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6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作者:林清玄 頁數(shù):270 字數(shù):113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長久以來,人們習慣于享用“物質科學”所帶來的方便與利益,卻忘記了去耕耘“心靈科學”的美妙版圖。所以,在平安富足之時,我們的心靈已經(jīng)感到空虛;一旦患難與挫敗來臨之時,必然更加彷徨無助。
《身心安頓》就是從“智慧的開啟”、“慈悲的胸懷”、“生死的面對”、“禪定的人格”與“因緣的成就”等各種層面深刻思維,提出完整、簡潔的概念,以具體可行的方法,進入身心安頓的平寧境界。
作者簡介
臺灣高雄人,著名散文作家。曾任臺灣《中國時報》記者、主編、主筆等。
八歲立志成為作家;十七歲正式發(fā)表作品;三十歲前獲遍臺灣各項文學大獎;三十二歲遇見佛法,入山修行;三十五歲出山,四處參學,寫成“身心安頓系列”,成為20世紀90年代臺灣最暢銷的作品;四十歲完成“菩提系列”,暢銷數(shù)百萬冊,被推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圖書;同時創(chuàng)作的“現(xiàn)代佛典系列”,掀起學佛熱潮;四十五歲錄制《打開心內的門窗》、《走向光明的所在》有聲書,當年錄音磁帶總銷量達三百二十多萬盤,被稱為有聲書的經(jīng)典;五十歲完成《茶言觀色》、《茶味禪心》和“人生寓言系列”,被選為青少年最佳讀本;五十二歲完成寫作奧秘三部曲《林泉》、《清歡》和《玄想》,被選為中學生優(yōu)良讀物。
三十多年來,著書百余部,且本本暢銷。其作品風靡了整個華人世界,被海內外譽為最有影響力的當代華語散文作家。
書籍目錄
自序
第一講 智彗的開啟
把自己的勛章擦亮
認識人生的無常
體驗人身的難得
相信因果的真實
看清生命的痛苦
保持從容的心
保持生命的會心
保持夢想的心
永遠保持學習的態(tài)度
第二講 慈悲的胸懷
心的改革與創(chuàng)造
慈悲的初步:感同身受
產(chǎn)生平等的心
完全開放的心胸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更纖細柔軟的心靈
更廣大的包容心
超越世間的無知
盡形壽,拯救世界
永遠祈求心中的蓮花開放
第三講 生死的面對
輕松的面對死
莊嚴的面對死
一般人對生死的看法
不知道自己何時會死
解脫生死是佛教最重要的基礎
生死的根本教法
每一天往好的方向去活
第四講 禪定的人格
超越形式主義的佛法
落實到世間的生活
覺悟的態(tài)度
專注的生活
執(zhí)著的破除
平常心是道
反觀自心
游戲三昧
常保喜心
第五講 因緣的成就
因是種子,緣是成熟種子
命運中有許多疑惑
對因緣的僵硬觀念
決定因緣的兩個角度
因緣和命運的關系
懺悔從前的壞種子
在覺悟中止惡向善
愿力是船,業(yè)力如石
回向,改變這個世界
珍惜每一個因緣
不要用肉眼看待世界
佛的成就是因緣的成就
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第六講 身心的安頓
由四大組成的身體
身心不可分割
現(xiàn)代人定力薄弱,心性浮躁
現(xiàn)代人欲望強盛,煩惱繁多
現(xiàn)代人資訊繁忙,知識豐富
現(xiàn)代人我執(zhí)強烈,隨波逐流
戒心薄、定力浮、慧力淺
人有無限的潛能
人可以突破束縛
人要肯定自我的價值
觀身不凈
觀受是苦
觀心無常
觀法無我
達摩祖師的四種方法
調柔得像水一樣
調柔身心的五個方法
身心安頓才能安頓國土
章節(jié)摘錄
第一講 智慧的開啟 這個系列演講的目的是希望如果有人對人生、對道、對佛、對開發(fā)自己有興趣,在這六場演講里可以有一個完整及簡潔的概念,讓我們進入一個較深層的內在世界?! ∥覀兊牡谝恢v是“智慧的開啟”,什么是“智慧的開啟”呢?我們可以看到“智”的上面是知識的知,下面是太陽的日,也就是太陽一樣的知。所以一般的知識并不是智,而是里面有一個光明的內在才叫“智”。因此,智不是通過學習或模仿來的,但學習、模仿對于智的開啟是有幫助的,也就是開發(fā)到內在的太陽亮起時即有了智。什么是“慧”?慧字下有個心,“慧”就是有心,一個人除了可以觀照這個世界之外還要有心,這就是“智慧”。簡而言之,“智”是觀照的能力。因為太陽有觀照的能力,這觀照的能力不但可以觀照光明,也可以觀照黑暗。什么叫“慧”?慧就是有選擇和判斷的能力。一個人如果在生活里或生命里可以觀照、選擇、判斷去走一條正確的道路,那么這個人就是有智慧的人。無論他是什么身份、地位,什么樣的長相,或男、女、老、少,只要有智慧就可以走向正確的道路。 什么叫“開啟”?開啟就好像我們夏天喝汽水,將汽水瓶蓋“啪”地一聲拉開,那一剎那就是“開啟”。這種開啟是動作,不是意識狀態(tài)。就像現(xiàn)在要拉開一瓶汽水的瓶蓋,不必思考我要怎樣拉開,而是拿起來,有一個動作去打開,這就叫做“開啟”。我們先假設所有的人都已經(jīng)有一瓶汽水,缺少的就是一個動作———拉開,這種拉開就是融入生命的此刻,就叫做“開啟”。 在我們的生活里,大部分的人從生下來到過完一生可以分為兩種狀況,第一種是在青少年時代常常期待未來。例如:未來要娶一個什么樣的妻子?未來要從事什么樣的職業(yè)?薪水有多少?這些都是未來的盼望。從小學一直念到高中是為了要考大學,考大學是為了要謀得一個好的職業(yè),謀得好的職業(yè)是為了要有更好的享受,然后邁向死亡。另外一種是對過去的懷想,一個人到了三四十歲常會想起過去,尤其是在獨處的時候,常常想過去什么事沒有做好,現(xiàn)在來做可能會更好,就會悔不當初。唉!當時如果像現(xiàn)在這么有智慧就好了,但當時卻沒有這樣的智慧。有時想起一些快樂的、有趣的事情就會沉湎在過去里。這種情況,想起來非常的可怕,一個人的一生不是活在未來的期待就是活在過去的回憶,很少人真實地面對此刻,融入此刻。我們所談的“開啟”,就是如何來融入此刻,開發(fā)我們的智慧?! ?/pre>媒體關注與評論
如果我都寫完了,你們寫什么?林清玄,我的下冊就留給你寫吧?! 蠎谚 ×智逍壬奈恼?,大多是從身邊人人都能感受的事例,談人生的至善至美,充滿禪境的喜悅,吸引人們進入一種質樸尋常、又自主尊嚴的精神境界?! 嗲镉辍 ∥易x了很多林老師的作品,我在林老師的茶香里悟到了太多。我說我懂得了有一種感恩的心情叫做林清玄。 ——于丹編輯推薦
繁華街頭上不斷前進的人們,他們的人生并沒有往前走,只是不斷地回到原點,不停地輪轉。大部分人的生活就是如此,每天出門,繞了一圈,又回到原點,只為了謀生的小利,心靈任其枯萎空虛…… 林清玄為了參透人生真意,20世紀80年代上山閉關三年,把人生從頭到尾思索一遍,總結其思想大成,編輯了《身心安頓》與《煩惱平息》二書,猶如輪回生活中,橫跨的兩道彩虹。三十多年來,為無數(shù)眾生開化舒解了生命的疑惑、生存的煩惱、情愛的傷害、莫名的憂郁…… 如今,經(jīng)典重現(xiàn),希望它能帶給現(xiàn)代人安慰與救贖,獲得逃脫輪回及轉化困境的力量?! 渡硇陌差D》陪伴了許多不安的心靈,找到安定的新力量?! 稛榔较ⅰ放c許多憂惱的靈魂同行,重返平靜的新生活。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