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的偏旁進入成都

出版時間:1999-12  出版社:四川文藝出版社  作者:冉云飛  頁數(shù):218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老成都”系列叢書之一。作者從傳聞、筆記、笑話、民間故事、私家史乘和方志譜牒中細心搜集,力圖以鮮活有趣的細節(jié),切入成都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內(nèi)部,復(fù)活先人們的生活面貌,揭示成都生長的年輪,從歷史中打撈成都市的文化特征。    本書是一部別致的成都的城市史,全書共分九章,分別從不同的方面介紹了成都的歷史:第一章“傳說隧道通向城市童年”考查了兩千年前成都市的起源來歷,包括得名的由來和意義等。第二章“審查時光的秘密”通過一些生動的歷史逸事表現(xiàn)了成都人愛玩樂的性格,并通過在城市游樂生活中有重要地位的大慈寺的興衰,反映了成都在近現(xiàn)代以前的歷史。李太白云“蜀道難,難于上青天?!钡谌隆白鬀_右突的道路”考查了幾千年來成都的道路交通狀況。第四章“先人們生活中的水”介紹了渡江堰為代表的成都地區(qū)的水利工程和歷代圍繞成都二江進行的主要的治水事跡。第五章“難以忘懷的時代”介紹了古代成都的出版印刷業(yè)、紡織業(yè)等。第六章“暗藏在帝國的邊緣”介紹了成都歷代的割據(jù)政權(quán)和獨特的文化心理,敘述了陸游、杜甫等人在蜀地的不同感受。第七章“探訪民間生活”介紹了成都的風(fēng)俗習(xí)慣、民間歌謠以及狀寫民情風(fēng)俗的竹枝詞等。第八章“口福與歡樂指南”介紹了各種風(fēng)味川菜和成都的宴飲風(fēng)俗。第九章“城市從這里突圍”介紹了成都歷史上的文化教育和有關(guān)的人文景觀。全書引用了不少從方志譜牒中得到的軼聞趣事,文筆活潑流暢,將深邃的歷史思考和生動的敘述融為一體,是一部別開生面的史學(xué)著作。

書籍目錄

自序第一章傳說隧道通向城市童年想像的部分人馬不能完全勘驗的地圖兩千多年前的一個冬天第二章審查時光的秘密農(nóng)業(yè)社會的作息時間游樂與工作詩詞中的成都市場一個名叫大慈寺的地方第三章左沖右突的道路幾千年來的突圍在蜀道上狹路相逢生活要我們跑多快第四章先人們生活中的水真正的世界奇跡水無常勢水湄之城第五章難以忘懷的時代我們的書香出奇不意的貢獻織布機上的錦官城第六章暗藏在帝國的邊緣對朝廷的小范圍模仿?lián)崞絼?chuàng)傷讓人慨嘆的溫柔鄉(xiāng)第七章探訪民間生活誰是二百五老百姓的天空竹枝詞中的消息第八章口福與歡樂指南美食的道路宴飲的風(fēng)俗觀察話語的盛宴第九章城市從這里突圍古跡流傳與人文記憶街道上曾經(jīng)住著的人民譜諜方志里的秘密參考文獻書目

章節(jié)摘錄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獱堪住 ∧闷苼龅男熊娝俣扰c尤利鳥斯·凱撒同樣緩慢?!  枴ね呃绽铩 浊陙淼耐粐 〕啥计皆m然有沃野千里,水旱從人,物產(chǎn)豐饒的優(yōu)勢,但這只是從它小范圍內(nèi)的情形來講。倘若成都平原一旦延展到其邊緣地帶,雖有丘陵過渡,但最終要受到北有秦嶺,西有青藏高原,南有云貴高原,東有長江三峽之險的封閉。如此一來,成為四塞之地,就是它必然的宿命,而此等狀況,對成都的發(fā)展必然有相當(dāng)深長久遠的負面影響。就是于今看來,這樣的負面影響一方面存于成都人的集體無意識之中,形成一種相當(dāng)內(nèi)閉的自以為是的觀念;另一方面,又確實存在于成都周邊遠程的交通狀況,始終不可能像江南那些大城市一樣,做到真正遠程意義上的四通八達。其僻處西南一隅,無論是文明進步觀念播種的欠缺,還是真正現(xiàn)代化意義上的工業(yè)化、商業(yè)化程度的不夠,而這一切都是交通對成都進行大發(fā)展限制的必然結(jié)果?! ≌\然,四川人包括成都人都不甘心于這樣封閉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對于他們生存與發(fā)展的束縛,為了打破此種自然地理條件的制約,幾千年來他們進行了不懈的突圍。而傾注在交通上巨大的心力,不停的修橋補路,擴大自己的交往空間,便是此種不懈突圍最具體的顯例。而在開辟成都通往各地的道路的勞作中,民眾出力甚巨,自然不可能是一家一族之力所能完成。但有的家族在其中成就了相當(dāng)?shù)墓I(yè),這是為擴大與外間的經(jīng)濟和文化交往,為消除幾千來的空間阻隔的四川人理當(dāng)永記,銘感五內(nèi)的。  公元前130年,中郎將唐蒙奉漢武帝之命打通夜郎、中通道,由于開道工程艱巨,鑿石開閣,加之征調(diào)民眾過急,進展甚微。在此等進退危難之際,唐蒙拿出強硬手段,強起軍制,誅殺在其看來拖延工程的巴蜀土著首領(lǐng),一時民眾驚恐騷動。由于彼時西漢政權(quán)正與匈奴交戰(zhàn),兵力及軍資耗費甚大,若同時兩處作戰(zhàn),勢必不能兼顧,于是漢武帝果斷派遣成都人司馬相如以特使身份,緊急回川救難,解決開發(fā)西南夷道的諸問題。這位成都人,由于遭遇了在后人看來是千古絕唱的、有滋有味的愛情“歷險”,其寒微的身份及家境令其岳家卓氏大家族特別鄙視,且有文君新寡與其私奔的不合時宜,自然他頗感壓抑。于是在前往長安任職過成都升仙橋送客觀時,便于橋柱題寫了“不乘赤車駟馬,不過汝下也”之類“自絕后路”的表決心的話。自斷后路,果然有成,這不,成都的百官們似乎都知道他的心意,就立于升仙橋旁迎接“欽差”司馬相如的高車駟馬,太守以下郊迎,縣令負弩矢以先驅(qū),實在榮備之至。這盛大的迎接場面,前呼后擁的陣勢,想必我們現(xiàn)代人不缺乏這個想像力。雖然司馬相如過分夸張了些,不免  有點收不住的得意洋洋,但從他對巴蜀長久深遠的貢獻,這點過火也是可以被理解的。因為他這次衣錦還鄉(xiāng),的確解決了唐蒙無法解決的開發(fā)西南夷的重大問題?! ∥覀兊奈膶W(xué)史,總是愛說司馬相如是才壓兩漢之人,但坦率地講,我對他寫的漢大賦沒有  多少興趣,文章中鋪張揚厲,諛詞競作,沒有多少特別使人心動的地方。相反倒是漢武帝派他來處理通西夷、西南夷的棘手問題,顯示了他給巴蜀人民乃至西南人民所帶來的好處。事實上,我們的歷史評價經(jīng)常提到的是他的文學(xué)成就,而對他經(jīng)世致用這方面的成就卻鮮有深入的評說。我個人認為,他的歷史貢獻,主要在打通西夷及西南夷方面,破除巴蜀人民一些固有的陳舊觀念上,從而壓倒了他文學(xué)方面的功績。固然,在漢開西南夷,通西夷之前,民間貿(mào)易的商道早巳沿著民族遷徙的故道輾轉(zhuǎn)相通,但自從漢開西南夷之后,中央王朝才越滇蜀之交界地,繼續(xù)向西發(fā)展以至通達永昌(保山)、滇越(騰沖)等地,進而開辟了由蜀到緬甸、身毒(印度)的官道,成為西南絲綢之路的主要通道之一。而西南絲綢之路主要路段的連接及其官道的開通,司馬遷居功至偉,其功勞應(yīng)不在出使西域的張騫之下。公元前130年,司馬相如拜為中郎將,主辦邛笮等部落歸附及招撫數(shù)以百計的“君長”的任務(wù),率眾新設(shè)邊關(guān),打通靈關(guān)(今四川峨邊縣以南)道,架橋于孫水(今四川I安寧河)之上,筑成通往邛部(今四川西昌)的道路。在此之后,在即將開通西南夷尤其是夜郎之前,司馬相如代漢武帝作了一篇《諭巴蜀檄》的文章,以曉諭巴蜀父老,由太守轉(zhuǎn)布各縣道,闡明朝廷以文化統(tǒng)一的方針開發(fā)西南夷的重大意義,希望大家深明大義,理解并支持。  更為難得的是,當(dāng)開西南夷道歷久未成,引得蜀中父老怨恨,加之中央也有不少反對意見時,司馬相如力排眾議,又作一篇名重一時,意義深遠的《難巴蜀父老書》。其內(nèi)容是以蜀中耆老大夫縉紳為代表的二十七名蜀中父老,向司馬相如言說開辟西南夷勞民傷財,對于蜀中人民以及西南諸夷民眾,都沒有多少實際意義。更為要命的是,蜀中父老的這種觀點,獲得了朝中一些大臣的支持。而司馬相如站在社會變遷,文明進步的大立場來談?wù)撨@個問題,雖然開西南夷的確用的是民眾的血汗之財,弄得不好,也確會使“百姓力屈”、“士卒勞倦”,但從長遠來看,卻對蜀中父老、西南人民有相當(dāng)多的好處。司馬相如于是以高屋建瓴的氣勢,不可辯駁的口吻說道:“世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币驗樗J為“非常者,固常人之所異也”。而且他最終得出的結(jié)論是,你們說開西南夷道將是得不償失的話,那么,倘若“蜀不變服”、“巴不化俗”,那么巴蜀的發(fā)展與進步從何而來?司馬相如這種觀念正可以拿來對當(dāng)今四川人包括成都人的自足封閉觀念作一針砭,因為四川人的這種觀念實在根深蒂固——最主要的問題在于預(yù)設(shè)了現(xiàn)存秩序不可置疑的合理性——成了四川人不易根治之病癥,影響了四川乃至成都的快速發(fā)展。  在司馬相如指導(dǎo)各路人馬開通西夷、西南夷的道路之前,這些道在秦代已然有所開通,即秦所開五尺道,但現(xiàn)在路線已很難詳考。漢初由于新得國鼎,尚無暇顧及邊地遠邑,因而漢初已廢。經(jīng)司馬相如的經(jīng)營且寫《難巴蜀父老書》一文,終于在公元前129年,開通了從宜賓溯南廣河而南,經(jīng)大關(guān)或敘永或鎮(zhèn)雄到畢節(jié)的道路。而對于通西南的臨邛道,是以臨邛為首的,而那里正是司馬相如岳丈家卓氏大家族的大本營,而卓氏大家族是趙國豪門,秦并六國后強遷入蜀?!爸僚R邛,即山鼓鑄,富至僮千人”(《史記·貨殖列傳》)?,F(xiàn)在云南麗江、昭通等地均發(fā)生有“蜀郡”字樣的漢代鐵器,即可證明卓氏與程鄭大家族通過以臨邛道為起點的南方絲綢之路與西南諸夷進行商業(yè)往來。為后來中央王朝勘驗、修建官道打下了堅實的道路基礎(chǔ),以至于最終遠通印度。這就說明整個與司馬相如有關(guān)的家族,都對開發(fā)整個巴蜀尤其是成都通往西南地區(qū)的道路(商道、官道)都立下了不朽的功勛。卓氏大家族的功勞在于從自己經(jīng)商的利益出發(fā),與西南諸夷做生意,使以前尚有的商道不廢,客觀上加強了與諸西南夷之往來,可以說這是對西南絲綢之路保持一定通暢的自發(fā)性維持。而司馬相如則不同,他是站在中央王朝的戰(zhàn)略觀點及整體利益出發(fā),還有巴蜀應(yīng)接受先進觀念并努力變革的前提條件下,堅決接受中央王朝的指派來指導(dǎo)開辟西夷道及西南夷道的。像他這樣對開發(fā)西蜀有功的人,我們不應(yīng)因其文學(xué)成就——對他的文學(xué)成就,我再重申一遍,我評價不高——而使其功勞湮沒不彰。

編輯推薦

  本書目錄簡介:第一章傳說隧道通向城市童年;第二章審查時光的秘密;第三章左沖右突的道路;第四章先人們生活中的水;第五章難以忘懷的時代等?!                                                                                                                                                                                                                                                                                                                                                                                                                                                                                                                                                                                                                                                                                                                                                                                                                                                                                                                                                                                                                                                                                                                                                                                                                                                                                                                                                                                                                                                                                                                                                                                                                                                                                                                                                                                                                                                                                                                                                                                                            ?/pre>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從歷史的偏旁進入成都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9條)

 
 

  •   可以用比較凝練的筆法,寫出立體的歷史美感
  •   書的印刷不錯 值得一讀的書
  •   娓娓道來的寫法,看得非常過癮,看了這書之后,去把李劼人的三部曲又翻出來看了
  •   正如書名《從歷史的偏旁進入成都》。這屬于介紹成都書中我比較喜歡的書。作者從古而今,地量人物文化洋洋大觀,文章多有作者信手揀來瀟瀟灑灑,作者喜歡成都(當(dāng)然也是那時的成都還值得作者喜歡)的情感也躍然紙上。
  •   我喜歡成都這個有性情的都市,書中所寫的城市的每一個側(cè)面都值得人沉醉其間,有歷史的成都才是有吸引力的成都!
  •   。系《老成都》系列,特別安逸的是,序言是流沙河手寫體的“為成都喊魂”。也許是對一個地方或某種特殊文化味道的喜歡,對于成都的流沙河、冉云飛、龔明德等人,特別喜歡,這批書中,就有龔明德的《昨日書香——六朝松隨筆文庫》、流沙河的《書魚知小》,謝謙教授的《國學(xué)詞典》,以及王*怡的影評集《載滿鵝的火車——我看電影》——王*怡的《不服從的江湖》于我太多會意欣喜。我常常想,目力所及,我所在的城市,除了王康、除了曾經(jīng)學(xué)習(xí)生活過的劉小楓,還能有多少像成都那樣讓人服膺的老中青梯隊的文化人隊伍?
  •   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個解不開的情結(jié)--對自己的家鄉(xiāng)的眷戀。離得越遠,愛得越深??梢哉f成都是我心中永遠的痛。喜歡冉云飛的文字,既有深度廣度又極具個性。這本書從歷史的角度來解說成都,讓我了解了另一個陌生的成都。我愛的成都,還有多少秘密是我不知道的!
  •   只有了解一個城市的歷史,才有可能真正生活在其中,而不是一種旁觀者的姿態(tài).一直在看冉云飛的文字,感謝他俯身向下,挖掘記錄普通人.
  •   想系統(tǒng)了解自己居住的城市買了此書,書名很費解。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