔可就有點晚了。教子有方8歲的張越很聰明,見到別人總是有問不完的問題,老師和同學們都稱他為“小問號”,家長也感到很驕傲。但是,有時他的一些表現(xiàn)也會讓父母感到尷尬,因為他從來就不會主動向別人問好。有一次,媽媽的一位好朋友到家中做客。出于禮貌,媽媽讓張越向阿姨問好,而他卻仰著臉問:“你家的小寶寶是不是與我一樣大,你為什么不帶他來我家玩?”媽媽說:“越越,你快問阿姨好。阿姨高興,下次就帶你的小妹妹來家里玩!”“不,等小妹妹來了后,我再說。”“你這孩子怎么總是這樣。”媽媽、阿姨都很尷尬。張越的爸爸、媽媽就商議幫他改變這個不良習慣。經(jīng)過縝密計劃,爸爸媽媽開始行動了。媽媽對他說:“越越,張阿姨夸你特聰明、特優(yōu)秀?!睆堅椒浅i_心,“張阿姨還說我什么了嗎?”“張阿姨說,如果你能主動向她問好的話,她就會更喜歡你了!”在家里,爸爸媽媽也改變了許多:每當家中來了電話,拿起電話總是問“您好,請問您找誰”或“您好,有什么事嗎”。每天晚睡前爸爸、媽媽互相問候“晚安”;早上起床時互相問候“早上好”。慢慢地,張越也學會了說“您好”、“晚安”、“早上好”等禮貌用語。爸爸媽媽還與張越做扮演角色游戲,三個人輪流扮演到家中來訪的客人、主人和主人的孩子。經(jīng)過不懈地、有意識地訓練,爸爸媽媽發(fā)現(xiàn)張越變了,變得更懂事了。現(xiàn)在有親戚朋友到家里來,張越會很禮貌地向客人問好、主動讓座、給客人倒水、拿水果,來訪的客人都覺得張越是個懂禮貌的乖孩子。張越父母的聰明之處在于,面對孩子不會主動問好的不良習慣,能正視并想方設法去解決。禮儀是個人外在形象與內(nèi)在素質(zhì)的集中體現(xiàn)。對于個人來說,適當?shù)亩Y儀既是尊重別人,同時也是尊重自己的體現(xiàn),在個人事業(yè)發(fā)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專家建議以下幾個建議供家長朋友參考:1.家長以身作則,發(fā)揮榜樣的作用。家長的言行就是孩子最好的示范,在孩子面前,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如:帶孩子參加社交場合,要主動與別人問好、握手、友好地交談;家里有客來訪,要熱情接待;接打電話時首先問“您好”,這樣就會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知道見到人要主動問好。2.創(chuàng)設良好的家庭氛圍。家人之間要互相體貼、互相理解,要經(jīng)常做到:早上起床時互問“早上好”或“昨晚休息得好吧”;晚睡前要互問“晚安”;需要別人幫忙時,要說“請幫我做一下什么事情吧“,而不能生硬地命令。3.與孩子換角色進行訓練。對見到外人就害羞的孩子,在家中創(chuàng)設情景,互換角色進行訓練就顯得更有必要。比如:準備帶孩子到朋友家去玩,離家前,可以模擬一下具體的場景,由父母扮演要見到的人,明確告知孩子應怎樣稱呼對方,這樣就能避免孩子因不知如何稱呼而不主動問好,也不會讓孩子感到難為情。如果有朋友帶小孩子來家中,要提前告訴孩子,來的人是誰,客人來了后應做些什么。讓孩子做好充分的準備,那樣孩子就會以小主人的姿態(tài)出現(xiàn)。4.用故事或案例教育孩子??梢灾v古代的禮儀小故事,也可以運用正反對比的方式,讓孩子參與討論,在討論中進一步讓孩子明晰禮儀對一個人的工作、學習、生活的重要性。5.賞識、肯定孩子的點滴進步。發(fā)現(xiàn)孩子在主動問好方面有了點滴進步,要及時進行表揚,進行正面激勵,鼓勵其繼續(xù)做好。一個賞識的眼神和動作勝過十句對孩子的責罵。孩子偶爾有幾次沒有做好,父母也應以寬容之心理解孩子,千萬不要當眾給孩子難堪,更不要硬逼迫孩子,那樣只會讓孩子覺得反感。6.孩子向你問好要及時回應。當孩子向家長問好或詢問時,家長再忙也要及時回應;孩子向外人主動問好,碰巧那人正忙著打電話或做其他事情,家長最好提醒,“剛才孩子在向您問好,您沒有聽到吧!”避免讓孩子意識到向家長問好,家長不在乎,同時也可避免損傷孩子的自尊心。百家之言有禮貌不一定是智慧的標志,但是缺乏禮貌卻一定使人顯得愚蠢?!裰V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貴的東西?!ㄌK聯(lián))岡察爾生活最重要的是禮儀,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學識都重要?!ǘ韲┖諣栣掝}2 孩子缺乏責任心責任,代表了一個人的品質(zhì);責任,使人知道自己的義務;責任,會使人擁有一些真正關心、幫助和愛護自己的人。試想一下,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在工作中會做出怎樣的成就呢?熱點透視10歲的趙旭明從小在爸爸媽媽的“精心呵護”下成長,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除學習外其他所有的事情都由家長負責。在學校輪到他做值日時就總以“我肚子不舒服”、“我頭很痛”來推托或用小禮物哄別的同學替他做。有幾次,在放學路上趙旭明與同學打架,把同學打傷。他爸爸出面向?qū)Ψ郊议L賠禮道歉,把事情“擺平”,可對趙旭明卻不忍心批評一句。爸爸出車禍住院,周末媽媽想帶他到醫(yī)院探望爸爸,他卻說:“我的作業(yè)還沒有做呢?待會兒王剛還會來我們家玩?!比螊寢屧趺磩裾f就是不去醫(yī)院看望爸爸?!昂⒆釉趺磿]有一點人情味呢?我們?yōu)樗隽四敲炊啵男睦镌趺淳椭挥凶约?,而不會關心一下父母呢?”爸爸媽媽對此很不理解。媽媽的一位好友知道這件事后說:“必須從現(xiàn)在就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讓他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讓他知道大人的辛苦?!眿寢寘s說:“現(xiàn)在生活好了,我們只想讓孩子學習成績好,將來能有所作為,我們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我們覺得孩子長大后就會懂事的。”有的家長可能認為,孩子如果沒有做好一件事情沒有關系,等他長大了自然就會做好。其實,家長不讓孩子為家操一點心,實際上是剝奪了孩子的責任心。沒有責任心的孩子,在將來又怎么能有所作為呢?教子有方70多年前,有一個11歲的美國男孩踢足球,不小心踢碎了鄰居的玻璃,鄰居索賠12.5美元。當時,12.5美元可以買125只生蛋的母雞。闖了大禍的美國男孩向父親認錯后,父親讓他對自己的過失負責。兒子為難地說:“我沒錢賠人家?!备赣H給了兒子12.5美元,說:“這12.5美元我先借給你,一年后還我。”從此,這個美國男孩開始了艱苦的打工生活。經(jīng)過半年的努力,終于掙足了12.5美元,還給了父親。這個男孩就是后來成為美國總統(tǒng)的里根。他在回憶這件事時說,通過自己的勞動來承擔過失,使他懂得了什么叫責任。像里根的父親那樣,讓孩子自己承擔過失的責任,看起來似乎有點兒“殘酷”和不近人情,其實這才是父親深沉的愛。孩子責任心的培養(yǎng)其實很簡單,只要家長給孩子一個明確的界定,讓孩子知道他應該做哪些事,哪些是他應該承擔的責任,并督促孩子去主動承擔。這樣,孩子的責任心慢慢就會得到強化。特別應該注意的是,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首先要搞清楚“愛心”和“責任心”的區(qū)別。愛心是對事對人的一種心態(tài),是“想做”,而責任心則是想要把這件事“做好”。要讓孩子從自身的事做起,首先做到對自己負責,然后再去做別的事情。專家建議以下幾個建議供家長朋友參考:1.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要讓孩子知道他(她)是家庭的重要一員,有責任、有義務為家庭做事情。對孩子要適當?shù)胤攀?,少一些溺愛與包辦,經(jīng)常讓孩子做家務、做好自己的事,使孩子知道操持家務的不易。2.父母多一些示范少一些說教。孩子有很強的模仿力,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父母要多一些示范。比如父母經(jīng)?;丶铱赐先耍瑢先苏疹櫟眉氈氯胛?;把自己的東西收拾得整整齊齊;
編輯推薦
要播撒陽光到別人心里,首先自己心里要有陽光。72個話題讓孩子學會健康快樂的成長,72個話題締造孩子絢麗多彩的明天。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