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之精神

出版時間:2009-8  出版社:四川教育  作者:查有梁  頁數:212  

內容概要

  《中學之精神》以成都石室中學、成都七中、四川北川中學、北京市海淀區(qū)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廣州第一。九中學等七十多所中學為樣板,提煉出什么是“中學之精神”?!吨袑W之精神》分為上下兩篇:上篇是學校精神與學校文化;下篇是素質教育與學校精神。  《中學之精神》匯集了作者四十多年來,對近百所中學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作者研究了多所中學的發(fā)展歷程及其學校精神。學校精神是辦學思想的靈魂。作者從系統(tǒng)科學、思維科學、教育建模、跨文化、跨學科等新的視點,來研究中學之精神?!  吨袑W之精神》的上篇將中學之精神概括為八點:科學人文精神、樂觀自由精神、重德求知精神、健體尚美精神、愛國國際精神、質疑批判精神、誠信奉獻精神和反思合作精神。研究了怎樣提煉學校精神,怎樣形成辦學思想?!  吨袑W之精神》的下篇研究了學校如何形成特色教育,對素質教育的理論和具體應用提出了作者的新見解。特別是對于如何評價學生、教師,提出了新的方法?!  吨袑W之精神》理論結合案例,有較多的創(chuàng)新,論述簡明,可讀性強,有啟發(fā)性,有可操作性。發(fā)揚中學之精神,每一位公民都有責任?!吨袑W之精神》適合廣大中學教師和校長們閱讀參考;師范學院的學生和中學生,以及廣大的家長讀了《中學之精神》也會受到啟迪。

作者簡介

  查有梁,1942年1月生于四川成都。1953年畢業(yè)于成都第一師范附屬小學,1959年畢業(yè)于四川成都石室中學,1963年畢業(yè)于西南師范大學物理系。1963~1979年,先后在成都七中、成都市教育局教育研究室從事教學與教學研究。1980年以來,先后在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和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從事科學研究。先后被評為四川省先進工作者、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yōu)秀專家、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F為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管理學研究所研究員,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1987~2002年為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領導小組教育理論組成員。被聘為北京師范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南師范大學、廣西師范大學等多所大學的兼職教授,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分會學術顧問。獲韓素音中國/西方科學家交流基金資助,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圣迭戈分校物理系高級訪問學者,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科學史系高級訪問學者?! 〕霭娴闹饕饔小犊刂普摗⑿畔⒄?、系統(tǒng)論與教育科學》、《牛頓力學的橫向研究》、《教育人才素質研究》、《系統(tǒng)科學與教育》、《大教育論》、《教育模式》、《牛頓力學與星際航行》、《物理教學論》、《恩格斯與物理學》、《課堂模式論》、《教育建?!?、《新教學模式之建構》、《世界杰出天文學家落下閎》、《杰出數學家秦九韶》、《給教師的20把鑰匙》、《科教華章》、《愛因斯坦與教育》等;出版詩集兩本:《教育詩·童心》、《教育詩·創(chuàng)新》;在國內外報刊發(fā)表論文100余篇;主編“學科教學建模叢書”(10本)、“中學學科英語叢書”(5本)等。一些研究成果獲全國和四川省政府優(yōu)秀科研成果獎。

書籍目錄

前言上篇 學校精神與學校文化第一章 學校精神與社會的主文化社會主文化與學校亞文化的關系世界頂尖級學校的文化因素社會文明的支柱與學校文明的信念孔子首創(chuàng)私學,強烈地影響了社會主文化文翁興學強烈地影響了社會主文化文翁興學的兩條經驗:師資高、學風嚴文翁興學實為中國科舉制的緣起石室中學的“文翁傳統(tǒng)”是強大的學校亞文化郭沫若校友的石室對聯第二章 石室精神與石室文化歷史悠久:古今一校,揚輝千秋傳統(tǒng)優(yōu)良:愛國利民、因時應事、整齊嚴肅、德達材實辦學有方:傳統(tǒng)·基礎·創(chuàng)造文化獨特:有寬廣的國際視野影響深遠:巴蜀文化的兩大亮點學校精神:強大的無形課程給石室中學的同學談詩與學習第三章 石室中學與劍橋大學李約瑟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史的緣起英國哲學家培根的啟迪石室中學與劍橋大學交換圖書石室中學的藏書:《道藏》李約瑟與《道藏》第四章 成都七中的學校精神“酌古準今”是成都七中的亞文化成都七中的校園文化從揚雄的治學精神中得到啟示“三體”教育思想的概括有高度、有深度成都七中期望培養(yǎng)出愛因斯坦式的學生第五章 北川中學在災難中的學校精神溫家寶總理在北川中學升旗儀式上的講話溫家寶總理關于“多難興邦”的講課北川中學的教師舍己救人的奉獻精神長虹公司董事長趙勇在北川中學復課儀式上的講話北川中學的辦學思想:“正德惟和,實干創(chuàng)新”災難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隨機課程”第六章 學校精神與校長人格北京市海淀區(qū)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彭瑋校長的人格魅力:超越自我北京市海淀區(qū)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成都樹德中學左華榮校長:虛心、認真成都樹德中學的辦學思想:樹德廣才四川省富順二中潘澤彬校長鼓勵學生質疑富順二中的辦學思想:根深葉茂,事在人為四川省射洪中學侯水先校長“敢為人先”射洪中學的辦學思想:德才厚重,博貫兼容第七章 學校精神與杰出校友鄧小平的教育基礎論、教育發(fā)展論、教育素質論廣安中學辦學思想:內圖個性之發(fā)展,外圖貢獻于社會杰出的平民教育家晏陽初,名滿天下巴中中學辦學思想:民為邦本,樹人強邦榮縣中學辦學思想:品端學粹,健體增能對眉山中學辦學思想的一些建議第八章 學校精神與校訓自貢蜀光中學的校訓:盡心為公,努力增能西充中學的校訓:公正誠樸西充中學的校門:道德之門,知識之門,智慧之門四川省樂至中學校訓:勇毅至誠,樂業(yè)至才四川省安岳中學校訓:勤弘信公,索解人語下篇 學校精神與素質教育第九章 學校精神與辦學模式成都市鹽道街中學建構的整合模式為什么要建構學校辦學模式怎樣建構學校辦學模式建構學校辦學模式的條件廣州市第一。九中學建構的以美育人教育模式薄弱學校改造的一個樣板四川省溫江中學的辦學思想與學校精神第十章 學校精神的理論研究學校精神可分為由淺入深的三大類科學人文精神樂觀自由精神重德求知精神健體尚美精神愛國國際精神質疑批判精神誠信奉獻精神反思合作精神勤儉創(chuàng)業(yè)精神求真務實精神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服務感恩精神小學精神·中學精神·大學精神學校精神的矩陣結構學校如何提煉概括辦學思想第十一章 特色教育的新探索中國教育改革的三大成就學校如何形成特色教育閬中中學:協同·綜合樂山一中:教崇德智體,學通天地人仁壽一中:向學好善,思進有為鄰水中學:養(yǎng)正氣,育全人第十二章 素質教育的系統(tǒng)思考素質教育、人民教育、終身教育素質教育與教育方針、“四大支柱”素質教育要求全面發(fā)展、教育公平素質教育與和平教育、和平環(huán)境素質教育是和諧教育,要辯證發(fā)展素質教育與科學人文教育教育學是綜合科學,有社會職責第十三章 教師、校長素質評價的系統(tǒng)方法教師素質的統(tǒng)一評價教師素質的班級調查評價教師素質的全校調查評價校長管理學校的基本模式提高校長素質的有效途徑校長素質評價表素質評價方法的理論基礎第十四章 學生素質評價的系統(tǒng)方法寫操行評語存在的問題學生素質評價的新方法介紹一個具體實施的案例中學生學習方法的評價第十五章 教學模式的矩陣結構素質教育與思維模式思維模式與教學模式教學模式的組合創(chuàng)新可供選擇的多種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第十六章 中學精神的啟示對學校精神的幾點反思學校精神對于辦學成功起關鍵作用學校需要良性互動,不要惡性競爭校史要突出學校精神,成為校本課程主要參考文獻后記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學之精神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