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度文從-藝海聽濤中卷全三冊

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四川文藝出版社  作者:胡度  

前言

川劇藝術有鮮明的人民性和深厚的現實主義傳統(tǒng),其表現形式是多樣性和獨創(chuàng)性的統(tǒng)一,具有民族風格和地方色彩,還有一套完整的技術結構和表現生活的藝術手段。內容和形式的高度諧調,是文學藝術的規(guī)律之一,川劇舞臺藝術也是這樣。其中如虛與實,繁與簡,神與形,剛與柔,巧與拙,動與靜,以及塑型、平衡、對稱等等,都是根據對立統(tǒng)一的原則,不斷演變發(fā)展,包含著豐富的美學理論和實踐經驗。歷代不少著名的表演藝術家和藝人,為了藝術技藝的提高,從生活體驗和演出實踐首發(fā),以表演為巾心,對川劇藝術各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和研究,并善于利用民間文學樣式——藝訣的形式,記錄下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悟、所得,繼承了前人的創(chuàng)造成果,也總結了自己的藝術經驗。因而,流傳下來的這些藝訣,都具有言簡意賅的特點,極簡單的一兩句話或幾個字,表達了豐富而復雜的內容,它和民族文化現實主義傳統(tǒng)有一脈相承的關系。由于這些藝訣是從實踐中得出的經驗,對演員來說,能起到“指門道”、“點卯竅”的作用,所以世代相傳,并在流傳中不斷補充,日臻完善,在川劇藝術的發(fā)展中,實際上是起到了理論的指導作用。更可貴的是,新中國成立以后,在毛澤東文藝思想的光輝照耀下,由于川劇藝人政治思想和藝術認識的提高,他們在繼承和運用這些經驗的時候,賦予了新的觀點,注入了新的內容,不斷推陳出新,發(fā)揚光大,繼續(xù)指導著藝術的實踐。這些流傳在藝人口頭上的藝訣,是“活”的戲曲藝術理論。單從一兩則所反映的內容看也許不那么突出,但是我們將若干則匯集到一起來加以研究,便可以從中發(fā)現戲曲舞臺藝術某些重要的規(guī)律。

內容概要

川劇藝訣釋義、周慕蓮談藝錄、川劇藝聞錄、遷想妙得、以及藝海聽濤、述往觀今、聞道品藝、藝事留言、名家述戲、俗文學談、故事新編、和琴音蜀戲、竹琴三國志選、清音曲詞選、川劇四葉集等。

書籍目錄

上卷 遷想妙得 川劇藝訣釋義 周慕蓮談藝錄 川劇藝聞錄 遷想妙得中卷 藝海聽濤 述往觀今 聞道品藝 藝事留言 名家述戲 俗文學談 故事新編下卷 琴音蜀戲 竹琴三國志選 清音曲詞選 川劇四葉集

章節(jié)摘錄

勤學苦練有志竟成周慕蓮再回成都,已是1914年的春天。正逢青羊宮趕花會,幾撥班子唱大戲,許多名角都登臺。他白天看戲,晚上看戲,看了回來就學,又說又唱又做,簡直成了戲迷。楊媽見他如此愛戲,想起有個叔伯兄弟正在川北名旦馬素秋的班子上打雜,便有心托人情,送薄禮,希望這個叔伯兄弟幫點忙,引薦他拜在馬素秋的門下,正南齊北地參師學戲。楊媽是個熱心腸的人,嘴皮磨破了,腳底跑穿了,好容易才有了一點門路,馬素秋同意把人帶去看看。消息傳來,楊媽很高興,趕忙給周慕蓮新縫了一件土藍布的長衫子,拜托她的叔伯兄弟當介紹人,帶去拜會馬素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是摧殘藝術人才的陷阱,正當壯年的馬素秋,已染上吸毒的嗜好。他靠在鴉片燈前,斜眼看了看面前站著的這個身材瘦小的少年,便向介紹人問道:“多大啦?”“回馬師傅的話,他今年剛滿14歲?!薄斑@娃娃眼小無光塌鼻梁,站起莫得桌子高,放倒莫得扁擔長,生目|凈末丑,他怕都不歸行。算噦,這碗飯不是他娃娃吃的,帶回去吧,快別想學戲啦?!瘪R素秋說完后,端起煙槍,對著炯燈,呼呼地吸起大炯來。楊媽的叔伯兄弟還想上前申辯幾句,討點人情,但回身一看,周慕蓮已經走出門外,他便沒有開口,也跟著出來了。馬素秋的當頭一棒,在“寧贈十吊錢,不教一句戲”的舊社會的戲班子中不足為奇,但并沒有打掉周慕蓮學戲的信心。他回到楊媽家里,經過苦思苦想之后,相反地受到了啟發(fā)。他想:“馬素秋說的話,有些也是實情,我是身材瘦小嘛。難道身材瘦小就不能學戲?我肯信會唱戲的都是天生的材料?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馬素秋不收,就把我難倒啦?不,難不倒人!”。

編輯推薦

《胡度文叢(套裝共3卷)》是由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胡度文從-藝海聽濤中卷全三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