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珠穆朗瑪

出版時間:2005-11  出版社:甘肅科學技術(shù)  作者:康世昌  頁數(shù):176  字數(shù):184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屹立于喜馬拉雅山脈中段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以下簡稱“珠峰”),因其獨特的自然地理條件、復雜的地質(zhì)構(gòu)造和舉世無雙的高度,有著極為重要的科學意義,為世界各國的科研工作者所注目。珠峰地區(qū)的登山和科學考察活動始于1921年,但早期的科學考察資料比較零散。自1959年我國先后對珠峰地區(qū)進行了3次較為系統(tǒng)的多學科的綜合考察,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為該地區(qū)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最近十幾年來珠峰地區(qū)開展的冰芯、冰川變化、大氣等多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對珠峰地區(qū)的認識在不斷加深。然而,在全球近20年來的急劇增溫背景下珠峰地區(qū)的環(huán)境變化仍是目前急需研究的項目之一。珠峰地區(qū)的科學研究不僅能夠深刻理解該地區(qū)獨特地域單元對全球變化的響應,也是揭示人類活動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過程的重要途徑。  喜馬拉雅山脈長2500千米、高6000米、總面積達40萬平方千米,占青藏高原總面積的六分之一,是高原隆升和大型山地的典型代表,同時也是青藏高原特殊大氣過程中集中表現(xiàn)的典型區(qū)域。屹立于喜馬拉雅山脈段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1985年測量高度為海拔8848.13米,因其獨特的自然地理條件、復雜的地質(zhì)構(gòu)造和舉世無雙的高度,有著極為重要的科學意義。    2005年珠峰科考活動為新世紀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綜合科學考察,分別對大氣物理、大氣化學、冰川及水文、生態(tài)與環(huán)境、珠峰高度變化歷史進行研究??瓶缄犼爢T首次上到了7200米的高度,對垂直高度從海拔800米至7200米、面積達4萬多平方千米的區(qū)域進行了研究,采集了大氣、河水、湖水、雪冰、巖石、氣溶膠、植物、人類毛發(fā)等樣品近2000個,其中包括非常珍貴的珠峰峰頂?shù)膸r石和雪樣以及3支20多米長的冰芯。獲得的樣品和資料將為深入研究珠峰地區(qū)的環(huán)境變化奠定基礎(chǔ)。    此次珠峰科考活動,絕大部分年輕的科考隊員是第一次來到青藏高原,第一次“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高海拔記錄。對于長期在城市生活的人來說,第一次參加科學考察,特別是青藏高原這種極端環(huán)境下的科考活動,感觸總是很多,也不斷的有新鮮事發(fā)生。劉勇勤等同學的日記比較細致地描述了科考中自己的感受和點點滴滴的小事,讀起來頗有新意。30多年來的青藏高原科學研究,凝聚了幾代人的心血和汗水,無數(shù)人默默的把自己一生最美好的時光留在了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值得慶幸的是年輕一代的青藏科研工作者繼承了老一輩科學家吃苦和奉獻的精神。希冀《走進珠穆朗瑪》的出版能讓讀者對青藏高原的科學考察有一些了解,更希望能激發(fā)讀者,特別是青少年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熱愛青藏高原的激情。

作者簡介

康世昌,1969年1月生,甘肅隴西人,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2000~2003年在美國進行博士后研究工作,現(xiàn)在中國科學青藏高原研究所工作,2005年珠峰科考隊隊長。主要從事青藏高原的冰川學及冰芯氣候環(huán)境記錄研究。近期是主要研究內(nèi)容包括青藏

書籍目錄

大氣物理與大氣化學冰川變化監(jiān)測生物多樣性及生態(tài)珠峰高度變化歷史研究2005珠峰地區(qū)綜合性科考研究目標及內(nèi)容 研究目標 研究內(nèi)容 考察日程概述 登山季節(jié)選擇 登山時間選擇劉勇勤考察日記 想要好好錘煉,盡快適應高原環(huán)境,盡快成為青藏高原上的雄鷹 如搓板一般,一路狂顛 我由先前的大呼小叫,到最后的無聲,再后來,便倒在后面沉沉地睡了過去 這些東西都是大口吐著氣在寫,滿腦子只有兩個字“痛苦”。但今晚也是最難過的,熬過今晚就是勝利 想想青藏線上走過多少科學家,他們也一定受過同樣的磨難,不都是為了青藏的科學研究事業(yè)嗎 美麗而神秘的珠峰,引無數(shù)英雄競爭折腰,使多少人向往珠峰并獻身于珠峰 劉老師和秦老師兩個科學家在大風中抬著鋼管趟著水,完全找不到文弱書生的樣子 昨夜我們見識了女神暴戾的一面,狂風大作,躺在小賬篷里,真擔心自己會和賬篷一起飛起 每天早上起來洗臉刷牙是要下些決心的,所有的東西都凍得硬邦邦的,老青藏們的經(jīng)驗是用消毒溫巾擦一下臉,剛開始不以為然,現(xiàn)在越來越覺得是個好主意 腿仿佛灌了千斤的鉛,每走一步都要動用意志去克服不想動的惰性 采樣需要戴著薄的無菌手套,手早凍得不行,但為了采樣防污染,連氣都不能呵 ……叢志遠考察日記仲雷考察日記附錄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書評珠峰高度在怎樣變化?珠峰如何影響全球氣候?珠峰植物如何垂直分布?珠峰變臉,全球變暖?  為揭開這些問題的謎底,一群青年學者,面對高山缺氧、極度寒冷,面對跌入冰隙,跌落冰崖的危險,在世界之巔演繹了一場精彩的人生傳奇。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走進珠穆朗瑪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