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5-2-1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作者:雨果 頁數(shù):459
內(nèi)容概要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第一部具有巨大思想力量和藝術力量的小說。作者在書中以銳利的筆鋒直陳教會的黑暗和封建的暴力,同時以詩般的情懷歌頌了人道主義思想。故事背景發(fā)生于1482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一的恐怖統(tǒng)治時代,主角有貌丑心善的巴黎圣母院敲鐘人卡希魔多、命運堪憐的愛絲美拉達、虛有其表的美男子浮比斯、道貌岸然的副主教克洛德·弗羅洛等。小說營造了濃郁的浪漫主義氛圍,在環(huán)境描寫、情節(jié)編排、人物刻畫上,無不帶有豐富的想像與大膽的夸張。本作品除生動地再現(xiàn)了15世紀巴黎社會風貌外,更提出了深刻而嚴肅的人性問題——美與丑,善與惡,自由意志與不自由意志。
作者簡介
作者:(法國)維克多·雨果 譯者:李玉民維克多·雨果于1802年2月26日出生在法國貝桑松的一個軍官家庭。法國詩人、劇作家、小說家、文藝評論家,他還是個出色的畫家。他在中學時代就對文學發(fā)生了濃厚興趣。他的文學活動是從他為《文學保守派》雜志寫稿開始的。由于家庭的影響,雨果最初的詩歌大都歌頌保王主義和宗教。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漢·伊斯蘭特》獲得了小說家諾蒂埃的贊賞。與諾蒂埃的結(jié)緣,促使雨果開始轉(zhuǎn)向浪漫主義并逐漸成為浪漫派的首領。1827年雨果為自己的劇本《克倫威爾》寫了長篇序言,即著名的浪漫派文藝宣言。在序言中雨果反對古典主義的藝術觀點,提出了浪漫主義的文學主張:堅持不要公式化地而是具體地表現(xiàn)情節(jié)。他特別宣揚了真善美與偽惡丑對照的原則。這篇序言在法國文學批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830年,雨果浪漫戲劇代表作《歐那尼》的公開上演,標志著浪漫主義對古典主義的決定性勝利。1830年七月革命后,雨果在政治上進一步走上左翼的道路,他的長篇名著《巴黎圣母院》就是這一時期的作品。這部作品奠定了雨果作為著名小說家的聲譽。1848年“二月革命”開始時,雨果已成為堅定的共和黨人,并當選為制憲會議的成員,成為法國國民議會中社會民主左派的領袖。1851年,路易·波拿巴發(fā)動反革命政變。雨果立即發(fā)表宣言進行反抗,不幸遭到失敗。同年12月,雨果被迫逃亡到布魯塞爾。在長達19年的流亡生活期間,雨果始終堅持對拿破侖三世獨裁政權(quán)的斗爭,并堅持寫作。1852年,他出版了對拿破侖三世進行辛辣嘲罵的政治小冊子《小拿破侖》。同年春,他又寫了《一件罪行的始末》,對反革命篡權(quán)進行了憤怒的控訴和無情的揭露。雨果一生追隨時代步伐前進,是法國文學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1885年5月22日,法國偉大的民族詩人、著名小說家維克多·雨果在巴黎與世長辭。100多年來,法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一直緬懷這位偉大的法國文化先驅(qū)者。雨果的不朽名著《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等小說杰作至今為廣大人民所喜愛。
書籍目錄
作者原序勘定本說明第一卷 一、大堂 二、彼埃爾·格蘭古瓦 三、紅衣主教大人 四、雅克·科坡諾勒 五、卡希魔多 六、愛線美拉達姑娘第二卷 一、從卡里布迪斯礁到希拉礁 二、河灘廣場 三、“以吻還擊” 四、夜晚街頭逐艷的麻煩 五、麻煩續(xù)篇 六、摔罐成親 七、新婚之夜第三卷 一、圣母院 二、巴黎鳥瞰第四卷 一、善人 二、克洛德·弗羅洛 三、怪獸群有怪牧人 四、狗和主人 五、克洛德·弗羅洛續(xù)篇 六、不得民心第五卷 一、圣馬丁修道院院長 二、這個要扼殺那個第六卷 一、公正看看古代法官 二、老鼠洞 三、玉米餅的故事 四、一滴淚報一滴水 五、玉米餅故事的結(jié)局第七卷 一、山羊泄密的危險……第八卷第九卷第十卷第十一卷題解
媒體關注與評論
書評上帝、靈魂、責任,人類有了這三位一體的觀念就不虛此生了。對我來說,這些已經(jīng)足夠了,這才是真正的宗教。我為此而生,我為此而死。真理、光明、正義、良心,這就是神……——維克多·雨果《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義小說。它以離奇和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fā)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羅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腸,先愛后恨,迫害吉卜賽女郎愛斯梅拉爾達。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舍身。小說揭露了宗教的虛偽,宣告禁欲主義的破產(chǎn),歌頌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友愛、舍己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
編輯推薦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第一部具有巨大思想力量和藝術力量的小說。作者在書中以銳利的筆鋒直陳教會的黑暗和封建的暴力,同時以詩般的情懷歌頌了人道主義思想。故事背景發(fā)生于1482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一的恐怖統(tǒng)治時代,主角有貌丑心善的巴黎圣母院敲鐘人卡希魔多、命運堪憐的愛絲美拉達、虛有其表的美男子浮比斯、道貌岸然的副主教克洛德·弗羅洛等。小說營造了濃郁的浪漫主義氛圍,在環(huán)境描寫、情節(jié)編排、人物刻畫上,無不帶有豐富的想像與大膽的夸張。本作品除生動地再現(xiàn)了15世紀巴黎社會風貌外,更提出了深刻而嚴肅的人性問題——美與丑,善與惡,自由意志與不自由意志。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