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的哲學戲劇

出版時間:2003-12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作者:劉小楓,陳少明主編  頁數:378  字數:323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文錄感得自Proclus(410-485)T 和施特勞斯,坦根本意圖在于回應我的兄長林國基4年前提交北京大學政治學系的博士論文《神義論語境中的社會契約論傳統》。該論文以其魔鬼般魅惑的結論“人義即神義”主宰了我4年的思考,是我的燈塔,也是我備感怒役的陰影,提示了人走向神的另一條路:政治。有別于“祈禱”的“政治”,正是柏拉圖-邁蒙尼德-馬基雅維利-斯賓諾莎-施特勞斯孜孜以求的立法先知的技藝,它或隱或顯地縱貫古今,守衛(wèi)著神的天堂禁地,在人間羅織“法”網,讓一群特殊動物在政治中且只能在政治中成人。    本藍本是2002年春提交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巴門尼德篇》研討課的報告,指導教授是Joseph Cropsey,由我的兄弟林國榮譯成中文,他添加了若干注腳,粗野狀直如其人,幾似“日耳曼尼亞”森林里的戰(zhàn)馬開進愛利亞哲人精致的閣樓,不倫不類,有辱斯“文”?!獡f他正迷醉于塔西陀,那個洞察人類的羅馬人。“文”、“野”之爭斗不正是目下人類的永恒事務嗎?“哲學”不正是要成為“政治的”后方可成就其“探究整全”的許諾嗎?鑒于若究“如若一生”則一是什么?”若的老巴門尼德竟也為他的祖國人民立過大法,我決定保留林老三的野蠻注腳。

書籍目錄

論題 柏拉圖的哲學戲劇   哲學朝“圣”的未完戲?。謬鴺s譯)     ——《巴門尼德篇》劇情初步分析   克力同和蘇格拉底     ——論《斐多》的文學特征及其哲學后遺癥   柏拉圖《第七封信》的結構與主題 經典文本研究   東亞儒家詮釋學的一種類型      ——伊藤仁齋對《論語》的解釋   《中庸》的不同解釋及其意義       ——鄭、孔、呂、朱諸家注疏的比較研究   王陽明“四句教”的三次辯難及其詮釋學意蘊   《創(chuàng)世紀》釋義(林國榮譯 張憲校)   盧梭《論不平等》的修辭和意圖(朱雁冰譯) 思想史發(fā)微   性分:符合名教的自然      ——論郭象對《莊子》的解讀   朱元璋時期的《孟子節(jié)文》事件   但丁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位置(朱振宇譯)      ——論但丁的《帝制論》與《神曲·煉獄篇》   國家理論中的亞當(林國基譯 張憲校)       ——在海德堡歷史—哲學協會上的報告 書評   尼采“敵基督”的身位在哪里?     ——讀《敵啟蒙——尼采與基督教思想》   特洛爾奇的《基督教的絕對性與宗教歷史》(紀琨譯)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柏拉圖的哲學戲劇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