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科學

出版時間:2008-12  出版社:上??萍冀逃霭嫔?nbsp; 作者:約翰·齊曼  頁數(shù):468  譯者:曾國屏,國輝,張成崗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從一位曾從事科學前沿研究的科學技術學家的自然主義視角出發(fā),逐一消解了“學院科學”的默頓規(guī)范。作者證明,科學知識那些熟悉的“哲學”特征與日常認知能力以及科學知識生產(chǎn)者之間奇特的社會關系難分難解。作者對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進行了廣角特寫,既承認了它們的獨特價值,又揭示出其本身所具有的理性、可信性和普適性的局限。他還證明,注重團隊合作和考評制的新“后學院”研究文化在哲學上正或好或壞地改變著那些一度曾被認為是永恒的科學特征。

作者簡介

約翰·齊曼(1925-2005),知名理論物理學家和科學技術學家。他在牛津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后在劍橋大學任教,1964年成為布里斯托爾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1967年因金屬電特性的研究而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982年后長期致力于科學技術的社會關系、科學技術學的系統(tǒng)分析和研究,成為國際上公認的權威學者。出版有《電子與光子》、《公眾知識——科學的社會維度》、《可靠知識——科學中信念之基礎探索》、《關于科學與社會的教學與研究》、《科學學導論》、《一心一意——科學的集體化》等十余部著作。

書籍目錄

對本書的評價內(nèi)容提要作者簡介中文版序譯者序前言第1章  一種特殊的建制 1.1  捍衛(wèi)傳統(tǒng)遺產(chǎn) 1.2  科學是什么?科學干什么? 1.3  一種特殊的社會建制 1.4  一種知識體 1.5  大自然研究中的自然主義 1.6  保持其簡單第2章  科學本是純學術 2.1  構架不可定義之物 2.2  弄窄構架 2.3  研究即探究 2.4  工具主義模式里的科學 2.5  基礎研究:一個政策范疇 2.6  基本知識:一個認識論范疇 2.7  出于純粹的好奇心 2.8  學院科學:一種文化 2.9  一種科學,多種學科第3章  學院科學 3.1  學問共和國 3.2  科學精神氣質(zhì)的要素 3.3  公有主義 3.4  普遍主義 3.5  祛私利性,謙遜 3.6  獨創(chuàng)性 3.7  懷疑主義 3.8  制度化的CUDOS 3.9  專業(yè)化 3.10  業(yè)余愛好 3.11  社會中的科學第4章  知識生產(chǎn)的新模式 4.1  學院模式 4.2  科學值得信賴嗎? 4.3  科學正在發(fā)生什么? 4.4  后學院科學的興起 4.5  一場平淡的革命 4.6  集體化 4.7  增長的極限 4.8  推銷知識 4.9  科學政策 4.10  產(chǎn)業(yè)化 4.11  官僚化第5章  共同體與交流 5.1  何種知識? 5.2  何為事實? 5.3  根除主觀性 5.4  定量化 5.5  工具 5.6  實驗 5.7  信任 5.8  確證 5.9  個人因素 5.10  我們并不孤單 5.11  移情 5.12  交流的模式 5.13  網(wǎng)絡化的知識產(chǎn)權第6章  普遍主義與統(tǒng)一性 6.1  概括與抽象 6.2  把“事實”分類 6.3  系統(tǒng)分類學 6.4  理論當作地圖 6.5  地圖當作理論 6.6  形式化 6.7  數(shù)學 6.8  合理性 6.9  系統(tǒng)化 6.10  模型和隱喻 6.11  科學領域第7章  祛私利性和客觀性 7.1  力求客觀性 7.2  什么使科學“有趣”? 7.3  什么使科學可靠? 7.4  利益和價值 7.5  自然科學中的社會利益 7.6  然而是誰在制定研究議程? 7.7  人文科學中的祛私利性 7.8  遠離利益,抑或避免注意? 7.9  應用語境中的問題解決 7.10  是客觀性還是解放?第8章  獨創(chuàng)性和新穎性 8.1  問題 8.2  項目 8.3  專業(yè) 8.4  學科及其范式 8.5  認真考慮基礎 8.6  常規(guī)科學 8.7  誰設置問題? 8.8  學科際性 8.9  發(fā)現(xiàn) 8.10  假說 8.11  預言 8.12  假想實體 8.13  建構論 8.14  科學家在想什么?第9章  懷疑主義與知識增長 9.1  好爭論的因素 9.2  共識——抑或只是終止爭論 9.3  編碼的知識 9.4  把事情弄錯 9.5  神秘、驚奇和魔術 9.6  認識變化 9.7  進化類比 9.8  復雜性與進步第10章  那么,我們能相信什么? 10.1  理解和解釋 10.2  生活世界知識 10.3  生活世界的認識論 10.4  文化語境 10.5  科學、宗教及其他信仰系統(tǒng) 10.6  科學與常識 10.7  實在論 10.8  靠還原統(tǒng)一 10.9  后學院知識尾注參考文獻與作者索引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1章 一種特殊的建制1.1 捍衛(wèi)傳統(tǒng)遺產(chǎn)科學正在遭受抨擊。人們正在對科學的力量喪失信心。偽科學信仰(pseud0—scientific beliefs)大行其道。反科學發(fā)言人(anti.sciencespeakers)在公共辯論中獲勝。工業(yè)企業(yè)在濫用技術。立法者控制著實驗。政府大幅度削減研究撥款。甚至資深學者也在懷疑科學的主張。然而,定期發(fā)表的民意調(diào)查表明,科學得到絕大多數(shù)人的支持??茖W教育在所有層次上擴展。作家和廣播員豐富了公眾的理解。激動人心的發(fā)現(xiàn)和有用的發(fā)明源源不斷地流出研究實驗室。公眾投資建造了巨大的研究設備。科學從來沒有如此流行或影響廣泛。這并不是一個矛盾??茖W一直就遭受抨擊。它依然是我們廣闊文化領域的新手。隨著它的擴展和越來越深入,它便遇上了這樣的問題,即它的能力備受懷疑,備受有根有據(jù)的批評??茖W的主張(claims of science)常常受到高度的質(zhì)疑。關于特定問題的熱烈爭論并非是疾病的一種征兆,它預示著精神健康和道德力量。

后記

隨著科學技術社會化、社會科學技術化的發(fā)展,關于科學技術的活動和發(fā)展的研究終于逐步演變成為一個專門的學術領域——“科學技術學”(ScienceandTechnologyStudies)。與本書作者的提法(見221頁)不謀而合,我們覺得明確提出“建立科學技術學”(見拙作“弘揚自然辯證法傳統(tǒng)、建設科學技術學學科群”,首次全國自然辯證法學術發(fā)展年會,北京,2001.11.29-30;“論走向科學技術學”,(《科學學研究》2003年第1期)的時機已經(jīng)成熟?;仡?0世紀,先是科學史、科學哲學繁榮起來,其后科學社會學、科學知識社會學以及科學管理和政策的研究也逐步發(fā)展起來。從認識論、方法論到社會實踐論、組織論,從回顧歷史、以史為鑒到協(xié)調(diào)現(xiàn)實、謀劃未來,形成了一大學術領域??萍寂c社會、科學與人文的關系受到經(jīng)久不息的關注,科學技術自身的發(fā)展以及科學技術與社會發(fā)展、人的發(fā)展的關系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深入全面地理解科學技術及其與社會、文化的關系,已然成為時代的緊迫要求。

編輯推薦

《真科學:它是什么,它指什么》由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真科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條)

 
 

  •   非常喜歡,需要細細讀。
  •   發(fā)貨速度有點慢,書等了好久
  •   書很厚,很值得讀
  •   收到,不錯,可以看看
  •   你敢說現(xiàn)在的“科學”是偽科學嗎?
  •   英文版內(nèi)容一般,不算可懂。中文爛到極點。翻譯都不用人類詞匯,專業(yè)詞匯瘋狂堆疊。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