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坤-大家精要

出版時間:2012-6  出版社:云南教育出版社  作者:柳向忠  頁數(shù):154  字數(shù):100000  

內容概要

《呂坤》是“大家精要”系列叢書之一,由柳向忠編著。 《呂坤》簡介:
呂坤(1536~1618),今河南寧陵縣人,明代中晚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從政二十余年,從地方知縣累官至巡撫,在朝官居刑部侍郎,卒后贈刑部尚書,以實政能為、剛介峭直著稱。早、晚年鄉(xiāng)居求學、講學、著述,學宗自得而多有創(chuàng)見,時人稱之得伊洛真?zhèn)?。一生求真務實,既長于憂世而實心實為,也勇于憤世而批判流弊,視學術與事功為一體,開實學經世之先風?!耙砸烈緸榧喝?,以社稷蒼生為己責”,仁民愛物、濟世行道,他的實政精神、實政措施為仕宦者之楷模。“不儒不道不禪,亦儒亦道亦禪”,
“我只是我”,體現(xiàn)了他實學理性的、獨立的精神以及批判的張力,近人梁啟超譽之為“新洛學”。

書籍目錄

引言
第1章 生于普通家世早年鄉(xiāng)居求學
一、家世與家庭
二、聰穎勤苦 有志于學
三、變革的時代:出仕
第2章 中年事功與學術并舉
一、 心系民生 實政濟世
二、深刻批判吏治腐敗,以救時要務為己任
三、直呈《憂危疏》
四、 學術交游 經世實學
第3章 晚年淡泊鄉(xiāng)居而心憂天下
一、呂坤與“妖書案”
二、身在江湖 心憂社稷
三、 交游論學 著書立說
第4章 哲學、倫理學思想
一、一氣流行道本自然
二、心性不二 理欲合一
三、內外兼修 真知力行
四、語體道之學 塑理想人格
第5章 政治、經濟思想
一、“以民為本” 的實政理論
二、“以社稷蒼生為己責”的濟世思想
第6章 “我只是我”:一介實儒的真精神
一、呂坤自評
二、賣學批判的 “真精神”
三、 后人評述及其影響

年譜
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第1章 生于普通家世 早年鄉(xiāng)居求學 萬歷二年秋季的某一天,時年39歲的呂坤告別家鄉(xiāng)寧陵, 踏上了他心儀已久的“以伊尹之所志為己任,以社稷蒼生為己 責”的人生旅途。讓我們也循著歷史的痕跡,從黃河古堤畔的 那個小縣城開始,去追述這位主人公在一個正經歷著風云莫 測、盛衰轉變的龐大帝國之中所思、所行的人生歷程。 一、家世與家庭 翻閱明嘉靖年間編修的《寧陵縣志》及《萬歷甲戌進士題 名碑錄》,其中記錄都將呂坤寫作“李坤”,這是因為一段頗為 詼諧的家世因緣而造成的。據呂坤所撰寫的《白纂墓志銘》與 《呂李姓原碑》中記述,他的先祖在宋元之前是洛陽的主戶。 元末其家族中有名黑廝者,是洛陽西部新安縣水南寨的菜農。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因為軍功被授予指揮官,但黑廝不 愿為官而沒有接受。太祖朱元璋很是贊賞,賜給了他花銀(成 色較純的銀子)一斤,當面寫下圣旨免除其家的賦稅徭役,使 其終身不納稅和服勞役,在圣旨的末尾寫上了“敕水南寨種菜 老李。欽此”字樣。黑廝辯駁錯寫了姓氏,太祖朱元璋拿起筆 想要更改,但筆端的墨汁落在了“李”字上,使字已無法再 改,索性扔下筆說:“就姓‘李’也沒什么妨礙。”黑廝無奈叩 頭起,遂以“李”為姓,二百年間不曾更改過,直至萬歷六年 (1578)呂坤在吏部任職時才上奏恢復了呂姓。 洪武三年(1370),呂坤的六世祖為了躲避兵亂,舉家遷 到了河南的寧陵縣,自此世居寧陵。呂坤為遷寧陵以來呂氏家 族的第六世孫。祖上為菜農,后改屬“匠籍”,大體上都屬于 普通勞動者,但呂家在當時鄉(xiāng)里算是一個頗為富有的家族。呂 坤父親曾自述其家有田地兩千畝,年收入可達五百石(若按明 代萬歷年間的一石約為94.4公斤算,相當于現(xiàn)在的4.72萬公 斤),就畝產而言算是廣種薄收了,但相對于呂坤父親所說的 “吾當古八口之家者二”來說,這已經能使妻子兒女們衣食無 憂,家仆也沒有受凍挨餓的了。即便有客人來,也有能力提供 相當好的飲食宴樂;對于往來受凍受餓而乞助于門前的人,也 能出自憐憫和體}血之心而給予一定的施舍和幫助。嘉靖十九年 (1540),呂坤五歲時,寧陵遭逢了大饑荒。我們可以從呂坤父 親后來的回憶中了解這一災荒慘相:災民們除糞和土不能吃 外,已經遍吃草木,使“草無遺葉,木無完膚”,甚至有父子、 夫妻相吃的“食人”慘相!以至于那些數(shù)不勝數(shù)因饑餓奔走四 方、呼號求食的人們都已面無人色,更無體力再行走,無聲氣 再呼喚,唯有僵臥在荒野里任風吹日曬,坐以待斃。呂坤曾遵 照父命寫《知足說自警》記錄下了這段往事以自我警示:并不 是什么上天厚此薄彼而使呂家免于這樣的災難,而是要力行克 勤克儉,厭棄奢華靡費,因為“天下之財自有定數(shù),我不富則 人不貧”,只求“吾有可以飽,可以暖者足矣”。由此可見,生 活在農村的呂坤,既能體恤人民生活的艱難,也秉承了父親教 誨,不炫目于富貴、奢華。盡管當時有富貴、貧賤之別并且被 視之為不可更改的“天理”,但倡導、追求過一種簡樸的、知 足的、常樂的平常生活是人的德性的自我選擇。 呂坤的父親名得勝,字壽官,別號近溪,又號漁隱閑翁。 《易·蒙》說:“蒙以養(yǎng)正,圣功也?!眳卫さ母赣H對兒童教育 及如何對其實施正確的教育方式都很重視,為此寫有《小兒 語》一書。他通過民間樂聞易懂的口語形式,使孩童們在歡呼 嬉笑之間學習和體會一些有利于身心教育的正確道理,也使孩 童時期的知識學習和德性養(yǎng)成有利于推己及人,可以讓每個人 終生去體認和受用。呂坤秉承父教也很重視兒童教育,后來呂 坤接受父親的建議做了進一步完善,寫成《續(xù)小兒語》。呂坤 的父親生性平直、恬淡,崇尚東晉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 見南山”和北宋林逋“吾志之所適,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貴 也,只覺青山綠水與我情相宜”的田園生活。呂父晚年簡居茅 舍,生活恬靜自然,喜好吟作南北詞曲;或攜酒騎驢訪友,每 到酒酣時便敲打酒器而歌,“浩浩兮兩間,人生斯世兮誰百年? 富貴兮耽尤,貧賤兮奔走于山之北海之南。幸余居富貴貧賤之 間兮樂盤桓”。呂坤的伯父呂官,是嘉靖十九年的貢生,曾任 河北省武邑縣主簿,主管一縣的糧稅和戶籍,但在任三天就隱 退回鄉(xiāng)。父輩這種不為功名、財利所累的品行和情操對呂坤從 政生涯和一生生活志趣都影響很深。  ……

編輯推薦

  呂坤,(1536~1618),今河南寧陵縣人,明代中晚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從政二十余年,從地方知縣累官至巡撫,在朝官居刑部侍郎,卒后贈刑部尚書,以實政能為、剛介峭直著稱?!秴卫ぁ罚ㄗ髡吡蛑遥┦恰洞蠹揖分械囊粌?,書中透過對呂坤的身世與環(huán)境、行跡和作品的分析,勾畫出他的思想發(fā)展,展示了他的心路歷程。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呂坤-大家精要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