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6 出版社:上海三聯(lián)書店出版社 作者:李歐梵 頁數(shù):277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蒼涼與世故》以牛津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蒼涼與世故:張愛玲的啟示》為主體,又合并了牛津大學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又一城狂想曲》的部分內(nèi)容,以及作者最新發(fā)表的善于張愛玲的幾篇文章。前半部分談論張愛玲,蒼涼代表了張愛玲自己的美學觀點,世故則體現(xiàn)了作者對張愛玲的看法。后半部分則是作者在香港生活的所思所行,對于作者來說,在資本主義全球化的沖擊下,仍能夠堅持閱讀、觀察和思考,既是一種歡喜,也是一種失落?
作者簡介
李歐梵,1939年生于河南。臺大外文系畢業(yè),美國哈佛大學博士。曾任教于普林斯頓大學、印第安那大學、芝加哥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及哈佛大學。2004年8月自哈佛大學退休,在香港中文大學任人文學科講座教授。著作包括《中國現(xiàn)代作家浪漫的一代》、《上海摩登》、《西潮的彼岸》、《浪漫之余》、《世紀末囈語》、《狐貍洞話語》等,小說有《范柳原懺悔錄》和《東方獵手》。
書籍目錄
張愛玲的啟示張愛玲筆下的日常生活和“現(xiàn)代感”看張愛玲的《對照記》張愛玲:淪陷都市的傳奇不了情:張愛玲和電影香港:張愛玲筆下的“她者”從《溫柔的陷阱》到《情場如戰(zhàn)場》蒼涼的啟示《色·戒》:從小說到電影“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剎那懷想重拾經(jīng)典張愛玲與好萊塢電影又一城狂想曲“又一城”狂想曲在香港反思資本主義西九龍與香港文化反思香港是國際大都市嗎維港的文化風景線旅游、閱讀和老友迪斯尼的理想哪里去了“后旅游”的樂趣追尋“前旅游”的樂趣旅游加“神游”的樂趣未來世界的“海市蜃樓”情迷澳門,回眸香江快樂頌——奧運的精神歷史和幽魂重讀《基督山恩仇記》三個道德小小故事悼念我的老同學郭松棻悼念一位偉大的印尼作家回憶七十年代的香港生活四月是最殘酷的月份混水摸魚漫談我的購書經(jīng)驗憂郁之都與動感之都從諾貝爾文學獎說起悼念天災的無辜靈魂我心儀的一條漢子王正方中國城市現(xiàn)代化的悖論
章節(jié)摘錄
張愛玲的啟示 張愛玲筆下的日常生活和“現(xiàn)代感” 1 日常生活面面觀 在張愛玲的散文集《流言》初版里附有一張她的照片,據(jù)柯靈回憶,相片下還有一句題詞:“有一天我們的文明,不論是升華還是浮華,都要成為過去。然而現(xiàn)在還是清如水明如鏡的秋天,我應當是快樂的?!雹倜餮鄣娜艘豢淳椭?,這兩句話出自她的小說集《(傳奇)再版自序》,是把原文中的兩句話串連在一起的,在這篇序的第一段,她談到去報攤看自己的書銷路如何,不禁自勵道:“出名要趁早呀!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么痛快?!比缓笥执咦约海骸翱?,快,遲了來不及了,來不及了!”在第二段她才講出一番“大道理”: 要來。有一天我們的文明,不論是升華還是浮華,都要成為過去。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涼”,那是因為思想背景里有這惘惘的威脅?! ∫恢钡饺牡淖詈?,她才說出“然而現(xiàn)在還是清如水明如鏡的秋天,我應當是快樂的”這句話來,也為上段出名須趁早的虛榮心態(tài)作了一個注解。然而,這仍然像是一種“及時行樂”的人生哲學,未免引起不少人的非議,更遑論她的“政治不正確”——競無“感時優(yōu)國”的精神。②然而這段序言對張愛玲至關重要,她的多篇散文皆是為這個人生哲學來作闡釋和注解;這些話語,看來十分瑣碎,但如果放在一種“現(xiàn)代性”(modernity)的理論框架來審視,則可發(fā)現(xiàn)張愛玲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中少有的“現(xiàn)代感”極強的作家,恰是由于她掌握了這個“現(xiàn)時” (present,now)的深層意義。
編輯推薦
《蒼涼與世故:張愛玲的啟示》一書中,作者李歐梵用了「蒼涼」和「世故」來形容張愛玲,此書是李歐梵特別為香港的「張迷」而寫的一《蒼涼與世故》?!渡n涼與世故》以「蒼涼與世故」為題,英文可譯為是DesolationandSophistication,前者是張愛玲自己的美學觀念,后者是作者對張愛玲的看法。作者李歐梵在序中描寫:「其實,這本小說是我在一九九七年心靈中感受到的一種說不出來的對香港深情,借張愛玲的小說人物表達出來的?!埂渡n涼與世故》提及不少張愛玲的作品,如《流言》、《傳奇》、《半生緣》、《傾城之戀》等,曾經(jīng)沉迷張愛玲的作品如《半生緣》,《傾城之戀》的讀者,一定不能錯過此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