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3 出版社:上海三聯(lián)書店 作者:上海市檔案館 頁數(shù):362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根據(jù)《上海檔案史料研究》的編輯宗旨,圍繞“近代城市發(fā)展與社會轉型”主題,在上海史研究范疇以內,從“近代城市發(fā)展與社會轉型”學術研討會的59篇論文中選取了21篇編輯出版。這21篇論文的作者大多是各高校及科研單位的專家學者。本專輯設有“城市發(fā)展與政治”、“城市空間與文化”、“社會變遷與群體”、“工商金融及比較”四個欄目。
書籍目錄
城市發(fā)展與政治 近代西方市制的引入與近代中國城市制度的轉型 傳統(tǒng)城市與通商口岸:特征、轉型及比較 上海與辛亥議和 19世紀末上海兩次小車夫抗捐事件歷史考察 1927—1931年上海華界稅收風潮述略城市空間與文化 西餐引入與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空間的開拓 模特兒事件:1920年代上海尊孔派的一場圍攻 建國初期上海停映美國電影之研究 電影與傳媒——以近代上海電影雜志為例社會變遷與群體 上海石庫門述論 租界上海與日本居留民社會 1930年代上海工人生活水平與狀況的調查及分析 城市特殊群體社會救助制度的歷史考察——以上海人力車夫互助會為例 上海福建人的群體結構與特點 晚清上海乞丐初探工商金融及比較 金融擴散中的區(qū)位差異——以近代上海、漢口、重慶三地華資銀行業(yè)的發(fā)展為例 開埠初期上海的國際貿(mào)易與匯兌 國貨品牌與近代上海商業(yè)文化——以麗新紡織品商標畫為例 近代珠三角與長三角地區(qū)繅絲工業(yè)之比較 維護商業(yè)誠信的制度化探索——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同業(yè)公會業(yè)規(guī)芻議 國際博覽會與上海(江浙皖)絲廠繭業(yè)總公所(1910—1928年)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二、近代西方市制的引入對中國城市發(fā)展的影響近代西方市制的引入使中國的城市管理制度有了根本性的轉變,同時也使人們對現(xiàn)代城市有了更深入的認識,認為“都市‘是一個社會的力量與文明最高度的集中點’,在都市里,‘人類生活各方面的光芒以此為焦點,并且因其高度集中而益增效用與重要’”。①這對城市的近代化轉型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城市的各項事業(yè)都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城市的功能逐漸健全,城市的吸引力和輻射力大大增強,逐漸成為經(jīng)濟、政治、文化、教育的中心。第一,西方近代市制的引入,促進了城市在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近代轉型。近代市制被引入后,城市建立了具有現(xiàn)代意義上的城市管理組織,組建市政府和市議會,組成較為完善的分權式城市管理組織,并在市民中問選舉城市的管理者。雖然這種制度在實際運行中并未完全實施,但是這種民主管理的體制在法律上得以確立,使民主管理的觀念首先在城市傳播,也使城市成為近代中國第一個民主試驗區(qū)。民主管理城市的制度需要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市民參與,這就要求“群體必須受教育,中國年輕人要成為模范市民。在這一教育活動當中,學校是主要的媒介體,通過學校的作用反復灌輸新的行為舉止,培養(yǎng)政治和愛國意識,產(chǎn)生新民”。②各市政府大力興辦教育,創(chuàng)辦和改造了很多學校,建立了比較完善的近代教育體系。以小學教育而言,如南京,1938年“計有完全小學十三所,初級小學十二所,分校一所,共有一百二十學級,男女生五千八百四十六人”。③如杭州,1937年公立幼兒園5所,共有學生261人,私立幼兒園9所,共有學生316人。
編輯推薦
《近代城市發(fā)展與社會轉型:上海檔案史料研究》由上海三聯(lián)書店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