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文學

出版時間:1997-03  出版社:三聯(lián)書店上海分店  作者:周憲  
Tag標簽:無  

作者簡介

周 憲,男,1954年生于江蘇南京。先后畢業(yè)于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文學學士),北京大學哲學系美學專業(yè)(哲學碩士),南京大學中文戲劇學專業(yè)(文學博士)。現(xiàn)任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校長助理。曾赴韓國、新加坡等國講學,赴意大利作合作研究。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理事,教育部文科研究基地“文藝學研究中心” (北京師范大學)學術(shù)委員。主要學術(shù)興趣集中在文化研究,美學和文藝學研究等方面。

書籍目錄

目錄
自序
導論 文學與文學觀
第一章 文學的心理哲學
第一節(jié) 認同性自我批判
一 看待人生的兩種方式
二 從外在社會批判走向內(nèi)在自我批判
第二節(jié) 內(nèi)心困惑
一 內(nèi)心困惑是藝術(shù)發(fā)現(xiàn)的動力
二 懼怕還是投入內(nèi)心困惑?
第三節(jié) 焦慮性體驗
一 焦慮體驗與文學
二 焦慮的心理學說明
第四節(jié) 超越感與挫折感
一 超越感
二 挫折感
第二章 文學的語言哲學
第一節(jié) 從語言學到詩學
一 語言是工具抑或人之存在的條件?
二 科學語言、日常語言與詩的語言
第二節(jié) 從語言到話語
一 語言與話語
二 詩的話語
第三節(jié) 詩的話語――主體與世界溝通的橋梁
一 語言的中介性
二 作為實在世界替代的詩的話語
三 詩的話語與形式
第四節(jié) 詩的話語――世界可能性的發(fā)現(xiàn)
一 從替代到探索
二 世界可能性的探索與發(fā)現(xiàn)
第五節(jié) 詩的話語――主體間的對話
一 詩的話語的主體間性
二 詩的話語的意義及其解釋
第六節(jié) 詩的話語――文化批判力量
一 話語行為與承諾
二 話語的兩面――霸權(quán)與顛覆
三 話語的文化批判力量
第三章 文學的歷史哲學
第一節(jié) 歷史、史學與文學
一 歷史與人
二 史實的歷史與符號的歷史
三 作為“史家”的作家
四 作為“歷史備忘錄”的文學文本
五 作為歷史重建的閱讀
第二節(jié) 文學中的時間性與歷史感
一 文學的時間性與歷史的時間性
二 文學的時間性與歷史感的關(guān)系之一
――現(xiàn)在與過去的歷史對話
三 文學的時間性與歷史感的關(guān)系之二
――現(xiàn)在性與互文性
四 文學的時間性與歷史感的關(guān)系之三
――故事時間、結(jié)構(gòu)時間與時間的歷史體驗
五 文學的時間性與歷史感的關(guān)系之四
――讀者的歷史重建
第三節(jié) 文學史與歷史思維
一 精神史與風格史――文學史作為一般精神史或
特殊歷史類型的悖論
二 形式史與社會學史
――文學史自律與他律的悖論
三 接受史與新歷史主義――歷史解釋中過去視界
與現(xiàn)代視界的悖論
第四章 文學的哲學
第一節(jié) 作為意識形態(tài)的文學
一 文學與意識形態(tài)
二 文學、意識形態(tài)與生產(chǎn)
三 文學作為意識形態(tài)的生產(chǎn)
四 文學作為批判性意識形態(tài)話語的生產(chǎn)
第二節(jié) 作為倫理學的文學
一 文學與道德
二 作家的道德承諾與道德關(guān)注
三 文本的道德內(nèi)涵與審美品質(zhì)
四 讀者與作家的道德對話
第三節(jié) 作為形而上學的文學
一 文學形而上學的必然性
二 體驗與形而上學
三 通向形而上學的藝術(shù)符號
四 審美觀照與形而上學
結(jié)語 沒有終結(jié)的文化哲學思考
主要參考文獻
西語人名索引
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超越文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