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東文明的起源

出版時間:2009-8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 亨利·富蘭克弗特  頁數(shù):241  譯者:子林  
Tag標簽:無  

前言

古老而智慧的中國曾經(jīng)創(chuàng)造了輝煌絢爛的文化,先秦諸子百家異彩紛呈的思想學說,基本界定了此后中國文化發(fā)展的脈絡,并且演生為內(nèi)在的精神價值,在漫長的歷史時期規(guī)約著這片土地上億萬斯民的心靈世界。然而,近代中西文明碰撞交匯,以及斯時中國所處的特定歷史情境,不僅讓我們對那些來自海洋異質(zhì)文明的了解成為當務之急,而且在這種了解背后更承載著文化和現(xiàn)實的雙重使命。自晚清第一批試圖睜眼看世界的有識之士開始譯介西方學術文化,形成中國西學譯介涓涓細流,遞及民國時代新學人的大力引進而漸成滔滔之勢。他們內(nèi)心孜孜以求的不僅僅是文化意義上的習知,更希圖通過對西學的了解,滋養(yǎng)和更生己國之國民精神,以實現(xiàn)近代中國求富求強的急切歷史訴求。時至今日,中國致力社會現(xiàn)代化的努力和全球趨于一體化并肩而行。盡管歷史的情境迥異于往昔,但中國尋求精神補益和國家富強的基調(diào)鳴響依舊。在此種情形下,一方面是世界各國思想文化彼此交織,相互影響;另一方面是中國仍然渴盼汲取外來文化之精華,以圖將之融入我們深邃的傳統(tǒng),為我們的文化智慧添加新的因子,進而萌發(fā)生長為深蘊人文氣息、批判卻寬容、自由與創(chuàng)造的思維方式。惟如此,中國的學術文化才會不斷提升,中國的精神品格才會歷久彌新,中國的現(xiàn)代化才有最為堅實長久的支撐。

內(nèi)容概要

本書系統(tǒng)地論述了直到20世紀上半葉西方史學界對古代近東研究的狀況,進而分別論述了古代近東兩個文明地區(qū)(古代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早期文明以及城市的出現(xiàn),而城市的出現(xiàn)則是近東文明起源的重要標志,最后論述了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對埃及文明的影響。

作者簡介

亨利·富蘭克弗特(1897-1954)生于荷蘭,先后工作于英國、荷蘭和美國,是倫敦夫?qū)W著名的前占典古代史教授。

書籍目錄

前言圖解表第一章  古代文明研究第二章  古代近東史前史第三章  美索不達米亞的城市第四章  埃及:兩土地的王國第五章  公元前4千紀末之前美索不達米亞對埃及的影響年表索引譯名對照表附錄一  第一中間期的埃及和敘利亞附錄二  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的國家節(jié)日附錄三  埃及紀念性建筑的起源附錄四  神權國家的異教亨利·富蘭克弗特簡歷和部分論著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在整個這一地區(qū),我們發(fā)現(xiàn)了小型獨立而自給自足的居民點。一些珠子、貝殼或其他奢侈品可能已經(jīng)通過直接實物交易的方式從或遠或近的地區(qū)輸入進來。在某些情況下,一種珍貴的原材料可以正規(guī)地從外界獲得,例如黑曜石——它是一種火山巖玻璃,被砍削成燧石一樣的薄片用作工具。除此而外,居民點給人一種稍微停滯性繁榮的印象,重大新發(fā)明被徹底使用,但發(fā)明幾乎很少從一代到一代發(fā)生變化,而是保持很長時間。工藝方面存在不同:燧石工具,陶器設計(甚至陶瓷技術)和個人裝飾品等,在一個地區(qū)與在另一個地區(qū)就不同,甚至像史前時代的帖薩利那樣,從一個村莊到另一個村莊,這些技術都有所不同。在歷史時代,工藝品也有類型上的變化。但是,當我們用一種并發(fā)發(fā)展的觀點考察古代近東史前史時,這些地方性和暫時性的不同不一定妨礙我們的考察。為了這個目的,我們可以把這個地區(qū)分成三個部分:兩個大河流域和兩河之間的地區(qū),而其中富饒的北敘利亞平原是最重要的部分。這個中心地區(qū)是繁榮的,但它直到公元前2千紀仍是落后的,依賴于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的偉大文化中心。鑒于此,我們將把注意力集中在河谷地帶?,F(xiàn)代埃及與我們這里考察的土地完全不同,即使我們忽略現(xiàn)代埃及干旱的氣候?,F(xiàn)在,整個國家都得到如此高度地開發(fā),以至于它不具有用于放牧牛的充足牧場,人們發(fā)現(xiàn)母牛、水牛和驢都被圈養(yǎng)在沙漠邊上,它們吃的是像苜蓿這樣的栽培作物。河流被徹底控制。沙漠山谷——干涸的河道——缺乏植物,除了一些駱駝棘矮樹叢。但在史前時代和法老時代,埃及是一片沼澤地,在那里,紙草、莎草和燈芯草長得比人還高(圖3)。

后記

繼《古代埃及宗教》、《王權與神祗》之后,本人有幸繼續(xù)承擔了亨利?富蘭克弗特教授的另一部著作——《近東文明的起源》——的翻譯工作?!督鼥|文明的起源》也是亨利·富蘭克弗特教授學術成熟時期的主要著作,是其代表作之一。雖然歷史的車輪已經(jīng)無情地碾過了五十多個春秋,但富蘭克弗特的這部著作仍能為我們提供某些可資借鑒的觀點和史料,仍不失為一部優(yōu)秀的著作。最值得我們學習的是作者在運用最新史料時認真而嚴謹?shù)膽B(tài)度和分析問題的獨到之處。當然,隨著埃及學、亞述學以及赫梯學的發(fā)展,隨著考古發(fā)掘的不斷進行和新考古成果的持續(xù)發(fā)布,這部著作中的某些史料和觀點稍顯陳舊,但其主要觀點仍在埃及學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從總體上看,《近東文明的起源》還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的好書,對研究古代東方史的學生和學者都有較多的借鑒意義,對于研究古代文明的學者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就譯者目力所及,到目前為止,亨利·富蘭克弗特教授的幾部代表作都已經(jīng)在我國翻譯出版或者正在翻譯過程中(參見本書附錄的“亨利?富蘭克弗特簡歷和部分論著”)。這項工作是非常有意義的,不僅使我們可以較為全面地了解富蘭克弗特教授的學術成就和學術觀點,更有助于我國埃及學、亞述學等學科的發(fā)展。這是王秦偉先生以及陳恒博士等為我國學術的發(fā)展所作出的重要貢獻。

編輯推薦

《近東文明的起源》是由格致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共同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近東文明的起源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很學術的書,當時買的時候是想了解近東文明,但是這書有點太學術了……
  •   研究近東文明必讀
  •   內(nèi)容不錯 聽前沿的 是我想買的
  •   翻譯的差勁。估計是分派給手下研究生出的“活”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