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1 出版社:甘肅民族出版社 作者:貢保南杰 編 頁數(shù):211
內容概要
素有“小西藏”之稱的甘南拉卜楞,歷來是游方志士和文人墨客追尋的“香巴拉”,他們留下的足跡和墨跡不勝枚舉。直到今天,在這塊神奇美麗的地方,你仍能領略到藏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絢麗多彩。
面對拉卜楞文化,面對人類文明園地中這束獨放異彩的奇葩,我們既滿心榮耀,又忐忑不安。滿心榮耀,為的是祖輩留下的這筆豐厚文化遺產仍然生機勃勃、舉世矚目;忐忑不安,是因為在2l世紀人類邁人工業(yè)化、信息化時代,文化的交流、心靈的溝通尤為緊要,更好地繼承和發(fā)揚拉卜楞傳統(tǒng)文化,為時代服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神圣使命。
正因如此,在拉卜楞寺迎來建寺300周年之機,借助一套叢書、一本畫冊、一部電影、一場晚會、一組郵票、一部電視專題片、四張光碟來宣傳和展示拉卜楞文化獨特魅力的念頭,由心愿而動議,逐漸變得明朗且堅定起來。隨后,我們成立編委會,經過反復醞釀、討論,決定組織一批學養(yǎng)和文筆俱佳的學者、作家,集思廣益,通力合作,編纂出版一套挖掘拉卜楞文化資源、盤點拉卜楞文化珍寶、弘揚拉卜楞文化傳統(tǒng)的叢書,即《拉卜楞文化叢書》。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拉卜楞寺建成后,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創(chuàng)業(yè),逐漸成為安多地區(qū)最盛名、最具影響的宗教信仰中心、經濟文化中心、政教合一統(tǒng)治中心。前來朝香拜佛的、特資交流的、探親訪友的、政治及利益交往的等等,絡繹不絕,他們自然帶來了自己的影子——文化,“嘎爾”歌舞便在更大的空間、更多的時間、更多的場合中得到了傳播、宏揚、補充、完善。成為這一地區(qū)歌舞藝術的符號集散基地?!案聽枴备栉璋l(fā)祥于何地,什么年代,至今沒有見到任何文字記錄,這可能是它植根民間,自生自長。就像草原的野花,誰也沒有在意它什么時候破土含苞的,什么時候開花怒放的,只是鮮艷奪目,芳香撲鼻時才注意到它。因此,作為民間歌舞的“嘎爾”,它的生日已經無法考證,也不會登上文人雅士的筆墨之中,我們只能以源遠流長的模糊詞義來記錄它。它的發(fā)展軌跡自然是小集體創(chuàng)作,然后漣漪似地波開,從核心發(fā)祥地輻射開去,經過全民性的加工完善規(guī)范,形成新的特質,再次輻射開去。如此無限循環(huán),不斷升華提高,走進新的藝術層次。“嘎爾”歌舞的種類有多少,迄今未見到有人統(tǒng)計告示過具體數(shù)目。因為安多藏族聚居區(qū)幅員廣大,綿亙七八十萬平方公里,地理多樣復雜,有“一條山溝一種言,一塊地域一種風俗”的說法。地理不同文化背景也就不同,“嘎爾”歌舞的樣式、表演也就斑瀾多姿,難于一一廓清,說出個詳細數(shù)子。但從拉卜楞地區(qū)分布的情況看,“嘎爾”歌舞至少有四五十種,其中廣泛表演的約有三十種(這兒指的是不同歌舞曲牌和不同跳法)。它們主要是“阿克喬寧”(叔叔們請聽)、“瑪達爾令”、“贊廓香音”、“央熱哉”(再來要一次)、“索噦噦”、“阿吾措”(哥哥們)、“阿柔瑪”、“央強措”、“章羅哉”、“貢布來賽”、“喜恰熱阿瑪?shù)玫谩保ㄏ铲o尾巴一翹一翹)、“卡加當加央央羅廓哉”、“阿香措”(舅舅們)、“讓彭達尼格夏毛杰”(咱弟兄換帽玩)、“卡加夏茂廓”、“謝雅乙”、“撒拉拉索噦噦”、“夏瑪拉西貝”(母雞的翅膀)、“桑當達日”、“斯郎達吾”(西寧的馬兒)、“郭爾郭”、“賽勒瑪”,“桑卡曼爾羅哉”、“向格哉”(廣場上游戲)、“斯爾央格當卡那”、“阿朗藍”、“阿爾卓”……。上述這些“嘎爾”種類中,有的曲牌有著實質性內容,一目了然說明要表達的情感。有的則如漢文賦詞中的傳統(tǒng)曲牌“念奴嬌”、“滿江紅”、“菩薩蠻”等等,它只是一種調式,一種情緒化的傾向,歌詞則可自由填充,這也就為它的內容拓展提供了豐富廣大的舞臺。
媒體關注與評論
拉卜楞是集中展示雪域文明的窗口。正值建寺三百年之際,圖文并茂,如實介紹人文風情的《拉卜楞文化叢書》出版,對于了解這扇窗口,具有殊勝的意義?! 嘧R俱呈神奇佛土瑞應景,足顯吉兆祥海右旋象,詮述如此圣地力作叢,堪比飾項寶花君陀鬘。 ——賽倉·洛桑華丹《拉卜楞文化叢書》的問世,是弘揚民族文化的具體表現(xiàn),它對發(fā)展民族經濟,構建和諧社會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颠吋未搿独防阄幕瘏矔返某霭?,為光輝燦爛而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增添光彩,雄辯地證明了以藏傳佛教為載體的藏文化是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中堅強的一員?! 鯃?/pre>編輯推薦
《拉卜楞民間舞"卓"(插圖珍藏版)》挖掘、整理、拉卜楞民間歌舞,保護、傳承、拉卜楞文化遺產。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