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義之前的自由

出版時間:2004-12  出版社:上海三聯(lián)書店  作者:昆廷·斯金納  頁數(shù):156  字數(shù):120000  譯者:李宏圖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為英國劍橋大學歷史系教授昆廷·斯金納在榮升為劍橋大學欽定近代史講座教授時所作的演講,經(jīng)整理修改后出版的。本書是世界頂尖級有歷史學家最重要的學術貢獻,作者捍衛(wèi)和發(fā)展了思想史研究的內(nèi)在特性、目的和目標。在書中,作者通過研究17世紀英國思想家們對“自由”的論述,闡釋了“自由”的含義,這種理解完全不同于伯林所提出的自由的概念,因而成為當前學術界最新和最具影響的觀點,并被學術界廣為引用。同時,也在這一思想史的個案研究中,作者再次闡發(fā)了其對思想史研究方法論的理解,進一步捍衛(wèi)和深化了劍橋?qū)W派的理論和方法。

書籍目錄

前言  一 自由國家的新羅馬法理論  二 自由國家和個人自由  三 自由與歷史學家參考書目索引譯后記:在歷史中找尋自由的定義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自由主義之前的自由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本書是作者研究17世紀英國自由思想理論的著作,由于那些思想家以《羅馬法》展開對人的自由概念的研究,所以被作者稱為新羅馬自由理論。本書可以歸為三個主要問題:一、對于19世紀以來“自由主義”對自由的定義,特別是“消極自由”的定義被現(xiàn)在人廣泛接受,作者提出了新羅馬自由理論的自由:只有保持獨立、不依從,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只要與權力所有者存在依附關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因此只有權力歸屬人民的共和國,才能保證個人的自由。二、作者提出了思想史家的作用:將被大眾廣為接受的詞語還原到歷史的語境中,不僅關注經(jīng)典,更要關注形成話語的社會文化大環(huán)境。最終由讀者自己評判。三、譯者李宏圖先生對文章背景作了很有幫助的譯后記。本書篇幅不大,內(nèi)容卻很豐富,值得細讀。唯一遺憾就是有一些印刷錯誤。
  •   當下太多的詞匯被賦予政治正確的含義,造成認識上的混亂,還自由以本來的意義,重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