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4-3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作者:洪米貞 頁數(shù):257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藝術的另一端 ——揭開“原生藝術”的神秘面紗 法國著名作家、詩人維克多·雨果為后人留下了79卷文學作品和4000多幅繪畫作品,皮埃爾·若爾稱他為“不由自主的畫家”,而臺灣作家、藝術家洪米貞在《原生藝術的故事》一書中稱其為“通靈畫家的先驅”,這顯然是不為大眾所知的。事實上,雨果不僅畫了一輩子的畫,甚至可以說是與他的寫作事業(yè)相平行,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他還被冠以通靈大師之名。他作畫時,任由超自然的力量牽引而進入恍惚狀態(tài),即興地將墨色在紙上暈染開來,或再將紙對折按壓以產(chǎn)生兩邊對稱的圖案,繼之用畫筆加以勾畫,造成一種混沌迷夢的幻象風景,帶有神秘、鬼魅的氣味。 這僅僅是河北教育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原生藝術的故事》一書中一個小小的故事,在書中,作者給我們講述了藝術世界更為神奇的一面。精神病人阿道夫·韋爾夫利三十年瘋狂的創(chuàng)作生涯,玫瑰情人阿羅伊姿無望的單戀愛情,前衛(wèi)藝術的催生者穆勒的活體雕塑,出生農(nóng)家、迷戀火車的奧古斯特的木雕,心智發(fā)展緩慢、愛幻想的約翰·豪澤的鉛筆裸女,行動遲緩、極其節(jié)約能源的丘德納的魔術線條,通靈者拉斐爾·婁內(nèi)的潛意識怪談,黑色魅影一般的瑪奇·吉爾的窈窕仕女繪畫與刺繡,冷眼笑看天下事的邁松納夫的貝殼面具,露天賣藝人斯科蒂的魚鳥世界,菲利普·德赫的干馬鈴薯靈感,還有秘密創(chuàng)作長篇小說《不真實的王國》以及大量大幅水彩作品、死后才為人所知的亨利·達格,以及1996年受委托在亞特蘭大奧林匹克運動會主會場上制作一個高度超過三米的大型可口可樂瓶的想像力先生。書中的藝術家或由于疾病,或由于家庭的變故,或由于強烈的愛情、親情,甚至僅僅是在路上踢到了一枚小小的石子,便突然生發(fā)了創(chuàng)作的欲望,從此開始在一種“原生”的狀態(tài)下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 “原生藝術”這個詞對多數(shù)人來說也許比較陌生,但對其濫觴原始壁畫、大型石窟等原始藝術、自發(fā)藝術當是有所了解。在文明發(fā)展初期,藝術創(chuàng)作尚未達到自覺的階段,無意識、潛意識的創(chuàng)作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藝術不僅僅是精英的事情,而是具有普適性?!对囆g的故事》一書就從原始藝術出發(fā),從“原生藝術”(ART BRUT)一詞的創(chuàng)造者讓·迪比費為這一另端藝術所做的努力出發(fā)講述了非主流、非學院的藝術創(chuàng)作。 讓·迪比費這位經(jīng)營葡萄酒生意的法國人年輕時就讀于著名藝術學校朱利安學院,與超現(xiàn)實主義的圈子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當事業(yè)漸漸走上軌道之際,二次世界大戰(zhàn)帶來的精神恐慌使他重拾畫筆,并意外在兒童畫里發(fā)現(xiàn)一種似乎負載著某種難以言宣的力量與新東西的具象,由此走上這種力量探索之旅。他從普林茨霍恩的《精神病人的藝術表現(xiàn)》一書出發(fā),參觀訪問了好幾個地方的精神病院及其收藏,深深為那些精神病人的作品所震撼。他出版了《原生藝術筆記》,創(chuàng)立了原生藝術之家又很快結束,接著設立原生藝術協(xié)會后解散又再生,舉辦原生藝術展覽,為原生藝術辯護,成立原生藝術收藏館。經(jīng)過長久的觀察與思考,迪比費對原生藝術的定義逐漸成形并對其進行修正:“(原生藝術)包括各種類型的作品,素描、彩繪、刺繡、手塑品、小雕像等等。顯現(xiàn)出自發(fā)與強烈創(chuàng)造性的特征,盡可能最少地依賴傳統(tǒng)藝術與文化的陳腔濫調,而且作者都是默默無聞、與職業(yè)藝術圈沒有關系的人。” 讀《原生藝術的故事》,能明顯感到其強烈的特點:一是作者并不是憑空或僅憑書本、史料編排出這些故事。作者旅居歐洲多年,走訪參觀了原生藝術收藏館,書中有相當一部分資料和圖片甚至都是作者親自采訪和拍攝所得。所以這本書讀來毫不乏味,而顯得很是生動有趣;二是為了表現(xiàn)畫作的細部,在版式上經(jīng)過了精心的設計。四百來張圖片,再加上近十萬的文字,要濃縮在不到三百頁的書中,確要經(jīng)過一番努力才能做到。更重要的是,這些圖片細節(jié)之處的精彩極為引人,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充分表現(xiàn)了“原生藝術”的創(chuàng)作魅力。因此,在細細欣賞這些作品時,不能不感嘆其強大的震撼力量,不能不引發(fā)對生命的思考。 在藝術的另一端,原生藝術默默地存在、發(fā)展著,不求引起世人的注目,但求滿足對生命中自我藝術的追求,這是否是藝術更為真實的一面呢?而相比之下,西方藝術家對原生藝術更為關注,這反映了他們對人類藝術有更寬廣、深入的理解。實際上,西方一些現(xiàn)代藝術大師,在創(chuàng)立自己的流派時,也強調無意識、潛意識在創(chuàng)作中所起的作用。藝術的多彩與神秘有著更深層的緣由。
書籍目錄
致謝詞第一章 原生藝術的故事 第一節(jié) 原生藝術的史前史 第二節(jié) 迪比費的探索 第三節(jié) 原生藝術的嫡系與分流 第四節(jié) 原生藝術與當代藝術第二章 異藝分子 第一節(jié) 原生藝術一:精神病人的藝術表現(xiàn) 1.圣阿道夫的虛擬世界——韋爾夫利的囚靈之歌 2.玫瑰情人——阿蘿伊姿不醒的愛情夢 3.前衛(wèi)藝術的催生者——穆勒的活體雕塑 4.向將軍致敬——奧古斯特的木刻兵團 5.劃過天空的藍星——約翰·豪澤的藝術 6.超級簡主義——丘德納的魔術線條 7.符號宇宙的祭司——瓦拉的藝術與象征 8.來自童年森林的獵人——侯比亞與他的槍 第二節(jié) 原生藝術二:通靈者的繪畫 1.來自地底的聲音——礦工勒薩熱的藝術宿命 2.五金店的藝術家——通靈者克雷潘 3.潛意識怪談——拉斐爾·婁內(nèi)的通靈圖 4.黑色魅影——瑪奇·吉爾的窈窕仕女 5.前生今世不了情——洛爾·皮容的藝術輪回 第三節(jié) 原生藝術三:民間自學者的創(chuàng)作 1.善游天堂惡下獄——波德斯塔的勸世簽 2.冷眼笑看天下事——邁松納夫的貝殼面具 3.露天的賣藝人——斯科蒂的魚鳥世界 4.繽紛世界的紀念——盲人哈提耶的木頭玩具 5.蘇黎士車站的賣花人——漢斯·庫吉的牛世界 第四節(jié) 學院主流的顛覆者——新創(chuàng)物、獨特藝術 1.孤絕的隱士——鄉(xiāng)下鞋匠謝薩克 2.馬鈴薯的啟示——菲利普·德赫的干藝術 3.靈魂的肉——內(nèi)德賈的魔幻人形 4.欲望的破布——馬歇爾與他的填塞物 5.失落童年的洋娃娃——西蒙的成人玩具結語參考資料
媒體關注與評論
本書作者洪米貞生于中國臺灣,曾客居巴黎多年。本書是作者在閱讀了大量書籍、參觀了很多展覽和走訪了一些藝術家本人之后寫成的關于“原生藝術”的專著?! 霸囆g”一詞來自著名的現(xiàn)代藝術家讓。杜布菲(JeanDubuffet)。1945年,正在尋找創(chuàng)作可能的杜布菲應瑞士洛桑市之邀,到瑞士做了一次文化交流之旅,他在行程中參觀了好幾個精神病醫(yī)院的美術收藏,精神病人的創(chuàng)作深深地打動了他的心,回到法國之后,他提出原生藝術(ArtBrut)一詞,繼而展開了一場長達四十年的探索。到底什么是原生藝術呢?要簡單地回答這個復雜的問題是困難的,連發(fā)明這一名詞的杜布菲都花了好幾十年的時間去思索和定義(最后發(fā)現(xiàn)真的說清楚還是很難),引用杜布菲的話,他說:“(原生藝術包括)各種類型的作品———素描、彩畫、刺繡、手塑品、小雕像等等———顯現(xiàn)出自發(fā)與強烈創(chuàng)造性的特征,盡可能最少地依賴傳統(tǒng)藝術與文化的陳詞濫調,而且作者都是些默默無聞的、與職業(yè)藝術圈沒有關系的人?!表樦挪挤频亩x,我們在他的原生藝術版圖中找到三個主要類別的作品:精神病人的藝術表現(xiàn)、通靈者的繪畫、具有高度顛覆性與邊緣傾向的民間自學者的創(chuàng)作?! ≡跁?,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原生藝術”:阿道夫。韋爾夫利把剪貼、圖畫和文字融為一體,做成令人嘆為觀止的裝飾藝術;無望的愛上德國國王的女畫家阿蘿伊姿不斷地重復著色彩鮮艷的愛情主題;奧古斯特用木頭和其他材料做成了一支龐大的軍團;候比亞用木頭、鐵桿、電池、燈泡、破布等各種材料做成槍支和飛機;勒薩熱的無比繁復的圣像賦格;皮容鬼魅般云絮狀線條畫;盲人哈提勒以驚人的毅力在雙目失明后重新?lián)炱鹆四窘郴睿瑧{記憶做出了木制的艾菲爾鐵塔、摩天轉輪、吊車、馬車和汽車;菲利普。德赫用各種干燥的果實、花瓣和種子粘貼成令人印象深刻的圖畫;猶太人藝術家米歇爾。內(nèi)德賈用各種質感的布纏綁在一起并綴成人物的臉或軀體,再用麻線縫系上紐扣、木塊、羽毛、貝殼之類的東西,最后再染上土黃、暗紅、黑褐等顏料,甚至染上泥土和血,形成恐怖的感覺,使人想起對猶太人的大屠殺;馬歇爾用尼龍褲襪填塞破布舊衣做成淫蕩、恐怖的人形;嘉利瑪用洋娃娃和其他材料做成既華麗又恐怖的大雜燴;鄉(xiāng)下郵差舍瓦爾十幾年的時間在自己的院子里建成了“生命之泉”、“智慧之泉”兩大瀑布、“法老墓穴”、“大自然神廟”、“印度神廟”等人造奇觀;富雷神父在圣馬洛海岸的巖石上雕刻了無數(shù)的人形和妖怪。畢卡西特在他家的墻、天花板、廚房、餐桌、座椅、火爐、收音機、縫紉機、甚至每一個瓶瓶罐罐上都嵌滿了馬賽克…… 對藝術家故事感興趣的讀者也能在這本書里找到足夠多的猛料:精神病畫家穆勒在從醫(yī)院撿來的包裝紙或紙盒的硬卡紙上畫圖,因為撿來的紙片有的很小,所以穆勒在畫圖之前,要先把這些卡紙用針線縫合起來,所以在他大部分的畫畫上,我們都可以看到一截一截線縫的痕跡;奧古斯特從小就喜愛火車,甚至忍不住要在鐵軌上擺起石頭,1914年的一天,一列火車因為他堆在鐵軌上的石頭而出軌,造成事故之后,奧古斯特被抓了起來,當他接受調查被問起為什么在鐵軌上堆石頭的時候,他的回答竟是“他很想看看火車碾碎石頭是什么樣子”;行動緩慢的丘德納在醫(yī)生不斷的鼓勵之下完成作品,他畫圖的動機就是要應付別人的一個要求,他想盡可能花最少力氣、最少時間、最少的線條來達成這項任務,然而他的這種偷懶的行為卻形成一種無法模仿的“超極簡風格”,那些最簡單的線條竟然具有難以抗拒的美和感人的力量?! ≡诹钊宋犊诖箝_的“書肉”之后,還是把這本書嚴肅的“骨頭”啃一啃吧。本書用了大量的篇幅梳理了原生藝術的歷史,由于原生藝術從定義上來說是與文化歷史割裂的,所以這段歷史實際上是原生藝術的發(fā)現(xiàn)史和定義史。我們從中看到杜布菲強烈希望維持原生藝術純潔性的近乎偏執(zhí)的努力,以及原生藝術最終和各種來路的藝術合流而變得駁雜不清,最終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原生藝術本身被納入藝術的體制,最終趨于消失的過程。這些描述促使我們思考藝術的本質是什么,藝術和非藝術的區(qū)別是什么,藝術家被承認對藝術是福還是禍這樣一些嚴肅的問題。 另外,《原生藝術的故事》印刷精美,圖片美輪美奐,極有收藏價值,惟一的美中不足或許是中國人寫書的一貫缺點:行文過于謹慎,缺乏作者的個人色彩,讀來給人的樂趣大多來自材料本身,而非作者本人智慧的流露。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