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7 出版社:青島出版社 作者:王靜 編 頁數:179 字數:10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2007年10月29日,美國納斯達克公布信息,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的財富已經達到632億美元,其資產已經超越美國微軟公司創(chuàng)始人比爾·蓋茨(590億美元)和墨西哥電信巨頭卡洛斯(620億美元),毫無懸念地成為新的世界首富。這一消息迅速傳遍了全球每一個角落。印度最大的通訊社“印度報業(yè)托拉斯”立刻歡欣鼓舞地宣告了這位新首富誕生的消息:“由于美國和歐洲的資金近年來正以空前的規(guī)模涌人印度,印度股票市場出現前所未有的火爆,孟買股票交易所敏感指數lO月29日首度飆升至20000點,導致整個流通市值在過去兩年的時間里幾乎翻了一番。信實工業(yè)集團(Reliance Industries)的股票升值近80%,該集團總裁,現年50歲的穆克什·安巴尼的凈資產一躍升至632億美元,相繼超過比爾·蓋茨和卡洛斯,成為新的世界首富?!彪m然穆克什稍晚一些時候否認了自己已經取代比爾·蓋茨的事實,但這天發(fā)生的事情還是讓很多人都開始關注這位來自印度的企業(yè)家的故事,大家紛紛猜測:●穆克什·安巴尼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在一個“科技為王”的時代里,一個來自發(fā)展中國家的企業(yè)家真能替代穩(wěn)坐“世界首富”交椅13年的軟件巨頭嗎?●穆克什·安巴尼又是如何成為“全球首富”的?他所率領的信實工業(yè)集團到底是一家怎樣的公司?●他為什么不愿意承認自己已經成為世界首富了?難道他背后還隱藏著不為人知的苦衷?……說起穆克什·安巴尼,似乎很多人都感覺有些陌生,但是在印度,穆克什所在的安巴尼家族卻是聲名赫赫,無人不知。據統(tǒng)計,截至2007年年底,安巴尼家族掌控的信實工業(yè)集團年銷售額占印度全國GDP的近4%,該集團每年向印度政府上繳的稅收占全國稅收總額的10%,集團總市值相當于印度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總市值的近6%,集團利潤占到印度私營經濟的17%,印度約8%的出口額也來源于信實工業(yè)集團。本書所要講述的,就是安巴尼家族的故事!在印度,信實工業(yè)集團的股票素有“金不換”的美稱,在印度所有的股民當中,每4人就有1人持有信實工業(yè)集團的股票,每年召開股東大會的時候,組織者必須租下一座足球場才能裝下所有的股東。自從上個世紀80年代早期開始,安巴尼家族便統(tǒng)治著印度的石油化工產品市場,后來又成為電信和能源工業(yè)的領導者,并在教育文化領域、市場零售市場等領域后來居上,迅速占據了一席之地。按照印度官方公布的資料,安巴尼家族領導的信實工業(yè)集團是第一家進入《財富》全球500強的印度企業(yè),安巴尼家族也被譽為印度的“洛克菲勒家族”。說起安巴尼家族的歷史,還要從該家族第一代創(chuàng)始人,穆克什的父親迪魯巴伊·安巴尼說起。作為當今印度最大財團的創(chuàng)建者和安巴尼家族的家長,穆克什·安巴尼的父親迪魯巴伊·安巴尼(Dhirubhai H.Ambani)在印度很早就成為了人們膜拜和頌揚的傳奇人物。很多人形容他“像一個斗牛士一樣,敢于一把抓住公牛角,不把它掀翻在地就誓不罷休”。還有人把他的一生比作比一部比好萊塢大片還要精彩的財富傳奇,將其譽為“白手起家的創(chuàng)富之神”,“安巴尼家族神話的真正締造者”。迪魯巴伊·安巴尼生于1932年,是家里的第二個兒子,父親是一名中學老師,他只受過初等教育。16歲那年,迪魯巴伊就獨自出外謀生,漂洋過海來到也門(The Republic of Yemen)首都亞丁(Aden),并在這個陌生的城市挖到了他的第一桶金。最初到達亞丁時,迪魯巴伊只是公司的一個普通辦事員,經過幾年的努力,成為了公司的經理,并開始積累了一些商業(yè)經驗。在亞丁生活的幾年間,迪魯巴伊發(fā)現,也門政府的主要貨幣里亞爾(Rial)的硬幣含銀量價值高于它的面值,也就是說,只要把手中的錢全部換成里亞爾硬幣,然后再熔掉、提純,重新鑄成銀條,轉手出售給倫敦的交易商,他就能從中獲利。此后迪魯巴伊便頻繁出手,以自己的積蓄買下大量的里亞爾硬幣,成批地運往英國。3個月之后,也門政府發(fā)現本國的里亞爾硬幣迅速減少,很快找到了迪魯巴伊,勒令其收手,并把他遣送回國。1958年,26歲的迪魯巴伊回到了印度,用15000盧比和他的表兄創(chuàng)辦了信實商業(yè)公司,主要做進出口生意,通常能賺取300%的利潤。20世紀60年代,印度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鼓勵生產尼龍產品的政策,迪魯巴伊看清形勢,很快就在1966年創(chuàng)辦了信實紡織工業(yè)公司,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品牌“Vimal”,專門生產尼龍產品,利潤率高達700%。由于經營得法,一段時間后,Vimal成為印度家喻戶曉的紗布第一品牌,很多百貨公司與零售店甚至打出“只賣Vimal”的旗號。1977年,45歲的迪魯巴伊將信實紡織公司公開上市,開創(chuàng)了印度私營企業(yè)上市融資的先河。此后信實集團仿佛駛進了快車道,在很短的時間里便取得了迅猛的發(fā)展。1986年,安巴尼家族的身家就上升到印度財團的第三位。隨后,迪魯巴伊又在石油、化工、電信、零售、教育等市場大顯身手,屢有斬獲,到了上世紀末,迪魯巴伊便一舉摘取印度財團桂冠,超過了百年家族塔塔和比爾拉,成為名副其實的印度首富。到2002年迪魯巴伊去世的時候,信實集團的運營收入已經達到180億美元,占印度GDP的3%,告印度所有私人企業(yè)當年總利潤的30%。從1977年到2002年,信實集團的利潤增長了900倍,市值增長了3300倍。迪魯巴伊把信實打造成了一個集化纖、石油化工、石油提煉、石油開采、電信、電力、金融服務、對外貿易、生命科學等行業(yè)于一身,年收人過百億美元的巨無霸集團。事實上,迪魯巴伊在印度的影響力相當強大,以至于在他去世的第二天,英國《獨立報》便發(fā)表評論,宣稱“印度經濟史可以分為兩個時代:迪魯巴伊·安巴尼之前的時代和迪魯巴伊·安巴尼之后的時代”,并進一步宣稱,“對于整個印度工商界來說,迪魯巴伊的離開的確是一個歷史性的告別”。隨后,迪魯巴伊的長子,也就是上面所說的新一任世界首富穆克什接替了他父親的職位,繼續(xù)掌舵信實集團。俗話說,虎父無犬子,迪魯巴伊去世之后,他的另一個兒子安尼爾(Anil Ambani)卻不打算在哥哥的影子下做事,安尼爾和穆克什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并逐漸公開化起來。兄弟倆之間的爭斗很快波及到了整個印度,用當時印度媒體的話來說:“安巴尼兄弟的斗爭讓整個印度的商業(yè)市場都布滿了不穩(wěn)定因子,股市也被雙方的口水仗搞得烏煙瘴氣?!?005年6月18日,與迪魯巴伊有深交的印度工業(yè)信貸與投資銀行(ICICI)總裁K.V.卡姆斯(K Vaman Kamath)為穆克什和安尼爾兄弟分家進行調解,經過7個月的磋商,母親科姬娜·安巴尼在信實集團公司董事會上宣布了分家協(xié)議:制造業(yè)企業(yè)分給長子穆克什,服務業(yè)企業(yè)分給次子安尼爾。哥哥穆克什繼續(xù)主管集團石化產品、聚酯和精煉油業(yè)務,弟弟安尼爾則退出核心權力圈,轉而專攻集團下屬的電力、電信和金融服務業(yè)。兄弟雙方還達成協(xié)議,宣布在雙方現在擁有的石油化工、電信、機場建設等領域,彼此之間不展開競爭。此外雙方還都可以用“信實”(Reliance)商標。正在所有人感慨這個“印度第一家族”必將走向衰落的時候,幾乎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的是,安巴尼家族的產業(yè)并沒有因為分拆而沒落,在兄弟分家之后,穆克什和安尼爾都在各自的領域做出了不俗的業(yè)績。在2007年《財富》全球500強當中,按銷售額,哥哥穆克什主掌的信實工業(yè)公司排名269位,比2006年前進75位;按利潤算,信實工業(yè)集團排名179位。此外,穆克什還獲得了美國印度商業(yè)委員會的“2007年全球遠見獎”,被授予“亞洲社會領袖獎”,瑞士世界經濟論壇將其評價為“明日全球領導者”,美國《時代》周刊則把他列為“新世紀青年領袖”。弟弟安尼爾也同樣不甘示弱,在宣布兄弟分家后的第二天,他就用個人積蓄向信實能源公司和信實資金公司注人300億盧比(按照今天的牌價,美元對盧比的匯率約為1:40?!幷咦?,并宣布辭去參議員身份,專心管理公司事務。他將新集團命名為安尼爾·迪魯巴伊·安巴尼企業(yè)集團(Anil Dhirubhai Ambani Enterprises Group),并率領著旗下的各大電信、電力、金融公司迅速沖到了行業(yè)領先的位置。兄弟倆人的努力終于贏得了世人的矚目,到了2008年,安尼爾·安巴尼已經憑借420億美元的身家躍居《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第六位,哥哥穆克什·安巴尼則以430億美元的身家排名第五位。以個人財富而言,兄弟倆分別居印度富人的第一位和第二位。
內容概要
本書按照印度官方公布的資料,安巴尼家族領導的信實工業(yè)集團是第一家進入《財富》全球500強的印度企業(yè),安巴尼家族也被譽為印度的“洛克菲勒家族”。
在印度,信實工業(yè)集團的股票素有“金不換”的美稱,在印度所有的股民當中,4人中就有1人持有信實工業(yè)集團的股票,每年召開股東大會的時候,組織者必須租下一座足球場才能裝下所有的股東。
2008年,安尼爾·安巴尼任借420億美元的身家躍居《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第六位,哥哥穆克什·安收尼則以430億美元的身家排名第五。以個人財富而言,兄弟倆分別位居印度富人的第一位和第二位。他們的財富讓世界為之矚目!
作者簡介
王靜,女,北京人,畢業(yè)于蘭州大學新聞學院,記者,商業(yè)傳記作家,曾任《北京青年報》、《競報》等大型新聞媒體撰稿人,常年專注于企業(yè)人物寫作,現為北京新知文創(chuàng)簽約作家。主要作品:《硅谷頑童——拉里·埃里森》、《印度第一家族——安巴尼家族》、《神秘的加拿大首富——肯尼斯·湯姆森》
書籍目錄
第1章 他被稱為“印度的洛克菲勒”
第1節(jié) 白手起家的財富傳奇
第2節(jié) 改寫印度商業(yè)史
第2章 站在父親的肩膀上
第1節(jié) 1986——歷史的岔路口
第2節(jié) 從小開始的財富課
第3節(jié) 迪魯巴伊的遺產
第3章 轟動全印度的豪門恩怨
第1節(jié) 兄弟反目——一場現實版的“豪門恩怨錄”
第2節(jié) 震撼全球的財富神話
第4章 擺脫哥哥影子的安尼爾
第1節(jié) 電信領域的“始作俑者”
第2節(jié) 入主Adlabs,進軍娛樂業(yè)
第3節(jié) 風波,又一場風波
第5章 龐大的穆克什產業(yè)帝國
第1節(jié) 穆克什的革命
第2節(jié) 穆克什的石油王國
第3節(jié) 穆克什的財富魔盤
第6章 世界首富終于換人了
第1節(jié) 與世界首富的賽跑
第2節(jié) 堪比“天上宮闕”的豪宅
第3節(jié) 印度的尷尬
第7章 破解“第一家族”之謎
第1節(jié) 謎底一:注重品牌的力量
第2節(jié) 謎底二:“逆向垂直整合”
第3節(jié) 謎底三:借力資本市場
第4節(jié) 謎底四:借勢國家政策變革
第5節(jié) 謎底五:善借政治東風
尾聲
來自《福布斯》排行榜的思考
安巴尼家族大事記
印度第一家族成員經典語錄
別人眼中的印度第一家族
信實集團發(fā)展結構圖
章節(jié)摘錄
眾所周知,在1947年獨立建國之后,在尼赫魯(Nehru,印度獨立運動的領導人之一,并在印度獨立后擔任第一任總理?!幷咦?總理的領導下,印度曾經經歷了一段國營企業(yè)發(fā)展的高峰期,這一時期一直持續(xù)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進入20世紀70年代之后,印度的私營經濟開始得到巨大的發(fā)展,從紡織品行業(yè)開始,政府公布了一系列扶持國內私營企業(yè)發(fā)展的政策,鼓勵本國企業(yè)發(fā)展,并開始有步驟地排斥外國企業(yè)在印度本土的發(fā)展,這些措施在短期內迅速為印度私營企業(yè)帶來了規(guī)??涨暗陌l(fā)展機遇。一向善于把握機會的迪魯巴伊當然不會錯過這一機遇。如果說1977年信實紡織公司的上市稱得上印度私營企業(yè)的一次“爆炸”,那么信實公司以后10年間的發(fā)展則可以說是“像火箭一樣一飛沖天”。公司上市之后,信實幾乎在一夜之間就成了私營紡織企業(yè)的老大,開始逐步壟斷印度的紡織市場。1978年,孟買舉辦化纖行業(yè)博覽會,財大氣粗的迪魯巴伊將自己的產品擺滿了整整半個展廳。外國客商來到孟買參展,一看信實的規(guī)模和實力,便立刻被迪魯巴伊征服,再看到一個落后國家的紡織廠居然能生產出如此精美、質量上乘的化纖產品,他們幾乎驚呆了。結果自然不言而喻,信實公司在那次會展上囊括了幾乎全部訂單。直到20年后,說起那次博覽會上的情形,迪魯巴伊仍然顯得非常開心,他在一次訪談中回憶道:“我們幾乎派出了所有的銷售人員來到公司的站臺,可沒想到還是忙不過來……訂單太多了,最后連我們帶去的實習生都被客戶圍得團團轉。當時印度本土的外國紡織廠全被驅逐出境,所以采購商們個個急得像是熱鍋上的螞蟻,有些外國客戶甚至還沒搞清楚我們是哪家公司,便開始下訂單!”孟買博覽會的巨大成功使迪魯巴伊不僅意識到了資本的力量,也逐漸開始意識到了權力,更準確地說是特權的重要性。于是在加強商界發(fā)展的同時,迪魯巴伊也開始在政界出擊。他一方面繼續(xù)經營信實紡織公司,一方面頻繁接觸政治要人,想盡一切辦法成為這些政治明星的座上賓。按照他自己的說法:“我們無法改變當權者,但是我們應該設法使他們的統(tǒng)治對我們自己更有利?!碑敃r,鐵腕總理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i,1917~1984年,印度著名政治家,尼赫魯之女,曾兩次擔任印度總理,因其作風強硬,在印度享有“印度鐵娘子”之稱,1984年被刺殺身亡?!幷咦?的政治生涯正處于風雨飄搖的時期。高通貨膨脹、隨處可見的官僚腐敗和市民的悲慘生活使英迪拉·甘地的聲譽像自由落體一樣垂直下降,英迪拉·甘地政權四面楚歌,而迪魯巴伊卻在此時堅定地站到了英迪拉·甘地身邊,成為后者的強大支持者,他本人也和英迪拉·甘地成為密友。即便英迪拉·甘地在大選中慘敗,迪魯巴伊仍然不離不棄。在4年之后的大選中,他為甘地夫人提供不遺余力的資金和輿論支持,不僅幫助甘地夫人贏得了至關重要的勝利,而且他也贏得了后者毫無保留的信任。再次上臺之后,甘地夫人宣布,印度必須由一批“值得政府信任的”工商業(yè)企業(yè)家作為國民經濟的中流砥柱,而要想做到這一點,政府就必須加大對企業(yè)的扶植力度,并隨即派發(fā)給了迪魯巴伊等人大量的特權和經營許可證。1980年,印度政府通過決策,不僅允許信實紡織公司在紡織業(yè)繼續(xù)擴張,而且同時禁止其他5家紡織企業(yè)的擴張請求,這無疑是在動用政府的力量幫助信實壟斷整個紡織行業(yè)。憑借這條諭令,信實紡織公司迅速控制了印度全國紡紗業(yè)產能的50%。1981年,英迪拉·甘地政府決定發(fā)放聚酯纖維的生產許可證,當時,有400家印度企業(yè)提交了申請,但最終只有兩家企業(yè)得到了特許許可證,其中一家就是信實紡織公司。就這樣,通過獨辟蹊徑的資本運作和赤裸裸的政治特權,信實公司成為印度紡織業(yè)的龍頭企業(yè),并在上世紀80年代實現了資產年均增長33%。當然,最初毅然決定跟隨迪魯巴伊的投資者們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他們平均每年都會得到31%的投資回報。一時間,信實的股票儼然已成為市場上最“藍”的藍籌股,數以百萬計的投資者瘋狂地購入信實的股票,導致信實的股價節(jié)節(jié)高升。這些股東之中有很多人都不明白股市漲跌變化的知識,但他們都很清楚,只要買人信實的股票,就一定能帶來豐厚的回報。股價的上漲讓迪魯巴伊的身價像是坐上了火箭一樣接連躥升。自1986年起,安巴尼家族的身家就已經上升到印度財團的第三位,迪魯巴伊這時已經把趕超塔塔財團和比爾拉財團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了。在迪魯巴伊的心中,他始終相信自己有一天能夠超越這兩個財團。隨著事業(yè)的不斷擴張和財富的迅猛增長,迪魯巴伊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心。那么,迪魯巴伊要想超越這兩個財團,他下一步的計劃是什么?他打算怎么拓展公司的業(yè)務?他下一步要進軍的行業(yè)又是什么?他真的能實現自己的心愿,超越塔塔和比爾拉家族這兩個巨無霸財團嗎?
編輯推薦
《印度第一家族:安巴尼家族》由青島出版社出版。穆克什·安巴尼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安巴尼家族又是如何叱咤風云的?安巴尼家族旗下的信實工業(yè)集團到底是怎樣的公司?從安巴尼家族身上我們會得到怎樣的啟迪?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