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快讀

出版時間:2003-12  出版社: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作者:方勇 編  
Tag標簽:無  

前言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鄒(今山東鄒縣)人,約生于周烈王四年(前372),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前289)。相傳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后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yè)于子思門人。后以士之身份歷游齊、宋、魯、滕、梁(魏)等國,并一度任齊宣王客卿,力主正人心而存仁義,法先王而行王道,終因所言不被采用,退而與弟子萬章等“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其地位在死后相當長的時間內(nèi)并非很高。直至唐韓愈《原道》中提出“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的說法,把孟子視為先秦儒家中惟一繼承孔子“道統(tǒng)”的人物,孟子其人其書的地位方才逐漸上升。北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孟子》一書首次被列入科舉考試科目之中;元豐六年(1083),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為“鄒國公”,翌年被批準配享孔廟。以后《孟子》一書升格為儒家經(jīng)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與《大學(xué)》、《中庸》、《論語》合為“四書”,其實際地位更在“五經(jīng)”之上。元朝至順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為“亞圣公”,以后就稱為“亞圣”,地位僅次于孔子?!睹献印芬粫淖髡呱袩o定論,至少有三種不同的說法:一為孟軻自著,此說來自漢代趙岐的《孟子章句》題辭;二為弟子輯成,此說來自唐韓愈的《答張籍書》;三為師生合著,最早的說法來自《史記·孟子荀卿列傳》?,F(xiàn)多認為第三種說法較為可信,但是不論其作者為何人,《孟子》都是我們今天探尋孟子思想乃至儒家思想的重要依據(jù)。

內(nèi)容概要

  今天的社會與孟子所處時代,已有天壤之別。自近代以來,社會風氣驟變,重科技而輕人文,重“智”而輕“禮”。然而,我們畢竟不可能完全無視祖先在創(chuàng)建家國政制時,那種欲使天下安定而又保有活力的道德苦心;我們也不能否認在對“郁郁乎文哉”的無盡想往中,有一種溫情脈脈的大關(guān)懷。我們今天來對傳統(tǒng)的文化經(jīng)典做解說,應(yīng)當懷有這樣一種尊敬,它不是對傳統(tǒng)經(jīng)典的全盤繼承,而是從對傳統(tǒng)經(jīng)典的解讀中尋求到一種理解、寬宏與契合,并從中剝離和分解出于今天最有價值的部分。

書籍目錄

前言一 仁者無敵二 王者在道三 尚德禮賢四 得道多助五 人皆堯舜六 事天立命七 一治一亂八 舍生取義九 仕由其道十 懷義去利十一 事親為大十二 君臣有義十三 居仁由義十四 至正至剛十五 君子之道十六 周于德者十七 言傳身教十八 知人論世十九 井田理想

章節(jié)摘錄

孟子說:“桀紂之所以失去天下,是因為他們失去了百姓;之所以失去百姓,是因為他們失去了百姓的心。獲取天下是要有方法的,獲取民眾,就能獲取天下;獲取民眾是要有方法的,博取百姓的心,就能獲取民眾;博取百姓的心也是要有方法的,他們想要的就積聚起來給他們,他們嫌惡的就不要強加給他們,如此而已。民眾歸依仁德,就像水往低處流,獸往曠野跑一樣。所以幫深池驅(qū)趕魚兒的是水獺;幫叢林趕來鳥雀的是鷂鷹;把百姓趕到成湯、武王這里來的是夏桀和殷紂。如今天下有喜好仁德的君王,那么各個諸侯都會為他把百姓趕過來。即使不想稱王也不行了啊?,F(xiàn)今想要稱王天下的那些人,就好像生了七年疾病需要求取干了三年的艾草的人一樣。如果平時不積累,一輩子也得不到。如果無意于仁政,那就會終身罹憂受辱,及至陷于死亡?!对娊?jīng)》上說:‘他們怎么能相處得好,只會相互牽扯著溺水。’講的就是這個。”

編輯推薦

《孟子快讀》由漢語大詞典出版社出版。欲使天下安定且保有活力的道德苦心,對“郁郁乎文哉”的無盡想往,一種溫情脈脈的大關(guān)懷,我們懷著這樣的尊敬,從對傳統(tǒng)經(jīng)典的解讀中尋求理解、寬宏、契和。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孟子快讀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