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 出版社:上海三聯(lián)書店 作者:華姿 頁數(shù):290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華姿博愛三部曲《德蘭修女傳》、《賜我甘露》、《奉你的名》。 信仰者的歌詠。 沒有信仰,可能會有自由嗎?這太陽的光從哪里來?每一片陽光里都有深愛,從愛(love)到愛(agape)。 一株荷花,不管它長在哪里的水邊,它都會積聚起全身的力量,努力生長,努力開放,以此回應(yīng)造物主創(chuàng)造的苦心和美意。 ——奉你的名·萬物之心
作者簡介
華姿,畢業(yè)于武漢大學(xué)中文系?,F(xiàn)居武漢。主要著作有:詩集《一切都會成為親切的懷念》、《一只手的低語》、《感激青春》,隨筆集《自潔的洗濯》、《賜我甘露》、《奉你的名》、《學(xué)會愛》,散文集《兩代人的熱愛》、《花滿朝圣路》、《一個人的田野》,傳記《德蘭修女傳·在愛中行走》,感恩讀本《做父母不容易》等。
供職于湖北廣電總臺。兼任湖北作家協(xié)會“我們愛”讀書會會長,美國基督教文藝雜志《蔚藍(lán)色》編委。曾入選“當(dāng)代散文十家”,曾被《青春》雜志評為“最受讀者喜愛的作家”,并獲冰心兒童圖書獎、長江文藝散文獎、武漢市文藝基金獎、屈原文藝獎等。
書籍目錄
第一輯 沒有信仰,可能會有自由嗎? 你好,上帝 媽媽別哭,我去了天堂 宛若露珠,宛若樹枝 造物主 看,卻看不見 我是一個受造物 信仰就是愛情 趁著今天的時候 沒有信仰,可能會有自由嗎?第二輯 再從此處開始 萬物之心 這太陽的光從哪里來 我只是栽種了 每一片陽光里都有深愛 朝霞 萬物之上有愛 合一 再從此處開始第三輯 本身是愛,卻需要愛 上帝喜歡住在哪里? 愛自己 領(lǐng)受也是尊貴的 跟電話機(jī)道歉 被一只夜蚊子打敗 個人的秩序 使我們成為國度 自己問,自己答 寫上我,一個愛人的人 我寫,我才存在 本身是愛,卻需要愛第四輯 因為有愛,所以有復(fù)活 我是一個人,但我只是一個人 我原諒你了 這憐憫是應(yīng)該的嗎? 唯獨這種人么?§ 愛在愛中滿足 無人清白 正確地使用本能 禱告,他是你的父 又一個午后 因為有愛,所以有復(fù)活第五輯??;為什么一定要有關(guān)系? 從愛(love),到愛(agape) 張橫渠:一個被我們長期忽略的人 像小山那樣去愛 珍珠的內(nèi)核與花朵的語言 我贊美,因為我贊美 為什么一定要有關(guān)系?第六輯 靠著神的幫助,我能夠 如同植物只受陽光的供養(yǎng) 比最小還小 看,我在這里,我在這里 靠著神的幫助,我能夠第七輯 我不曉得我在做什么 為小事而感謝 萬物與我相濡以沫 貼著大地行走 我相信你的愛 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 我不曉得我在做什么
章節(jié)摘錄
今晚收到XF老師發(fā)來的幻燈片,是用北岸的詩歌《媽媽別哭,我去了天堂》,配合一組母親哀哭的圖片做成的?! ∵@段日子里,但凡看到孩子遇難,父母慟哭,都會眼淚直流。有時競心疼到不能言語,甚至不能祈禱,仿佛宇宙也因此停滯,天堂也因此沉默。但是,這一次,我卻沒流淚。我睜大眼睛,盯著電腦顯示屏,一遍,兩遍,到第三遍的時候,我的心里突然響起一個聲音: 你根據(jù)什么確信他們?nèi)チ颂焯??你有什么憑據(jù)?如果你們從來就不曾相信過天堂的存在,現(xiàn)在又如何確定你們的孩子去了天堂呢? 我被這個聲音一下子擊中,心底一陣顫栗,頭上冷汗直冒?! ∑鋵?,這個聲音已在我內(nèi)心響徹多時,雖然細(xì)微,卻像這初夏的杜鵑,一到深夜就開始啼鳴。只不過,我一直假裝沒有聽見而已。回避、抗拒,裝聾、作啞,都是因為它太嚴(yán)峻,嚴(yán)峻到我不忍去聽,也不敢去聽?! 〉?,它仍在那里。它并不因為我的回避而消失,也不因為我的抗拒而就此緘默?! ∈堑模绻覀儚膩聿辉姓J(rèn)過天堂的存在,也從來不曾相信過天堂的存在,那么現(xiàn)在,我們又憑什么說我們所愛的孩子去了天堂呢? 祈禱、祈福,平安、安息,天國、天堂。自從“5?12”以來,這些字詞,已不只屬于在信仰世界里踽踽行走的那一類人,而成為一種被廣泛使用的公共語匯?! ‘?dāng)一種普遍的死亡在眼前發(fā)生,當(dāng)這死亡成為不能抗拒不能改變的一個事實,當(dāng)我們終于因這死亡洞見了自身的無力、卑微和有限時,我們說:孩子們,天堂走好。孩子們,天堂的學(xué)校不會垮塌。孩子們,你們是天堂的花朵。然后,我們代替孩子說:“媽媽別哭,我去了天堂?!薄 ∫蛑覀兊纳婆c慈悲,因著愛,更因著一種從死亡中遽然升起的對于永生的盼望,或?qū)τ谏鼜?fù)活的渴想,我們對罹難者的祈禱與祝福,無一時、無一處,不和天堂緊密牽連?! 〉?,我們真的相信有一個天堂存在嗎?相信生命是永在的嗎?相信有一天,在那一個國度里,我們終將與親愛的孩子重逢嗎? 在災(zāi)難發(fā)生之前,我們不相信。但在災(zāi)難發(fā)生之后,我們就相信了嗎?其實沒有。我們?nèi)詻]有相信。我們并沒有相信,卻在盼望。我們的盼望因此而落入了虛無。我們竟然還不知道?! ‘?dāng)我們代替不幸死去的孩子說出“媽媽別哭,我去了天堂”的時候,我們有沒有反省過、痛悔過:我們曾經(jīng)給過他們一個天堂嗎?曾經(jīng)誠實地對他們說有一個天堂存在嗎?曾經(jīng)把孩子抱在懷里、膝上,告訴他們:當(dāng)我們離開這個世界后,我們?nèi)チ四睦锬兀课覀內(nèi)チ颂焯?。天堂是一個什么樣的所在呢?天堂是一個完美的所在。 我們曾經(jīng)這么做過嗎?曾經(jīng)這么真確地告訴過孩子嗎?在我們的課本里,課堂上,哪怕一次?如果從來沒有,那么,我們現(xiàn)在的盼望,現(xiàn)在的祈禱,是多么的虛妄,多么的虛無。我們又有什么權(quán)利代替孩子說“媽媽別哭,我去了天堂”呢?我們活在一個悖論里,活在一種可怕的分裂里,卻全然不知?! ∷越褚?,我不為死亡哀哭,我只為落入虛無的祈禱與盼望哀哭,為每一個被分割的“我”哀哭。而今夜的哀痛,注定更深更重。因為今夜的哀痛,幾乎是絕望?! ∪绻驗閮?nèi)心的剛硬,簡單地說,因為我們的普遍不信,而導(dǎo)致孩子的靈魂永久漂泊的話,那么,我們就虧欠了孩子,我們欠了孩子的債。這是一份永遠(yuǎn)的債,倘若這宇宙間沒有一個至善的父,愿意替我們償還、并赦免我們的話?! ∷麄?nèi)チ四睦铮侩x開這個世界后,究竟去了哪里? 其實我們并不知曉,或是,并不確定。因此,我們也并不能因為這一句“媽媽別哭,我去了天堂”,就得安慰。我們無從得安慰。不論是舉手,還是投足;無論是沉默,還是哀告,當(dāng)我們追想孩子,都無從得安慰。就如先知耶利米的話:“在拉瑪聽見號啕大哭的聲音,是拉結(jié)哭她的兒女,不肯受安慰,因為他們都不在了?!薄 ∷?,陀思妥耶夫斯基說:“當(dāng)我們失去了孩子,我們還剩下什么呢?” 四 看一部外國電視劇。年輕的母親將不久于人世。她有兩個孩子,大的是女兒,大概7歲,小的是兒子,大概4歲,或5歲。在最后的離別來臨之前,她跟朋友說,有一件事,她一定要做。她請朋友把自己打扮好后,就在陽光照著的客廳一角,把兩個孩子抱在膝上,對他們說:過不了多久,媽媽就要去一個地方了。那個地方叫天國?! 鹤訂枺耗鞘且粋€什么樣的地方呢? 她說:那是一個很美很美的地方,遍地都長著媽媽喜歡的靈馨草,天永遠(yuǎn)是亮的,人們都穿著潔白的衣服,也不會臟,因為那里沒有灰塵?! 鹤訂枺耗抢镉星煽肆?? 她說:當(dāng)然有,那里的樹上掛滿了各種美味的果實,有的果實就跟巧克力一樣?! 鹤诱f:那我也想去?! ∷f:不行啊。一個人必須把他要做的事,全都做完了,才可以去。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