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苦短欲望長

出版時間:2012-9  出版社:四川文藝出版社  作者:(法)帕特里克·拉佩爾  頁數(shù):303  字數(shù):210000  譯者:張俊豐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一個神秘美麗的年輕女人娜拉像蝴蝶般在巴黎和倫敦停留,她的兩個情人,生活在這兩個城市。
  她曾有過無數(shù)的情人,但這次,她同時深愛著已婚男人布萊里奧和美國人墨菲。
  她點燃了布萊里奧的欲火,也熄滅了他奄奄一息的婚姻。性愛比孤獨更讓他難以忍受,他已經(jīng)麻醉。
  她從墨菲身上卷走的不止是錢,他卻一直期盼她回到身邊。她的意志不可更改,她會在欺騙的路上越走越遠,而他的愛總是會捉住她。
  婚姻是無力的,那么愛情呢?
  愛是占有,那么占有是愛嗎?
  你愛某個人,你愛這個世界。當你無法愛另一個人,無法進入另一世界時,你也會傷心嗎?
  在薛定諤的貓的世界中,永遠都解不開的真相,讓欲望瘋狂。
  《人生苦短欲望長》是2010年法國重要書獎:女性文學獎——費米娜獎獲得者帕特里克·拉佩爾的獲獎作品。這是一本關于“愛的折磨”的書,以男性的視角來看待一個女人和兩個男人的戀情。兩位主人公,一個叫路易·布萊里奧,法國人,結了婚,生活在巴黎,另一個叫墨菲,美國人,沒結婚,生活在倫敦。兩個人愛上了同一個相當神秘的女人娜拉。女主人公娜拉對兩個男人都深深愛著,在倫敦時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再回巴黎,到了巴黎又覺得恐怕不會去倫敦了。對他們倆她不知道如何選擇,也不想選擇。不過她無所謂。她始終相信時光是可以倒置的。于是,她始終在兩個男人之間轉悠。經(jīng)常神秘出現(xiàn),神秘消失。這就苦了布萊里奧和墨菲:猶豫,等待,痛苦。故事情節(jié)雖簡單但框架搭建甚好,蒙太奇式手法讓碎裂的、有懸念的片段合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文中對愛情和婚姻進行的探討頗值得玩味,是一部典型的法國文藝愛情作品。

作者簡介

  帕特里克·拉佩爾(Patrick Lapeyre)
  法國當代著名作家。2010年憑借《人生苦短欲望長》獲得法國女性文學獎——費米娜獎。至今共有七部小說面世,包括《易怒的人》《有所作為的遲鈍》《茜茜,就是我》等,其2004年的作品《男人妹》獲得法國“網(wǎng)絡最佳圖書獎”。
  拉佩爾的雄心壯志是要做一個“生活的畫師”。他花費了五年時間來創(chuàng)作這部小說。他的夢想就是“要將一種透明的生命或者生活赤裸裸地擺放在我的讀者面前。就像玻璃工一樣,我要將生活中詩意的美變得如玻璃般清晰而透明?!?br />他想讓讀者的呼吸更加暢快淋漓,因為“一切是如此之美,還能讓人得到靈感去思考另一種美?!?/pre>

媒體關注與評論

  在這部小說中,作者為讀者精心演繹了一場愛情三角戀。從男性的角度出發(fā),他超乎尋常的用一種唯美的筆調(diào)浮雕般將愛情中的細節(jié)一一勾勒出來,有一種身臨其境、如看大片的感覺,時而悲傷,時而無奈,時而彷徨,時而釋然,有高潮,有放松?!  ▏妒澜鐖蟆贰   ”緯匀碌墓P調(diào),精巧的構思將“無望的愛”透明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斗▏x書周報》    這部小說是一部愛情的傷感曲,曲折而充滿懸念,但是又不乏幽默。等待與傷逝組成一組錯綜復雜的愛情圓舞曲。小說將欲望闡釋得淋漓盡致,如電影般形象而曲折,如命運般注定而難以改變?!  顿M加羅報》

編輯推薦

  一個讓男人奮不顧身的神秘女人,一段最傷感絕望的三角戀情!2010年法國最富想象力小說,世界最高女性文學獎,費米娜獎獲獎作品!  從未有一本小說如此深入窺探男性的隱秘內(nèi)心,比《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更好看!  一個人在猶豫,另一個人在等待,三個人都痛苦。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人生苦短欲望長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02條)

 
 

  •   《人生苦短欲望長》是2010年法國重要書獎:女性文學獎——費米娜獎獲得者帕特里克·拉佩爾的獲獎作品
  •   這是一本關于“愛的折磨”的書,以男性的視角來看待一個女人和兩個男人的戀情。
  •   其實薩碧尼沒什么問題,除了不要孩子外還挺愛布萊里奧的
  •   太厲害了,一個讓男人奮不顧身的神秘女人
  •   果然名不虛傳,費米娜獎作品不會差的
  •   蒙太奇式手法讓碎裂的、有懸念的片段合成一個完整的故事
  •   一個人在猶豫,另一個人在等待,三個人都痛苦
  •   兩個人愛上了同一個神秘的女人
  •   愛情和婚姻中的細節(jié)都被作者用一種透明的、毫不夸張的但詩意又充滿生活哲理的語言描繪出人類的感情生活的復雜性
  •   一部典型的法國文藝愛情作品
  •   其實愛一個人就是你孤單了,是不是你太過依賴愛這個人的時候就是你最最孤單的時候。你只是不想一個人
  •   我很同情墨菲。婚姻總是不完美的……
  •   雖然法國離得那么遠,但書中對主人公婚姻的描述和中國目前的現(xiàn)狀類似
  •   兩個城市的愛情好折磨人
  •   喜歡里面那個沒本事靠女人吃飯的翻譯家,他對愛情的單純沖動總是讓人感動的
  •   對愛情和婚姻進行的探討頗值得玩味
  •   腳踏兩只船的神秘痛苦之間,總會長出快樂的新芽。享受現(xiàn)下吧
  •   永遠都解不開的真相,讓欲望瘋狂
  •   花了好幾天時間看完,這里的愛,與生活無關
  •   講述了婚姻,愛情,工作,偷吃,友誼,生活就是這樣,不喜不悲
  •   只是想安安靜靜的看一個故事,這小說效果確實達到理想了。很流暢
  •   愛是占有,那么占有是愛嗎?
  •   戀愛過,戀愛著,想戀愛的男人最好看看這本書
  •   婚姻是無力的,那么愛情呢?
  •   這個女的,她自己怎么想完全沒有描述,她甚至有點讓人匪夷所思,她的愛情沒有著落,也不想定點。
  •   作者將欲望闡釋得淋漓盡致,如電影般形象而曲折,如命運般注定而難以改變
  •   文藝青年大愛~~~
  •   兩位男主角其實愛上的是心目中的想成為的那個自己
  •   男人也很脆弱啊
  •   無望的愛,看的好糾結啊
  •   這個小說要表達的東西很多,卻也是生活中很真實的情感
  •   很久沒有讀到這么好看的小說了,語言動人且富哲理
  •   讀完后覺得人類的情感很復雜。任何人都沒錯,只是想要點點自由來去的愛情
  •   看了更加珍惜人生,過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   故事很好,翻譯很好,細節(jié)很好,作者的一兩句話總能醍醐灌頂,讓人深思
  •   這個小說看得我很舒坦,既不折磨感情又自然流暢。挺好的
  •   雖然第一次讀這個作家的書,但很喜歡他的風格。讀完后有很多值得借鑒和思考的地方。
  •   用心看這本書,那些細節(jié),真的猶如看電影,不過更讓人深思與回味。
  •   這本書能讓人冷靜,也讓人現(xiàn)實,也讓人有所期待
  •   愛情與金錢無關
  •   想看這本書很久了,今天終于到手了。封面很誘人,內(nèi)文印刷也很好,開讀了!
  •   很值得推薦的一本書,故事曲折緊湊,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譯者文筆不錯,較傳神地表達了原作的風格。
  •   需要一些抽象的思維來理解最后的平行世界
  •   最后的平行世界有點意思
  •   書已看完,值得深思啊
  •   翻譯得很好啊,都市糾結愛情故事,復雜的家庭故事
  •   糾結的三角
  •   非常耐讀,引人入勝,文筆和內(nèi)容都非常好。值得推薦的一本好書!
  •   真難以相信作者居然是男的,分析得好細膩,語言也很娓娓道來
  •   送貨速度很快,書挺好!
  •   真的很文藝啊,就像看波蘭斯基的電影一樣
  •   有歐洲文藝電影的風格
  •   這調(diào)調(diào)很文藝啊
  •   書中的很多語句很經(jīng)典啊
  •   書中的細節(jié)描寫太到位了
  •   我喜歡這本書,它直言不諱的近乎殘忍的告訴我們年輕的并且有活力的少女有多么可怕的具有摧毀一切情緒的能量
  •   值得推薦,希望能改編為電影!
  •   那個妻子其實最無辜啊
  •   剛買來 書的質(zhì)感很不錯
  •   剛剛收到書,還沒看,很干凈,很滿意
  •   還沒看,但是感覺很好
  •   平淡的敘述中包含激情
  •   感覺會不錯,
  •   今年看的最好看的一本,雖說有些糾結
  •   太快了,上午下單,下午就到了,翻了幾頁,好像還挺不錯的,這個周末就是他了
  •   感覺還不錯,還沒看完
  •   糾結、無奈、悲傷、釋然。一切都有輪回
  •   這本書買得值,價格不貴內(nèi)容深刻
  •   情感分析得很到位
  •   最后的結局意味深長啊
  •   推薦大家讀!
  •   自由精神與世俗價值觀都是相違背的
  •   令人動容啊,有幽默,有感傷
  •   這個翻譯還不錯
  •   寫得很自然,心理活動顯得真實
  •   作者花了心思寫的,才寫得這么細膩動人
  •   一次心靈的旅行
  •   正在讀,很享受……
  •   很多語句很經(jīng)典啊
  •   La vie est brève et le désir sans fin
  •   剛看了前面幾章,感覺還不錯
  •   是近幾年看的最好看的一本外國小說
  •   說是“從男人的角度看”其實是作者自己的觀點罷了。。
  •   看了幾頁,現(xiàn)在的小說真是不能吸引讀者去讀完
  •   幫室友買的。紙質(zhì)不錯。內(nèi)容還沒看。
  •     才云鵬
      
      
      在薛定諤的世界,貓在每一個瞬間都是截然不同的生命體??墒俏覀冏鳛橐粋€人,很少有人從物理學的角度考慮我們的感情問題。事實上,這是個哲學問題:我們對妻子的愛、對情人的愛,永遠都是那么純真和熾熱嗎?在以往的文學作品中,對堅貞的歌頌是千百年來的主旋律,因此,當你讀到拉佩爾的這部《人生苦短欲望長》,你會愕然發(fā)現(xiàn),你正是一個搖擺不定的人!或者說,你無非也是一只薛定諤的貓。
      
      很多人對女主投以憤怒或不屑的目光,但我保留對她的激賞。世人的鄙夷,無非是她擁有這么幾個被你們食古不化因而陳腐不堪的短語:朝三暮四、水性楊花、見異思遷……等等,中國人在這方面創(chuàng)造出太多的同義詞,可見注意力幾乎纏在了女人或男人其生殖器的不忠上面,很顯然---這正是對此癡迷的反證。然而,思想的“背叛”你如何攻擊?情感的顛覆你如何窺伺?其實也不必向外窺伺了,你拍拍你的心,看看那里面藏裹的,是否是你標注給世人的所謂純粹?雖然更多的人竭力將自己那一張苦巴巴的臉打造成蒼白的貞節(jié)牌坊,其內(nèi)心的污穢不堪我們卻不必舉例攻之:我們所見皆然,淫水遍地。我要說的是,在這個時候,是終究會有人站出來,把真實的內(nèi)心情感變成指導具體生活的綱領性文件,娜拉這么想的,她就這么做了,試問天下的蕓蕓男女,誰敢這么高調(diào)地重來一回?
      
      假設娜拉在倫敦和巴黎之間的穿梭是秘密的,她在兩個情人面前的舉止是表演的,那么本書的價值跟大陸地攤上一本封面花花綠綠的色情小說或官場腐事毫無二致,然而區(qū)別就在這里:娜拉在倫敦面對墨菲的時候,敢當著情人的面回憶巴黎的那一位;當他在巴黎躺在布萊里奧懷中的時候,卻因為對墨菲的思念而愁緒紛生。本書的故事性并不很強,但這種穿梭的愛情和無盡的傷感,卻能夠激發(fā)起我們每個人心底最隱秘的情感漣漪,沒錯,我們都曾在別人看不到的空間愛得如此卑微又如此高調(diào)、如此混亂又如此清晰、如此興奮又如此糾結。但我們從未讓任何一個人知道這一切,這就是我們的秘密。在堅守秘密的同時,我們一次次攜手將人類情感的進化停滯住,讓薛定諤的貓成為一百年來獨一無二的生命體,讓一個快腐朽了的貓依然那么活力四射!人類,就這樣敗給一只貓的勇敢,人類的思考,就這樣沉淪于一只貓的哲學后面!作為一名創(chuàng)先下之先舉的物理學家,薛定諤想必會一聲長嘆,雙手一攤,無可奈何。就像布萊里奧那死于妻子一生淫威下的可憐的父親。
      
      薛定諤至死也沒弄清,這樣一只貓在人類生活中究竟能夠占據(jù)多重要的地位,同樣,娜拉將至死也不會弄清她的所作所為是將被塵煙埋沒,“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還是會化成墨菲和布萊里奧心中永恒的天使,并在更多讀者的手上,漸漸開出一朵清新而挺拔的小花。果能如此,她的瘋癲也算物超所值了!但至少,我想,她永遠都會對得起自己的,因為,人與動物的不同之處正在于,人過的是心靈生活。
      
  •     提到法國,大家會想到什么?精美的法式大餐,還是引領全球風尚的時裝,當然還有無時不刻發(fā)生在大街小巷羅曼蒂克式的愛情。中國女孩談到愛情,也許更多的是基于婚姻為前提的,所以她們在正式進入戀情前,總是思慮良多,而一旦進入狀態(tài),便希望天長地久,于是婚姻與愛情不再是簡單的兩情相悅,而是家庭關系的經(jīng)營與維系,日子長了,激情便少了。而對于法國女孩來說,重要的是享受當下,享受激情帶來的刺激與愉悅,今朝有酒今朝醉,愛情來了就是來了,而當它要走的時候,便灑脫地說句“au revoir”,然后飄然離去。
      
      帕特里克?拉佩爾的代表作《人生苦短欲望長》便講述了這么一個典型法國女孩娜拉游走于兩個男人之間,享受愛與被愛之激情的故事。男主角之一布萊里奧是個有婦之夫,不過妻子事業(yè)的成功使得布萊里奧在家庭中更像一個老犯錯誤的孩子,而妻子則像一個慈愛的母親,無限寬容,每次都原諒他的過錯,也許是出于疲憊,也許是認了命。經(jīng)過歲月消磨,夫妻二人的感情已經(jīng)淡漠,彼此坐在餐桌前卻找不到任何話題可以說,盡管他們?nèi)匀辉谂S系這段關系,卻在實際上已經(jīng)漸行漸遠。另一位男主角是美國人墨菲,他有著體面的工作和不菲的收入,但對生活投入熱情并不充分,將更多地精力投在工作上,辦公室與家兩點一線的生活,枯燥而乏味。法國女孩娜拉的出現(xiàn),為這兩個男人一潭死水般的生活激起了漣漪。布萊里奧一旦品嘗到娜拉年輕胴體帶來的新鮮刺激,便無法自拔,整日的生活就是約會娜拉與等待娜拉,而墨菲則像親人一樣包容著娜拉,并向她訴說自己的苦楚。而娜拉則像翩翩蝴蝶,在兩個男人之間飛舞,瘋狂與謊言,秘密的約會與快速的相見,他們的愛情模式充滿刺激,因而也讓彼此倍感珍惜。但當激情過后,剩下的唯有空虛。
      
      拉佩爾傾盡心血,用了五年的時間來成就這部小說,小說充分實現(xiàn)了他“要將一種透明的生命或者生活赤裸裸滴擺放在我的讀者面前。就像玻璃工一樣,我要將生活中詩意的美變得如玻璃般清晰而透明?!边@一夢想,他的文字細膩而沉靜,靜心閱讀變能體會小說人物的情感起伏,感受欲望帶給人們的微妙與無奈。
      
  •      這本書的書名“人生苦短欲望長”取得不錯,似乎一語道破人生的憂傷與無奈,讓人有想看的欲望。
      
       這是一段很普通的一女兩男的三角戀情,在作者的描述中,看似平凡但是看完后,似乎又能從這段故事中得到一些感悟。
      
       女主角娜拉其實是幸福的,剛開始她也覺得自己似乎是幸福的吧,因為她定義的幸福就是自由,毫無拘束,想與哪個情人在一起就在一起。
      
       就如書中所說:“她始終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這幾年來,她始終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她是一個單純的女孩,但這樣從不考慮現(xiàn)實的未來,從不考慮現(xiàn)實的后果,給她的兩位情人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她生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中,看不到兩位情人對娜拉的無盡的思念與擔憂。
      
       或許她愛自由更勝于她的兩個情人。
      
       所以我想說,她是自私的,只注重自己的感覺與心情。從不考慮她對兩個情人的生活的影響。
      
       所以她這樣的作風,她這樣的不安定因素,最終決定了她的結局。也決定了圍繞她團團轉的兩位情人的結局。三人必然會分離,孤獨與憂傷同時也伴隨著他們。
      
      
  •     花了好幾天的時間才看完。這本書所描寫,所傳達的與愛有關的悲傷與等待、無望與追逐,讓人為之糾結、無奈、悲傷、釋然。很多時候,我們所苦苦追尋的,源自一種無望的期許。因為有所貪戀,才執(zhí)著于不放棄。娜拉愛著他們,他們也愛著娜拉,然而,這種愛已與生活無關,只是讓欲望更瘋狂。在這部小說里,在作者所精心演繹的三個人的愛情里,細節(jié)一一勾勒,“無望”隨之蔓延,執(zhí)著或是放棄,我們會將如何選擇?
  •     雖然不知道這本書的原名是什么,但“人生苦短欲望長”這個名字無疑給人一種略帶憂傷的感覺,而在閱讀這本小說之后,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的“略帶憂傷”演變成了無盡的傷感與絕望。
      
      本書的展開是以男主人公布萊里奧的視角展開的。布萊里奧是一個已結婚的醫(yī)療資料翻譯者,已經(jīng)年界中年,但他的生活狀態(tài)卻是一團糟。他有妻子,但他對自己的婚姻并不滿意,從戀愛到結婚,到婚后的生活,到生兒育女方面都不是由他能夠做主的;他有父母,但他的父母的婚姻狀況令他看到不是幸福而是苦悶;他有朋友,但他的朋友自己就已經(jīng)陷在一團迷亂的欲望之中,所以布萊里奧無疑是一個孤獨的人,而就在這種孤獨和混亂的狀態(tài)下,他有了一個情人——娜拉。對于他來說,他能從娜拉那里找到自己價值,滿足自己在婚姻生活中被壓抑的欲望,但他所要尋找的并不是一個明確的方向,反而只是一種感覺,這種感覺就是滿足的成就感。他靠從父母那里從朋友那里借錢來維持這段婚外的戀情,但最終當他認識到這種戀情的危害時,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則是徹底地被摧毀——父親的死去、妻子的離開、娜拉的受傷。在小說的結尾處,他因酗酒引發(fā)的疾病而孤獨地死去。作為對自己生活處在懵懂狀態(tài)的一個人物,布萊里奧是一個對生活缺少規(guī)劃的人,這類人隨波逐流,聽任自己的本能,對欲望的追求成為了他生活的目的,但這個目的卻給他帶來了不幸的結局。
      
      女主人公娜拉無疑是這本書中的關鍵人物,她是布萊里奧和墨菲都迷戀的女人。娜拉這個名字很容易讓人想起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同名女主人公,但兩個娜拉無疑是有著不同背景的,易卜生筆下的娜拉受到家庭的管制和束縛,最終走出了家庭,而本書的娜拉在一開始就是以不受婚姻和道德規(guī)范制約的形象出現(xiàn)的。她是一個具有吸引力的青年女子,她是一個完完全全的現(xiàn)代女性,大膽、活潑、熱烈、自由自在,敢于冒險,這些氣質(zhì)無疑是那些循規(guī)蹈矩之人一直欣羨的,所以無論是作為男性的布萊里奧和墨菲,還是女性的維姬都對娜拉深為著迷。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娜拉有著自己的游戲規(guī)則——享有絕對的自由。但任何在言語上強大的規(guī)則,在事實上卻往往是脆弱的。娜拉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規(guī)則正在因自己對布萊里奧和墨菲的依戀而在土崩瓦解。她喜歡與布萊里奧在一起的刺激,但同時又喜歡與單純的墨菲在一起的安定感,但這種狀態(tài)是不能完全靜止的,她的欲求隨著布萊里奧的婚變和墨菲的調(diào)離而逐步走向破裂。在最后,娜拉又從墨菲手中拿走一筆錢去進行戲劇方面的學習,繼續(xù)自己的追求夢幻的生活……娜拉身邊有朋友,有家人,但她無法融入他們的生活之中,因為她是自由的,也同時是孤獨的,她是一個迷失方向的精靈。
      
      與布萊里奧的婚姻困境不同,在另一個男主人公墨菲身上所體現(xiàn)出來的是另一種孤獨,作為一個白領階層,墨菲有著一份的高薪工作,他把自己的精力大部分用在自己的工作上——這無疑也是一種逃避孤獨方式,他在尊重娜拉的感受和規(guī)則的同時,依戀娜拉,不是基于對娜拉的愛,而是為了避免獨自陷于孤獨的境地,但他又因不愿被人看破而故意顯得無所謂。他去找維姬詢問娜拉過去的同時,他卻對維姬進行了一番觀察和評估,這樣的做法與其說他想知道娜拉的過去,還不如他需要找一個人聊聊天以便派遣壓抑在內(nèi)心的孤獨。在小說中他是娜拉的提款機,與其說他并不心疼這些錢,倒不如說,娜拉取得了消除他孤獨的報酬。回到美國的他會不會孤獨依舊,他不知道——在這紛繁的塵世之中,他同樣不知道自己的航船駛向何方。
      
      如果我們簡單地把三個人之間的結局理解為“三角戀情”的悲劇,那么我們就不會理解作者為什么在小說結尾使用的平行世界的意圖。其實從這本書的名字上我們就可以看到,作者的眼光并不是局限在故事本身,而是抽象到人類自身的欲望的滿足方面上。在當今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自由,平等,博愛”理念的今天,現(xiàn)代的人如何處理欲望這一自然屬性,成為人類共同關心的話題。從宗教的背景來看,亞當和夏娃是無選擇的,但最終夏娃禁不住欲望的誘惑而偷吃了蘊含智慧的蘋果,從而破壞了人神之間的和諧關系。時至今日,宗教對人的束縛已經(jīng)逐漸淡出人類的視野,在欲望的驅使下人有了更多的選擇,但這些選擇是否真的能夠使人獲得美好的生活?這當然是一個未知數(shù)。甚至選擇如何面對生活,是轟轟烈烈還是平平淡淡,也同樣是一個無法解答的謎題,因為無論如何選擇人類總會面臨未知的虛無。
      
      
      
      
  •     
       這小說我看著就是出三人版的“欲望城市”,男人女人的三角戀,婚外戀,小三什么的雖然明擺在那里,卻也并不怎么明顯。打著真愛旗號的三人行,各自的愁情述說,還有人生苦短的嘆息,讓人感嘆,不是吧,有點玩假的吧,明明是欲望那么多,何必玩深沉。
      
       我其實有點不太適應文中那些男人們?nèi)绱思m結的性子。墨菲是娜拉在英國倫敦的情人,從事金融業(yè),與娜拉一見鐘情,兩人屬于那種一個木納一個活潑的典型互補型。只可惜娜拉需要的只是墨菲的錢而己,是墨菲偏執(zhí)的愛緊抓住娜拉不放。而娜拉的另一位情人布萊里奧,是個已婚人士。也許正是因為是在浪漫之都巴黎而不是別的角落,這個地方讓娜拉更容易產(chǎn)生愛孤獨和寂寞,以至于她和布萊里奧的偷情,有種近乎冒險般的游戲刺激??催@一女兩男的日子真是糾纏不清。不過也因這兩個男人遠隔萬里,職位身份也各不相干,周旋在兩個男人之間,娜拉腳踏兩只船的日子過得也算滋潤。
      
       若說娜拉是水性楊花,卻也言過其實,有點過分苛求于她,不過是各取所需罷了。墨菲職業(yè)的枯燥,一切外在與內(nèi)在的孤獨,于是他抓住了生命中出現(xiàn)的唯一一道閃亮----娜拉。而布萊里奧的出軌就和大部分想象的那樣,老婆身上找不到的各種男性魅力,居然在情人娜拉身上找到并獲得了滿足。她和他們,到底是怎么樣的三人行?有點怪異?卻也是泰然的常態(tài)。
      
       法國作者帕特里克·拉佩爾并沒有對他們作出任何道德倫理或者社會意義層面的評價,只是這樣的平直敘述,還原到讀者眼前是盡可能的真實。2010年作者也憑借這部用了五年的時間來創(chuàng)作的小說獲得了法國女性文學獎----費米娜獎。據(jù)說,拉佩爾的雄心壯志是要做一個“生活的畫師”,夢想“要將一種透明的生命或者生活赤裸裸地擺放在我的讀者面前。就像玻璃工一樣,我要將生活中詩意的美變得如玻璃般清晰而透明。”我想他做到了這一點。
      
      人生向欲望心甘情愿的低頭,情節(jié)如此單純,卻又如此真切直白。對三人以及周邊卷入其中的人物的精描細繪,以至于有種透過玻璃看鋼纖般的分明。雖然拉佩爾原意是想讓讀者的呼吸更加暢快淋漓,原意期望“一切是如此之美,還能讓人得到靈感去思考另一種美”,可惜這種美太真實讓人不太痛快。
  •     這是一段關于兩城三角戀情的故事。年輕的女子娜拉周旋在已婚男子布萊里奧和美國人墨菲之間。布萊里奧和妻子生活在巴黎,妻子整天應酬在巴黎的名利場,而他也被迫參加但卻每次都在那跑龍?zhí)祝@個表面上看上去唯唯諾諾的翻譯家,在一次無聊的應酬中遇到了娜拉,當發(fā)覺兩人不過都是陪襯時,反而多了不少共同語言,布萊里奧就這樣和娜拉發(fā)生了關系。而身在倫敦的美國人墨菲,屬于那種多金男,他無償給娜拉提供著物質(zhì)資助,但內(nèi)心卻一直是一個寂寞的異地人。
      看這故事時,使我想起了一個古老的笑話。說有東西兩家上門提親,東家錢多但少爺長得不怎么樣,西家倒是生的儀表堂堂但家中無錢。媒人怕姑娘羞澀,不好意思開口說話,于是就說,如果你選東家就把左袖給卷起來,你要選西家就把右袖給卷起來。哪知道,這姑娘聽完話,把左右袖子各卷了一半,媒人問這何解?姑娘笑著答道,“東家吃住西家玩”。
      當然,用絕對的屌絲和高富帥來形容布萊里奧和墨菲是不合適的,而書中娜拉或許也并不糾結于此,相反,她深愛著這兩個人。而在愛的過程中,她和他們時而悲傷,時而無奈,如果說“人生苦短欲望長”,倒不如說有時候想要愛的太多,于是愛也就成為了無望。
      初讀小說,最驚訝于的反而是對于平淡的描述,比起電視劇里發(fā)現(xiàn)小三的歇斯底里,家庭的政治斗爭,這樣一段三角戀更像是一次手術臺上的解剖實驗,每個人都在無影燈下無處遁形。比如剛一出場時布萊里奧的衰老,像是被熱空氣蒸發(fā)掉了所有的水分,他只是在維持著一個家。而布萊里奧的另一半似乎光鮮奪目,在巴黎的名利場上自由的翱翔,可惜她卻不知道或者明知道自己的丈夫在她的勢力場不過是一名配角。于是,你也不知道他們是在維系一段婚姻,還是在等誰開口。又或許,婚姻就是一種占有。明明不相愛了,但既然你是我的,那么你也只能跟著我這樣,即便那不是罪完美的你。因此,盡管布萊里奧能在娜拉面前展現(xiàn)自己迷人的一面,但回到家中,布萊里奧就變成了小男人,沒有什么光彩。
      尤其有意思的是兩位打醬油的人物,無論是雷歐納還是維姬,作為同志,他們是孤獨的,他們既是見證者,也是親歷者,他們既深諳其中的道理,又懶于去改變什么。最終,維姬還是和自己的中產(chǎn)丈夫離了婚。
      所有的人物似乎都因為缺少或者想要太多,而在自己的旅程中糾結。
  •     這是一個簡單的故事。
      這也是一個復雜的故事。
      數(shù)學家們說得對,三角結構是最穩(wěn)定的結構。同理可證在人類的愛情世界中,三角結構已經(jīng)廣泛地成為一種普遍現(xiàn)象。
      
      占有
      每個男人生命中注定都會經(jīng)歷這樣一個女人:她身材嬌小,外貌漂亮,可愛甚至調(diào)皮,渾身上下從里到外散發(fā)著青春奪目光彩鮮艷的氣息。
      雖然算不上絕世的美貌。但這樣一個女孩,總會如磁鐵般吸引他們。而他們,也會做一些瘋狂的傻事來回報她。
      女主人公娜拉就是這樣一個神秘的女人。她英法混血,沒有固定工作、想當演員、同時靠“借錢”和當女招待賺學費學表演課程。她最擅長的事情,就是在一個男友前消失,在另一個男友前出現(xiàn)。
      墨菲是娜拉在英國倫敦的情人,也是其中一個愿意為娜拉做傻事的男人。墨菲是美國人,從事金融業(yè),工作枯燥且壓力巨大。獨在異鄉(xiāng)的他遇上了充滿活力的娜拉,很快被她的活力感染。墨菲是一個簡單的男人,在突然一天下班回家發(fā)現(xiàn)自己女朋友消失的同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幾千美金也一起消失,失望無奈的同時還是忍不住四處打探娜拉的消息。
      布萊里奧是娜拉在巴黎的情人(也不知道娜拉先認識誰)。他四十一歲,住在巴黎的中國城,靠接翻譯活為生。娶了一個比自己大幾歲、成熟、風情萬種的女人薩碧尼。故事從布萊里奧在等了娜拉幾年后幾乎失去希望時的一天下午,接到娜拉電話說要回法國和他見面開始,同時也是墨菲發(fā)現(xiàn)娜拉消失不見的同一時間。娜拉就這樣過著她的鐘擺生活,隨意,隨性:需要墨菲的錢時,她會回到墨菲身邊,因為墨菲慷慨,也有經(jīng)濟實力;需要布萊里奧的小花招小激情時(布萊里奧在薩碧尼面前無法施展的“能力”和“技巧”全用在娜拉身上了)就來到巴黎。
      她不知道的是,也許她其實也非常清楚,在她消失又出現(xiàn)在一個男人身邊時,另一個男人對她的猶豫、等待、思念最后發(fā)現(xiàn)原來是占有欲卻越來越濃,這種愛的折磨讓布萊里奧和墨菲無法自拔。
      另外還有兩個巧妙和具有神秘感的人物也在試圖占有他們曾經(jīng)的“同性愛人”(實際上只是青春期的幻象和單相思):雷歐納和維姬。
      雷歐納是一個“男同”,從學生時代開始就對布萊里奧有了一種不完全的同性之愛,更重要的是,事業(yè)成功的雷歐納是布萊里奧除父母和妻子外的另一個重要的資金來源,而且是從不拒絕的。
      維姬是娜拉青春期的好友,在青春期間也對娜拉萌發(fā)了說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她親眼看著娜拉從丑小鴨變成萬人迷,時常在娜拉和其男友戀愛間當燈泡。多年后維姬嫁給了一個中產(chǎn),卻在墨菲找上門詢問娜拉消失的原因時再次陷入曾經(jīng)迷茫的感情,最終與她的中產(chǎn)老公在只有物質(zhì)感情空虛狀況下離了婚。
      究竟是誰占有了誰?結局很悲傷:這幾個人中,沒有一個勝利者。
      
      懲罰
      這個故事非常讓人有讀下去的欲望,到位的細節(jié)描寫特別對于有過相似感情經(jīng)歷或婚姻經(jīng)歷的人來說有一種真實和吐露心聲之感。在我看來,女主角娜拉和落魄的小翻譯布萊里奧的“偷情”戲的冒險和激情成分無可厚非地讓讀者有大飽眼福的享受,更讓人覺得精彩的卻是布萊里奧和薩碧尼這對夫妻的婚姻狀態(tài)描寫。
      薩碧尼這個人物出場時,已經(jīng)是一個和丈夫關系疏遠的人物,書中寫道:布萊里奧并不知道他們夫妻之間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變得疏遠的。當有一天注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已經(jīng)是事實了。文中更是用一句醍醐灌頂?shù)脑掽c破大多數(shù)夫妻的生活狀態(tài):夫妻之間就像內(nèi)部經(jīng)常會不協(xié)調(diào)的組織,然而為了組織的利益卻又能彼此妥協(xié)——至少布萊里奧夫妻就是這樣。
      薩碧尼的工作是為法國多個基金會搜集現(xiàn)代藝術品,認識藝術圈里的各種名人,但她卻不想要孩子。與妻子的共同生活讓布萊里奧很快失去了新鮮感,應該說是增加了距離感和壓力。與妻子的事業(yè)春風得意相比,布萊里奧時?!笆I(yè)”——接不到翻譯活兒的時候不是偶爾。在經(jīng)濟上,他經(jīng)常倚賴妻子,失去了家庭話語權,甚至在薩碧尼懷孕后單方面決定不要孩子時,他也沒有任何辦法。薩碧尼是智慧的,溫柔的,寬容的,也是獨立的,清醒的。她并沒有寬容到這個每晚睡在身邊無法卻漸行漸遠無法在她面前施展魅力的丈夫有了另外一個女人。
      布萊里奧就像個雙面人:在娜拉面前,他雖然沒錢卻是一個幽默有趣有力量的男人;在妻子面前,他卻是一個軟弱、無能、自卑的丈夫。最精彩的描寫是每當布萊里奧從巴黎郊區(qū)的娜拉的住處后洋溢著激情回來后對妻子薩碧尼的愧疚和彌補良心不安的“討好”卻忍不住一次又一次重復這個過程。終于有一次,布萊里奧趁妻子出差前往娜拉住處“歡娛”后回來以為妻子還未到家便與娜拉在電話中情話纏綿,電話掛斷卻發(fā)現(xiàn)妻子就站在房里,布萊里奧終于崩潰了,他再也無法維持目前的狀態(tài),他的力挽狂瀾的種種丑態(tài);妻子也很快從家里搬走,除了偶爾給他匯點生活費外杳無音信;這期間娜拉也與他在一次吵架中完全消失……
      在這幾段感情中,每個人都受到了愛的懲罰。
      
      孤獨
      布萊里奧生來就是孤獨的。這其中不能忽略的是他的成長環(huán)境:母親具有強烈的控制欲,父親原本是一個有才華的男人,卻被婚姻壓榨了幾乎全部的才華和勇氣。在布萊里奧每次回家“討錢”花的時候,都會聽到父親的訴苦和對他母親的無奈的怨言。在布萊里奧婚姻發(fā)生危機的過程中,父母的婚姻卻更快熄滅:母親患了某種精神類疾病,父親最后再也忍受不了自殺了卻了余生。這些零零碎碎的描寫支撐著一個弗洛伊德的經(jīng)典理論:外部的成長環(huán)境影響著人類的性情和成年后的行為模式。
      在與妻子參加藝術圈子的聚會時,是布萊里奧最孤獨的時候:不認識人,話題也插不進去,還不得不參加。這也就成為他和娜拉認識的起點——兩個身在現(xiàn)場,卻內(nèi)心孤獨的人。
      墨菲也是孤獨的,身在異鄉(xiāng),整天面對的是傲慢刁難的上級和無聊的同事。他的同事也是孤獨的,想拉近同事間的關系卻毫無成果,墨菲那些和他同樣外表光鮮內(nèi)心毫無安全感的同事一直保持著禮節(jié)性卻充滿距離感的關系。
      孤獨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常態(tài)。所以這個故事里的每個人物都喜歡和內(nèi)心中的自己交流。
      
      這是一個與愛有關的故事,但它不是愛情小說。蒙太奇式的手法折射出來的更多的是現(xiàn)代社會人們表面上歡樂物質(zhì)滿足的另一面:傷感,孤獨,距離感。男性出發(fā)點的筆調(diào)和視角無疑是給作品加分的;本書的譯者文學功底之好也讓讀者享受了一次來自法國的文藝風。
      
  •   是窩是窩是窩!?。?/li>
  •   一只急不可待的貓
  •   老兄,分析得太好了
  •   將書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得如此到位,這才是真正的閱讀。
  •   這種美太真實,讓人不痛快……
    什么東西太真實了,都會讓人不痛快的
  •   現(xiàn)代社會,每個人都會孤獨。。。。
  •   真是一個一言難盡的故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