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繡大師

出版社:魏學峰 四川出版集團,四川美術出版社 (2010-01出版)  作者:魏學峰 著  頁數(shù):152  

前言

我認識郝淑萍大師已逾二十年,對大師的人格魅力、藝術修養(yǎng)、精湛技藝、傳世作品以及大師風范垂慕已久,此次結集出版《蜀繡大師郝淑萍》已是久以期盼之中。郝淑萍祖上開有蜀錦作坊,家道中落時其年尚幼,未得家學,對蜀繡尚且混沌。14歲離家進技校學習蜀繡,師從喬子平、彭永興、肖福興、毛成武、胡云生、張萬清、黃炳成、劉紹云等,因聰慧伶俐、勤奮好學深得老師賞識并得真?zhèn)?。而兒時耳濡目染也逐漸被開發(fā)成為心有靈犀,一發(fā)而不可收,刺繡五十年不輟,作品等身,精品琳瑯,海內(nèi)外政要、藝術藏館爭相收藏;其榮譽等身,光環(huán)四射,如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世界藝術杰出名人、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三八紅旗手、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四川省、成都市等地方性榮譽加身不勝枚舉。郝淑萍的作品有合作、獨立和指導學生完成的,其作品繼承傳統(tǒng)題材如《芙蓉鯉魚》、《九寨熊貓》、《昭君出塞》等,也不乏個性創(chuàng)新如《川劇變臉》、《歡樂的火把節(jié)》等,其中《芙蓉鯉魚圖》最為經(jīng)典,其作品特點是:圖案吉祥,畫面以鯉魚為主,配以成都芙蓉。采用蜀繡傳統(tǒng)針法,根據(jù)鯉魚、花、葉、花莖不同的特點,采用不同的針法,使畫面層次分明、遠近虛實得當,繡出的魚兒神情怡然、栩栩如生。畫面雖不著一絲水紋,但通過配景和魚的動感,使人感到所繡之魚宛在水中。蜀繡的藝術形態(tài)與其他繡種一樣有著強烈的地域特色,因文化差異而產(chǎn)生構圖、用途不同,其針法也有差異。蜀繡針法有近130種之多,根據(jù)圖案效果不同而運針。當你看到郝淑萍或做活或巡演時,指問拈針上下翻飛作畫,之精細之精巧已無針法,完全進入一種意境,以針作筆、以線作彩詮釋作品。郝淑萍不僅熟練針法,能融會貫通,在借鑒姊妹藝術上學習研究亂針、沙針、運針、切針等針法,創(chuàng)新了“平手拉花針”使蜀繡摹本由國畫、工筆為主,近而發(fā)展到以油畫為摹本。但蜀繡之光、細、平、齊清晰可辨。蜀繡中的雙面繡、雙面異色繡在郝淑萍和郝淑萍這一代人身上得到突破性的發(fā)展,使藏身閨閣上千年的蜀繡雙面繡如單面繡般精致登上藝術殿堂。郝淑萍退休前曾任成都蜀繡廠廠長、蜀繡研究所所長,如今退休之后,建立了大師工作室,全力培養(yǎng)學生、傳授技藝,將自己平生所學傳于后人。從藝五十年,其藝術道路清晰。從學刺繡、學蜀繡,到研究蜀繡文化、蜀繡技法,傳承傳播弘揚蜀繡藝術,使蜀繡藝術因郝淑萍而大放異彩。郝淑萍由為生存而蜀繡到為蜀繡而生存。作品傳世,技法傳世,其精神也將傳世。《蜀繡大師郝淑萍》的付梓出版是對郝淑萍大師五十年來刺繡藝術的一次集中展示和總結,它讓讀者領略到大師的風采,它更讓讀者領略到燦爛的中國蜀繡文化藝術,從這一點說同樣要感謝郝淑萍大師,也要感謝四川美術出版社的努力。

內(nèi)容概要

  郝淑萍祖上開有蜀錦作坊,家道中落時其年尚幼,未得家學,對蜀繡尚且混沌。14歲離家進技校學習蜀繡,師從喬子平、彭永興、肖福興、毛成武、胡云生、張萬清、黃炳成、劉紹云等,因聰慧伶俐、勤奮好學深得老師賞識并得真?zhèn)?。而兒時耳濡目染也逐漸被開發(fā)成為心有靈犀,一發(fā)而不可收,刺繡五十年不輟,作品等身,精品琳瑯,海內(nèi)外政要、藝術藏館爭相收藏;其榮譽等身,光環(huán)四射,如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世界藝術杰出名人、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三八紅旗手、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四川省、成都市等地方性榮譽加身不勝枚舉。

書籍目錄

序序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郝淑萍藝術簡介郝淑萍藝術活動概覽藝術成就郝淑萍大師藝術回顧蜀繡藝術品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單面繡《牡丹》  60cm×105cm單面繡《盛裝》  60cm×100cm單面繡《蜀繡圖》  86cm×84cm單面繡《松鷹圖》  148cm×80cm單面繡《孔雀》  125cm×65cm單面繡《舞者》  120cm×100cm單面繡《瑞果豐樂》  60cm×140cm單面繡《紅拂女》  58cm X 135cm單面繡《雪景》  60cm×80cm單面繡《文君當爐》  45cm×70cm單面繡《紡織姑娘》  68cm×65cm單面繡《期盼》  70cm×80cm單面繡《伎樂天》  78cm×55cm單面繡《虞美人》  78cm ×55cm單面繡《織錦圖》  132cm×80cm單面繡《攻奪瀘定橋的決策》  175cm×120cm單面繡《大熊貓》  52cm×40cm雙面繡《幾寨溝熊貓》  200cm ×110cm雙面繡《和諧吉祥》  200cm×110cm單面繡《三駿圖》  60cm×100cm單面繡《悲鴻馬》  128cm×70cm單面繡《相馬圖》  158cm×60cm單面繡《吉祥圖》  120cm×60cm單面繡《五駿圖》  120cm×88cm單面繡《九如圖》  70cm×115cm單面繡《憨》  60em×110em單面繡《醉》  60cm×108cm單面繡《火把節(jié)》  125em×70era單面繡《風雪夜》  68em×80cm單面繡《玫瑰夢》  80cm×80cm單面繡《關圣》  60cm×90em單面繡《冠加一品》  60cm ×80cm單面繡《打馬球》  192cm×105cm單面繡《樂者》  145cm×36cm單面繡《豐收》  60cm×70cm單面繡《天歌》  60cm×80cm單面繡《打馬球》  176cm×100cm單面繡《寫意荷花》  215cm×104cm單面繡《蝶戀花》  163cm×100cm單面繡《紅葉小鳥》  50cm×80cm單面繡《八駿圖》  138cm×70cm單而繡《盛世八駿》  210cm×70cm單面繡《水墨荷花》  120cm×88cm單面繡《供養(yǎng)天》  136cm×80cm單面繡《貴妃出浴》  70cm×80cm單面繡《川劇變臉》  80cm×56cm單面繡《福祿壽禧》  50cm×100cm單面繡《紅荷鷺鷥圖》  180cm×100cm單面繡《出浴圖》  70cm×82cm單面繡《菊花鯉魚》  160cm×82cm單面繡《古山水》  146cm×40cm單面繡《成都頌》  200cm×110cm單面繡《荷花》  50cm×50cm單面繡《山茶小鳥》  35cm×75cm單面繡《菊花仙子》  38cm×60cm單面繡《峨眉杜鵑》  33cm×26cm單面繡《芙蓉雙鳥》  35cm×75cm單面繡《大山之舞》  46cm×76cm單面繡《荷化仙子》  35cm×65cm單面繡《寫意利牡丹》  60cm×50cm單面繡《花卉》  60cm×60cm單面繡《芙蓉錦雞圖》  45cm×65cm單面繡《戲鸚圖》  50cm×100cm單面繡《晨露》  62cm×122cm單面繡《梅竹雙清》  100em×75era單面繡《丹巴姑娘》  80cm×102cm單面繡《寫意孔雀》  148cm×78cm單面繡《鷹》  100cm×100cm單面繡《月光老虎》  60cm×125cm單面繡《五福圖》  132cm×52cm單面繡《山茶花》  35cm×40cm單面繡《金絲猴》  60cm×106cm單面繡《牡丹貓魚圖》  65cm×110cm單面繡《踏春圖》  45cm×70cm單面繡《孔子》  60cm×110cm單面繡京劇人物《穆桂英掛帥》  50cm×80cm單面繡《童趣》  50cm×70cm單面繡《麻姑壽》  32cm×50cm單面亂針點彩《花卉》  60cm×50cm單面繡《母子情》  60cm×70cm單而繡《文君聽琴》  50cm×80cm單面繡《自在觀世音》  90cm×60cm單面繡《朱德與戰(zhàn)馬》  60cm×86cm單面繡《山茶花》  42cm×42cm雙而繡《玉蘭魚》  75cm×125cm單而繡《芙蓉錦鯉圖》  175cm×100cm雙而繡《芙蓉鯉魚圖》  200cm×110cm雙面繡《牡丹鯉魚圖》  250cm×110cm單面繡《向口葵》  70cm×60era單而繡《美人蕉》  60cm×70cm單而繡《花卉》  80cm×80cm單而繡《夜宴圖》  178cm×100cm單面繡五彩金銀線《蓮花圖》  80cm×80cm單面繡《牡丹雙鳥》  32cm×95cm單面繡《大地》  65cm×65cm單面繡《觀世音》  40cm×60cm單面繡《小提琴手》  40cm×65cm單面繡《小巷的記憶》  60cm×70cm單面繡《春風》  70cm×95cm單面繡《芙蓉鯉魚》  48cm×78cm單面繡《佛虎圖》  50cm×75cm單面繡《昭君出塞》  60cm×85cm單面繡《遠古的夢》  80cm×80cm單面繡《七彩花瓶》  43cm×70cm單面繡《峨眉猴》  50cm×80cm單面繡《月光少女》  60cm×90cm單面繡《佛像文殊菩薩圖》  130cm ×60cm單面繡《牡丹》  78cm×92cm單面繡《靜物》  100cm×80cm單面繡《佛像普賢菩薩圖》  130cm×39.8cm單而繡《葵花》  60cm×80cm單面繡《佛像無量壽佛贊》  130cm×62cm單面繡《葡萄熟了》  60cm×80cm作品選鑒花隨玉指添春色鳥逐金針長羽毛把生命織進蜀繡里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1959年,我進入成都藝美術技校蜀繡班,邊學文化邊學蜀繡技藝,三年的技校學習是老師和師傅們付出大量的心血,使我這個13歲的兒童了解了蜀繡的歷史和起源,蜀繡先輩的故事慢慢引導我對蜀繡的認識,了解蜀繡傳統(tǒng)技藝的延續(xù)和發(fā)展。蜀繡在西晉常璩所著的《華陽國志》中譽為“蜀中之寶”。慢慢地,我被老師的故事吸引住了,知道畢業(yè)后要用自己的雙手繡出祖國的大好河山,要為蜀繡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在我的從藝生涯中,有幸得到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彭永興及老藝人老師傅的技藝點撥和著名畫家朱佩君、趙蘊玉、岑學恭、郭汝愚、張士瑩老師的直接指導,使我的技藝有了進一步提高。1960年我拜老藝人萬春廷為師,主攻蜀繡錦紋針針法;拜老藝人喬子平為師,主攻人物刺繡針法。1961年拜四川省工藝美術大師肖福興為師,主攻花鳥走獸。1962年拜老藝人劉紹云為師,專攻古代人物、錦紋針。1977年拜老藝人毛成武、胡云生為師,主攻錦紋針動物。1978年拜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彭永興為師,主攻繡制魚、花鳥走獸。1978年拜老藝人張萬清、黃炳成為師,主攻錦紋針山水。1979年拜老藝人王玉廷、韓紹成為師,主攻人物。憶起前塵舊事,蜀繡是極為細致的手工作業(yè),需要極大的耐心,靜靜地坐著一針一針慢慢地繡,不能分心分神,也不能稍出差錯,而這對于一名生性好動的13歲女孩來說,難度實在太高了。在我年幼的時候,我是出了名的頑皮鬼,很愛打架,每次和男孩子大打出手時,贏的一方總是我。萬幸的是,我遇到了一位極好的老師——廖文珍,她以特殊的教學方式使我對學習蜀繡產(chǎn)生了強烈的欲望。她以生動趣味的教學方式為我們講述四川蜀繡源遠流長的歷史、蜀繡先輩饒有趣味的事,借以增加我對蜀繡的認識,激發(fā)我對蜀繡的興趣,再慢慢將我引入這門傳統(tǒng)技藝的大門里。在學習過程巾,老師不厭其煩地對我說:“行行出狀元,不論從事什么行業(yè),只要盡力去做,用心去愛,一定能出人頭地?!蔽矣谑庆o下心來,全力投入,沒想到,這一繡便繡了一輩子。在成都工藝美術技校學習三年后,下廠實習,看師傅以出神人化的飛針走線,將祖國的大好河山織人大幅坐屏《萬水千山》里,那浩瀚的磅礴氣勢震撼了我,深深感受自己的渺小,進而懷疑自己的能力。這時,老師對我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于是我抱著“鐵杵磨成針”的決心,全心投入到刺繡中,正當我開始深入地鉆研蜀繡藝術時,“文化大革命”爆發(fā)了,蜀繡全面停止。中斷了十多年后,蜀繡才得以重新發(fā)展。這時,蜀繡已陷入青黃不接的尷尬局面了。直到1978年10月,原四川省委書記視察我廠,指出盡快恢復生產(chǎn),把蜀繡技藝人員全部組織起來,重新開始。通過努力,我回到了繡屏車間。當時,工廠有很多人對我學習刺繡抱有懷疑態(tài)度,認為我性格強、脾氣躁,不是繡花的人,還有人下定言,不可能學會刺繡這項工作。

后記

今年是我從事蜀繡五十周年的日子,歲月匆匆,半個世紀已逝去,我從一個普通的繡工成為國家工藝美術大師和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蜀繡的代表傳承人,期間經(jīng)歷了不少艱辛和奮斗,有幸的是,長期以來得到各級領導的關愛和前輩大師的悉心教誨,使我堅定地在傳統(tǒng)的基礎上不斷地探索、大膽地創(chuàng)新,致力傳統(tǒng)工藝與現(xiàn)代審美觀念的融合,從而使蜀繡發(fā)揚光大。這本集子是藝術的回顧,更是新的起點,我決心和工作室的同仁們一起努力,創(chuàng)作出更多無愧于這個時代的作品。最后要感謝為本書出版付出辛勤工作的編輯、攝影師和這次參與藝術展籌備工作的四川博物院的朋友們,特別要感謝的是我國著名美術史家、四川博物院副院長魏學峰教授在百忙中撥冗編審書稿,為這次紀念活動增色不少。本畫冊介紹作品中,部分作品因時間倉促,未核實原設計者,故未列出,敬請諒解。

編輯推薦

《蜀繡大師:郝淑萍》是由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都是圖而已,而且圖也不大,很多圖都看不清針跡大概,沒什么意思,相當于欣賞國畫圖而已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