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與中西交通研究

出版時間:2002-9  出版社:甘肅教育出版社  作者:孫修身  頁數:187  字數:150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以敦煌這一中西交通的咽喉要沖為標本,借以管窺中國古代和西方交通的概貌。對古代中國和西方的文化、科技、經貿、人員的交流都多有論說,使千載之下的我們對當時中西古道的繁盛景象,有了較為生動、具體的了解。全書分為絲綢之路的命名及內涵,絲綢之路的開通,“四主”之說,象王國印度,唐和印度屬國的友誼,唐與馬主突厥的關系,唐蕃古道,絲綢之路上的行人,中印文化、科技的交流等九部分。

作者簡介

孫修身(1935-2000),河南省滎陽市人。1959年畢業(yè)與西北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yè)。長期從事敦煌文物的保護河敦煌學研究工作,曾任敦煌文物研究所保護組組長、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兼任西北大學、蘭州大學教授。研究領域涉及歷史、地理、考古、文獻、民族、宗教、

書籍目錄

序言第一章 絲綢之路的命名及內函第二章 絲綢之路的開通及河西方化圈的形成第三章 “四主”之說第四章 象王國印度第五章 唐和印度屬國的友誼 第一節(jié) 唐泥婆羅國的友好往來 第二節(jié) 唐和迦摩縷波國的交通第六章 唐與馬主突厥的關系第七章 唐蕃古道 第一節(jié) 吐蕃政權建立前的西藏 第二節(jié) 吐蕃王朝的建立 第三節(jié) 文成公主的唐蕃古道 第四節(jié) 唐蕃古道上的行人 第五節(jié) 吐蕃境內的主要交通道路第八章 絲綢之路上的行人 第一節(jié) 中國最早的譯經僧安世高 第二節(jié) 東晉高僧法顯和《佛國記》 第三節(jié) 從凡夫俗子到一代名僧的劉薩訶 第四節(jié) 班超、班勇在西域 第五節(jié) 建功異域的唐朝敕使王玄策第九章 中印文化、科技的交流 第一節(jié) 佛教和佛教藝術的交流 第二節(jié) 印度醫(yī)學對中國的影響 第三節(jié) 印度制糖法的傳來 第四節(jié) 印度七曜歷法的傳來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敦煌與中西交通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