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年03月 出版社:上海三聯(lián)書店 作者:傅佩榮 頁數(shù):32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集傅佩榮教授十數(shù)年之授課精華所成就的作品。開宗明義介紹“哲學是什么”,前半段以西方為焦點,探討“思想方法”、“人生的真相”、“神話與悲劇”、“蘇格拉底”、“存在主義”、“荒謬之超越”等普通的知識背景,提供由“人生省思”走向哲學的途徑。后半段則以“中國哲學的起源與特質(zhì)”、“儒家的風格”與“道家的智慧”為主題,揭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體大思精的人生哲理與玄妙卓越的人生境界。此外,尚有“藝術與審美”、“宗教與永恒”、“教育與自我”等題材。全書的結論放在“文化的視野”,這亦是人文教育的目的所在,有助于拓展人們的眼界與心胸,不僅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也能在特定議題上采取合理的原則與立場。
作者簡介
傅佩榮(Fu, Pei-Jung)先生,祖籍上海,生於1950年,臺灣輔仁大學哲學系畢業(yè),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專攻宗教哲學。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臺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xiàn)任臺灣大學哲學系、所教授。 學術專長:儒家、形而上學、先秦哲學、宗教哲學。曾開設課程:宗教哲學、哲學與人生、如家哲學研究、形而上學、論語解讀、哲學英文、西洋哲學史、先秦儒家哲學?! 「蹬鍢s在教學、研究、寫作、演講、翻譯各方面皆有成就。近三十年都在研究哲學,近二十年都在研究國學。由于父母信教的原因,西方的傳統(tǒng)從小對他影響很大,所以他先學習了西方哲學。二十三四歲開始學中國的哲學,進入臺大哲學研究所,師從方東美先生,了解了中國的哲學有獨特的價值,才真正開始對中國哲學的研究。40歲以前接觸的都是儒家的思想,40歲以后開始專心研究道家思想,50歲以后就研究《易經(jīng)》。五十歲以后,專心注解傳統(tǒng)經(jīng)典,已重新解讀《論語》、《孟子》、《老子》、《莊子》、《易經(jīng)》,在國學經(jīng)典詮釋方面有相當重要的影響?! ?006年九月首開大陸問道,先后在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大學、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社科院開展了一系列國學演講,引起了熱烈反響。2007年夏秋,傅教授應大陸企業(yè)界邀請,為企業(yè)管理高層開展了幾十場國學講座,獲得一致好評?! 鹩绊懭蛉A人的國學大師、身心靈整合導師 ○鳳凰衛(wèi)視《國學天空》欄目主講專家 ○山東衛(wèi)視《新杏壇》首席主講專家?! 鹕虾k娨暸_紀實頻道《文化中國》6月份播出傅教授《人生困惑問莊子》 共15集?! 鸢不针娨暸_公共頻道正在錄制25集《老莊的人生智慧》節(jié)目?! 鹦吕?、搜狐博客主推“傅佩榮人生問題講座”系列。 ○卓越的演講家(海內(nèi)外演講兩千場以上) [編輯本段]【個人成就】 傅佩榮先生在教學、研究、寫作、演講、翻譯各方面皆有卓越的成就。臺灣《民生報》評選為大學最熱門教授。 獲臺灣教育主管部門頒發(fā)的教學特優(yōu)獎。傅教授的“哲學與人生”課在臺大開設l7年來座無虛席,受教者上萬人,被大學生社團推選為最優(yōu)通識課。傅教授還是一位杰出的演講家,他每年發(fā)表200多場人生哲學講座。從文化中心到寺廟,從學校到行政機關,從社團到基金會,都常見傅教授的身影和足跡。在山東衛(wèi)視《新杏林》節(jié)目開講,從為官、為師、交友、孝親的角度解讀孔子?!冻晒θ松?獲臺灣地區(qū)最高文藝獎,《儒道天論發(fā)微》獲中正文化獎。著作九十多本,有聲書數(shù)十多套,范圍涵蓋哲學、宗教、神話、教育、文化、心理、勵志等?! 編輯本段]【主要作品】 著有《儒家哲學新論》、《中西十大哲學家》、《西方心靈的品味》、《不同季節(jié)的讀書方法》、《為自己解惑》、《人生問卷》、《四書小品》、《文化的視野》《厘清自我的真相》、《管理自我的潛能》、《探索生命的價值》、《走向智能的高峰》《轉進人生頂峰》、《活出自己的智能》、《那一年我在萊頓》、《珍惜情緣》、《人生問卷》、《從自我出發(fā)》、《四書小品》、《哲學入門》、《生命重心在何處》、《柏拉圖》、《中西十大哲學家》、《新世紀的心靈安頓》、《論語解讀》、《莊子解讀》等八十余種,以及有聲書系列《創(chuàng)意人生》與《重建心靈》等?! 〈箨懗霭嬗校骸 靖蹬鍢s國學精品集(共10冊)】 《解讀老子》、《解讀論語》、《解讀孟子》、《解讀莊子》、《解讀易經(jīng)》、《傅佩榮心得》、《傅佩榮心得》、《傅佩榮心得》、《傅佩榮細說孔子》、《聽傅佩榮講國學》 【傅佩榮心靈關懷作品集(共9冊)】 《自我的覺醒》、《西方哲學與人生(第一卷)》、《西方哲學與人生(第二卷)》、《聽傅佩榮講人生問題》、《哲學與人生》、《智慧與人生》、《心靈導師》、《贏的人生哲學》、《智者的生活哲學》 《傅佩榮細說老子》、《傅佩榮讀孔孟論人生》、《不同季節(jié)的讀書方法》、《抗壓有方法》、《人生需要幾座燈塔》、《生命重心在何處》、《孔子的生活智慧》、《人生中不可不想的問題》、《人生問卷》等。 [編輯本段]【傅佩榮國學精品集】 傅佩榮國學精品集,共十冊。分別為: 《傅佩榮細說孔子》 以前學習孔子,是希望考試得高分;現(xiàn)在學習孔子,是期盼生活有智慧??鬃拥臅r代是春秋亂世,他的成長背景是平凡而窮困的。在一切不利因素的考驗之下,孔子激發(fā)了生命的潛能,最后展現(xiàn)出“人”的完美典型。他的言論以及具體行動,并無神秘色彩,因而是人人可以向往與師法的,并且只要持之以恒,也將產(chǎn)生讓人滿意的效果??鬃佑H自教導的學生,自然成為第一代見證者。他們眼見人格的轉化與提升可以達至如此高妙的程度,不免心悅誠服,愿意隨從孔子周游列國,以悅樂之心面對世間的逆境與挑戰(zhàn)?! 陡蹬鍢s《論語》心得》 《論語》是中國文化中一項極珍貴的遺產(chǎn)。其中記載孔子有關政治、社會、教育、交友、處事的說法,數(shù)千年來一直展現(xiàn)其歷久彌新的經(jīng)典光芒及活潑強勁的生機??鬃舆^人的智慧與識見,使無數(shù)人得到啟迪,但他那蘊藏在道理背后的哲學,卻未必容易明白。傅佩榮在本書中,即設法由吉光片羽所閃耀的智慧,試圖尋思建構一套完整系統(tǒng)。從基本核心問題“人性是什么”逐漸開展“生到死”、“潛能到實現(xiàn)”、“求知到行動”、“抉擇到價值”、“命運到苦樂”,由此去詮釋孔子的整體思想。全書共分“學習與人生成長”、“對生活的啟示”、“人性到底是什么”、“如何建設和諧的家庭與社會”、“提升心靈,超越自我”五輯。其清晰理路與獨到詮釋,不僅使人更易深入體會孔子的思想,導入現(xiàn)代社會的生活情境中,亦受益無窮?! 堵牳蹬鍢s講國學》 本書集作者在2006年于大陸及臺灣的講演整理而成,內(nèi)容涵括傳統(tǒng)的易經(jīng)及儒家、道家經(jīng)典思想,由本書我們可以結合當前實際的立身處世,以及當下面臨的個人困境和社會困擾,體悟那古老而又實際的智慧,并提煉出因應之法門?! 陡蹬鍢s《莊子》心得》 學習《莊子》,至少已經(jīng)明白“不得已”三字的奧妙。所謂“不得已”,并無勉強、委屈、無奈、被迫之意,于是在各種條件成熟的時候,我就順勢而行,亦即“行其所當行,止于其所不得不止”。因此,重點是:如何判斷各種條件是否成熟?能夠做到這一步則是“轉識成智”的開始?! 陡蹬鍢s《四書》心得》 《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稱四書。本書試圖以短篇小品文的方式分輯說明其中意義。即:學習的樂趣、修養(yǎng)的途徑、價值的品味、命運與超越等四輯。書中首先肯定人人皆有求知能力,只須立志向學,通曉為人處事的道理,自然可以在社會安身,并且掌握人生方向,走上自我實現(xiàn)的坦途;然后說明真正的快樂是由內(nèi)而發(fā)的,條件則是努力從事品德的培育;又再強調(diào)儒家的入世性格,即入世而不陷溺于世,并引申儒家對真善美這些價值的關懷與體認;最后昭示儒家的最高旨趣與理想。書后還附錄三篇短文,或有助于了解孔子的心志?! 督庾x論語》 本書融匯傅佩榮教授二十年鉆研儒家思想的心得,目的在于為當代人提供一種簡單而有效地閱《論語》的方法,并將個人心得和創(chuàng)見與讀者分享。在每一章原文之后,作者用白話取代一般《論語》讀本的注釋,與原文——對應,文字簡明暢達,易于理解。解讀部分,是在詳細研讀各家資料的基礎上,從中揀擇分辨,作出準確合理的解法,并多有契合當代人心靈需求的創(chuàng)見?! 督庾x莊子》 本書對《莊子》進行重新分段解讀,以哲學思辨為重點,把握“澄清概念,設定判準,建構系統(tǒng)”的原則,對書中的關鍵概念(如道,德,天,性,情,自然等)及價值判斷作了清楚的說明,希望借此重建莊子的哲學體系。 解讀易經(jīng):《易經(jīng)》位列《十三經(jīng)注疏》之首,是中華文化寶庫中最為古老而又成熟的偉大經(jīng)典。其內(nèi)容涵蓋天道,人道,地道,亦即要在天地之間讓人類安身立命。其方法則是設卦觀象,描繪自然造化的奧妙情境,展示人世間的吉兇禍福與因應之道?! 督庾x孟子》 《孟子》繼承發(fā)揚孔子思想,是一部記載孟子周游列國與君主論政的對話錄,也是儒家思想的代表性經(jīng)典。孟子身處亂世,當時天下七國爭雄,盛行合縱連橫之權謀,而孟子卻知其不可而為之,與君主對談仁者王道,論辯滔滔,宏大深刻。傅佩榮教授解讀《孟子》,以現(xiàn)代白話譯解,并綜合與融會歷代注家與當代學者的研究成果,引領讀者跨越文字的隔閡,去探究盂子的政治理想與人生價值。其特別凸顯盂子的思想基礎——人性論,將它視作儒家哲學思想大廈的基石,對于現(xiàn)世人生也頗有指導意義?! 督庾x老子》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開創(chuàng)者,其所著《老子》(又名《道德經(jīng)》一書對后世的影響既深且遠 可與儒家比肩。傅佩榮教授特別指出,老子所謂的“道”是指“真實”而言,亦即要將人生依托在永恒不變的基礎上,再由此觀照人間,安排適當?shù)难孕蟹绞?,他在儒家之外另外開辟了一條更為寬廣的路。傅教授根據(jù)自己研習中西哲學三十余年的心得,解讀《老子》,特別注重書中傳達的深刻哲理與智慧,以凸顯哲學“愛好智慧’的本義。在每一章原文之后,用白話取代一般讀本的注釋,文字上力求通順暢達。而在解讀部分,則參考了歷代注家制當代學者的研究成果,并專就關鍵概念加以解析,可作為了解老子及圭家思想簡明易懂的入門書?! 陡蹬鍢s解讀易經(jīng)》 本書是一本“可以看得懂的《易經(jīng)》”。作者把《易經(jīng)》的六十四卦視作一套完整的人生密碼,其中首尾相應,福禍相倚,并告知我們:德行修養(yǎng)是離苦得樂的最佳保證;智能覺悟使人顯示整體而根本的視野,不為苦樂所困;能力卓越的人立即采取行動,或是改變環(huán)境,或是自我調(diào)適。 《易經(jīng)》位列《十三經(jīng)注疏》之首,不僅因為他在時代上最為古老,更因為內(nèi)容涵蓋了“天道、地道、人道”,亦即要在天地間讓人類安身立命。其方法是“設卦觀象”,以符號為代表自然界的現(xiàn)象,再藉符號的組合與移動,描繪自然界千變?nèi)f化奧妙情景,由之展示人世間的吉兇禍福與因應之道。數(shù)千年來,《易經(jīng)》不但吸引了中國歷代大家、學者投入研究,影響力還廣及西方學術界,例如: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由《易經(jīng)》一陰一陽的啟示,領悟了二元對數(shù)(陰為零,陽為一),進二奠下了電腦運作的原理;瑞士心理學家榮格則由《易經(jīng)》體認了共識性原理,亦即許多現(xiàn)象在同一時間段發(fā)生,彼此之間可能有神秘的聯(lián)系,而這正是占卜的主要依據(jù)?!兑捉?jīng)》的六十四卦形成一套完整的人生密碼,其中首尾相應,禍福相倚,甚至吉中帶兇,兇中帶吉;全書著墨于:自我意識的覺醒,自我責任的提升,德行修養(yǎng)的必要,以及樂天知命的智慧。通過傅佩榮教授的精心解讀,我們將看到《易經(jīng)》所展示的無限寬廣與豐富的世界。
書籍目錄
自序 哲學與人生第一章 哲學是什么?◎定義:哲學原意是“愛智” 希臘文之“愛”與“智” 愛智要保持心靈開放 真正的智慧來自生命的試煉 每個人都需要哲學 研究哲學的基本習慣:凡事保持好奇 哲學性的思維:理性的反省◎對哲學的基本描述 培養(yǎng)智慧 發(fā)現(xiàn)真理 印證價值◎如何提升哲學素養(yǎng) 培養(yǎng)思考習慣 掌握整體觀點 確立價值取向 力求知行合一◎結論:愛智是人的天性第二章 思想方法◎邏輯(運思的規(guī)則) 概念 判斷 推論◎語言分析(表達的效應) 語言的有效性 語言的類型◎現(xiàn)象學(辨物的策略) 打破四種假象 胡塞爾的現(xiàn)象學◎詮釋學(閱讀之途徑) 閱讀的三種取向 閱讀的四個步驟◎結論:心智成長的方法第三章 人性的真相◎就人的現(xiàn)狀而言(希臘思想) 荷馬史詩:能夠=應該=必然 戴爾菲神殿:認識你自己;凡事勿過度 亞里士多德:人是理性的動物◎就人的起源而言(基督宗教) 基督教與天主教 上帝造人:神的形象與原罪 得救之途:信、望、愛 中世紀≠黑暗時代◎人類的生命特色與未來發(fā)展(近代世界) 從達爾文到柏格森 失落的環(huán)節(jié):理性思考 人與動物的分界 真正的生命:直觀的發(fā)揮 德日進:人往哪里去? ◎結論:掌握人生的方向第四章 神話與悲劇◎神話:神界故事、民族的夢、不自覺的虛構 神話的基本信念 神話的作用 神話的主題現(xiàn)代社會的神話◎悲?。ㄒ韵ED類型為代表 希臘悲劇三大代表 近代歐洲的悲劇 中國的戲劇◎結論:從神話與悲劇中獲取知識第五章 蘇格拉底◎時代與思想背景 自然學派 辯士學派◎思想方法的特色 對話的方式 蘇格拉底的對話 知識就是德行◎生平大事 最有智慧的人 被人誣告,為己辯護 獄中討論◎生命內(nèi)涵 追求真理 肯定傳統(tǒng) 內(nèi)心之聲◎人格表現(xiàn) 理性與自由 信念與尊嚴 生死與超越◎結論:活出自己第六章 存在主義◎克爾凱郭爾 存在是選擇成為自己的可能性 人生三絕望 人生三階段◎尼采 上帝死了=重新估定一切價值 權力意志;超人 精神三變◎雅斯貝爾斯 界限狀況 剎那與永恒 密碼與超越界 四大圣哲◎海德格爾 存有與時間 從此有到存在 人的未來◎馬塞爾 是(Being)≠有(Having) 奧秘(Mystery)≠問題(Problem) 我與你(I-You)≠我與他(I-He) 人生=旅行的過程◎結論:保持開放的心胸面對人生第七章 荒謬之超越◎薩特 存在先于本質(zhì) 意識的空無化作用 薩特消極的人生觀◎加繆 與薩特之交往 思想關鍵:“荒謬” 荒謬的形態(tài) 以荒謬為出發(fā)點 加繆作品簡介◎結論:清楚自己的抉擇第八章 中國哲學的起源與特質(zhì)◎引言:中國有哲學嗎? 有文化必有哲學 中國古代的哲學流派◎中國哲學之起源 《尚書?洪范》:永恒哲學 《周易》:變化哲學◎中國哲學的特質(zhì) 以生命為中心的宇宙觀 以價值為中心的人生觀 存在與價值可以統(tǒng)合于超越界◎結論:使傳統(tǒng)智慧再現(xiàn)生機第九章 儒家的風格◎人文精神的覺醒 禮樂安定人間秩序◎人性向善論 向善而非本善 善:人與人之間適當關系之實現(xiàn)◎擇善固執(zhí)論 擇善的前提 擇善的方法 從擇善到固執(zhí) 固執(zhí)與變通◎儒家的價值觀 自我中心階段:生存與發(fā)展 人我互動階段:禮法與情義 超越自我階段:無私與至善◎結論:人生的橫向與縱向 孔子的一生:指向無限而圓滿的上升弧線第十章 道家的智慧◎儒家與道家的差異 儒家承先啟后,道家具革命性格 儒家以人為本位,道家超越人類本位◎老子的道 道是一切的起始與歸宿 人間問題來自“知” 超越外在限制,向內(nèi)探求 老子的三寶◎莊子的逍遙 超越的智慧◎莊子與惠施的交往 氣化一元論 處世態(tài)度:外化而內(nèi)不化◎結論:以儒道思想作為生活準則第十一章 藝術與審美◎藝術家的界定 以直接的途徑,展現(xiàn)新形式與新象征 表達某種集體潛意識,使個人可以過渡到人類 有如雷達觀測站,對人類文化的病征提出預警 在人神之間掙扎,以創(chuàng)造力反叛死亡 藝術家的困境 藝術家是人類的瑰寶◎創(chuàng)造力與潛意識遭遇實在界:主客融合的忘我之境 洞見闖入意識領域 創(chuàng)意往往在意識轉換之剎那展現(xiàn)◎藝術之審美效果 表現(xiàn)感情甚于模仿自然 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目的性的結構 不只是情感的宣泄或凈化,而是升華 通往自由之路,恢復完整生命◎結論:透過藝術了解生命第十二章 宗教與永恒◎對宗教之批判 自然科學主義:無對象可言 社會學主義:社會之工具 心理學主義:心理上的拐杖 語言學:無意義的空話◎從信仰出發(fā) 信仰是人與超越力量之間的關系 超越力量的表現(xiàn):超越者、超越界 宗教是信仰的體現(xiàn) 信仰是內(nèi)心的超越力量◎宗教的條件 教義 儀式 戒律 傳教團體 學理 小結◎宗教之高級與低級 人性不完美 對罪惡的反抗 對痛苦的態(tài)度◎迷信的特色 出于恐懼 崇拜個人 增強欲望 迎合世俗價值◎結論:觀想永恒的奧秘第十三章 教育與自我◎教育是風格的培養(yǎng) 教育的三階段 教育就是自我的要求◎人生四大領域 群體 自我 自然界 超越界◎教育與自我生命的發(fā)展 自我認識 自我定位 自我成長 自我超越◎結論:活在當下,珍惜高峰經(jīng)驗第十四章 文化的視野◎文化之界定 異于自然 形成傳統(tǒng) 自為中心 生命周期◎文化之內(nèi)涵(結構) 器物層次 制度層次 理念層次◎現(xiàn)代人的考驗 天文學革命 生物學革命 心理學革命 資訊化革命 基因學革命 回溯傳統(tǒng),因應挑戰(zhàn)◎中華文化的理念 儒家的人性論 道家的自然觀 儒道皆有超越界◎結論:文化的未來展望 多元化與全球化 各文化基本理念的溝通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哲學是什么 對一般人而言,“哲學”是一個既抽象又空洞的詞匯。有些人笑稱,所謂的哲學家,就是整天在一間漆黑的屋子里尋找一只黑貓的人。亦即,他所說的一切全憑個人想象。而無法證明到底有沒有這樣一只貓:也有人抱怨,哲學是把簡單的東西說得很復雜,把你原本懂的事情說成你不懂。然而,真的是如此嗎?在開宗明義的第一章要特別說明,這種一般的觀念是不正確的。 到圖書館查看資料。必須根據(jù)書目編號,這時會發(fā)現(xiàn)編號“0”代表總類,也就是辭典、百科全書之類的工具書;編號“1”則是哲學類。為什么哲學會被排在第一號呢?這是因為在西方的學術傳統(tǒng)里,早就界定了哲學的作用,認為哲學具有基礎性與整合性。既能為一切知識奠基。又能統(tǒng)合所有的知識?! ∪祟惖慕?jīng)驗是多樣而分散的,尤其為了深入了解的需要,往往只能分工而不能合作。然而,入的生命是完整的。我們總是希望對任何事物都有一個整體的了解。以便可以作正確的抉擇。 “博士學位”的英文是Ph.D.Ph.D.就是Doctor of Philosophy,也就是“哲學博士”,表示任何一門專業(yè)的學科。學到最后所抵達的境界都是哲學的層次。 若要了解上面所說的是否合理,就要進一步思考:“到底什么是哲學?學了哲學之后對人生又有什么幫助?” 定義:哲學原意是“愛智” 哲學的英文叫做Philosophy,這個字源于希臘文,是由希臘文中Philia和Sophia這兩個字所合成的,意思是“愛智”——愛好智慧?! ∠ED文之“愛”與“智” Sophia是“智慧”的意思。幾年前有一本暢銷書,叫做《蘇菲的世界》(Sophies World),Sophie這個字就是源自Sophia,有些女孩喜歡把英文名字取做Sophia。代表對智慧有一種向往?! ?ldquo;愛”這個字在希臘文中有三種不同的寫法,以Philia、Eros、Agape三個字為代表,分別指涉三種不同的情懷。一般人比較熟悉的應該是Eros其形容詞是erotic。中文一般翻譯為“情色”。 Eros是指“情愛”,代表一種出于本能的感性沖動及浪漫的情懷,它是人類與生俱有的。一個人有隋愛的欲望是正常的,因為若是沒有這種能力。兩性就不可能結合并且繁衍后代。Philia則是“友愛”,它和Philos是同一個字根。第三種愛叫做Agape,代表了‘博愛”,也就是宗教里面所講的無私的愛?! ≡谥形睦?ldquo;愛”這個字,往往顯得浮泛,因此需要特別標明是友愛、情愛、博愛,或者是親子之愛、夫妻之愛、家庭之愛、國家之愛等,借此加以分別。在希臘文中則是直接使用不同的字,以避免讓“愛”這個字混淆了,因為愛有很多種,譬如:有些人為了愛,可以犧牲奉獻;有些人為了愛,執(zhí)著到要去殺人或自殺;也有些人為了愛,達成自我實現(xiàn)。 哲學所談論的“愛”,重點在于“友愛”。友愛是溫和而理性的,從互相欣賞與尊重開始。進而彼此砥礪,一起走上人生的路。換句話說。一個人在愛好智慧的時候,并不是一種Eros,好像男歡女愛一般,狂熱到不能靜止。也不是Agape那種泛愛一切、沒有任何差等的博愛,而是Philia,一種溫和而理性的友愛,使我們對愛智要保持心靈開放那么,什么是“愛智”?在此要指出一個原則,即“愛好智慧不等于擁有智慧”?! ∠ED時代有一派學者,自稱為“辯士學派”(Sophists),相信自己擁有智慧。年長的人由于見多識廣,可以教導別人,因此很容易擺出一種姿態(tài),讓年輕人覺得他好像很有學問,能夠提供所有問題的答案,其實他們未必是真正的智者或愛好智慧的人。因為愛好智慧代表的是一種追求的過程,而這個過程的特色就是一直保持心靈的開放?! ≌軐W稱為愛智,所強調(diào)的是“過程”,要不停地質(zhì)疑與詢問,永遠在等待著接受驚訝(wonder)?! ∠ED時代有一句話說:“哲學起源于驚訝。”這個世界充滿了變化。然而,這些不停在變化的東西。卻還能夠繼續(xù)存在著,這難道不是一件值得驚訝的事嗎?變化代表有生有滅。亦即本身應該是缺乏實在性的。但它居然能夠持續(xù)存在,這是一件奇妙的事情。因此人們要試著問:“到底‘存在’是什么,真正的智慧來自生命的試煉在希臘人的想法中,智慧是“屬靈的”(spirtual)、屬于神明的。人因為是身心合一的。而身體是一個物質(zhì),有重量、有惰性。例如,有時候我們希望自己能夠早起,卻怎樣也爬不起來,這時候會覺得身體實在是自己最大的敵人。身體如此沉重,就是因為它是物質(zhì),所以有惰性。又有時候我們很愿意幫助別人,這代表心靈上的美好,卻可能因為需要花時間、花力氣,所以懶得行動。由此可知,人類的身體是軟弱的,會妨礙人類擁有智慧。 那么如何才能擁有智慧呢?柏拉圖(platO,公元前427-前347)曾說:“哲學就是練習死亡。”當然,這不是要我們?nèi)プ詺?。所謂的“練習死亡”,是要練習減少身體的控制程度。亦即要讓身體的惰性無法對個人產(chǎn)生影響力,就好像死亡一樣。如此,才能讓心靈自由地追求智慧?! ∥鞣綇娬{(diào)“愛好智慧”是靈性上的追求,的確有其道理。人到了最后要離開世界時,應該檢視自我,是不是全面降低了身體的影響程度,而讓心靈完全自由地翱翔予永恒真實的領域。如果達到這種境界,就代表這個人的生命已經(jīng)度過了各種試煉,取得最后的成全?! ∶總€人都需要哲學 有人說,人生就像在求學,要努力修行,最后可以得到解脫,否則人生的辛苦有什么必要性呢?舉例來說,人為什么要讀書?讀書的目的難道是為了讀更多的書嗎?當然不是。讀書的目的是要讓我們的人生減少各種不必要的困擾?! ≡凇秴问洗呵铩返挠涊d中,有一個人叫做寧越,他十幾歲時開始替別人做工,每天從早做到晚非常辛苦,工資卻僅夠維持溫飽。他眼看著一生這樣下去毫無希望。于是請教一位朋友,怎么做才能擺脫這種痛苦的人生。這位朋友告訴他,如果愿意讀書,三十年之后可以免除這種痛苦。寧越聽了。從此每天夜以繼日地讀書,十五年之后變得很有學問,有個貴族請他當家教,生活就此改觀。 這個故事當然是一個特例,因為大多數(shù)的人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老早忘了自己曾經(jīng)立過什么志向。然而,這也說明了,一個入如果有高度的自制能力,就可以擺脫身體的惰性與軟弱,讓心靈更為自由。人的本質(zhì)在于心靈,因為身體會老化,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避免。如果要依靠身體,只會一步步走向墳墓,一點希望都沒有。相反,如果了解入的本質(zhì)在于心靈世界。那么不管身體如何變化,心靈都有另外一個可以翱翔的天空?! ∪绱苏f來,哲學對于每個人而富都是必需的,因為人類天性之中就有一種哲學的傾向——每個人內(nèi)心都希望自由,能夠做自己,擺脫各種限制與壓力,越來越感受到作為一個人的喜悅。那么如何才能達到這種境界?要愛好智慧。愛好智慧就是從事哲學思維,它像人生的照明燈,讓我們知道該往哪里走。研究哲學的基本習慣:凡事保持好奇有一部日本電影叫做《催眠》,敘述幾個角色在不知不覺中被催眠了,然后在受制的情況下接受指示,做出許多平常無法思議的事。很多時候我們是被催眠的,廣告的作用就是一種催眠的過程。有一句廣告臺詞說:“你在看我嗎?你可以再靠近一點!”事實上,當你電視看久了之后,真的走近一點去看,最后就會像被催眠一般,覺得好像活著就應該要像電視中的人一樣,學這些人用一樣的商品,否則就會活不下去,于是你變成了一個商品流通站,不斷地去消費及使用這些商品?! ∵@種催眠作用在一個社會中可能形成一種集體潛意識。譬如我們從小開始,在不知不覺之中就被灌輸了許多觀念。我們往往認為這些觀念是對的、沒有問題的。但是卻從來沒有仔細反省過。事實上,一個人如果要研究哲學,就必須養(yǎng)成一種習慣,就是對任何事情都要覺得好奇,這樣才能讓自己重新出發(fā)。 哲學性的思維:理性的反省 經(jīng)驗本身雖然像是一個豐富的寶庫,其實里面的東西好壞都有,良莠不齊。就好像黃河之水一樣,看起來浩浩蕩蕩,事實上挾泥沙以俱下。這時就需要依靠理性來對自己的經(jīng)驗做一個反省。當用理性反省經(jīng)驗的時候,才是真正清醒的時刻。而平常在經(jīng)驗的過程之中(如趕車、買東西、和別人通電話等),則恐怕是身不由己的,因為有許多外在的因素會引導我們朝著某個方向去行動,去生活。 人會有各種好的與不好的經(jīng)驗,這是很自然的,已經(jīng)發(fā)生了,后悔也沒用。然而,重要的是,必須以理性去思考這些經(jīng)驗。能夠靜下來思考。對于一個人的生命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這也可以說是人生開始轉變的關鍵。我們常說“在生命轉彎的地方”,思考能夠讓一個人找到生命中轉彎的機會。 當一個人在思考時,代表理性開始運作了,因此他在當下這一刻是清醒的。這也可以說是“我思,故我在”。人思考的時候正是在把經(jīng)驗整合起來,然后問自己:“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我?我應該是什么樣子?”在說到“我應該是什么樣子”的時候,代表自己曾經(jīng)做過許多不該做的事。正由于有過這些不應該的行為,所以才會知道什么是應該。換句話說。一個人如果沒有負面的體驗,就很難對正面有所理解?! ‘斎?,理性思考有時候是很困難的,我們常會覺得有些問題“剪不斷,理還亂”,因此到最后干脆不想。在《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這部電影中。郝思嘉在經(jīng)過了許多災難之后。最后靠在門邊只說了一句話:“明天再說吧!”她之所以會這么說。就是因為實在想不清楚。不知道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復雜的事情發(fā)生?! 〉嬲美硇运伎冀?jīng)驗之后,就能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做,知道哪一種人生更為理想,也更適合自己。理想代表針對未來,哲學的思考就是要讓入能夠在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個時間向度中連貫起來。讓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當下那片片斷斷、剎那生滅的過程中而已。對哲學的基本描述哲學可以用三句話來描述:一、哲學就是培養(yǎng)智慧;二、哲學就是發(fā)現(xiàn)真理;三、哲學就是印證價值。“智慧”、“真理”與“價值”是令人向往的三個名詞,但更重要的是,必須設法真正了解它們的內(nèi)涵?! ∨囵B(yǎng)智慧 詩人艾略特(Eliot,1888——1965)在一首詩中寫著:“我們在資訊里面失去的知識,到哪里去了?我們在知識里面失去的智慧,到哪里去了?”資訊是現(xiàn)代入每天都會接觸到的,譬如常常上網(wǎng)去尋找一些資訊,借此可以認識許多東西。再舉個例子來說,臺灣“9?21”大地震的時候,有些人是從打電話回來的海外親友那里得知地震幾級,震中在什么地方等。這是因為在海外的入看到媒體的報道,知道中國臺灣地震的資訊,相反,在地震區(qū)的人反而因為停電,一時之間無法得到任何訊息,陷入一片漆黑之中。這是一個很有趣也很荒謬的現(xiàn)象,顯示出了資訊的重要?! ‘斎?,資訊也有不重要的地方,因為它實在太多了,并且隨時都在改變,最后變得和垃圾沒有兩樣。正因為如此,所以人類需要知識?! ≈R的特色是針對某一個專門領域所作的研究,譬如天文學是專門研究天文,物理學是專門研究物理。同樣的道理,其他的學科也各有本身專門的領域。知識是一種專業(yè)的、對部分的深入了解,因此也造就了社會上的許多專家。所謂的專家就是指對于某種知識作過專門的研究。成為這方面特定的人才。 然而,專家難免是比較狹隘的,所以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說過一句話:“專家只是訓練有素的狗。”這句話的用意并不在罵人,而是要提醒我們,不要只是做一個專家,還要設法透過自己的知識進一步體驗到智慧。 那么,究竟什么是智慧?又該如何培養(yǎng)智慧? 我們?nèi)粘I钪饕且揽扛泄?,譬如:看到什么,聽到什么,感覺如何等。然而,感覺是不可靠的,舉例來說,如果把筷子放到水中,看起來會是彎的,但事實上它是直的;注視鐵軌的時候,會覺得鐵軌在遠處交叉,但事實上鐵軌并沒有交叉。由此可知,感覺與理智是有差距的,有時候人們所看到的。與實際上用理性去了解及勘察的結果大不相同?! ∮纱丝磥怼H藗兯械母杏X其實都是相對的。就以冷熱來說。同樣的一個溫度,如果你是從北極來的話,會覺得很熱;相反,如果是從非洲來的話,可能就覺得已經(jīng)夠冷了。正由于感覺是相對而不可靠的,并且容易產(chǎn)生錯誤,所以人活在世界上不能只靠感覺生活。一個人如果只憑感覺生活,那么他的生活等于是毫無可靠的保障。隨時充滿著變化的危險。知識能夠讓我們對某些方面有明確的了解。古時候的人缺乏知識,所以看到打雷閃電就去拜神,發(fā)生了旱災就殺牛祭祀。希望老天能夠降雨。如果殺到第三頭牛。正好開始下雨,那么從此以后只要是旱災就要殺三頭牛。之所以會有這種行為,就是因為缺乏知識。我們?nèi)绻兄R,就會通過知識來掌握周圍的生活環(huán)境,讓自己的心靈不至于陷入盲目的猜疑之中?! ?ldquo;智慧”有兩點特色:“完整”與“根本”?! 。ㄒ唬┩暾 ≡S多人覺得高考沒考好。或是填志愿的時候選錯系,就好像一輩子都沒有希望了。事實上。這種“一試定終身”的想法是不對的,如果我們把某一階段的成敗,作為整個生命的成敗,那不過是一種借口而已。許多高考失敗的人到最后還是成功了;也有人一輩子沒經(jīng)過高考,只讀到小學或中學畢業(yè),照樣可以成功。生命是完整的,我們在一個地方失敗,正好在男一個地方有了反省的機會,借此能夠有所改善:相反,一個人如果從小到大都是一帆風順,可能反而沒有太多反省的機會。 所謂完整,代表把生命視為一個整體。因此對任何事情成敗得失的判斷。都不能只看某一點,而要考量整體生命。如此一來,才能夠在面臨挫折的時候,很快地重新振作,重新出發(fā),以及在得意的時候有所收斂?! 。ǘ└尽 ?hellip;…
編輯推薦
★周國平強力推薦并作序?! 秫P凰衛(wèi)視“國學天空”主講專家、影響全球華人的哲普大師傅佩榮教授之經(jīng)典代表作,凝聚其中西貫通、儒道會通的思想精華?! 锝衲晖瞥鼍b珍藏本,隨《哲學與人生》并送傅教授精彩演講《活出儒道的人生智慧》DVD一片。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