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3-1 出版社:上海三聯(lián)書店 作者:甘地 譯者:吳蓓
Tag標簽:無
前言
譯者序記得24年前,一位好朋友從外地來看望我,帶來一本從圖書館借的《甘地自傳》,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甘地。他的自傳平易近人,我很喜歡讀,但對我沒有產(chǎn)生什么影響。后來我關(guān)心環(huán)保問題,無論寫文章,還是舉辦講座,我常常引用甘地的一些名言,如“地球能滿足人類的需要,滿足不了人類的貪婪”。然而我對甘地的理解只是停留在只言片語上。2003年12月的一個晚上,民間環(huán)保組織瀚海沙的兩位年輕朋友來我家做客。他們談起不久前剛參加的會議,有位印度專家提到甘地的一句話,大意是:真理是用詩的語言表達的。這兩位朋友聽到后激動無比,他們正在準備第二年的項目申請書,當即決定把翻譯甘地著作列為其中一項,于是專門請我作譯者。我喜出望外,能有這樣的機會真是太榮幸了。香港社區(qū)伙伴(PCD)批準了我們的項目書。2006年出版的《圣雄修身錄》就是在他們的資助下完成的。項目結(jié)束了,可是我對甘地的熱情依然高漲,我決心要把甘地的部分語錄繼續(xù)翻譯出來。上個世紀60年代,美國學(xué)者伊克納斯?伊斯沃蘭說:“我相信,未來的歷史學(xué)家將會把本世紀看作甘地時代,而非原子時代。”甘地的影響滲透在政治、經(jīng)濟、哲學(xué)、宗教、環(huán)境保護、和平運動、教育等領(lǐng)域,甚至還影響到飲食健康方面。要想了解甘地的偉大之處,還得從他的日常生活說起。甘地說過:“我的生活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我所有的行動均相互滲透,而且在我對人類無止境的愛中都起到過作用?!备实氐募彝ナ怯《冉痰呐衽磐?,嚴格地實行素食。然而上中學(xué)的時候,受一位朋友的誘導(dǎo),他瞞著父母偷偷吃了幾次肉。在英國留學(xué)期間,甘地變成一名自覺的、堅定的素食主義者,并不余遺力地宣揚素食。他說:“當心靈發(fā)展到某個階段的時候,我們將不再為了滿足食欲而殘殺動物。”素食是甘地追求真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他信奉的非暴力精神的體現(xiàn)。即使為了挽救生命,他也認為必須有個限度。對甘地來說,這個限度就是不能為了自己的生命而剝奪動物的生命。有一次當他因嚴重腹瀉而生命垂危時,幾位醫(yī)生勸他喝肉湯、吃雞蛋,并引經(jīng)據(jù)典來說服他,甘地只用一個字來回答:“不!”甘地強調(diào):“我們的身體是為神和眾生服務(wù)的,眾生包括人和其它的生命”。既然我們生命的目的是為他人服務(wù),為其他的生命服務(wù),就應(yīng)該把自己全身心地投入進去,沒有時間和精力為了自我的滿足放縱情欲。甘地37歲時開始發(fā)誓禁欲。他認識到,禁欲的誓言不是禁錮真正的自由,而是為自由開辟了道路。甘地禁欲的最為神奇之處,是為聞名于世的非暴力抵抗運動在不知不覺中做了準備。甘地年輕的時候很注重打扮。19歲那年他前往英國留學(xué),他努力要做一個紳士,他訂做新衣服,買昂貴的高筒禮帽,在最時髦的大街買晚禮服。每天早上他要對著鏡子花上10分鐘的時間打領(lǐng)帶,并把頭發(fā)梳成流行的式樣。后來,甘地領(lǐng)導(dǎo)印度契約工人在南非進行非暴力抵抗運動,他的服裝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穿著盡可能地貼近普通人民。在那之后,甘地回到祖國,開始投身于爭取印度自治的運動。1921年開展抵制洋布運動時,甘地莊嚴宣布:在他有生之年,放棄所有多余的衣服,并剃光頭發(fā),只穿手工紡織制作的纏腰和披肩。一位美國記者跟隨甘地多年,對甘地的敬佩與日俱增。最后他問甘地:“您能用3個字來概括您的生活訣竅嗎?”甘地回答:“樂于棄!”甘地放棄肉食、放棄豪華的衣服、放棄口腹之欲,摒棄所有的感官享受,只為全身心地服務(wù)眾生。他說:“幸福生活的秘密在于放棄。放棄是生命,放縱招致死亡。”在日常生活中,甘地放棄的是物質(zhì)享受。而在堅持真理方面,他是無所畏懼的非暴力戰(zhàn)士,決不屈服,決不放棄。剛到南非時,甘地穿著長長的大禮服,頭上戴著小頭巾。當他以這身打扮坐在法庭上時,法官要求他把頭巾摘下,甘地斷然拒絕,并憤然離開現(xiàn)場。雖然頭巾是件小事,但可以看出在維護民族尊嚴的時候,甘地不屈不饒的性格正如尼赫魯所說:甘地“是決心爭取印度自由的、戰(zhàn)斗性的民族主義的象征,是拒絕屈服于傲慢強權(quán)的象征,是絕不贊同牽連到民族恥辱的任何事情的象征”。小的時候,甘地常常害怕遇到強盜、鬼怪和蛇,晚上從來不敢走出家門。他不愛與人交往,一放學(xué)就跑回家,中學(xué)畢業(yè)勉強考上大學(xué),卻因門門功課跟不上,退學(xué)回家。甘地從英國學(xué)完法律回國,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人愿意請他當律師。他接到的唯一一場官司,是10美元的索賠案。在法庭上,甘地起身提問時,緊張得腦子里一片空白,最后只得把官司交給別的律師辦理。促使甘地發(fā)生徹底改變的是他到南非第一年遇到的一件事情。甘地買的是頭等車廂的火車票,卻因為是有色人種,被乘警強行拖下火車。那天晚上天氣異常寒冷,在屈辱的痛苦中,甘地內(nèi)心掙扎著:應(yīng)該為自己的權(quán)利進行斗爭?還是干脆回印度?或忍受這個侮辱辦完案件再回印度?最后他想到,自己忍受的痛苦不僅僅是他個人的,這是種族歧視的流行病的病癥。甘地決心把這病的根源拔除,為此,他準備遭受一切痛苦與挫折。這一夜的思考使他決心不向任何暴力低頭,不用暴力達到目的。但是把非暴力作為政治運動的手段,卻是13年以后。當時的白人政府制定了一條法律,企圖剝奪南非印度人享有的公民權(quán)。成群的印度人等待甘地做出決定,甘地號召大家:拒絕遵守這樣的法律,接受一切后果,決不用暴力反抗。成千上萬的人被判刑關(guān)進監(jiān)獄,但這更增強了人們誓死反抗到底的決心。非暴力抵抗運動是甘地在南非領(lǐng)導(dǎo)印度僑民反對種族歧視斗爭的有力武器,后來在印度開展民族獨立和社會改革運動中又不斷地實踐和完善,使得非暴力抵抗運動不僅對印度人民,而且對爭取民族獨立的亞非人民,反對種族歧視的美國黑人運動以及現(xiàn)代國際政治斗爭都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八@示出抵抗者以文明的,即非暴力的方式無視法律。他招致法律對他的制裁,并高高興興地接受監(jiān)禁。”甘地一生入獄15次,共計2330天。有一次英國審訊員問甘地的住處,他回答:“如果一個人的行為令人敬仰,他所住之處即成圣地?!北O(jiān)獄只能束縛他的身體,卻束縛不了他的精神。甘地認為,無論法律對錯都要服從意味著奴性。他舉例說:“如果政府要求我們赤身裸體上街,難道我們應(yīng)該聽從嗎?”當一個人意識到服從不公正的法律是可恥的表現(xiàn),就不會有任何暴政能夠奴役他。投身于非暴力事業(yè)需要非凡的勇氣。甘地質(zhì)問道:“哪種情況需要勇氣──躲在大炮后面把別人炸得粉碎,還是面帶微笑走向大炮甘愿粉身碎骨?誰是真正的勇士?是把死亡看作知心朋友的人,還是可以把他人置于死地的人?”犧牲自己比起犧牲別人來,要無限高尚。通過自己的受苦受難,感化或喚醒對方的良心。甘地要求非暴力戰(zhàn)士不能只愛那些愛我們的人,還要愛那些恨我們的人。“準備赴死的人才能自由地生存,必要時,他可以死在自己兄弟的手中,而絕不會殺害兄弟。”并且即使飽經(jīng)酷刑,非暴力戰(zhàn)士也要面帶微笑、毫無怨恨地迎接死亡。在甘地的心目中,沒有任何人是他的敵人,所有人都是兄弟姐妹。甘地是一位有著強烈宗教信仰的偉人,他的思想和言行皆源自他對神的理解?!皩ξ襾碚f,神就是真理和愛。神就是倫理和道德。神是無畏,神是光明和生命的源泉……神就是良知?!薄吧袷且磺辛α康牧α浚渌辛α慷际谴我?。神是生命力或精神,無處不在,無所不包,因而超越人的理智?!比藗儗ι竦睦斫飧鞣N各樣,對甘地而言神就是真理。許多人不相信神的存在,但總相信真理的存在。在甘地看來,真理和非暴力緊密相連,不可分割,因此,真理和非暴力是神的同義詞。本書翻譯的甘地語錄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1.非暴力甘地在南非帶領(lǐng)印度僑民首次發(fā)起“非暴力抵抗運動”。在印度,他多次領(lǐng)導(dǎo)人民進行反抗英國殖民政府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直至印度獲得獨立。非暴力不僅在民權(quán)斗爭中可以運用,在處理人與人、人與大自然的關(guān)系中也值得我們深思。2.自我約束甘地說:“作為人類,我們的偉大之處與其說是我們能夠改造世界,不如說我們能夠改造自我?!备实卣菑淖陨沓霭l(fā),嚴格地做到自制、自律,才能把全部的精力無私地奉獻給印度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他堅持吃素食、禁欲、簡樸,把物質(zhì)需求降到最低限度。忘我的奉獻精神,使他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圣雄。3.農(nóng)村經(jīng)濟甘地?zé)釔塾《蓉毧嗟霓r(nóng)民,他追求社會公正、經(jīng)濟平等。他竭力推崇自給自足的鄉(xiāng)村生活,鼓勵人們互相幫助與合作。他贊成分散型的小規(guī)模經(jīng)濟,維護印度手工業(yè)勞動者的利益。他提出托管制的想法,勸說富人把錢財看作代為保管的東西,必要的時候捐獻給社會。4.批評西方物質(zhì)文明甘地認為精神追求與物質(zhì)享受是背道而馳的。他堅決反對人們?yōu)榱税l(fā)財致富而不擇手段。他弘揚印度的傳統(tǒng)文化,注重人的道德水平的提高和精神追求,激勵人們熱愛自己的祖國,不要盲目地崇洋媚外。在一字一句的翻譯和反復(fù)推敲過程中,我成為甘地的崇拜者、追隨者。他的一言一行深深地打動我。為了準確地把甘地的原意表達出來,我反復(fù)推敲,還請王榮亭先生做校對,他逐字逐句地對照原文審核,把他的修改意見認真地寫在紙上。尤其令我感動的是,他還把自己所知的背景也詳盡的寫出來,供我參考。感謝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哲學(xué)研究所巫白惠先生、朱明忠先生、黃心川先生對我的鼓勵。感謝湛江師范學(xué)院的尚勸余教授給予的悉心指教。吳蓓2007年3月春分
內(nèi)容概要
作為人類,我們的偉大之處不是改造世界,而是改造自我。
——圣雄甘地
甘地曾說:“神就是真理和愛。神就是倫理和道德。神是無畏,神是光明和生命的源泉……神就是良知。”對甘地而言,神就是真理。人們對宗教信仰的理解各種各樣,許多人不相信神的存在,但總相信真理的存在。甘地相信,真理和非暴力緊密相連、不可分割,因此,真理和非暴力是神的同義詞。
本書主要收錄了甘地關(guān)于非暴力、自我約束、農(nóng)村經(jīng)濟以及批評西方物質(zhì)文明等諸多方面的語錄。這些話語今天讀來依然振聾發(fā)聵。
作者簡介
甘地(Gandhi)尊稱圣雄甘地,是印度民族主義運動和國大黨領(lǐng)袖。他是現(xiàn)代印度的國父,是印度最偉大的政治領(lǐng)袖,他帶領(lǐng)印度脫離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邁向獨立。他的非暴力哲學(xué)思想,影響了全世界的民族主義者和那些爭取和平變革的國際運動。
書籍目錄
譯者序
第一部分 真理、世界和人
自律
理想中的人
?
第二部分 手段和目的
手段和目的
非暴力的意義
人類的法則
非暴力的力量
非暴力信徒的品質(zhì)
非暴力和怯懦
什么是薩提亞格拉哈
薩提亞格拉哈戰(zhàn)士的資格和訓(xùn)練
不合作
文明不服從
薩提亞格拉哈的絕食
薩提亞格拉哈的領(lǐng)導(dǎo)人
第三部分 關(guān)于藝術(shù)、文學(xué)和科學(xué)
關(guān)于藝術(shù)
關(guān)于文學(xué)和報刊
關(guān)于科學(xué)
第四部分 經(jīng)濟觀點
經(jīng)濟學(xué)和倫理學(xué)
人的至尊:全部就業(yè)
簡樸的生活和高尚的思想
勞動的尊貴:生計勞動
斯瓦德希
經(jīng)濟平等
分散的經(jīng)濟
農(nóng)村社區(qū)
自足
合作
托管制
工業(yè)化的弊端
機器的地位
第五部分 宗教和文化
各種宗教本質(zhì)上的統(tǒng)一
文明和文化
章節(jié)摘錄
四、誠實 誠實不像我們通常理解的那么簡單,即只要有可能我們就不應(yīng)該說謊。也就是說,諺語“誠實是最佳的策略”所暗示的——如果誠實不是最佳的策略,我們可以棄之不顧——誠實并不僅僅是如此。這里講的誠實是指,我們必須不惜任何代價,用真理的法則來支配生活。為了講清楚這個定義,我以波拉達的生平來舉例說明。為了堅持真理,他敢于反對自己的父親,他不采用報復(fù)的手段來保護自己,而是用自己的錢償還父親。父親攻擊他,或者父親派別人來攻擊他,他卻堅持自己所理解的真理,準備寧愿死去也不報復(fù)父親。他不僅不回避攻擊,相反,他唇帶微笑,經(jīng)受了無數(shù)的折磨,最后真理贏得了勝利。這么做,波拉達并沒有覺得是在忍受折磨,因為他知道在他有生之年,總有一天會證明絕對正確的真理法則。事實上,即使他在備受折磨的過程中死去,他仍會堅持真理。這就是我愿意遵從的真理。昨天我注意到一個偶然事件。它是一件瑣碎的小事,但我認為這些瑣碎的小事就像稻草,能夠顯示風(fēng)從哪個方向吹來。這件小事是這樣發(fā)生的:我和一位想和我交談的朋友正在一旁說話,我們聊到了私密話題。另一位朋友碰巧走過來,他有禮貌地問是否打擾了我們。正在和我談話的朋友說:“哦,不,這不是什么私人談話。”我吃了一驚。因為當我被叫到一旁時,我明白,就這位朋友而言,這談話是私人性質(zhì)的。但他立即出于禮貌——我會稱之為過分的禮貌,說這不是私人談話,另一位朋友可以加入進來??梢哉f,這么做偏離了我定義的誠實。我覺得這位朋友應(yīng)該用盡可能溫和的方式,公開、坦誠地說:“是的,就剛才,正如你說的,確實會打擾我們。”如果這個人是位紳士,這么說不會對他有任何哪怕最輕微的傷害。我們應(yīng)當把每個人都看作是紳士,除非他證明自己不是。也許有人會告訴我,這件小事重要的是顯示了我們民族的裝腔作勢,我認為這是言過其實了。如果我們出于禮貌繼續(xù)談?wù)撨@些事情,我們就真的變成了偽君子的民族。我想起和一位英國朋友的談話。相較而言,我和他比較陌生。他是一所學(xué)校的校長,在印度住了幾年。他和我交換意見,問我是否愿意承認,印度人不像英國人,當需要說不時不敢說不。我必須承認是這樣的,我同意他的說法。我們過分關(guān)注對方的情緒,我們的確不敢坦誠、大膽地說不。我們在靜修院定了個規(guī)則,當我們的意思是不時,必須說“不”,不必考慮后果。這就是第一條規(guī)則。 《靜修院行為守則》,1959年,第127頁 五、阿希姆薩 阿希姆薩字面的意思是不殺生。但對我來說它有許多含義,它把我?guī)胍粋€比阿希姆薩——不殺生更加高遠和無窮的領(lǐng)域。阿希姆薩真正的意思是不傷害任何人。即使有人認為他是你的敵人,你也不能對他懷恨在心。請注意這種念頭與生俱來的防備意識,我不說“你認為的那個敵人”,而是說“把他自己看作是你的敵人的人”,因為遵守阿希姆薩的人沒有敵人,他否認敵人的存在。然而確實存在一些人,忍不住會把自己當做他人的敵人。因此,我們不能有任何的惡念,甚至對這樣的人也不能有。如果我們一報還一報,我們就背離了阿希姆薩的信條。而我所說的不止于此。如果我們對朋友的行為生氣,或者對所謂敵人的行為感到憤恨,我們?nèi)匀粵]有符合阿希姆薩的教義。可是我說我們不應(yīng)該生氣,并不是說默許他們的行為。憤恨不僅是指我們自己想給敵人帶來某些傷害或者想把他置于死地的言行,還包括那些別人所做的,或由神力所為的。如果我們產(chǎn)生了憤恨的念頭,我們就犯了違背阿希姆薩的錯誤。加入靜修院的人必須嚴格地接受阿希姆薩。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能實踐阿希姆薩教義的全部內(nèi)容。我們距離它還很遙遠。它是我們所要達到的理想,而且即便我們此刻覺得完全能夠?qū)崿F(xiàn)它,阿希姆薩也仍是需要實現(xiàn)的理想。然而,它不是需要熟記在心的幾伺學(xué)命題,也不像是高等數(shù)學(xué)中求解的難題,它比這些事情困難多了。你們中的許多人半夜點燈求解難題。如果你們要遵守阿希姆薩,你們要付出比半夜點燈苦學(xué)更多的努力。在你們充分實現(xiàn)阿希姆薩之前,甚至在你們能夠度量距離這個目標還有多遠之前,你們必須度過許多個無眠之夜,經(jīng)歷許多精神上的折磨。它是目標,如果我們想要理解宗教生活的實際含義,這就正是我和你所應(yīng)當完成的。關(guān)于阿希姆薩,我就說這些;相信阿希姆薩功效的人會發(fā)現(xiàn),在他接近目標的最后階段,整個世界在他的腳下。并不是他想要整個世界在他腳下,而是必然如此。如果你以這樣的方式表達你的愛——阿希姆薩——以致給所謂的敵人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他一定也會以愛來回報。由此得到另一個想法,在阿希姆薩的法則下,不會有組織性的暗殺,不會有謀殺。即使為了國家的利益,為了保護受你照管的親愛的人的名譽,你也不會采取任何暴力。畢竟那只是拙劣的捍衛(wèi)名譽的方法。阿希姆薩的法則告訴我們,為了保護受我們照顧的親人的名譽,我們可以把自己交給那個犯褻瀆神圣罪的人。這么做需要有比還擊更強壯的身體和更了不起的勇敢心理。也許你有一定的體力——我不是指勇氣——你可以使用體力。但還擊之后,會發(fā)生什么呢?另一個人滿腔怒火,你還擊他使用的暴力讓他更加怒火沖天。當他把你殺死后,他就會對你要保護的人施加暴力。但是如果你不報復(fù),而是在受你照顧的人和對手之間站穩(wěn)立場,僅僅接受對方的打擊,絕不還手,這么做的話,會發(fā)生什么呢?我保證他會把所有的暴力施加到你的身上,你照顧的人不會受到損傷。在這樣的生命法則下,就不會存在愛國主義的概念,你們看到的如今歐洲的戰(zhàn)爭就是以愛國主義的理由發(fā)動的。 《靜修院行為守則》,1959年,第130頁 P16-21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這是一位喚醒了三億人的反抗精神,動搖了英帝國的基礎(chǔ),將兩千年強大的宗教動力引入人類政治的人。 ——羅曼·羅蘭 甘地不是一個思想家(哲學(xué)家),乃至亦不是一個宗教家,雖然他的一言一行,自頂至踵充滿了宗教精神。不過我認為任何一個宗教家應(yīng)當在實踐上向他學(xué)習(xí),任何一個哲學(xué)家需要從他那里討取對宇宙人生的認識。 ——梁漱溟
編輯推薦
《圣雄箴言錄》編輯推薦:摒棄一切欲望的人,他不驕傲、不自私、特立獨行,他找到了平靜。這是完美的圣人的狀態(tài),即便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小時,他若達到了這種狀況,他就能得到拯救?!@就是甘地理想中的人。
名人推薦
作為人類,我們的偉大之處不是改造世界,而是改造自我?!バ鄹实剡@是一位喚醒了三億人的反抗精神,動搖了英帝國的基礎(chǔ),將兩千年強大的宗教動力引入人類政治的人?!_曼?羅蘭甘地不是一個思想家(哲學(xué)家),乃至亦不是一個宗教家,雖然他的一言一行,自頂至踵充滿了宗教精神。不過我認為任何一個宗教家應(yīng)當在實踐上向他學(xué)習(xí),任何一個哲學(xué)家需要從他那里討取對宇宙人生的認識?!菏?/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